第11章 民国借款碰壁

孙中山在南京听说袁世凯上任了,国务院也组织好了,于是向参议院正式辞职,并把生平的积蓄和所有的政见都宣布了出来,作为临别的心意。议员们安静地坐着不说话,只认真听着孙中山讲话。书记员把听到的全部记录了下来,大致为:

本大总统于中华民国正月一日,来南京受职,今日为四月一日,至贵院宣布解职,为期适三个月。此三月中,均为中华民国草创之时代。当中华民国成立以前,纯然为革命时代,中国何为发起革命?实以联合四万万人,推倒恶劣政府为宗旨。自革命初起,南北界限,尚未化除,不得已而有用兵之事。三月以来,南北统一,战事告终,造成完全无缺之中华民国,此皆全国国民,及全国军人之力所致。

在本总统受职之初,不料有如此之好结果,亦不料以极短之时期,能建立如此之大业。本总统于一个月前,已提出辞职书于贵院,当时因统一政府未成,故虽已辞职,仍执行总统事务。今国务总理唐绍仪,组织内阁已成立,本总统自当解职,今日特莅贵院宣布。

但趁此时间,本总统尚有数语,以陈述于贵院之前。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凡为中华民国国民,均有国民之天职。何谓天职?即促进世界的和平是也。此促进世界的和平,即为中华民国前途之目的。依此目的而行,即可以巩固中华民国之基础,盖中国人民,居世界人民四分之一,中国人民,若能为长足之进步,则多数共跻于文明,自不难结世界和平之局。况中国人种,以好和平著闻于世,于数千年前,已知和平为世界之真理。中华民国有此民习,登世界舞台之上,与各国交际,促进和平,即是中华民国国民之天职。本总统与全国国民,同此心理,务将人民之智识习俗,及一切事业,切实进行,力谋善果。本总统解职之后,即为中华民国之一国民,政府不过一极小之机关,其力量不过国民极小之一部分,大部分之力量,仍全在吾国民,本总统今日解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以冀世界之和平。望贵院与将来政府,勉励人民,同尽天职。从今而后,使中华民国,得为文明之进步,使世界舞台,得享和平之幸福,固不第一人之宏愿已也。

孙中山说完,大家都起立鼓掌。孙中山随即把临时大总统印交还参议院,参议院接了印,又派林议长做代表向孙中山表态:

中华建国四千余年,专制虐焰,炽于秦政,历朝接踵,燎原之势,极及末流,百度隳坏。虽拥有二亿里大陆,率有四百兆众庶,外患乘之,殆如摧枯拉朽,而不绝如缕者,仅气息之奄奄。中山先生,发宏愿救国,首建共和之纛,奔走呼号于专制淫威之下,濒于殆者屡矣,而毅然不稍辍,二十年如一日。武汉起义,未一月而响应者,三分天下有其二,固亡清无道所致,抑亦先生宣导鼓吹之力实多也。

当时民国尚未统一,国人急谋建设临时政府于南京,适先生归国,遂由各省代表,公举为临时大总统。受职才四十日,即以和平措置,使清帝退位,统一底定,迄未忍生灵涂炭,遽诉之于兵戎。虽柄国不满百日,而吾五大民族所受赐者,已靡有涯涘;固不独成功不居,其高尚纯洁之风,为斯世矜式已也。今当先生解临时大总统职任之日,本院代表全国,有不能已于言者。民国之成立也,先生实抚育之;民国之发扬光大也,尤赖先生牖启而振迅之。苟有利于民国者,无间在朝在野,其责任一也。

卢斯福解职总统后,周游演述,未尝一日不拳拳于阿美利加合众国,愿先生为卢斯福,国人馨香祝之矣。

孙中山鞠躬表示感谢后便起身告辞了。议员们再次投票表决,准备把临时政府搬到北京。袁世凯任命前陆军总长黄兴留在南京控制南方军队,又把唐绍仪召回北京。唐绍仪因为兼任交通部长事情繁多,于是向参议院提出让施肇基做交通部长,经过投票后,得到了多数人的同意。就这样,十个部长都已经确定好了,只有曾经担任上海军队的都督陈其美因为酷爱吃杨梅,只愿意一直待在南京。唐总理也不好勉强他,就与王宠惠等人回北京了。参议院的议员们也在四月二十九号一起到了北京。副总统黎元洪也辞去了大元帅的职务,由袁世凯改任为总参谋长。接着又把所有前清的总督、巡抚等职位全部改名为都督,一切就算是准备就绪了。

只是蒙古族和藏族问题还来不及处理,袁世凯派人送书信劝他们独立,拥护中央的领导。这时,英国和俄国想趁机把这两个地方收为囊中之物,活佛喇嘛又丝毫没有立场,全凭外邦人做主,袁世凯的一纸空文能让他们安分吗?不过袁世凯也只是不得已,需要做做表面功夫而已,暗地里却一直在运作。第一是裁兵,第二是借债。您想想,各省的革命军四处招兵,现在差不多已经有数百万的兵力了,而且中央政府已经成立,国内安定,还要这么多兵干什么?其实袁世凯是一直在防着南方的军队,他们早一天裁掉,袁世凯才能早一天安心,但是要裁兵就要解决钱的问题。所以袁世凯才会借外债。

南京临时政府已经借了不少债,但钱一到账后立马就用完了,用完后还嫌不够。唐绍仪去南京建立国会的时候,南京临时政府曾答应撤销临时政府,只是他们提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所有欠款要由北京政府承担,南京有两三百万,上海有五十万,武昌也有一百五十万。这么大一笔钱,唐绍仪只好请示袁世凯,袁世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现在凑不到钱了,袁世凯只好四处向外国银行借钱,四国银行仗着有钱,就乘人之危做了大债主。

什么是四国银行团呢?原来清宣统二年间,清政府要改良币制,振兴东三省实业,需要借一千万英镑外债。于是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华银行、美国资本团就签订合约,组成了四国银行。中途遭到日本和俄国的抗议,协议并没有达成,武昌起义又爆发,四国银行于是只交了四十万的预约款后就不了了之了。

民国统一后,袁世凯担任了临时大总统,他一早就知道做任何事都需要资金周转,特别是现在刚上台。这时四国银行派来大使说愿意资助中国,但要求以后四国银行具有“借款优先权”。袁世凯自然一口答应下来,还请求先预支四十万应急,其他的以后再议。银行把钱拿来以后,正好南方那边也要五六百万,没有办法,袁世凯只好再发电报找银行借了一千五百万。一借就是南方需要的两倍多,这袁世凯真是胡来!

银行倒也答应借这一千五百万,但他们开出条件说,要有担保人和监督人,还需要把支出的情况告诉他们。唐绍仪不同意这些条件,于是袁世凯又向比利时银行借了一百万英镑。比利时只是个小国家,但是看中了借钱的利息高,于是就跟俄国银行和英法银行一起借钱给中国,并要求中国付五厘的利息,还要以京张铁路的收益作为抵押。唐绍仪用这笔钱和北京给的钱还了南京、武昌和上海的欠款,剩下的带回了北京,但没过多久就用光了,还是要去找外人借。老是这样下去,国家还怎么维持?

这时,四国银行的大使发电报说:“唐总理擅自向其他银行借钱,这显然违背了袁总统答应的借款优先权,还请说明白这个问题!”袁世凯自知理亏,不得已想出了一个应急的办法——拜托美国大使跟其他三国调停。

美国大使也算有情有义,叫上唐总理一起去拜会了三国的大使。唐总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面子了,平心静气地道歉说:“这次的确是南方急需要这笔钱,如果四国银行愿意借钱给我们,我们可以取消跟比利时银行的协议。只是当初没有跟你们说明情况,的确冒昧了,还请诸位原谅。”英、德、法三国大使听罢,圆瞪着眼睛,一副有意刁难唐总理的样子。

美国大使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情,三国大使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但是又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是另外定个时间向四国银行团道歉;第二是北京政府的财政预算要先让四国银行团过目;第三是不能向其他银行秘密借款。唐总理一一答应了,四国大使还提出要中国取消与比利时的合约,唐总理也一口答应下来,然后才欢喜地离开。

袁世凯坐在家里等着唐总理回来报告,听到开会时商量的情形,袁世凯犹豫地说:“还好还好,只是如果要取消跟比利时银行的约定,恐怕有些为难呢!”唐总理说:“比利时银行总不如四国银行团声势大,我把钱还给比利时银行,跟他们的合约应该可以取消。”袁世凯点点头,说:“这件事你去办妥就行了。”

唐总理从袁世凯家出来后,立马发电报给比利时银行取消合约,比利时银行不仅不答应,还冷嘲热讽地骂了唐总理一顿。唐总理出尔反尔,又怎么会不挨骂呢!唐绍仪没有办法,只能再次请美国大使出面调解,美国大使原本就跟英、德、俄三国大使一个鼻孔出气,只不过性情平和肯在中间转圜罢了,也不算帮忙。这是一种外交手段。

比利时银行的代表深知斗不过四国,而且他们还想要收买美国大使的人心,于是就顺水推舟取消了借款合约。接着唐总理又跟银行团开会,要他们贷给中华民国三千五百万,从六月到十月每月借一千万。

银行团的代表们赶到唐总理的家里面谈,开口就问借巨款的原因。唐总理随口回答说:“还能怎么用,当然是给军队发军饷呀!”代表们又问实际上需要多少钱,唐总理说:“必须要三千万。”代表们不相信,又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多?”唐总理说:“军队众多,需要的钱本来就多,如果要裁兵,三千万都少了,如果以后随时裁兵,再多加个三五百万也就差不多了。”这几句话完全是敷衍的口吻,银行团怀疑唐绍仪忽增忽减暗藏猫腻,于是笑着问:“总理之前曾借过比利时银行一百万英镑,这笔钱用在什么地方了?”唐绍仪把用在南京、上海和汉口的情况一一作了说明,并说除了用在南方的开支外,剩下的都用在北京了。

代表们说:“贵国借钱这样没有计划,狮子大开口,我们银行团就算钱再多也不敢随便借呀!而且您要知道,借钱就要还钱,贵国以后可有钱还吗?”唐总理被反问得哑口无言,接着德华银行的代表站起身,说:“钱的去向这么模糊,如果不另外商量出个方案,以后还怎么借钱给你们?”唐总理赶紧站起来问:“要什么方案,还请您明说。”德华银行代表冷笑地说:“要想借钱的话,不管会不会裁兵,钱的用途都必须由我国监督,不然就算无效。”唐绍仪犹豫了一会儿,挤出一句:“这恐怕不方便呢!”这下好了,各代表都站起身说:“既然总理说不方便,那我们银行团也不一定非借钱给你们!”

说完,代表们转身就要走,唐总理赶紧挽留说:“还请给点时间再商量商量啊。”代表们一边退一边说:“以后借钱的事情不用跟我们商量,直接找我们大使就行了。”说完,朝唐绍仪鞠了一躬后就扬长而去了。唐总理失望极了,只好转告给袁世凯。袁世凯默默地筹划了一番,又想出一个计策:银行团既然这么厉害,我怎么不向其他银行先借着呢?呵!居然故伎重施!计划已定,袁世凯便暗地里派人四处打探。

正在这时,日本正金银行、俄国道胜银行居然站出来说话了:“四国银行团既然已经答应借钱给中国,就应该迁就一点,怎么能先提监督用途这么无理的要求呢,这未免太不近人情了。”这话一出来,英国和美国的大使不免有些恐慌,暗想日、俄两国从中作梗,定是不怀好意,看来这借钱一事,外人都各有想法了。于是立即通知北京临时政府说愿意再商量商量。

袁世凯心中窃喜,但自己不方便出面,所以又派了唐绍仪出来跟银行团商量。唐总理有了前面的教训,实在不想再出面,可是当下急需用钱,也只好硬着头皮出门。正在这时候,忽然来了个替身,于是唐绍仪把这烫手芋头交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