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在雅典恢复了民主制之后,作为精神之神的苏格拉底遭到控诉,被以藐视传统宗教、毒害青年等罪名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在他死前,一位叫克利托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什么遗言,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他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幼年随父学过雕刻,对艺术有所了解。他一生都认为自己是神的使者,经常在市场、街头跟人讨论各种问题,并且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在街头教人道德和传授知识。在政治上他反对民主政治,拥护贵族政治。他曾三次参军,也曾做过雅典的公民陪审员,但在晚年却被判处死刑。在西方的思想世界中,其地位的重要程度相当于东方的孔子。他的思想主要被保存在他的弟子的著作《对话集》和克塞诺丰的《苏格拉底言行录》当中。苏格拉底在哲学当中注重的不再是自然哲学,而是道德问题,在美学思想当中也明确将美学和道德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类学美学的始祖

1 研究自我和美德

从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开始有了根本的转变,从注重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了对社会和人的心灵的研究,使美学从原本的自然哲学转变成为社会科学。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主张,他认为人的灵魂与物质具有本质的差别,是全然不同的实体。他在研究人的问题上也不断寻求普遍真理的存在。他认为世界上可以存在各种各样的认识,但是真理却只能有一个,认识会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真理却是永恒不变的。要追求这种永恒的真理,从自然外界是得不到答案的,而要研究自我才能够了解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中心是美德。他认为人有三种美德:节制、勇敢、正义,而这三种美德的基础则是关于善的知识或理性,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识即美德”。同时他认为人性是善的,他说:“对善的想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也没有人想望着恶的。”

2 “美在功用”

苏格拉底说过:“任何一件东西如果能够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是善的同时又是美的,否则它就是恶的同时又是丑的。”“盾从防御看是美的,矛则从敏捷和力量看是美的。”“如果适用,粪筐也是美的,如果不适用,金盾也是丑的”。从上述言论能够看出,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是“美在功用”,也就是说一件东西美不美,完全取决于它的功用。功用也就是功效,是说这件东西对于特定事情的发展会起到推动的作用。从某一件事情发展的角度看,只有为数不多的东西会对其有功用,那就只有这为数不多的东西才是美的,其他大部分东西都是丑的。而同一件东西,对不同的事情来讲,有时候有功用,有时候没有功用,那么它就有时候是美的,有时候是丑的。这就不难看出,苏格拉底的“美在功用”否定了判断美的客观标准,片面夸大了美的相对性。

进而,他把美、善和有用混为一谈,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应从目的性出发,包括审美活动。他回答“美本身是否能引起实在的兴趣”的时候认为,除了在同目的相关联的情况下,美是不存在的。

苏联美学史家阿斯木斯曾对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进行阐述:“美不是事物的一种绝对属性,不是只属于事物,既不依存于事物的用途,也不依存于它对其他事物的那种属性。美不能离开目的性,即不能离开事物在显得有价值时它所处的关系,不能离开事物对实现人希望它要达到的目的的适宜性。”这段话就全面地说出了“美在功用”的实质。

苏格拉底进而提出,认识事物的“善”就是最终的目的性。这个观点既对应了他的美德思想,又运用了目的论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哲学开辟了新道路。

3 艺术即模仿

因为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像他的父亲一样做过石匠、学过雕刻,因此他本人对于艺术创造也很有见地。他认为艺术是模仿,他将艺术的模仿总结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对可见对象的模仿。例如画家对于自然或事物的模仿,就是用调和好颜色的画笔模仿自然的颜色和形状、事物的表面、明暗和质地等。这种模仿停留在像不像模仿物这个程度。

第二个层面是对理想事物的模仿。他认为如果绘画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再现,即使模仿得和原来的事物一模一样也没有意义,所以要将现实事物中每一个美的部分都拼凑起来,使模仿的结果达到理想化的美的状态。苏格拉底最早肯定了艺术概括、理想化和典型化的意义。

第三个层面是说艺术还应当是对不可见对象的模仿,就是模仿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人的心灵、心境、精神、心理活动等。他明确指出,绘画要“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要能够“现出生命”,使人看到就觉得“像是活的”,使人们能够从艺术作品中发现精神的力量。同时他强调,艺术作品,如绘画和雕刻,应当是对具有道德理想和完美心灵的形象的模仿,这也从一个方面回应了他美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