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赵寿山第十七师在河北抗日战场

呼中汉

众官兵请缨北上抗日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入侵中国,全国人民闻讯无不愤慨。事变的第二天,驻陕西渭北地区的杨虎城部第三十八军十七师广大爱国官兵,在我地下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带动下,踊跃报名,决心要北上抗日。正在庐山“受训”的赵寿山将军,也相继请缨北上抗日。不久,赵寿山由庐山回归部队,奉命率十七师北上奔赴抗日前线。

第十七师是杨虎城部三十八军一支主力部队,赵寿山是杨虎城将军的老部下,西安事变后升任了十七师师长。西安事变期间,赵多次受到周恩来副主席和叶剑英同志的帮助教育。事变以后,部队驻三原期间,又多次受彭德怀、贺龙同志的接见谈话。党的教育使十七师官兵逐渐坚定了抗日信念和与共产党合作的决心。1937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派申敬之为特派员到十七师负责领导三十八军地下党的工作。十七师的官兵中早有地下党组织和一定数量的共产党员。7月20日,赵寿山率十七师官兵由渭北三原县出发时,中共陕西省委和当地数千名群众热烈欢送,在“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抗日歌声中,为坚持西安事变抗日的坚定立场,怀着报效国家的忠心,别离三原,星夜急驰,到渭南乘火车出潼关,经河南省洛阳、郑州向北进发。

这次同十七师北上抗日的还有同部三十八军一七七师许权中第五二九旅,由陕西出发时该旅原归十七师战斗序列,并随十七师一同出关,后被有意分割到同蒲路北段参战。

7月24日,十七师各部陆续到达河北深泽待命。这时该师四十九旅辖两个团,即九十七团和九十八团,五十一旅辖一〇一团和一〇二团,以及师属补充团、炮兵营、工兵营等共1万余人。他们怀着满腔爱国抗日激情,驰骋千里来到河北大地,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消灭入侵的敌人。

同日军激战在漕河前线

8月2日,赵寿山奉命率十七师进驻保定,师部和部分部队驻城内,大部分部队在城外,后因敌机轰炸,师部亦迁城郊。当时蒋介石兼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平汉路北段沿线调集10多万人的军队,刘峙任平汉线指挥官,指挥部设在机动的专用列车上。刘峙执行蒋介石的指示,仇视参加西安事变的部队,他们从装备最差的十七师中调出几个团的兵力归关麟徵五十二军各师指挥,下余不足半数的兵力,命布防在西由漕河车站,东迄新安、白洋淀之线,为漕河防线右翼,漕河车站以西为关麟徵部第五十二师和第二师。当时十七师漕河防线不但正面过宽,而兵力又被分割使用,这就给十七师抗敌造成了指挥上和战斗上的极大困难。尽管如此,由于十七师官兵杀敌心切,斗志未减,同其他友邻部队在几十里宽广的漕河南岸,挖战壕、筑工事,日夜奋战。当地民众也积极配合,奔忙不息。整个阵地上人喊马叫,热气腾腾,到处呈现出一片临战前的紧张气氛。

这时,周副主席和彭德怀同志由山西乘火车到保定前线会见赵寿山和十七师其他领导人,并给官兵们作了一次演讲。周副主席首先论述了当时的形势,鼓励全体官兵:巩固西安事变成果,坚持长期抗战。又在演讲中提醒全体官兵注意投降派的各种阴谋活动,争取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赵寿山和十七师官兵受到了周副主席和彭德怀同志的极大鼓励,大家下决心要长期战斗在抗日前线,保卫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

日军侵占平津后,气焰更为嚣张,以20万人的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分路向南进攻,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沿平汉铁路南侵的为川岸师团和其他一些特种部队,约有三个师团数万人,9月中旬,在空军配合下,开始沿平汉路两侧向南入侵。部署在保定以北固城至琉璃河一线的孙连仲等部与敌接触,相继溃败,18日涿州、琉璃河失陷,21日敌人侵占徐水后沿平汉线继续南侵,十七师漕河防线首当其冲。在飞机、大炮和坦克配合下的日军,连续发起猛攻,十七师官兵奋起抗击。赵寿山师长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战壕里亲自指挥作战。我地下党组织在特派员申敬之同志的领导下,鼓励全体官兵,击退日军多次进攻。日军受阻,遂分路向十七师的左翼友邻部队防地进攻。地下党负责人和师的领导人还向赵寿山提出迂回打击日寇侧翼的作战建议,但都被负责这次战役的刘峙全盘否定,命十七师各团死守阵地。然而,就在十七师官兵与敌浴血奋战之时,坐在火车上的刘峙却被敌人的飞机、大炮吓倒,迅速乘火车向南逃离前线。漕河防线左翼(漕河车站以西)为关麟徵部第二师和第二十五师,与敌接触,失去阵地,遂向南溃退。阵地洞开,日军乘虚而入,长驱南下而直通保定,十七师且有被敌人四面包围之势。十七师与敌激战两昼夜,这时已和刘峙、关麟徵指挥部失去联系。赵寿山根据各旅团的建议,即于23日命各团逐次沿平汉线东侧向南转移,撤至阜河一线继续抗击日军。

阜河苦战和别离河北

刘峙南逃后,河北前线的部队指挥无人,蒋介石命关麟徵为临时指挥官,指挥他的五十二军郑洞国第二师、张耀明第二十五师,以及赵寿山第十七师等部坚守保定。

9月23日,日军侵占保定郊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开始攻击保定城。入侵的日军遭到我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但国民党各主力部队相继南撤,守城部队只有第二师一个旅和十七师一个团等。十七师大部分转移保定城东南阜河下闸桥、仙人桥一线,继续抗击南下的日军。

日军入侵保定,即以坦克、大炮配合步兵向十七师防线发起猛攻。十七师官兵英勇抵抗,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军官身先士卒,和广大士兵一起,在阜河与敌苦战,同突入阵地的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战斗十分激烈。与敌苦战一昼夜,待友军撤退后,于黄昏时撤出战斗。24日保定沦陷,十七师离开保定,遂向西南方向转移。这次十七师在阜河抗敌,毙伤日军数百人,自己也付出重大伤亡,连同漕河战役,共损失一个多团的兵力。

十七师转移到石家庄,准备继续抗击日寇,后又奉命转进石家庄以东晋县一带进行临时整训。此时,十七师归冯钦哉指挥,冯原属杨虎城部下,西安事变时叛杨投蒋,如今已升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他按照蒋介石的意图,对十七师损失的兵力不但不给补充,又要把十七师推到晋东抗敌第一线。全师官兵对冯钦哉非常不满,不愿受他指挥,如该师九十七团官兵,反映更为强烈。该团在西安事变时就有地下党支部,团的领导人又多是共产党员和进步军官,并且有不少官兵家居冀鲁豫中原地带,团长李维民是鲁西南博平人,团附牛子明(共产党员)是豫北安阳人,二营营长呼品一(共产党员)是冀南大名人。由于他们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比较熟悉,极力主张就地与日寇展开游击战。经赵寿山请示,均被冯钦哉制止。后在晋东战事告急下,全体官兵为了顾全整个华北战局,服从命令,听从我地下党指示,10月初赵寿山率部离开河北大地,向西急进到晋东,参加了扼守娘子关的战役。

十七师自7月20日北上抗日至10月初转进晋东抗日,历时2个多月,广大官兵怀着满腔爱国激情,先后在河北参加了保定以北阻击战、漕河战役、阜河战役等,最后又不忍心离开河北大地,驰奔晋东抗日。虽说该师在河北配合大兵团作战,由于在刘峙等人单纯防御战的指挥下,战不自主,孤掌难鸣,没有发挥该师应有的抗敌力量,但广大爱国官兵在河北抗日战场上却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这已给河北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