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云南彝族上层家族口述史(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档案文献系列)
- 吴喜
- 19字
- 2020-08-29 09:12:04
民国上将、云南省主席龙云家族成员访谈录
一
时间:2009年7月15日
访谈地点:云南民族大学家属宿舍
记录人:吴喜
被访谈人:卢义
整理人:于波 齐欢
吴:卢教授,多年来您老从事对滇东北彝族上层研究,在昭通文史资料上发表过一些重要的文章。从中我们了解到您老在年轻的时候大多与这些家族有较深的接触和交往。今天想请您谈谈您对龙云家族历史的研究情况。好吗?
卢:年轻的时候,我在昭通读中学,与滇东北彝族上层子弟有过一些交往。我是威宁人,但有房子在昭通,我也算昭通人,再说昭通与威宁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我本人也是彝族,长期生活在彝族社会的圈子里。在昆明读大学和工作时,我本人也有机会与居住在昆明的滇东北彝族上层子弟来往,这也是我现在的生活圈子之一。当然也与美国的龙绳德在过去的时间里有过来往。对于你现在从事的研究,我本人认为很有价值。它对于彝族社会来讲是理清近现代史料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当然,口述史不一定准确,毕竟是记录和追溯前人的事迹和话语,但这方面的历史研究毕竟需要做,这是第一步嘛。如果搞错了也不要紧,把它发表出来让大伙来修改、订正,这样彝族近现代史研究的繁荣就有希望了。我本人将以全力支持,就我知道的一些情况告诉你,如需要,我们可以讨论。
(一)龙云家姓的来历
龙云家族彝姓是纳吉,纳吉家祖籍是四川金阳,但很多人认为龙家是昭通人,也有人认为是永善人,这些说法依我个人看,大多正确,原因很简单,昭通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是三川半,不管今天的鲁甸还是永善,都与四川很近,也就是滇川黔三省相连的地方。龙家先祖是住在四川省金阳县长坪乡则祖村(汉名老寨子)这个地方,从网上我了解到龙绳德先生和夫人前几年还带领家人去四川则祖祭拜祖坟。而龙云父亲这一代也主要居住于昭通和四川连接的炎山。龙云的父亲彝姓叫做纳吉瓦蒂,汉名龙清泉。
为什么纳吉瓦蒂姓龙呢?这就是彝族上层学习汉族组建家庭的一个例子。按照当时习惯,男方到女方家常住,也就是地方讲的上门,按汉族的习俗称为入赘,大多要求男方随女方姓氏。炎山松乐村的龙德源家,也就是龙云的舅舅家,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家庭,家学汉化早,先后有几个子弟到日本留过学,家庭比较殷实,在当地很有名气。这种家庭按照后来的贫富划分,属于地主家庭。这种家庭生活在文化和经济上与当时四川凉山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当时,昭通在经济和文化上比凉山发达很多,在这一带的彝族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社会地位都很高,原因可能是与清代嘉庆年间为了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利用彝族杀回民,这个时期的彝族很多人都有发展,文化上较为靠近汉族的缘故。近代的滇东北彝族上层在清朝鄂尔泰改土归流后难得地在嘉庆年间找到发展的机会。
在凉山,彝族分为五个等级,即兹莫、诺合、曲诺、阿加和呷西,兹莫、诺合是黑彝奴隶主,曲诺、阿加和呷西是奴隶,黑彝之间为了掠夺奴隶、财物,或为一片土地、一片山林的归属,或为了家族复仇,经常发生在家支内部或家支之间,或与相邻村寨发生争斗、仇杀,甚至酿成大规模武装械斗。黑彝的男孩从小都喜欢武术,就是为了频繁地打冤家。在昭通一带则不同,这里的黑彝已经不是奴隶主,而是地主。
纳吉家与老海龙家在历史上曾经打过冤家,纳吉家曾把老海龙家的房子烧了,两个家族间结下了仇恨,后来,老海龙家与席家“打冤家”,席家人多势众,老海龙家打不过席家,就向四周的彝族世家搬救兵,金阳的纳吉瓦蒂听说后决定为老海龙家打冤家,杀死了席家的族人。为了感谢报答纳吉瓦蒂,老海龙家把女儿嫁给了他。
老海龙家把女儿嫁给纳吉瓦蒂后,由于新婚的妻子不愿到金阳老寨子居住,于是老海龙家破除旧例,在松乐村划出一片土地作为陪嫁,让纳吉瓦蒂在松乐村安家落户,因为纳吉瓦蒂是“上门女婿”,所以就随女方家姓龙,汉名就是龙清泉。龙云就出生在昭通炎山松乐村。因为龙云在家排行是老四,幼时被称为毛老四。在昭通旧时,凡是在家为第几位,乡人往往就在前面加一个“毛老几”。在这个家庭里,龙云这一代总共有6个兄弟姊妹。前面3个兄长在龙云出远门的时候就不在了,后面还有一个大妹也早逝,原因是昭通这个地方的医疗条件太落后,更不用说在炎山这个地方了,而后来留存下来的主要是龙云的一个妹妹,叫龙登凤,当她刚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二)龙云的童年
龙云小时候住在炎山松乐村,因为地方偏僻,文化落后,加上父亲早逝,母子就以娘家为依托,在舅舅龙德源的帮助下生活。舅舅家子女人多,是一个书香之家,对后辈子女读书的要求很严,龙云与他的表姊妹就在自家的私塾里读书,龙云本人不太愿意读书的,这可能与彝人“尚武”的性格有关,自小喜欢武术,也可能是与他性格豪爽,喜欢广交朋友、勇猛好斗的性格有关罢了。
(三)龙云为家乡所做的一些好事
龙云执政以后,深感家乡的落后,先后派出他的几个得力干将治理昭通,一个就是爱将兼亲属安恩溥,一个就是二儿子龙绳祖。两人在昭通治理上都颇有成就。安恩溥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做了很多工作,在他的治理下,昭通这一落后的城市曾经被称为“小昆明”。龙绳祖在安的基础上也有建树,特别是在管理治安和昭通的基础教育上,自己身体力行,捐资助学,对学生的民主运动也大多持支持态度。龙云本人也在昭通教育上做了很多工作,如他命令下面筹建炎山高等、初等小学。在选校址、决定学校规模、筹措建校经费等事宜上都亲自过问。另外,他还捐资并倡议修建昭通城南簸箕湾(龙家祠堂)与昭鲁大河交汇处的河道,为昭通十县联合女子中学、昭通女子中学、民众教育馆、昭鲁水利工程都捐过资。
(四)龙云家族情况
龙云最早的夫人是舅舅家族的侄女,她总共生三个儿子,大儿子龙绳武,二儿子龙绳祖,三儿子龙绳曾。龙云的二夫人是李培莲,她是云南著名中医李灿亭的女儿,她生四个子女,四儿子龙绳文、五儿子龙绳勋、六女儿龙国璧、七儿子龙绳德,李氏因生小儿龙绳德难产而死。李氏病故后,龙云续弦再娶,夫人是滇军将领顾品珍之侄女顾映秋,她毕业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终身未有生育。
龙绳武就读于云南讲武堂,他与越南的武元甲是同窗。讲武堂毕业后龙云安排他到法国圣西尔军校,攻读骑兵科,这是龙云专门为他安排的,因为龙云在讲武堂也读骑兵科,他希望龙绳武子承父业。回国后龙云安排他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昆明行营警卫营长,当时龙云是行营主任。1945年蒋介石发动五华山事件,用武力强制龙云到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参议院任院长,龙绳武也被蒋介石夺去军权,他到香港定居。1950年云南解放后,中共中央委派他为云南省政府委员,由于持不同政见,他没有答应,后来从香港赴台湾,现在他有三女一子,居住在中国台湾、法国和美国等地方。
龙绳祖,也在法国圣西尔军校学习过,毕业后被龙云任命为护卫大队大队长。后来安排到昭通任旅长,时间共有7年。在昭通时他捐助钱财给当时的教育部门,帮助当地穷苦学生完成学业。作为当地的军政长官,他从不拿架子,也不镇压学生运动,相反学生被开除后托他说情,他都答应。1945年他所在的独立旅扩编为陆军暂编2师,他任师长,副师长是陇生文,两人感情很好。五华山事件发生后,全师按蒋介石命令外调打内战,龙绳祖和陇生文不服蒋介石,本想起义但考虑到远在南京的龙云和家人的安全,于是就地把部队解散,一个整师部队解散激怒了蒋介石,盛怒之下,他就让国防部部长白崇禧把两人都抓了关起来,当时龙云非常着急,就让司机开车到国防部,白崇禧不见,龙云就到总统府找蒋介石要人,蒋介石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还是决定把龙绳祖放了,但命令他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后来龙云从南京逃离到香港,他随后也到了香港,前些年在香港病故。他女儿龙宝珠生有一女叫傅三三,听说前些年在云南民族学院教外语。
龙绳曾,地方上称他为“龙三公子”,小时候长期随他母亲住在昭通,长大后到昆明居住。在昭通地盘上很有势力,地方官员都不敢得罪他,成为地方一霸。我想讲的是,这个人尽管做过很多坏事,然而他对抗日战争还是有功劳的。民国时期帮会盛行,势力很大。龙绳曾就加入了青洪帮,成了西南一带最为显赫的首领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出海口被日军占领,对外通道只有靠滇缅公路,这条公路当时被称为东南亚交通“输血线”。当时滇缅公路四周,土匪、恶霸骄横,很难管束。公路沿途经过很多山路,四周的民族多,风俗怪异。司机们大多不愿意走这条道,作为省主席的龙云拿这些司机也没有办法。龙云只好让龙绳曾来处理这件事,让他担任滇缅公路汽车司机工会理事长,利用他在青洪帮的影响力来对付这些司机,很多司机顾及青洪帮,不得不听从于龙绳曾,从而保证了滇缅公路运来过往的援华抗日物资顺利运送。抗战时期,龙云又派他随滇军58军出征前线抗日。之后,他到昭通阿朵土司禄家上门;解放初期,龙云在北京开会,突然得到消息,那个在中共担任滇东军区副司令员的三儿子因为叛乱被驻昭部队乱枪打死,而昭通的亲属无一人存活。对于他的家庭幸亏有一子叫龙保福,由于住在昆明而幸免一死,今定居于美国。当时龙云及家人感到震惊,而地方上反映龙三属于政治土匪,我想他本人在政治上反共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当时极“左”的思想,加上他本人在昭通拥有极大的黑恶势力,镇压他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这里要强调的是在1949年的时候他是参加起义的,名单上有他的名字,而且他父亲龙云跟蒋介石有那么大的仇恨,他真要反共是不大可能的。记得五华山事件后,蒋介石让他去南京中央陆军大学学习,他就不去。
龙绳文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去美国,并考入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在美国读书期间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本来龙云是要求缪云台在经济上给以帮助,但缪未曾给予。龙绳文毕业后,在美国经营一家名叫北宫的酒店,生意兴隆,他本人也成为大富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他在美国国内首组民间华人访华团,到中国探亲访友,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作了积极的努力。1975年,他担任了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来出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促成中美两国建交和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出力颇多。1991年龙绳文病逝,因他一生单身,没有子女,过世后由龙绳武的大儿子龙宗霖继续经营他创办的北宫酒店,北宫酒店英文各是Yenching Palace(燕京楼),坐落在华盛顿西北区的康乃狄克大道,距中国大使馆不远。
龙绳勋,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就回香港居住,在青年时期与广西著名人士程思远的女儿、香港电影明星林黛结婚。现在还在香港生活。
龙国璧,昆明南箐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1945年应宋子文之女之邀,同道去美国留学,于宾州女子学院就读。1952年与陈将军之子陈近结婚。现在生活在美国波士顿。
龙绳德,曾就读于昆明南菁小学,在西南联大附中上完初中,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工作,龙云去世后,龙绳德夫妇于1963年到香港,曾办南开女子书院。1973年又到了美国,两个女儿一个在美国做检察官,一个在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工作。
(五)龙云与中国共产党的交往
龙云是一个从底层冲闯出来的彝族将领,他在奋斗过程中受过很多磨难,他富有同情心,关心穷人,关心家乡的穷苦百姓。他知道共产党是一个依靠穷人并为穷人打天下的政党。尽管本人读书少,对共产党的理论也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言论不反感。中共理论和主张也是他在跟红军打仗过程中学习的。在1935年,龙云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和滇黔绥靖公署主任,对过境云南的、处于长征途中的红一方面军和红2、6军团进行防堵,在追杀红军的过程中他让情报头子龙秉林和部下安恩溥把红军在沿途留下的宣传材料和书籍收缴给他看,他是在边抽大烟时边读共产党书籍,可以说,他是很早就学习中国共产党主张的人,在闲暇的时候,他还和卢汉他们讨论这些材料。而真正促使龙云和共产党打交道、变敌为友的是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侵略中国,龙云是不容许的,龙云爱国思想是从云南的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的义举中培养出来的,作为一名军人,他深刻认识到在民族危亡面前就是要不怕死,为国为民死战。对于1936年“西安事变”后形成的国共合作和共产党提出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龙云极为赞同,他认为云南在民族危亡的面前只有依靠武力才能做到真正的抗战,除此别无他法。他号召全省父老出钱出力,组织滇军奔赴抗日前线,他在南京军事会议上承诺第一阶段组织一个军到前线,随后再组织一个军跟上。
抗日战争是艰难的,很多北方人逃离苦难来到云南,特别是很多大学和民主人士也被迫迁往云南,在昆明就有一所由北大、清华和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昆明成了民主运动的大后方。龙云认为学生爱国讲民主没有错,他说:“学生爱国是好事,让禄国藩多派人保护。”对于学生游行搞民主运动蒋介石是不高兴的,他在云南建立了一些特务组织,这些人因为顾忌龙云在云南的势力而不敢对民主人士和民主运动怎么样。对于抗日来说,龙云坚持的是民族大义,绝对不是首鼠两端,投靠日本人或者投降派汪精卫。龙云坚持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早在西安会面后,龙云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机飞往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时,龙云就表示支持全民族抗战,坚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朱德、叶剑英是和龙云在云南讲武堂就读时期的先后同学,龙云在和朱总司令交谈时,还就双方交换电台密码,建立联系渠道达成一致。也正是在那次会议上,龙云表示,要“尽地方所有之人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
(六)龙云对云南18年的治理
龙云治理云南,依靠的是云南精英人物的努力和智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龙云改变了很多过去云南依靠中央补贴的办法,他在这一时期是很爱学习的,他经常向周钟岳、龚自知等大知识分子学习,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也向西南联合大学的知名专家,教授们请教治国策略,记得他在昆明北校场对驻滇中央军团以上军官发表演讲,他就以博古通今的讲话让这些国军将领们折服,将领们会后说:“龙云根本不是老土,他能统辖云南这么多年绝非偶然。”
龙云对云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他治理期间,全省很多地方都开始编写过去历代王朝都有的史志。就以他组织编撰《新纂云南通志》来说,这套书至今是云南历史文化研究中最有价值的。他自己是彝族,但他不保守,对历史上西南彝族在清代被屠杀的历史他是清楚的,但他本人不拘囿于狭小的民族心理,没有民族偏见,对边远的民族他还特别上心,关照这些民族,在昆明禄国藩创办的长城中学和南箐中学就安排一些滇南民族子弟上学。对家乡的回族,他也多方照顾,治理云南期间就很少听说过彝族与回族发生群体性矛盾的,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是罕见的。龙云对汉族也是一样,他提倡婚姻自由,本人的婚姻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例子,他的两任妻子都是汉族。他倡导学习历史,汲取治国治家经验和思想,记得他在给云南地方军政人员讲话时,常常不用讲稿,过后大伙评价也很高,这不能不说是他虚心求教治国之策的结果。龙云本人尽管在用人上有“近亲、近族”之嫌,但基本上抱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态度。如在经济方面,他重用缪云台和陆崇仁,在文化教育上他重用龚自知,在军事上他重用卢汉和安恩溥等,在警政上他重用胡瑛和禄国藩等,公路民政方面,他重用陇体要等人。在18年的时间里,他提出建设“新云南”的目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改革,取得很大成功:
(1)政治方面。执政初期,在政治上追随蒋介石。在讨伐桂系的战争中,蒋介石任命龙云为讨逆军第十路军总指挥,出兵伐桂。同时龙云奉蒋介石之命在云南进行“清党”。之后蒋介石又任命他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和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战期间,对经过云南的红军采取只防不堵的战略。
(2)军事方面。大力整顿滇军,改变滇军以前的一些散漫作风,树立滇军新形象,提高滇军的战斗力。首先将他的直属部队,取消师、军以上的番号,缩小编制为旅,旅下属两个团,分驻全省各地。军队的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不准过问地方政治。实行征兵制,征收农家子弟当兵,这些人服役期满,回乡为在乡军人。其次是设立军官教导团,龙云自任团长,招募中学毕业生及遴选军中干部进行军事训练,以培养下级军官。每期受训时间多为3年,分步、骑、炮、工、交通、通信各科。至抗战前,共训练下级军官达4000余人,成为滇军基层骨干。重新训练军队,配套新式武器。从前的步兵操典,多半模仿日军。征来的新兵则一律改用“德操”。新兵的装备,系经法国军火商采购而来,这些新式武器,加强了滇军的战斗力,为以后滇军参加抗战立下了功劳。
(3)经济方面,唐继尧时代,军需费用浩大,使农村破产,城镇工商凋零,币值低落,财政拮据。
以此背景,龙云提出云南要发展经济,当务之急是统一财政、整理金融。制订了整理金融的十年计划,成立了财政金融委员会。先让禄崇仁当厅长,在禄难以管治时,点名让卢汉兼省财政厅厅长,卢把各地驻军长官把持的税赋征收权力收回,撤销烟酒事务局,统一征收机关,烟酒、厘金等一律统一招商招标承办,各地各机关如敢违抗,军法从事,改革税制,从1931年1月起,除盐税外,只保留烟酒税、印花税、田赋、契税,屠宰税、特别营业税和各县自行征收的60种附捐一律明令废除。整理金融,改革币制,1932年,重用缪云台改组富滇银行,成立富滇新银行,直属省政府,并赋予发行新币特权。以半开银币为新滇币。改革财政税务,取消苛捐杂税,删繁就简,另立新税。将财政、企业、金融合而为一,以财政扶持金融,发展生产;以金融充裕财政,支持生产;以生产巩固财政,充实金融。龙云大力扶植云南地方资本,支持兴办实业,扩大纺织出口,整顿发展云南矿业资源。到抗日战争前,云南财政收入大增,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重视农业和交通设施建设。云南山地较多,长久以来粮食难以自给。龙云亲主粮政。他让禄崇仁推行粮政改革:清丈田亩,明确业权,扩大粮食种植,堵塞田赋征收漏洞,存粮积谷,力保粮食自给。在交通方面,云南的交通设施落后,唐继尧时期,全省只有约40华里公路。在龙云看来,云南山地多,需要发展公路和航空并重的策略。他一方面支持修建公路,使通往省外的公路多达六条,分别为: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另一方面发展航空事业。在昭通、蒙自、昆明等地都修建了飞机场。云南在民国时期还力争办了航空学校。
(4)文化教育方面,重用龚自知为省教育厅厅长,在全省推广“新教育运动”。1921年实行教育经费独立,先后划拨卷烟特捐,进口烟丝烟叶特捐、教育机关产业收入、教育田产租息、个旧锡税附加捐等列入教育经费,独立征收、保管、开支,增加了教育投入。1932年,为培养当地人才,在昆明北门街创办私立南菁学校,设小学、初中、高中三部。1930年,东陆大学由私立改为省立,其经费由省府直接拨付。1934年云南大学在原东陆大学基础上组建,同时进行院系调整,设立了文法、理工学院,并筹备组建医学、农学院系等。为了适应云大不断发展的需要,1937年,特聘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著名教育家熊庆来为云大校长,支持他全权掌管校务。熊庆来上任后,不辱使命,致力于学校革新,强化管理,使云大的教学科研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属改为国立。此外,在抗战期间迁移至云南的一批大学,龙云热情相待,不仅从经济上大力支持,还从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对广大师生予以关照。
(七)龙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龙云认为,日本军人蛮横无理,辱我华人,至此已极,凡我国人,应下最大决心,准备为国牺牲,表示愿以全滇1300万民众爱国护国之赤忱及全部精神物质力量,抗击日本。
首先拨款新滇币万元,编成约4万人的一个军,番号为陆军第60军,以卢汉为军长,下辖182、183、184师,分别以安恩溥、高荫槐、张冲为师长。1938年4月下旬,第60军奉命赴台儿庄,参加第二阶段的徐州会战。第60军各部在以台儿庄附近禹王山为中心的战斗中,坚持20多天阵地战,粉碎了日寇渡过运河威胁徐州的企图,取得了重大胜利。
其次是支持滇西抗日。龙云号召全省人民和各级地方政府,支持滇西抗战,要求滇西沦陷区各级政府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民众自卫部队,协助中国远征军打击敌人。
最后是修筑滇缅公路,从1937年12月起,云南省政府征调民工,每天上阵达15万~20万人,多时达30万人。龙云给各县县长下达的命令是,必须如期完成,否则自己戴着手铐来见。经过苦战,在一年的时间里滇缅公路中国段全线通车。滇缅公路通车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到12月初第一批军用物资即通过这条公路运进畹町,再转运到昆明。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国对外交通断绝,滇缅公路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的对外陆上交通线。
(八)龙云与汪精卫的关系
抗战初期,汪精卫途经昆明逃往越南,然后投敌叛国。在他途经昆明时,与龙云有过秘密交谈,情况如何,外人难以得知,因此历来说法和评价不一。问题在于,龙云对此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是赞成,应付,还是不置可否,或者婉言谢绝,没有明确的记载。当时汪精卫是国民党的副总裁,在国民党内是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把手,龙云作为省级地方官对汪精卫又能怎样呢?他除了向蒋介石报告以外,很难再做别的事情。在龙云给卢汉的一封密电中,真实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态。龙云对汪精卫出逃的态度和情绪,他担忧和震惊的是“党内纠纷”的加剧,而国民党的分裂势必影响全民抗战,因而使他“寝食俱废,三日不能成眠”。这份密电绝不是赞同或支持,而是震惊和忧虑。从这一点来看,龙云没有赞同和支持的意思,这是很明显的。后来,汪精卫在河内发出“艳电”,公开表明了投敌的态度后,龙云于当日致电蒋介石再度表明自己的态度:汪精卫艳电“在异地突然发表,一般视听,不无惊疑。幸国人在委座领导之下,确知国策久定,毫不为其动摇。故汪之议论,对外虽属奇闻,受敌愚弄;对内仍毫无影响,祈释廑注”。在此期间,蒋介石曾先后派遣李烈钧、唐生智来云南考察,实际上是考察龙云。然而,唐生智考察后给蒋介石的报告认为,龙云抗战态度比较坚决,与汪精卫叛逃事件并无牵连。
(九)龙云对昆明的抗日民主运动的态度
1937年8月,朱德与龙云就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进行详谈,龙云深受启发。此后,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中共云南省工委通过几方面渠道继续做龙云的工作。一是通过倾向进步的龙云的部属张冲的关系;二是通过中苏文化协会会长刘震寰(他当时是龙云的顾问);三是通过杨竹庵、廖品行、刘耀阳和云南省参议会议长等人,他们主要是劝说龙云打击蒋介石派遣的特务,抵制蒋介石势力挤进云南,促进龙云参加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抗战爆发初期,中共就与龙云建立了秘密联系。在中共的帮助下,龙云较好地了解到中共关于抗日救国的政策方针,同时结合自己对蒋介石铲除地方势力、排除异己的深刻认识,龙云认识到支持民主运动的重大意义。在他的暗中支持下,中共在五华山设有电台。《新华日报》和《群众》半月刊在昆明均能发售,民盟机关报《民主周刊》也在昆明发售。昆明还成立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新民主主义同盟”,战时的昆明拥有了“民主堡垒”的美誉。
(十)龙云与中国民主同盟组织的关系
在抗日战争的紧张阶段,龙云常去重庆开会或接受召见。其时,设在重庆的民盟总部,在张澜的领导下,多次做龙云的工作,争取龙云参加民主同盟。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和考虑,龙云表示了参加民盟的愿望。在1944年底,龙云从重庆返回昆明,非常高兴地约请了楚图南、闻一多、冯素陶到他的寓所座谈。龙云盛情设宴招待他们,宴毕举行了秘密的入盟仪式,龙云庄严地进行了宣誓。龙云入盟以后,对组织在经济上给予巨大资助。另外,他还积极动员西南实力派参加民盟,像刘文辉、潘文华等。后来,龙云为了方便工作,退出了民盟,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