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研究论丛(第27辑/2014年第1辑)(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丛书)
-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 1280字
- 2022-07-13 09:53:25
一 朝核会谈与东北亚区域公共产品的相关性研究
长期以来,朝核问题悬而未决,东北亚局势起伏不定。重启朝核会谈必要而急切,但行动滞缓。朝核问题的实质已不单纯是解决朝鲜的核问题,而是能否保持东北亚地区稳定与达成安全合作,即能否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安全合作机制,以提供区域性安全公共产品。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成为国际关系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区域,围绕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
综合相关文献,围绕朝核会谈机制与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学术界主要侧重如下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
第一,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研究。
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然而朝鲜半岛仍保持停战状态。在此现状下,如何将停战机制转变为和平机制,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研究的重点。大部分学者已充分认识到东北亚地区现存的“安全困境”,认为“双边机制”已成为东北亚地区建立和平机制的障碍,多边机制将成为该地区建立安全机制的趋向。然而,在各国筹建多边机制的过程中,又充满复杂的力量博弈。美国学者强调多边主义的使用应该在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机制基础上进行;韩国学者在研究中认为,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应该在推进朝鲜半岛南北和平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学者强调在当今形势下建立东北亚和平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中国应发挥积极影响与作用。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大都认识到局势的复杂多变,以及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第二,六方会谈能否建成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这一命题曾在六方会谈的进程中被学术界反复讨论,尤其在2004年前后,曾被政界、学术界寄予较高期望。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乃至美国政府希望将六方会谈建成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框架。然而随着朝核问题的演变以及六方会谈的搁置,学术界对将六方会谈建成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期望有所消退。学术界对该命题大致有三种态度,乐观派认为,六方会谈是处理朝核危机的重要磋商机制,其意义不仅在于防止战争在朝鲜半岛发生,还将成为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基础。悲观派认为六方会谈是失败的,不仅没有解决朝核问题,还最终使朝鲜在事实上拥有了核武器。还有学者肯定了六方会谈发挥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认为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六方会谈的使命和功能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①除非在功能上进行升级和制度建设。
第三,围绕朝核问题和区域公共产品的研究。
随着区域化实践的发展,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成为国际政治研究中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视角。就东亚地区安全来讲,不少学者从区域公共产品的外部性、供求关系上来分析东亚地区秩序的演变。针对冷战后的朝鲜半岛,从区域公共产品视角展开的研究并不多。樊勇明在其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解说中虽然将六方会谈作为案例,但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傅干在其《区域公共产品视域下的朝鲜与东北亚合作研究》中重点论述了朝鲜如何参与区域公共产品建设。李志斐在其著作《东亚安全机制构建:国际公共产品提供与地区合作》中,将朝核问题作为分析案例,重点强调了朝核问题的实质是朝鲜半岛安全领域中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对六方会谈的作用也给予了肯定。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对东北亚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建设进行浅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