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财经动态、热点与战略(2012—2013)
- 王朝阳 揣振宇主编
- 2333字
- 2022-06-02 16:58:28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宏观调控仍需加强
——2012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政策建议
宏观经济课题组
ZB2013(0128)-0007/0095-DT003/0016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GDP较上年同期实际增长7.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都处于较低的历史水平。不过,第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9%,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8%,表明我国经济短期内回暖趋势明显。同时,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①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0.0:46.6:43.4调整为10.1:45.3:44.6,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明显。②需求结构转换力度较大。2012年外需较内需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出口贸易额增长7.9%,较上年大幅降低19.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0.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分别只较上年降低3.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已经明显减弱。③投资消费结构进一步合理化。2012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贡献率高1.4个百分点,尽管差额较上年有所缩小,但基本维持了2011年以来最终消费贡献率高于资本形成贡献率的态势。④轻重工业结构开始出现再平衡。2012年重工业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9.9%和10.1%,扭转了多年重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高于轻工业的局面,过度重工业化倾向初步得到纠正。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由高向低的转换以及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我国企业也经历了一个利润减少和经营困难的过程。不过,2012年9月份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开始由负转正,企业经营困难情况有所缓解,表明我国企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经济增速转换和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由此,可以初步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转换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节点,结构调整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绝大多数行业开始逐渐适应较低的经济增速,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经营利润。
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经济仍然处在不景气区间,同时也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①结构调整带有一定的周期性。2012年需求结构的调整仍然带有很强的周期性,在经济走向复苏时经济对外需和投资的依赖度仍然有可能反弹,故而,目前的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②结构调整带有很强的被动性。正常的结构调整应该是为适应产业结构和要素供给的长期趋势性变化而主动有序进行的,但是2012年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为适应短期内剧烈的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从而显得比较被动,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扰乱了企业对未来的生产和投资预期。③产能结构过剩仍然严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铅冶炼、焦炭、电解铝、水泥、钢铁和船舶等行业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不仅导致许多企业难以摆脱经营困境,降低了产品技术升级能力,也加大了经济波动的风险。④消费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有明显增长。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对于我国减少对外需和投资的依赖度、实行产业和需求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消费需求由于受收入分配不均、房价高企和不稳定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难以实现明显的增长,在这种情形下,结构调整将不得不以牺牲经济增长率为代价来完成。
鉴于我国结构调整存在着以上诸多问题以及国民经济仍然在低位运行的现实,2013年我国仍然需要坚持适度宽松的宏观调控,同时,要更加重视长期结构调整政策的短期需求效应的发挥,增强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具体来说,亟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安排。
第一,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融资结构的调整。2013年我国仍然需要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以支持经济进一步回稳。要进一步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特别是要向部分存在潜在金融风险地区和经营困难的行业提供流动性,避免由于企业信用萎缩和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系统风险。要进一步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避免银行过多派生存款货币而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适当扩大财政投资,消化部分过剩产能,但需控制投资的力度和节奏。我国尚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当前部分过剩产能其实是由经济周期不景气带来的,在长期内产能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张。因此,就需要在区分长期结构性过剩产能和经济周期过剩产能的基础上,增大财政投资力度,创造必要的需求,确保在长期需要进一步扩张的产能不被盲目关闭,并控制好投资力度和节奏,在经济真正复苏时再逐渐减弱财政投资,让市场需求来消化这部分产能。
第三,鼓励企业通过重组并购来消化和避免过剩产能。由于地区竞争的存在,以及部分企业预算约束的弱化,我国地方政府和企业仍然存在着增加新的项目投资扩充产能的冲动,这势必对消除过剩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借助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通过重组或并购的方式扩大投资,特别是对需要对外集体谈判定价的行业(如铁矿石进口),可以鼓励国有企业借机对部分经营困难和资金紧张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组或并购,适当提高国有股份比重,在消除过剩产能的同时,增强对外定价谈判权。
第四,要更加重视供给管理,增强供给自我创造需求的能力。物美价廉的商品或服务将会刺激需求的增长。未来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对重大项目或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调整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并要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降低产品流通费用,以增强供给自我创造需求的能力。
第五,以城镇化为突破口,有效扩大内部需求。推进户籍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将能有效推动“两栖”人口的市民化,避免两地迁移和多处置业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其家庭团聚而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特别是借此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扩大消费需求。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定居和市民化,还将带来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进一步提高投资需求。城镇化的推进将有助于我国内外需求结构尽快转换和投资消费结构的再调整。
(执笔人:吕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