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原经济区发展食品工业的宏观环境

食品工业是中原经济区具有传统优势和高成长性的产业,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该产业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很大,二者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PEST分析法从政治环境(Politics)、经济环境(Economy)、社会环境(Society)、技术环境(Technology)四个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某一产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是公认的分析某一特定产业或企业宏观环境的重要工具(见图1-1)。因而,本章将通过采用该分析工具来分析中原经济区食品工业的宏观环境,进而说明当前中原经济区发展食品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图1-1 PEST分析法

第一节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政府态度、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食品工业事关比天还大的人民群众吃饭问题,也和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紧密联系,本身又是我国对外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特定地区的政治环境怎样、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未来走向如何,都可能对该地区的食品工业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当前,中原经济区的食品工业面临着怎样的政治环境?又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下面将逐一分析。

一 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

食品工业与农业联系最为紧密。党和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食品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廉价与充足的劳动力,创造大量产品供给,从而间接地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历史起点,是一切生产的先决条件,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1982年至1986年,党中央曾连续5年发布与农业有关的“一号”文件,对农村的改革和农业的发展做出具体部署。然而,我国尽管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滞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民平均生活水平仍然低下,因此“三农”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学界和政界都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2004年至2014年,党中央又连续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见表1-1),对农村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农业税费减免,各项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加速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间接地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表1-1 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汤碧丽、黄美琼:《三农问题与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载《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1; 2012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汇总,中国农经信息网;农业部发布2013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部网站;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华网。

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的河南省,非常重视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每年河南省委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各级政府与农业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量化、细化、实化,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和配套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2005年,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免除农业税,相继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民培训补贴等,不断提高补贴标准,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2009年,国务院批准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专项规划。按照河南省2010年9月30日发布的《关于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河南省在保护好全省1.022亿亩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750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为了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重点建立健全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投入、奖励补贴、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机制。国家粮食核心区战略的实施,使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11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达到1108.5亿斤;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27.72亿斤;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74亿斤。粮食总产量连续十年增产,连续八年超千亿斤。2013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到647.04亿斤,实现了“十一连增”,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近1/4,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猪牛羊禽肉、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681.80万吨、410.20万吨和316.40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3%、1.5%和0.1%。连年增产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除了能满足本省人民群众的需要以外,还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河南省食品工业的发展。

二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1年3月5日,“中原经济区”写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2012年11月2日,《中原经济区地图》编制正式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

按照《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原经济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全境28个省辖市及其周边的山东省的聊城、菏泽、泰安东平县,河北省的邢台、邯郸,安徽省的淮北、宿州、蚌埠、亳州、阜阳、淮南潘集区和凤台县,山西省的运城、晋城、长治等12个地级市3个县区。中原经济区的总面积约为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人;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中原经济区发展食品工业拥有便利的交通物流条件、丰富的粮食与原材料来源、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规划》第五章对该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提高面制品、肉制品规模和水平,加快果蔬、油脂、饮料、乳制品等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休闲食品、调味品等成长型产业,提高冷链、绿色、功能食品比重,推动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一批全产业链企业和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主食加工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基地。《规划》指出,要建设漯河、郑州、淮北等食品产业基地,周口、鹤壁、新乡、许昌、信阳、聊城、驻马店、濮阳、邯郸、邢台、运城等食品产业集群。《规划》不仅为中原经济区食品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 河南省大力支持食品工业的振兴和发展

食品工业是河南省工业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当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为使食品工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由食品工业大省到食品工业强省的转变,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印发了《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列出了2009~2012年食品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为2020年前食品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保障食品工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此外,每年的河南省重点工业产业年度行动计划也提出了食品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保障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

(一)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切实落实已实行的各项减税政策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制定新的有利于食品工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鼓励设立企业产业升级专项基金,支持食品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制定适当的信贷政策,以支持食品工业的发展。完善融资体系,解决中小食品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政府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政府职能,各部门按各自的职能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避免多头管理;企业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组织建设、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食品工业发展新机制。

(三)加快战略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积极引导要素聚集,实现战略重组,使优势企业更大更强,鼓励建设现代食品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鼓励精细化生产,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小巨人”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食品产业实现产业集群链式发展。

(四)注意食品安全,加强安全管理

认真贯彻实施各项食品安全法规,完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引导企业严格自律,保障食品安全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