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婺源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 汪炬星主编
- 2319字
- 2020-08-29 07:59:57
3 洪真起事与婺源立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休宁县人洪真(一作“贞”)聚众起事,以休宁县回玉乡鸡笼山为营寨,在歙、衢、睦三州交界区域的遂安(今淳安)、开化、休宁县地域400余里范围内活动。朝廷为之震动,玄宗李隆基急忙派兵征伐。起事历时3年才被镇压下去。为了加强对这一“松散”地区的治理,玄宗诏令划出歙州休宁县回玉乡和饶州乐平县怀金乡两乡共纵横200余里的地域建立婺源县。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初八,婺源县治正式在清华(今县北清华村)建立,县名即以县治“地近婺水之源”而名,隶属于歙州,属江南东道。当年县衙门前的一棵苦槠树,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霜雪之后,仍然生机勃勃,树影婆娑,成为婺源立县的唯一见证者。
唐天宝元年(742),歙州又改为新安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新安郡复改为歙州,婺源县均随而属之。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婺源被定为上县。当时,一些户籍为婺源县的民众居住在与婺源县交界的饶州乐平县丹阳乡。为了加强管理,元和七年(812),朝廷派员勘定后,将乐平县丹阳乡划归婺源县管辖,婺源县地域由此扩大了45里45步。就在这次行政区划的变更中,汉长沙王吴芮(前241~前202)的陵墓,随石老山(亦名“鸡笼峰”,即今镇头镇冷水亭南侧之鸡山)划入了婺源县版图。
清华镇老县衙苦槠树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婺源县治由清华迁移到县境南部的蚺城。自此之后,蚺城一直是婺源县治、州治的所在地。蚺城得名于城内的蚺城山,因其山5个山冈起伏类似蚺蛇,故称为蚺城山。在县治迁入之前的唐咸通六年(865),歙州刺史卢肇就曾上奏在蚺城置弦高镇,驻兵镇守。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因盗寇猖獗,歙州游奕使、婺源制置使汪武曾在这里以私财买民地建城堡,于腰滩、蚺蛇两港架木立栅,并在港旁设立营寨,以利战守。当年,婺源县治之所以由清华迁至蚺城,与蚺城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当时的人们认为蚺城“背枕龙阜,面耸鸦尖,方山峙左,丁峰插右”,群山环抱,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个“百年之内,异才间出,悉其风土者,共乐而安之焉”的风水宝地(康熙《婺源县志·山川》)。
五代十国时期,婺源先后随歙州属吴宁国军、南唐建威军管辖。南唐升元二年(938),都制置使刘津率领关西士卒1500人镇守婺源。刘津在弦高镇建造新城,首次完成了婺源县治城池的建设。
唐代,中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战乱,即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和唐末的黄巢起义。战乱一起,赤地千里,庐舍为墟,生灵涂炭,无数难民外迁避乱,形成继晋代“永嘉之乱”后中国第二次北人南迁的大潮。婺源山川险阻,兵革难至,正是人们逃避战乱的理想之地。所以在唐代中后期,先后有詹、洪、郎、程、汪、王、胡、江、方、戴、曹、叶、朱、俞、张、陈、金、单、项、潘等姓迁居婺源。随后在五代十国时期,又有游、吴、黄、刘、许、周等姓迁入。此外,一些官员在婺源任职后留恋其秀美山水,也选择留居婺源。还有一些纵情山水、寄身林泉的文人学士,也把婺源作为隐居佳所。唐末昭宗皇帝李晔之子因朱温篡唐而避祸婺源,把姓氏由李改为胡,取名昌翼,隐居考川(今考水),开创了中国“明经胡氏”一脉。
因避中原战乱而移民婺源的北方士族,大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在婺源除了恪守宗谊、严守谱系、完善宗族的宗法文化外,还不断传播儒家文化,敦进儒学文礼,促使婺源“俗益向文雅”(罗愿《新安志·风俗》)。他们坚持不懈的教化,使当地山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文化,终于在唐末完成了汉、越的融合。五代以后,再也不见有关山越族的文字记载。
唐宋时期,婺源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昔日的“刀耕火种”逐渐转为精耕细作,山间盆地不断开垦,山场逐渐开发,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南唐初,随都制置使刘津前来镇守婺源的1500名关西军兵士,因当时国家分裂不能回归原籍,于是分诸校置营,与招募来的流落散兵一起垦荒屯田,后留居婺源以耕种为业。当时他们屯耕的地点分布婺源各地,有武溪香田、思溪大田、潋溪车田、浮溪言田、古溪丰田以及杨田、梅田、长田、罗田、冲田、仰田等地,婺源境内凡以“田”为村名者,多为其屯田之所。茶叶此时已成为婺源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山间广为栽种,“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成书于760年左右的陆羽的《茶经》,明确注明“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茶品质量亦为上色。唐杨晔《膳夫经手录》有言:“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这一时期,婺源的制瓷业也已具规模。1957年的考古发掘表明,唐代婺源县北清华东园一带广布瓷窑,烧制的青瓷、青白瓷等器具质量较好,产品大量销往歙、饶、衢、睦等州。唐中期以后,婺源龙尾砚(亦称“歙砚”)已闻名全国。唐元和年间(806 ~820),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便已将龙尾砚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五代时,龙尾歙砚曾被梁太祖用作奖赏大臣的御赐品。南唐时,龙尾歙砚的产制进入兴盛期,中主李璟特在歙州设置砚务,令砚务官赴龙尾山为朝廷督制贡砚。南唐后主李煜,更将龙尾歙砚夸为“天下之冠”。
唐代,婺源在民俗方面产生了崇拜“五猖”的神灵信仰。明弘治《徽州府志》载,官居门下省侍中的婺源人王瑜有园在蚺城北隅,唐光启二年(886),一夕红光烛天,只见五猖(又称‘五显’‘五通’‘五圣’‘五郎’等)神从天而下,威仪如王侯。为了让五猖神驱灾免疫,保佑百姓,王瑜捐地、输租,特建庙宇以祀,供奉东西南北中各方“猖神”。自此,民间崇拜五猖神的信仰逐渐传播开来,成为江南地区信奉者弥多的民间信仰之一。五猖信仰也得到了皇家的崇奉,宋大观三年(1109),徽宗赐婺源五猖庙“灵顺”庙额;宋淳熙元年(1174),孝宗封五猖神为公爵;宋嘉泰二年(1202),宁宗封五猖神为王爵。元延祐元年(1314),仁宗赐“万寿灵顺”庙额。婺源灵顺庙成为五猖信仰的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