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主要创新点

(1)在综合考虑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风险态度的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决策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和竞争行为下的统一定价策略和服务策略,使用改进型两方收益共享契约进行协调,发现这种协调策略无法在考虑成员风险态度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实施;本研究尝试使用服务补偿和两部制定价的组合契约进行协调,发现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2)基于效用函数得出市场需求,假设消费者的偏好特性、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服务成本系数均为私有信息,研究发现决策成员进行信息共享下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和线上服务水平更高,但是线下服务水平较低;当制造商的预测能力不强时,如果进行信息共享,对提高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绩效是有利的,但并没有增加处于博弈跟随方的零售商的利润,这与大家普遍接受的信息共享可以增加供应链成员的收益的认识不一致,所以从信息共享中获得好处的一方应该使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另一方有动力更大程度的共享信息,从而双方都从信息共享中获益。

(3)服务是除价格之外影响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以往多数研究假设仅有传统零售渠道提供服务,而且对网络渠道的需求具有负影响,这与现实情况不符,本研究假设双渠道都提供一定水平的服务,而且不同渠道之间的服务搭便车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不同渠道的服务水平不同,比如传统零售渠道的服务属于高接触性服务,网络渠道提供的服务属于低接触性服务,这会导致互相搭便车的程度也不同。研究发现,服务搭便车行为会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产生正面影响,而且当从搭便车中获得更多利益的一方承担服务提供方的部分服务成本时,将有利于双渠道服务水平的提升,进而增加双渠道供应链收益。

(4)以往对双渠道问题的研究,假设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理性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他们都属于公平中性者,即不存在公平偏好,但行为研究发现,不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具有公平偏好特征。本研究将公平偏好引入双渠道供应链中,在线上线下进行服务合作的情况下,研究供应链成员的公平关切对决策的影响。与假设供应链成员是理性经济人相比,在考虑决策成员具有公平关切下,制造商的利润分配比例、零售商的服务水平将更高;同时,如果供应链成员对所期望的公平水平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那么供应链成员的公平关切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