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湾区经济:探索与实践
- 卢文彬
- 3641字
- 2020-08-29 07:20:51
引言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回归2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并见证了国家发改委、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澳门特区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此,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湾区经济等以往在政界、学界小范围讨论的名词逐渐被公众知晓。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得到了国家最高层的认可和支持。
深圳对湾区经济、粤港澳大湾区等问题开展了一些前瞻性研究,并较早地将其纳入了官方文件表述。2014年1月27日,时任市长(现任河北省省长)许勤在深圳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打造产业发达、功能强大、开放互动、区域协同的湾区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合作,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一是优化湾区经济发展布局,形成片区协调互动的湾区经济发展形态;二是增强湾区经济核心功能……三是提升湾区经济国际影响力……四是推动湾区经济协同发展……
在中共深圳市委五届七次全体会议上,许勤对“湾区经济”做了详细阐述:
湾区经济是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海滨城市的显著特征。我们提出发展湾区经济,就是要用全新的国际视野审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目标、大市场,在新的国际化坐标系中统筹谋划深圳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推动深圳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能级的发展,努力与世界著名湾区经济城市比肩。第一,要善抓重大机遇,抓住全球产业技术变革的重大机遇,形成打造湾区经济的新优势;第二,要强化整体统筹,进一步加强全市规划布局统筹、产业发展布局统筹、海陆空和信息资源统筹,形成推动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第三,要加强区域协同,要突出抓好关键……
在深圳市政府五届十八次全体会议上,许勤再次对湾区经济做了阐述:
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是世界一流城市的显著特征。深圳提出湾区经济,就是要及早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强化区域协同,以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纽带关系,促进经济全面提质增效升级。一是打造高质量的滨海产业集群,二是着力提高贸易、航运、金融等资源配置能力,三是更加主动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四是构建内联外通的国际交流网络……
2015年2月,许勤在《人民论坛》上发表《加快发展湾区经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署名文章,指出: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全球化全面推进,经济要素加快向湾区集聚,逐步形成了以纽约、东京、旧金山为典型代表的世界级经济集群。深圳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努力建设创新能力卓越、产业层级高端、交通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功能强大的一流湾区城市……
总体而言,以许勤市长为代表的深圳官方提出发展湾区经济,其初衷是为深圳寻找全球化发展的新坐标,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谋划新的发展,通过优化城市产业和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互动,为城市国际化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许勤市长对湾区经济的表述,已成为国内湾区经济的经典表述,对纽约、东京、旧金山等各大湾区的划分等,被各种学术论文引用转载,尤其是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等特征的描述,基本上成了标准解释(也被百度百科采用)。目前国内学界对湾区经济的研究深度、广度基本上尚未有实质性超越。
在时任市长许勤的推动下,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政府研究中心等单位就湾区经济诸多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对湾区经济内涵、范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就深圳单一城市推动湾区经济发展,很难得到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也不利于推动深圳成为全球一流的湾区城市。研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区域竞争正在出现新的格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旧金山、东京、纽约湾区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呈现突出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引领作用。如将珠江三角洲九市与香港、澳门看作一个整体,所形成的珠江口湾区(即粤港澳大湾区),在GDP、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客货运量合计等方面,与旧金山、东京、纽约湾区相差不大,虽然在全球经济发展控制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但通过整合提升,珠江口(即粤港澳)湾区完全可以成为比肩纽约、东京、旧金山湾区的世界一流湾区。而珠江口湾区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国内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在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板块中,北有京津冀、中有长三角,南边这一板块尚不明晰,恰恰是这一板块不但继续承担国内重要增长极的重任,更在国家南海战略、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中作用无可替代。
基于以上认识,深圳市发改委牵头撰写了打造粤港澳世界一流湾区、服务新时期国家战略的相关研究报告,呈报给国家发改委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研究报告指出,旧金山、纽约、东京等世界一流湾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湾区,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第一方队”。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在深圳研究报告基础上继续做了深化研究,之后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行动、“十三五”规划纲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意见中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做了表述,粤港澳大湾区由此逐步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与广东、香港、澳门签署的框架协议,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标志着各方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
深圳在湾区经济发展上一直在探索前进。2014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发展湾区经济的专题工作会议,颁布了深圳市发改委起草的《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若干意见》(深发〔2014〕16号)。《意见》指出:“统筹陆海资源,扩大开放合作,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功能,以高质量的湾区经济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建设,以多层次的区域合作筑牢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基础。”该文件将湾区经济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是地方上第一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提出的“打造湾区合作交流新优势,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开放引领功能;打造湾区创新驱动新引擎,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创新辐射功能;打造湾区高端产业新形态,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要素集聚功能;打造湾区多港联动新格局,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互联互通功能;打造湾区城市环境新格局,全面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基础支撑功能”,成为深圳近年来湾区经济工作和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工作指引。
该文件也对粤港澳大湾区做了专节表述:“积极推动粤港澳世界一流湾区建设,参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合作,促进湾区内交通全面对接和发展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国际竞争整体合力,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共同增强湾区经济核心功能,共同促进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发展与合作,成为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应是国内公开版本政府文件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首次表述。
毋庸讳言,在湾区经济问题上,政界、学界尚有一些争论。主要是因为湾区经济在学理上和发展逻辑上还缺乏权威的理论解释。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形态结果呈现,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湾区经济与都市圈经济、临海经济究竟有何异同?这些问题均须做进一步的探讨。从国际上看,明确以湾区名义成立相关机构,并开展相关活动的仅有旧金山湾区等少数湾区(其在1945年起就成立了湾区委员会,开展了诸多协调事务)。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在地理名称上并不存在的湾区(旧金山湾、东京湾乃至国内的杭州湾、北部湾等都有地理专用词),大众对其范围、口径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目前国内外对湾区经济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做系统的梳理和深化研究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书试图对湾区经济现行研究结果做系统梳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对湾区经济的内涵、特征、机制等做进一步的解读,努力探寻湾区经济的发展规律。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湾区经济概念、内涵、形成机理、形态表现、指标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为旧金山、东京、纽约三大湾区及粤港澳、杭州国内两大湾区的专题研究;第三部分为深圳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城市的探索和研究。囿于文献和现行研究成果的缺乏,本书对湾区经济的探讨仍较粗浅,希望能够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