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抗逆力的过程与类型:以慢性病儿童为例
- 冯跃
- 1055字
- 2020-08-29 07:13:23
第一章 家庭抗逆力研究
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对“家庭”的界定,往往是基于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意义上的理解,由此衍生出核心家庭、联合家庭以及扩展家庭等概念。晚近以来的大量中西方文献逐渐开始倾向于把这一界定方式看作“与意识形态相联系的符号”,在Stacey(1996: 3)看来,许多传统的定义元素是和社会上不同利益团体的相对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如家庭应该是一个基于婚姻的小单位,意味着异性的夫妻、爱情、性专一、合法婚姻等,这一理解内涵往往构成了社会制度与社会实体意义上的“静态”家庭意义。而从更为流动且主体性意义上看,对家庭的内涵理解恐怕依然有待于超越这一既定的框架,吸纳更多可能性的要素。事实上,我们的确不应该把家庭看作稳定的一个社会机构,而应该看成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应以传统的形象和标准来判断家庭,而应更多地从家庭关系的亲密程度等方面来判断。
“家庭”一词所包含的更多事实层面的变化内涵,恰恰构成了讨论家庭抗逆力问题的基础。如果我们只是从社会制度角度使用家庭的含义,显然无法准确理解基于情感层面的亲密关系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变相排斥了更多意义上的家的组合,如福利机构的儿童之家、失独儿童的准监护之家、与医护人员等建立的医院之家等。也许这些情况并不在人口基数上占太大比例,在稳定性上也十分欠缺,但的确对于考察儿童及其成长支持体系提供了超越现有制度范畴的更多类型的家庭组合。
从“抗逆力”视角来看,对“家庭”的认知往往是在“主体间性”意义上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加以设计,区分截点亦在于心理动力的实际来源与主体性意义上的关系认同体系,由此可以推出,家庭抗逆力意义上对“家”的理解,既涵盖了现有的社会制度及文化习俗规定意义上对“家”的定义,也有必要覆盖象征一种亲密关系与强社会关系作用下的心理动力来源,如精神之家、信仰之家、同性之家等类家庭内涵的超越一般意义的家庭,都可以纳入对家庭抗逆力的研究议题讨论。因此,家庭抗逆力也是个体在理性与情感力量推动下对“自我”格局安放的一种方式策略。
从个体生命历程的过程视角来看,伴随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其对家的认知与家庭形态的变迁,也常常在个体不断变化的认知过程中反复改变,既包括儿童、青少年在成长期的家庭,也包括成熟期的婚后家庭,更包含种种生活事件之后的各类家庭关系组合。
由此可见,无论是时间维度上家的内涵与实质意义的变迁更替,还是空间维度上的形式与实质意义上的家庭类型,都构成了讨论基于家庭交往构成的抗逆力来源意义上的讨论起点。这也是在对家庭抗逆力这一概念分析展开前对“家庭”概念的解析与再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