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为主线
- 周绍东
- 1652字
- 2024-10-31 21:29:46
二 计划经济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思想
(一)非均衡经济发展思想的源起和内容
20世纪初,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成为屹立在东方的红色大国。但是,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苏联应采取什么样的路径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个时期,围绕苏联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这主要是指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以及列宁的先工业后农业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布哈林的工业和农业均衡增长战略等。经过激烈的论战,普氏和列宁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占据了上风,并成为指导苏联工业化的主导思想,这种思想包含了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1.社会主义依靠“剪刀差”进行原始积累
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发展不同,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开始就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剪刀差理论要求通过人为设置农业和工业产品的价格差,将农业剩余转移给工业,形成工业的初始资本积累。正如斯大林所言,“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很显然,这种依靠农业剩余进行工业原始积累的做法,后来被实践证明是极其错误的。
2.要把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
列宁最早应用马克思的两部类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研究了工业化过程的产业结构问题,他认为“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这种向工业倾斜、向重工业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思想,经过斯大林的进一步强化,成为指导苏联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理论。正如斯大林所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实际上,这种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工业发展,进一步把工业发展等同于重工业发展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扩大再生产原理并不符合,却因其在苏联建设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效,成为当时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遵循的理论。
(二)生产资料部门优先增长规律:数理推导
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拿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就成为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可以用数理推导的方式来展示这一过程。假设社会两部门的价值构成为:
T为产品价值,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M为剩余价值,下标1和2表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第一个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在满足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更新需求之外,还要有一个余额,以作为两大部类追加的生产资料。也即:
第二个实现条件是: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在满足两大部类原有生产规模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之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所追加劳动力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这就要求,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个人消费之和。也即:
但是,仅仅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还不足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是因为,扩大再生产仍然需要两大部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我们用这样一个具体算例来进行说明。
上式的第三行为社会总体情况,也即两大部类的产品价值加总。扩大再生产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第一部类把剩余价值的一半(500)拿来积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为4∶1,因此,追加的不变资本为400,可变资本为100。
第二步,第一部类有1600单位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第二部类进行交换。第二部类原本有1500单位的不变资本交换要求,现在扩大再生产,在其剩余价值中拿来100单位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为2∶1,可变资本必须随之增加50单位。
第三步,两部类进行交换。
这样,在实现了扩大再生产后,两部门的价值构成均发生了变化。
此时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由扩大再生产之前的3.14提高到扩大再生产之后的3.16。这实际上说明,要实现两大部类协调一致的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这一根据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推导出来的“事实”被视为经济规律,成为苏联以及中国重工业化战略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