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不宠无惊的一生序
-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 桑妮
- 1786字
- 2018-12-19 15:13:10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杨绛先生将丰子恺这锦言妙语给参透凿凿。
于时光的荒野里,她始终如兰芷,如清水,在这纷繁的尘世里寂静欢喜。
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忍、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她不过浮华如花,开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也不曾改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这个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的女子,身上有着水乡女子的温柔婉约,却又蕴藏着北方女子的傲骨。婉约和傲骨,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为一体,仗义的律师父亲给予她最大的成长空间,也为她以身作则,教会她什么是“刚正不阿”;贤惠的母亲,则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柔软,教会她什么是“包容忍让”。
或许,正是这样,她在尝尽了人生百味之后,依然可以淡泊从容地度过一生。她曾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也正如有人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彻大悟的超脱便是如此吧。
百年岁月,在苍茫的历史洪流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一个人的身上却是一段至为漫长的时光。从出生到去世,她跨越了一个多世纪,跨过了105年,但岁月的风尘未曾真正侵蚀过她的风华。多年前,她深爱的也同样深爱她的男子钱锺书曾给予她一个至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诚如斯言,在她之后,世间或许再没有谁可以当得了这一赞誉。
唯有她,在喧嚣躁动的时代里,依然给人一剂温润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活着真美好的女子,才可担当得起。在她的身上,你会忘掉时间的残酷: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在她荣辱悲欢的绝代风华里锻造出她柔韧、淡泊、独立的人格魅力,给人以力量和温暖。
在与钱锺书的爱情里,她虽然满腹诗书,却甘于做锺书背后的女人,于舍得里褪去光华,为丈夫默默撑起一片晴好的天空。从不谙世事到操持家务的能手,她用包容和爱点亮了家的灯。在学识里,她也从未怠惰过,而是始终保持谦虚自省,一直饱读诗书,自觉接受新思想、求学……对知识的追求,她的脚步从未曾停止过,即使在动荡的岁月,她也还是孜孜不倦地学习。知识,是女子们的生活之利器,可以用来获得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抑或知识分子才有的那份骨气。一如杨绛先生这般,在经历人世坎坷后,可用知识分子的特有骨气为人生刻下隽永的痕迹。
她的文章,一如她这个人,淡泊、素雅、聪慧、婉转。她总是顺其自然,绝不刻意矫揉造作,却在自然的笔调里又蕴藏无穷的力量。
曾读过杨绛先生写于《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寥寥字句里,道尽了杨绛先生参透世事的智慧。
这也是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相继离世后,她写下的句子,读罢让人落泪的同时,也让人看到她身上除了光芒闪烁,也深藏着这世间最难以承受的疼痛。
不过,睿智如她,坚忍如她,顽强也如她。她洞悉世态,深知这“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于是,在悲伤里,她愈发坚强了起来。既然已经发生,那么好的、坏的,都要去接受它,并驾驭它。她从来不会放弃生活,更不会荒废时光,因为她懂得,这世间最奢侈的幸福与金钱、名利无关。
所以,无论曾经的岁月怎么艰难,人生怎样跌宕起伏,她都坚强坦然地走了过来。荣光也好,屈辱也罢,不过全然是过眼云烟。
就那样,她缓缓地走过岁月,走在人生边上,始终明媚从容。欢乐也好,悲伤也罢,都成了她“人生客栈”的过客。这之后,即便一个人踽踽独行,也仍然怀念着曾经“我们仨”在一起的岁月。她也仍然坚守着最初的信念,一个人整理尘封的记忆,一个人简单规律地生活着,于笔耕不辍中,深居简出。所有的盛誉,没有在她心头激起一丝涟漪,她只守着心中的一方乐土、一室书香,不卑不亢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人生纷繁复杂,拥有过便无憾这一生。
我们应因这世间有她这样一个人而庆幸。毕竟这世上可以活得不宠无惊的人不多,女子更少。
杨绛先生已离去,然而,她那高贵而有香气的灵魂始终长存人间,永远用内心的坚忍和优雅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