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阔心绪:疏通情绪的管道,打开生命的通道

情绪ABC理论:糟糕的心情,糟糕的人生

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让我们难过和痛苦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进行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这就是心理学上“情绪ABC理论”的观点。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其内容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行为后果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在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即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两个人都没过,结果是一个人觉得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这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想:“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情绪ABC理论指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不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情绪障碍。

一般而言,阻挠人们拥有良好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有如下这些: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审视人们的不合理信念,往往都可以找到这3种特征: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如果不合理思维和信念的倾向过于严重,便会导致人们产生严重的情绪障碍,进入一种不能自拔的情绪困境。

其实,决定人们情绪的因素并不是所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所给予的解释,如果人们总是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负面的态度来看待周边的一切,那便很难快乐起来。

两种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豁然开窍】

当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开心,是不是自己把有些事情想得太严重了,或是自己理解错了。这样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你的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心理代偿效应:失意时多想想得意的事

老刘在一个研究所工作。十几年来,他为人正直,工作勤奋,逐渐成为该所的技术骨干,凡事总缺不了他。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也没有如愿评上工程师职称。一开始,所里限制毕业年限;等年限够了,职称评定又冻结了;解冻后,又因名额有限没有赶上这班车。一番折腾,始终未能如愿,这使他的性格改变了。原来他对个人的事从不计较,现在逢人便谈职称问题,表示如何的不平。他的脾气也不是和和气气的了,因为一件小事可能就会粗着脖子大声嚷嚷。别人不与他谈职称,他认为人家有意不理他,有人说上几句同情话,他心里又难受。在单位有压力,回到家里更不愉快,状态很不好。

同事老黄是与老刘一起分到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差不多,也是几次没评上工程师。老黄虽然也发几句牢骚,但情绪却比老刘乐观、洒脱得多。他在日记中写道:“一开始我也很苦恼,可是时间一长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几乎毁了我的生活,家里家外搞得好紧张。我从来没有不相信自己,这次也立志要发奋。几年来,我自费学习了英语,最近又在学商业知识。我想条件成熟后去搞民办科技实体。最近我还在撰写一部丛书。这使我有更多的话题去交更多的朋友。这时再看,那些先评上工程师的人,有的却已泄了劲,没有了压力,生活得并不比我更愉快。”

老黄的做法,其实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代偿”行为。

心理代偿,生理学上的意义是指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它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相应地,当一种愿望无法得到满足,人具有用其他愿望来代替它,并转向其他活动的倾向。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堤内损失堤外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心理角度分析,心理代偿可以分为自觉和盲目两种。自觉的代偿指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陷所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盲目的代偿则指并不清楚自己的短处与缺陷,往往导致过分代偿,结果导致某些方面畸形发展,破坏了人格的协调统一,反而加剧心理冲突,造成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良。可见,心理代偿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它有着两重性,既能使弱者自强,也能使他们自弃,关键看你怎么运用。合理代偿的结果,得意的事可减轻失意的事所造成的焦虑与不安,利于心态平衡。

在上述案例中,老刘和老黄遇到了同样一件事,一个苦恼,一个快乐。这除了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性格、志趣等因素之外,还与他们对待所遇障碍的态度有关。老刘只有一个寄托——评职称,而且是不可变更的。这就将他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千钧系于一发,整日为此担心发愁,错过了其他的机会。其实能否评上职称,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人往往是无能为力的。他这样做,等于是把主宰自己喜怒哀乐的决定权交给了别人。

而老黄却有许多寄托——评职称、学习、办实体以及与朋友相会。职称评不上,他还可以有其他的事情作为代偿。别人决定的事听凭安排,而他去做自己可以主宰的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并向未来投资,使自己将来的发展道路更宽。

生活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过失意和得意的两类事情。对于性格健全、心态平衡的人来讲,失意和得意时均会正确对待。而对于性格不健全的人来讲,得意的事可以接受,甚至趾高气扬,失意的事悲愤难忍、痛苦万状、精神萎靡、一蹶不振。为了防止心理失衡,在失意的时候,要多想一些自我得意的事予以心理代偿。

代偿法有引导、宽慰、物质、精神四个方面。

1.引导代偿法

引导代偿法,就是应用语言技巧、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向,引导个体从失意的事态中解脱出来。解脱的方法,就是想自己所经历的、感觉到的值得庆幸的事。如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和谐、经济上的宽松等,以此冲散、代替心中的烦恼。

2.宽慰代偿法

宽慰代偿法,是指应用安慰的语言以代偿心中的不满,达到心态平衡的一种方法。

如运用一些“知足者常乐”“吃亏者常在”“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胜败乃兵家常事”等格言、谚语,可起到宽慰代偿作用。

3.得失代偿法

个体在心态失衡时,想一想失去的,再想想得到的,包括荣誉、物质、金钱等,心态也就平衡了。

4.精神代偿法

精神代偿法,是指象征性地满足个体心理上的一种欲望,以达到心态平衡的一种方法。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免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因此,凡是应看开些,思想豁达些。

【豁然开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失意的时候多想想得意的事,可减轻失意的事所造成的焦虑与不安,利于心态平衡。

踢猫效应:愤怒止于智者,快乐源于平和

公司王总开着新买的宝马在路上超速驾驶,不巧被交警抓住。王总求情、递烟不仅没效果,反被交警教育了一顿,开了罚单。

王总心里不高兴,到办公室后,气儿不知道往哪儿撒,于是把销售经理叫进来,训斥他销售搞得不好。销售经理莫名挨训之后,气恼地出来,对着秘书嚷道:“怎么这么笨,机票还没定好!”秘书无缘无故被经理数落,自然很委屈,就骂了票务公司的接待员。

接待员窝了一肚子火,不敢对客户撒,于是下班回家后,对着媳妇摔门。媳妇顿时火冒三丈,正巧儿子过来要零花钱。媳妇对着儿子大吼:“没钱,不给。”儿子被妈妈吼了之后,无比暴躁,便狠狠地踢了家里的猫一脚。猫惨叫一声,从窗户跳了下去。这就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链条上的其中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问:“要怎么解释‘与人分担痛苦,会使痛苦减半’呢?”

约翰回答说:“如果我爸爸揍我,我就揍我的弟弟!”

当强大的一方对人们造成伤害后,人们常会不自觉地选择弱小的一方为出气对象。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痛苦并没有减半,反而迅速地在人际间流动、感染。

发生踢猫效应时,人们一般都会选择身边亲密的人为发泄对象,因为这些人不太倾向于把恶劣情绪“转赠”于你。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对你的发火无动于衷。其实,虽然他们采取了默默承受的态度,但是他们对你及你们之间的关系却产生了非常失望的情绪。这种不良人际互动自然会导致人际的疏离感、冷漠感,从而对你的社交心理造成潜在的伤害。

踢猫效应还启示人们,有时认为他人与自己所期望的行为相差甚远时,其实并不是因为对方的行为真如你想象的那么让人难以接受,而是因为人们自身已经蓄积了恶劣的情绪,这种情绪无处发泄,导致人们不自觉地将其他人视为泄愤对象。人们常会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如果对某一天的职场生活非常满意,回到家后,也会觉得爱人非常体贴;而如果某一天遭遇了辞职危机,见到恋人后,也会觉得恋人对自己十分不满意,对方认为自己做的饭菜简直难以下咽,甚至悲观地认为恋人早已对自己失去了兴趣。

不可避免地,你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客观事实是你无法控制的一种存在。如果你学会了从容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在那些生命中的无常面前,你也是强大的一方。否则,你便会在恶劣情绪的蛊惑下,无形中伤害了生命中最爱你的人。

踢猫效应提示我们,当偶然发生不好的事情,自己情绪变坏时,一定要学会控制,不要将这些不良情绪再发泄到其他人身上,推泼助澜,使坏情绪扩散,并传递下去。

另外,假使别人对我们施以不友好的态度,或许他原本无心,只是刚刚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当时正在气头上,而我们无意中做了他的“出气筒”。对这样的情形,我们不必往心里去,尽量宽容为怀,体谅他人。

【豁然开窍】

愤怒止于智者,快乐源于平和。控制好情绪的闸门,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才是应对不愉快之事的正确之道。

安慰剂效应:自我安慰是一帖镇痛药

有这样一个心理测试。

专家拿出三盘磁带,告诉听者:“第一盘磁带保证你拥有更好的性生活,第二盘可以帮助你迅速增加自尊,第三盘帮助你有效减肥。”

237名18~60岁的男女参加了这项实验。首先是前测,通过标准的心理测试和量表测定他们最初的自尊和记忆力,然后实验者被随机分到两种情景中,其中一半的实验者得到记忆磁带,其他的实验者得到自尊磁带,要求他们定期听这些磁带。5周以后,他们回到实验室进行后测,接受记忆和自尊测验。研究者并不知道哪名实验者接受了哪种处理。

这些磁带提高了自尊,增强了记忆力吗?这项被控制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任何一个客观的测量中,实验者无论在自尊还是在记忆上都不存在明显的增加。然而,一个非常强的效应确实出现了,那就是预期会获得帮助的“安慰剂效应”。

预期到会有安慰剂效应,研究者增加了一个独立的变量,每一组中的一半实验者得到误标记为“自尊”的记忆磁带,其他实验者得到放在被标记为“记忆”的自尊磁带。

实验者相信如果接受了标记为“自尊”的磁带,他们的自尊就会增加,或者如果接受了标记为“记忆”的磁带,他们的记忆力就会增强。这种现象甚至在他们听的根本不是领到的磁带时也会发生。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为“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该词意思为“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从而使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来到他的诊所后,会释然地对他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这些患者的良好感觉可能出自如下原因: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他们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了……实际上,患者所出现的这种现象与安慰剂效应大同小异。

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并不罕见。因此,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都将这种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比如,医生利用安慰剂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患者对某种药的疗效坚信不疑时,就可以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科学性,有实验为证。实验者将被试者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其中A组服用一种温和的镇痛药;B组服用色泽、形状相似的假药;C组接受针灸治疗;D组接受的是假装的针灸治疗。试验结果显示:4组人员的痛感均得以减轻,4种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镇痛药和针灸的效果并不见得一定比安慰剂或安慰行为更为奏效。

实际上,人类已经有相当悠久的使用安慰剂的历史。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没有任何疗效的粉末,而病人在不知情中却从这些粉末中看到了希望。结果,一些病人果然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度过了诸如鼠疫和猩红热等“鬼门关”。

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安慰剂效应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一队战士在阿尔卑斯山的风雪中迷路了,凭借一张地图,他们扎营熬过了风雪,确定了自己的方位,两天后顺利回到营地。当他们讲述着这张非凡的地图时,人们却发现,这是一张比利牛斯山的地图。有的小孩子非常胆怯,他的父母便告诉他,上天已经偷偷地赐给了他勇气和力量,结果这名胆怯的儿童积极地参与了学校的很多活动,还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些从小长在城市的人到了乡村后,感觉乡村的泉水十分甘甜,然而他们所喝到的泉水不过是同伴所带来的普通矿泉水。种种现象表明,积极的自我暗示虽然不会改变外在的客观世界,但对人们的情绪和态度塑造却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

安慰剂效应在促进病人的病情好转、恢复人的自信心、提高人的记忆和学习效果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的作用。

有一位医生对他的同事说:“让病人用精神治疗法治病,有时也会起副作用。”

同事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次我接待了一个神经衰弱者,”医生说,“我劝他到气温高的地方去休养一段时间,他说经济条件不允许。我便让他在屋顶上画一个太阳,然后整天想象着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干活。”

“后来怎么了呢?”同事急迫地问。

“唉!后来,他中暑了!”

心态就像是你发给未来的一张订单,你的心态如何,你便会获得如何的回报。因此,凡事不妨往好处想一想,善待自我,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发掘和享受生活中的精彩。

【豁然开窍】

人的心理作用是极其强大的,“望梅能止渴”“画饼能充饥”,适当的自我安慰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焦虑,以良好的姿态面对人生。

酸葡萄甜柠檬定律:换个想法,换个心情

酸葡萄甜柠檬定律指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人们便有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机制,即认为得不到的都是不好的,得到的是好的。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果林时,发现了架子上挂着一串串簇生的葡萄,垂涎三尺,可自己怎么也摘不到。就在很失望的时候,狐狸突然笑道:“那些葡萄没有长熟,还是酸溜溜的。”于是高高兴兴地走了。事实上,葡萄还是没吃到,狐狸仍是饿着肚子,但一句自我安慰,却让他走出了沮丧,变得快乐起来。

寓言中的狐狸通过自我安慰,没吃到想要的葡萄也开心,属于典型的酸葡萄心理。这种心理,是人类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当人们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便会产生挫折感,为了解除内心的不悦与不安,人们就会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从而让自己从不满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实际生活中,酸葡萄式的自我安慰比比皆是。例如,没有找到男女朋友的单身族,常常会说“一个人最好,多自在啊”;没考上名牌大学的人,常常会说“读名牌有什么好,竞争力那么强,早晚会累到变态”;有些人考试刚刚及格,而同桌却得了优秀,于是就说“一看就是抄袭,投机取巧,没什么了不起的”……

与酸葡萄心理相对应的,是甜柠檬心理。甜柠檬心理是指人们对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就好像一个人拿着青涩的没熟的柠檬,明知柠檬熟透了才甜,但因为手上只有没熟的,偏说自己这个柠檬的味道一定很好,会特别甜。何况有柠檬总比没有柠檬的好,同样是内心的一种自我安慰。

现实中,人们的甜柠檬心理同样比较普遍。例如,你买了一双鞋子,回来后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如意,但和别人说起时,你可能会强调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质地是纯高档皮料,即使价格贵点也值得。还有,虽然你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有不少缺点,但在外人面前,你往往喜欢夸奖他的优点。

关于酸葡萄、甜柠檬定律,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对此进行了间接的证明。

心理学家招募一定数量的学生,来从事两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一项是转动计分板上的48个木钉,每根钉子顺时针转四分之一圈,再逆时针转回,反反复复进行半个小时。另一项是把一大把汤匙装进一个盘子,再一把把地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来来回回半个小时。

学生们完成工作后,分别得到了1美元或20美元的奖励,同时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告诉下一个来做实验的人这个工作十分有趣。

结果发现,与一般的预期相反,得到1美元奖励的人反而认为工作比较有趣。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人们对已经发生的不满意或不好的事情,倾向于通过自我安慰,从而把事情造成的不愉快等消极影响减轻。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相同一件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就会不尽相同,心情也会不一样。例如,当你失恋时,与其沉浸在过去的痛苦烦恼中,不如想一想,下一次遇到的人会比错过的这个好很多;当你遇到挫折时,可以想想“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收获;当遇到丢东西等倒霉事时,不妨想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知道,现实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如果你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只会令自己陷入低落、郁闷之中;相反,如果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去看,也许一切就会豁然开朗。

【豁然开窍】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愉快的事,而且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或改变的。既然如此,不妨使用一下阿Q精神安慰一下自己,对于心理调节非常有效。

哭泣效应:痛苦是毒药,哭泣是解药

随着我们渐渐地长大,形形色色的压力也接踵而来,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业绩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压力……当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有一种理论:挺住,打死也不能哭!否则便说明你在向这个世界示弱,是一种弱者的表现。然而心理学证明,当一个人遭遇极大痛苦的时候,哭不一定比笑差,适当地释放反而有助于缓解不良的情绪。

英国诗人丁尼生在一首诗中记述了一件事:一位战士战死,有人将他的尸首带到他妻子面前。妻子见后发呆,强制告诉自己不能哭。丁尼生说:“她必须哭,否则她将会死去。”但始终没有办法使她哭。后来一位聪明的姑娘将她的孩子带到她的眼前,看着失去父爱的孩子,妻子情不自禁哭了出来。她对孩子说:“我亲爱的孩子,我将会为你好好活着。”通过一场痛哭,妻子强压的心理高度紧张得到了缓解,使其能够坦然地面对失去至爱的伤痛。

因哭泣而产生心情舒畅、避免不幸后果的现象,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称为“哭泣效应”。

那么,为什么哭泣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呢?原因有如下两方面:

其一,通过流泪能排泄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哭泣会扰乱人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失去规律,造成不规律心跳。有的人哭泣后会出现睡不好觉、吃不下饭的情况。不过,当人在遭遇到严重的精神创伤时,毫无顾忌地大哭一场,反而有利于人摆脱不良情绪。1957年,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首先发现,动感情的眼泪与因洋葱刺激而流的眼泪,其化学成分是不同的。美国生物学家弗雷也认为,一个人在悲痛时流出的眼泪与因伤风感冒或风沙入眼流的眼泪,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是不同的。他们认为,人在悲伤时流出的眼泪是有益于健康的。也就是说,人在悲伤时的哭泣等同于一个排毒的过程。

其二,哭泣有助于缓解人极度紧张的状态。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类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适量分泌对人体有益,但此时已大量分泌,远远超过限度,因此血压就上升,血流就不畅,从而引发高血压,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并生成过氧化脂这种老化物质,从而大大提高患病率,因此,有人称精神状态紧张是万恶之源。关于对抗精神紧张的法宝,哭泣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个。

因此,当你遭遇痛苦的时候,与其把自己封闭在家中独自消沉,不如与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见一面,趴在他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当哭泣终结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悲伤抑郁的情绪已经不翼而飞了。

【豁然开窍】

哭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当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你的心情抑郁不乐时,不妨痛痛快快地哭一哭。不要强忍泪水,那样会加重抑郁,让心情变得沉重不堪。

视网膜效应:你欣赏世界,世界便欣赏你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买了一件新衣服后,如果你发现正好有人穿了与你一样的衣服时,你便会感慨怎么有这么多人买了与你一样的衣服;如果你大龄未婚,偶遇了几个同样单身的大龄人士后,你就会觉得单身未婚的人士真是太多了……总之,对于那些你平时不怎么关注的东西,当你关注的时候,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指的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视网膜效应也可以解释为:你所看到的世界,正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假如你觉得这个世界都是抱怨的人,也许说明你平时便喜欢抱怨;如果你觉得周围的人脾气都很糟糕,很可能意味着你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人。

美国的戴尔·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过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和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不妨环顾一下你生活的四周,你会发现,那些常常抱怨人性本恶的人,自身往往是一位品德低下、脾气很坏的人;而那些认为周围的人都十分友好的人,他们自身便是与人为善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心里的大部分忧伤其实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你之所以会产生失落、悲观、空虚、无助等消极的情绪,是因为你自身便充满着负面的事物。所以,关于如何改变恶性情绪的命题,最终的落脚点是你自身,如果你试着让自己变得积极起来,你所看到的便会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此时,你的不良情绪也便烟消云散了。

正如英国文学家萨克雷先生所言:“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只有当我们笑着面对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才能笑着面对我们。包容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优点,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面对周围的一切,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快乐!

【豁然开窍】

生活有苦有甜,有喜有悲,有痛有乐。而生活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眼光,如果你只看到痛苦的一面,那么你的生活天空阴云密布;如果你注视的一面,那么你的生活天空将会阳光灿烂!

倒U形假说:适度压力有利保持最佳状态

在一次重要的国际比赛上,一位女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她说:“跳过这两厘米,你想要的那幢别墅就到手了。”然而,由于她心理压力太大,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洛加尼斯用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超越了自己,也征服了世界。

鲍里斯·贝克尔是德国(前西德)职业网球运动员,曾是6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得主。他刚刚17岁零8个月时,便夺得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成年组)男单冠军,一度成为最年轻大满贯成年组男单冠军。他取胜的秘诀之一,就是在比赛中避免过度兴奋,始终保持着半兴奋状态。人们称他的这种状态为“贝克尔境界”。

运动心理学认为,运动员极度兴奋或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都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而只有处于轻度兴奋中,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这就像是给气球吹气,吹得太足,容易爆炸;吹气不足,气球飞不高;只有吹得恰当,才能使气球轻盈灵活地飞起来。

上述故事中的贝克尔境界与英国两位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林提出的“倒U形假说”有相似之处。耶基斯和多德林一直致力于研究工作压力和工作业绩之间的关系,他们早期通过老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一个人根本不兴奋、没有压力时,就没有做好工作的动力;相反,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导致他对于本可以得心应手的工作也无法圆满完成;只有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才能把工作做得最好。

工作压力与业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被两位学者称为“倒U形关系”,因为它就像倒U形曲线一样,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而最高点只有一个,就是处于轻度兴奋状态时。这就是著名的“倒U形假说”,也称“耶基斯和多德林法则”。贝克尔因为总是处于半兴奋状态,所以他能够达到曲线的那个最高点,因此他才能成为常胜将军。

贝克尔境界其实阐释了哲学上关于“度”的理念。少走一步,我们达不到终点;多走一步,我们也会错过风景。适度才是最佳状态,只有不疾不徐地处于半兴奋状态,我们才既不会懒怠,又不会放弃,从而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热情持续下去?怎样才能达到“贝克尔境界”?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要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主动给自己“加压”是很必要的,同时要学会把工作中的压力变成不断前进的动力。到公司的第一年,你可能是个毛头小伙子,那第二年、第三年呢?因此,如果你想增加自身价值的含金量,非得主动加压不可,但这个压力,是循序渐进地施加的,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例如,你可能想致力于编辑事业,并且立志当一名专业杂志的主编。可是,当你初到杂志社时,或许只能做校对等简单的工作,或者是给读者回信等单调的杂事。但千万不要气馁,一定要逼着自己把琐碎的事情干好了,这是在考验你的耐心、细心与恒心。但你不是为做杂事而来的,所以,只要有机会,你就要写些稿子,朝记者的方向发展。当时机成熟,你自然会被领导发现你的能力绝不仅仅是做杂事。

等记者的工作熟悉后,你就要以版面编辑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当你的业务精通了,还要努力学习一些管理知识,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名领导,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从“打杂的”到主编的羽化。只有不断给自己压力和危机感,才能不断发掘潜在的能量,一步一个台阶,迈上人生的巅峰。

但是,想要达到贝克尔境界并不容易,如果压力过大,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如果你没有编辑的经验,却非要做高级编辑的工作,即使领导同意了,你也会很快发现自己因为知识有限而无法胜任这个工作。结果,压力大得不得了,很快便丧失了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所以,掌握好节奏,让自己循序渐进地前进,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就像一个皮筋,一下子抻得太长,最后会因为无法恢复原样而不能再使用;而如果适当地抻拉,不仅可以保持它的弹性,用得也比较久。你的热情或激情要一点点地释放,而不要让它喷薄而出,否则就没有后劲了。

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那么我们所给予自己的压力就是良性的,良性的压力会促使我们更加卖力地工作,产生一种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冲动。这就是我们要找到的最佳平衡点。

【豁然开窍】

适当的压力为生活的助力,过度的压力却是生活的负担。压力必不可少,但压力也不能过大,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节制地、理性地对待和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