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理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清廉为政,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称“李中堂”。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李鸿章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又镇压“二次革命”。他曾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后返回故里。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成立中华民国,并出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遭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83天后,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逝世。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广东人。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