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李岷 虎嗅创始人、CEO

显然,这本书不是一本意在教人怎么做产品经理的教程,只想要它对自己做产品有明确指导功能的读者,可以合上书本了。市场上有关产品经理教程一类的书籍已有很多。

本书中没有逻辑严密的步骤与框架体系,而是作者最近三年以来对互联网产品、用户心理与行为、行业逻辑等方面的即兴思考与深度演绎。

但不要轻视这些碎片与即兴文字。

佛家几句偈子可以让众生了然与顿悟,传播力与功效胜过经书的千言万语。古典音乐中的前奏曲,短小而即兴,最初只能作为演奏前的“开场白”,进入不了正题,后来却在不断的演化中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本书中这些类似于“思想体操”的产品短篇也是如此,虽无严谨的体系,但相信不同读者翻读时,可以从不同段落里受到启发,欣然了然,见证不同纬度的思考风景。

在产品与商业修炼道路上,有基础、有体系的日益精进很重要,而从类似此书的阅读体验中偶然得到灵感的学习,亦同样有趣有益。

读者感受到的或许是灵动与随机,但,没有无缘无故的产出。但凡见创作者飞花拈叶,必知背后定有其不为人道的、复杂而辛苦的磨砺。

本书作者判官,其职业经历的复合性(他自己在前言里有介绍)让他对互联网行业与产品的洞察与判断,比别的单纯产品背景与经验的从业者更准确一些。读者可以看本书中他在过去两三年评点的某些产品与模式,再看看它们今日之发展,是不是验证了判官当时所言非虚?

作为优质产业内容与作者的聚合平台,虎嗅高兴而骄傲的是,我们在过去几年发现并推广了一批像判官这样实战经验与写作才气兼具的作者——在登上虎嗅之前,他们可能散落在微博、微信、知乎等更大的内容平台上,一些人并不能得到大平台的推荐或算法机制的垂青,而虎嗅回归到“人的眼光”,去发现与放大他们的自身价值。

到现在,我仍然认为,纯靠算法解决不了内容价值被发现的问题,遑论创造。到目前为止,在虎嗅平台上,机器算法也只是作为“人之判断”的辅助,帮助我们去节省不必要的简单劳动,并放大价值观,而不是替代我们的价值观。

打造互联网产品,应该是以为“人”服务为前置导向,还是以技术为前置导向?判官在他这本书里,间接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