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建立自己的产品分析法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主导一个产品或项目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壮大,甚至参与其中的过程,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因为这个过程非常锻炼个人对产品的观察分析能力。即使没有机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良好的观察和分析产品的能力,对于创业者或从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能力,因为这可以避免在无谓的项目上和行业中浪费时间。

同时,在面临选择时,拥有这种分析能力,可以增加进入快速发展的企业和行业的概率,从而水涨船高,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无论你是否从事产品和运营相关的工作,以及是否从事互联网行业,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对产品与行业的洞察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产品的观察和分析,是建立在掌握大量事实与数据的基础之上的。为了锻炼这种能力,选择知名企业平台显然更为合适。相比来说,它们的产品活动更广泛更活跃,企业动态与数据也更容易获取,便于改进产品。从2015年开始,我陆续发表的文章,很多就是对知名创业企业产品发展的观察与吐槽。并且,在这些文章中,对企业和产品发展做出的判断及其准确性,后来也得到了验证。

如何提高这种分析的准确性呢?除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积累,掌握信息搜集的技巧与思考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对于网约车这种供需双向的产品,为了得到准确的用户体验,只坐车当乘客是不够的,我注册过滴滴、优步、易到三家专车的司机,以专车、快车、顺风车司机的身份体验过产品,对收入和开销进行测算,所以比普通用户更清楚网约车产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车,无法进行这种测试,那么利用坐车的机会,与司机聊聊天,做一下用户访谈,也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好方法。对未知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并经常付诸于行动去探索,具备这种特质的人,在从事互联网行业创业时,就更有竞争力。

分析的成果之一,是归纳出一套规律性的分析工具,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在传统的商业分析中,有SWOT、PEST、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等分析工具,可以使分析过程模式化、简单化、客观化。

例如,2013年我在当时的公司部门内部培训时,提出过如下图所示的这样一套互联网产品模型,以便推演和判断各种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和演进规律。

注:这里的“工具”象限包含媒体类型产品,而“电商”象限也包含O2O这种服务平台。

在这套模型中,产品类型的纵向演化比较容易,横向比较难,斜向则很难。具体来讲,就是社交到娱乐产品的转化,以及工具媒体到电商O2O的转化,都是比较顺畅的,而社交与电商的互相转化是比较难的,因为它们分别处于“主观感性”与“客观理性”的对立产品象限。市面上这几年出现的所谓的“社交电商”产品,或者是挂羊头卖狗肉,实则属于媒体电商想走社交的高估值;或者纷纷倒下。而腾讯和阿里系分别占据这张图的左右两半,分别盘踞在社交与电商两个核心产品象限,都企图向对方的领域发展,但往往无功而返。

当然,如果深入解读“社交”与“电商”的转化,成功路径只有一种。既然社交和电商活动的底层主体都是人,由社交到电商的产品演进,唯有把人商品化,才有可能破局。但是,这样的产品,很容易就进入法律法规的禁区,因此也很难做大。

此外,本书收录了部分我在2015—2017年公开发表过的关于一些知名互联网产品的分析文章,其中不乏对这些产品和企业的吐槽。吐槽并不代表这些产品和企业不优秀,只是通过分析预判这些产品的发展,提炼出可供参考的共通性规律,供自己和业内朋友参考,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促进大家对双边平台、平台型产品、商业化产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