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组安全建设方法160例(第3版)
- 崔政斌 胡万林
- 2066字
- 2020-08-26 15:13:17
前言
2004年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拙作《班组安全建设方法100例》,该书的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次重印。到了2010年年底,出版社要求作者重新整理出版该书的第二版,第二版出版以后,仍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如今到了2016年,作者经过在几个大型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践后,发觉有必要对《班组安全建设方法100例》再次进行修订和再版。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整理、补充、完善。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班组安全建设方法160例》(第三版)就是献给2016年“安全生产月”的一份礼物。
班组长担负着对班组的日常生产和行政工作进行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的重责,是安全生产的基层组织者和责任人。班组长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能关心、团结同志,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能、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熟练的工业生产安全卫生知识。班组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带领班组全体职工为实现“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标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作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书中将大量的安全工作方法在第一章“班组长安全工作之道”中体现。
班组的安全生产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班组应有自己实现安全生产的明确目标。班组长在任职期间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在确立工作目标时,要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并按“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的要求,结合班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实现本班组具体的安全工作方法。因此,本书第二章“班组安全工作方法”就是针对班组安全工作目标而给出的方法。
班组的安全生产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既是实践的科学总结,又是统一行动的准绳。建立和完善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符合安全生产的科学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这是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保证。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班组每个职工都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明确安全生产要求,推行安全操作责任制和安全联保制度。
(2)实行巡回检查制。要建立岗位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职工要在自己岗位的管辖范围内,使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设备各系统或单点进行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项目的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排除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
(3)严格交接班制度。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人员必须面对面把生产、安全等情况交接清楚,切实把设备运转情况、工艺指标、异常现象及处理结果、存在问题、处理意见,以及生产的原始记录、领导的生产指示、岗位的维修工具等都一一交接清楚。做到不清楚就不交班、不接班。防止因交接班不清楚而危及生产安全。
(4)建立安全技术岗位练兵制度。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通过技术练兵,使职工熟练地掌握正常生产的操作技能,防止因误操作而引起事故,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发生事故或发生异常情况时所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进行事故应急的模拟训练,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对事故发生的应变处理能力。
(5)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安全、正常运转,是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必须健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并严格执行。
(6)严格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制度。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辅助工具,班组要组织职工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全、不正确的不得上岗。
应该说这些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有制度还不能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就能做到万无一失,还有一些要解决的安全思想意识问题、安全文化问题等。因此,作者没有对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深入的论述,而是在第三章“班组安全生产激励”、第五章“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这两章中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阐述。其目的是为企业的班组提供一些制度管理以外的安全建设方法。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效益从管理抓起,管理从基础抓起,基础从班组抓起。班组生产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推进企业进步的重要措施。为此,要抓好班组安全建设,必须进行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班组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要使安全工作由处理事故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事前预测的主动防范,必须十分重视提高生产第一线职工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上和技术上都能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不具备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人不能上岗。为此,班组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使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真正为群众掌握,成为职工在生产中的自觉行为。与此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安全技术培训和逐步实现全会培训,做到岗位操作正确、熟练;安全基本知识人人掌握,能熟练判别异常情况,及时排除生产故障。为此,作者在第四章“班组安全教育”中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本书在写作中得到了崔佳、李少聪同志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还要感谢石跃武同志对本书的文字输入,也要感谢范拴红同志对全书的文字校对。
本书在再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有关同志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崔政斌
2016年2月于山西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