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一、概念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也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母猪发热、厌食,怀孕后期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等,仔猪表现呼吸道症状和高病死率。1996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PRRS列入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小正链RNA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病毒在–70℃可保存18个月,4℃保存1个月,在37℃ 48小时、56℃ 45分钟完全失去感染力。pH值依赖性强,在pH值6.5~7.5相对稳定,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很快消失。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依赖性,主要在猪的肺泡巨噬细胞以及其他组织的巨噬细胞中生长。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和品种猪均可感染,怀孕母猪和仔猪最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感染猪可通过唾液、鼻液、精液、乳汁、粪便等途径向外排毒,而不同公猪其精液的排毒时间差别很大。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并不断向外排毒。鸟类可能是病毒的携带者。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可通过口、鼻、眼、腹膜、阴道和胎盘等多种途径感染猪,而呼吸道是其感染的最主要途径,肺是其原发性靶器官。空气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可随风传播迅速。在流行期间,即使严格封闭式管理的猪群也同样发病。猪舍卫生条件差,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猪群密度过大,恶劣的天气条件,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本病常与猪2型圆环病毒、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伪狂犬病毒、肺炎支原体、巴氏杆菌、沙门菌、链球菌、猪葡萄球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胞内劳森菌、疥螨病原体并发感染或协同致病,给其防治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临诊特征与诊断
1.临诊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4~7天,自然感染一般为14天。病程通常3~4周,少数持续6~12周。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毒株、猪群的免疫状况以及管理因素的影响。未免疫猪群或者未免疫地区的猪群,所有年龄的猪只都会受到感染,从而引起该病的流行。
(1)流行发病特点 PRRS流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多持续2周或者2周以上,所有年龄的猪只均可发病,发病率为5%~75%。多见厌食和精神沉郁等急性病毒血症表现,或淋巴细胞减少、发热、直肠温度39~41℃、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四肢皮肤出现短暂的“斑点”样充血或发绀(图2-12)。此后进入第二阶段,持续1~4个月,主要特征为繁殖障碍,多发生在怀孕后期感染病毒血症的母猪,其所产活仔猪在断奶前的病死率升高。当繁殖障碍和断奶前的病死率恢复至疾病暴发前的水平后,大部分猪群仍会继续发生地区性的流行。
图2-12 两耳、鼻端及四肢发绀
(2)母猪发病特点 主要为流产及流产后的不规则发情或不孕。个别急性病例母猪可出现无乳、共济失调的症状和(或)疥癣、萎缩性鼻炎或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局部病变的急剧恶化。急性病母猪的病死率通常为1%~4%,或伴有肺水肿和(或)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症状。严重者流产率可达10%~50%,病死率约10%,并且伴有共济失调、转圈和轻瘫等神经症状。大约1周后出现后期繁殖障碍并持续约4个月。在急性感染病例中也有部分感染母猪不表现出临诊症状。通常,5%~80%的母猪会在怀孕后的第100~118天产仔,所产仔猪中有不同数量的正常猪、弱小猪、新鲜死胎(分娩过程中死亡)(图2-13)、自溶死胎(褐色)和部分木乃伊胎儿或完全木乃伊胎儿。母猪围产期的病死率可达1%~2%。耐过母猪在此后的发情延迟并且不孕率升高。
图2-13 无被毛流产仔猪
(3)公猪发病特点 急性病例除厌食、精神沉郁和呼吸道症状外,还表现出性欲缺乏和不同程度的精液质量降低。但是公猪精液中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会通过性交传染给母猪。
(4)哺乳猪发病特点 在繁殖障碍末期的1~4个月,早产弱胎的病死率非常高(约60%),并伴精神沉郁、消瘦(饥饿)、腿外翻、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喘鸣和球结膜水肿。有时个别病例会出现振颤或划桨运动,前额轻微突起,贫血,血小板减少,并伴有脐部等部位的出血以及细菌性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增加。
(5)断奶和生长猪发病特点 保育期或生长-肥育期猪经常表现为厌食、精神沉郁、皮肤充血、呼吸加快和(或)困难、不咳嗽、毛发凌乱、日增重不同程度的减少,以至出现大小不等的猪只。一些地方病死率高达12%~20%。常与链球菌性脑膜炎、败血性沙门菌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渗出性皮炎、疥癣和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合并发生。
2.病理变化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可引起猪的多系统感染,然而大体病变仅在呼吸系统和淋巴组织出现。其中以新生乳猪的病变最明显,较大的猪病变较轻。在猪场,往往由于同时感染一种或多种其他病原而使病变变得复杂。高致病性蓝耳病,剖检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皮下(图2-14)、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心脏、肝脏、膀胱出血性或渗出性炎症,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图2-14 皮肤与内脏淤血
(1)新生乳猪 可见明显的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结肿大。肺脏呈红褐色花斑状(图2-15),不塌陷,质地较硬,感染部位与健康部位界限不明显,常出现在肺前腹侧。淋巴结中度到重度肿大,呈棕褐色,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最明显。
图2-15 肺脏淤血、水肿
(2)保育猪 最常见的标志性的病变是淋巴结显著肿大,呈棕褐色。或可见到球结膜水肿,腹腔、胸腔和心包腔透明液体增多。
(3)生长—肥育猪 常见淋巴结肿大,肺脏病变常由于混合感染而复杂化。常与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导致肺呈暗红色或呈褐色,肺前部30%~70%出现实质性变。与支原体和链球菌等细菌协同感染,呼吸道有渗出物,病肺和未感染肺组织界限清晰。
(4)公猪、母猪 通常没有特定的肉眼和显微损害。
(5)胎儿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感染后出生的仔猪,典型的情况是包含正常胎儿、死胎、棕色和自溶的胎儿,胎儿体表覆盖一层黏性胎粪、血液和羊水。胎儿中最常见的大体病变为脐带有一部分出血到全部出血。肾周和结肠系膜水肿。
3.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尚难对本病作出诊断,需要与其他有关繁殖与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后,方能怀疑本病。确诊需要实验室病原学与血清学诊断等。
(1)临诊诊断 妊娠后期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胎儿木乃伊化,出现呼吸困难;新生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病死率高达80%~100%者,可怀疑本病。但应注意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
(2)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选取病死猪肺、扁桃体、脾、淋巴结和血清,死产和流产胎儿的脾肺血清和胸水,可用于病毒分离。
(3)间接ELISA和血清中和试验(SN) ELISA方法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的检测。血清中和试验检测的是病毒中和性IgG(免疫球蛋白G),一般要感染6周后方可检出SVN(血清病毒中和试验)抗体,由于ADE(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影响,SVN试验只能在传代细胞系上进行。
(4)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 用10%的中性缓冲甲醛固定肺脏、淋巴结、心脏、胸腺、脾脏和肾脏,然后转送至诊断试验室进行显微评价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IHC和组织病理学技术相结合可直接观察到细胞质中显微病变内部或者临近部位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病原。需要对固定48小时内的组织进行处理以避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抗原的降解以及IHC阳性细胞的损失。
三、预防与控制
1.预防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以持续感染、亚临诊感染、免疫抑制和易继发感染为流行特点,给本病的防治带来困难。预防既是本病防治的关键,也是最佳方法。
(1)自养自繁,建立稳定的种猪群 不要轻易引种,如须引种,则也须从非疫区的健康猪场,进行血清学检测为阴性的猪方可引入。引入后必须隔离检疫3~4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2)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实行全进全出的策略 建立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严格消除与防止疫情传入与散布的因素与可能。实行全进全出的策略,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以便对猪舍产房等进行彻底消毒。
(3)控制继发感染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可造成猪免疫功能的损害,易引起一些细菌性的继发感染。因此,在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以及哺乳仔猪断奶前后与转群时,可适当采用一些抗菌药物(如泰妙菌素、土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利高霉素等),以防治猪群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沙门菌、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等细菌性继发感染。
(4)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与控制 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气喘病等可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相互诱发与促进病情发展乃至提高病猪病死率,故应尽最大努力地做好这些疾病疫苗接种与控制,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5)定期监测 一般而言,每季度1次,可采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监测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善。
(6)目前尚无十分有效安全的免疫防制措施 PRRS减毒疫苗有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在国内外使用中曾引起多起PRRS暴发事件。灭活疫苗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没有问题,但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还有待提高与完善。如果与减毒活疫苗联合使用,或者用于以前感染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猪只时,会诱导产生比单独应用时更多的中和抗体。
2.防控
(1)报告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控机构报告。
(2)严密封锁 对发病猪场及其周围的猪场都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疫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做好无害化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中止替代动物的引入,暂时关闭种群2~4个月。
(3)紧急接种 在疾病急性暴发时,可以使用急性发病猪只的血清有计划地进行接种。这种接种程序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这种程序仍旧不失为一种缩短临诊暴发时间和加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阴性断奶仔猪产生一种好方法。
(4)断奶猪只的管理 为了阻止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在慢性感染猪群中的继续传播,可以采用剔除部分病猪方法。该方法具有明显改进日增重、减少死亡,并能从总体上减少护理病猪经济损失的优点;但是会剔除日龄较大的猪只,而且可能需要定期重复剔除,才能维持生产性状的改进。
四、中西兽医结合治疗
1.西药治疗
(1)抗病毒 尚无抗猪蓝耳病病毒的特效药物,一般可使用干扰素来诱导抑制病毒复制因子的产生,从而防止病毒的扩散与流行。
(2)防继发感染和逐渐退烧 每7千克饲料中加复方花青素1千克、牛磺酸2千克、阿司匹林1千克,搅拌均匀饲喂,服用4天左右,观察效果,再根据病情增减药物剂量。除非必要情况,一般不要对病猪施行针剂注射,以免容易导致病猪心力衰竭而亡。
2.中药治疗
① 生石膏50克,银花藤20克,生地黄18克,板蓝根、玄参、黄芩各15克,赤芍、牡丹皮、连翘10克。高热者加水牛角3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加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钟,煎沸10分钟后,自然放凉。大猪每次100毫升,3~6次/日;小猪每次20~50毫升,3次/日。病猪退烧并恢复食欲后,先禁食10余天,每日以少量清水掺以中药或西药饮之,待肥猪渐渐变瘦,病情随之日渐缓解或康复。否则,病情会反复持续发作,并不断加重。
②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不耐高温,发病初期的猪在1~2天内可采用热血疗法,即不用退烧药物,而利用机体发热来直接杀灭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此时只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配合黄芪多糖类药物。第2天可以使用退烧药物治疗,但尽量使用中药制剂,如黄连解毒汤、双黄连制剂、清开灵、清瘟败毒散,连用3~5天。如有猪瘟混合感染,第4天可注射猪瘟疫苗10~30头份,配合黄芪多糖制剂。有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同时配合使用中药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