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

一、概念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以呕吐、水样下痢、脱水为特征。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但2周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症状减轻,发病率降低,多呈良性经过。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不耐热,在4℃以上很不稳定,56℃加热45分钟,或65℃加热10分钟,就会死亡。相反在4℃以下的低温,病毒可长时间地保持其感染性。对光线敏感,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即被灭活,紫外线能使病毒迅速灭活。病毒在pH值4~8稳定,pH值2.5时很快被灭活。对乙醚和氯仿敏感,所有对囊膜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对其均有效。用0.5%石炭酸在37℃处理30分钟可杀死病毒。

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以病猪的空肠、十二指肠、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中含毒量最高。在患病早期,呼吸系统组织和肾中含毒量也相当高。随粪便排毒可持续8周。猪主要是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以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密闭的猪舍,湿度大和猪只集中的猪场,更易传播。

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10日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断奶猪、生长-肥育猪和成年猪发病症状轻微,大多数能自然康复。其他动物对本病无易感性。本病多发于11月至来年4月。一旦发生,传播迅速,数日内可使猪群内大部分猪感染本病。发生过本病的猪,特别是常年产仔的繁殖猪场的猪,多表现为仔猪断奶后腹泻,而哺乳仔猪发病轻或不发病。

二、临诊特征与诊断

1.临诊症状

潜伏期仔猪12~24小时,生长—肥育猪2~4天。仔猪突然发生呕吐,接着急剧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色,或呈白色,含凝乳块(图2-28~图2-30)。部分病猪体温先短暂升高,腹泻后体温下降,迅速脱水,很快消瘦,严重口渴,食饮减退或废绝。一般经2~7天死亡。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死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愈仔猪生长发育缓慢。生长—肥育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食欲降低,腹泻、体重迅速减轻,有时出现呕吐。母猪厌食,泌乳减少或停止。一般3~7天恢复,极少发生死亡。

图2-28 母猪腹泻

图2-29 仔猪腹泻

图2-30 稀粥样粪便

2.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部黏膜轻度充血,有时在黏膜下有出血斑(图2-31、图2-32)。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含有泡沫和未消化的乳块。小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血管扩张,淋巴结肿胀,肠系膜淋巴管内见不到乳糜。组织学检查,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尤其是空肠绒毛呈弥漫性萎缩。肾组织变性,并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图2-31 肠出血、臌气

图2-32 胃底部黏膜出血

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需注意与猪流行性腹泻、仔猪轮状病毒感染、仔猪黄痢、球虫病等疾病相区分。确诊需要血清学方法。

①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取刚发病的急性期病猪的空肠,制成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如细胞质内发现亮绿色荧光,即可确诊。注意,下痢初期荧光抗原最多,感染9天后则减少,病料的采集时间必须适当。荧光抗体试验配合组织学检查,其准确性更高。

②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微量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也是本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三、预防与控制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 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很高、传播快,一旦发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效果不大。因此,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卫生工作,搞好圈舍卫生及保温措施,定期消毒,注意不从疫区或病猪场引进猪只,以免传入本病,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2)免疫接种 传染性胃肠炎是典型的局部感染和黏膜免疫,只有通过黏膜免疫产生的IgA(免疫球蛋白A)才具有抗感染能力,而IgG(免疫球蛋白G)的作用很弱。其免疫大多数是对妊娠母猪于临产前20~40天经口、鼻和乳腺接种,使母猪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在乳中效价较高,持续时间较长。仔猪可从乳中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被动免疫保护,此谓乳源免疫。该病现在可用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疫苗进行后海穴注射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注射2毫升,初生仔猪注射0.5毫升;10~50千克猪注射1毫升;50千克以上注射2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通常在初次免疫3~4周后,需再次进行加强免疫,以使猪获得更强、更持久的免疫力。不少猪场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这一点。

(3)人工感染“返饲疗法” 如果买不到疫苗,可以考虑采用人工感染“返饲疗法”,使怀孕母猪提前感染获得免疫力,再通过哺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保护力。将发病仔猪腹泻的粪便或将因腹泻死亡仔猪的肠管,用不能加热至沸的普通豆浆机打浆,连同肠内容物一起拌料,于产前15天以上饲喂怀孕母猪。临产前不足15天的怀孕母猪不能采用“返饲疗法”,因为来不及产生有效抗体,不能保护哺乳仔猪。1头仔猪的粪便和肠管可“返饲”3头母猪。

2.防控

① 已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怀孕母猪,可经非肠道接种其弱毒苗或后海穴接种其自家灭活苗,其抗体水平可得到很大的提高。临诊上给新生仔猪口服康复猪的血清或全血,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② 在发病时要改善饲养管理,加强护理特别重要,日龄大的猪可很快康复,康复猪可产生一定免疫力。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该减少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饲喂量,给猪饮温水,以防止脱水;并提高舍内温度,加强消毒,每天1次。

四、中西兽医结合治疗

1.西药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除采用抗菌消炎以防继发感染治疗外,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和酸中毒。

(1)仔猪防脱水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50毫升/千克体重,腹腔注射。或采用口服补液盐(ORS),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显著减少腹泻造成的死亡。

口服补液盐:氯化钠(食盐)3.5克,碳酸氢钠(小苏打)2.5克,氯化钾1.5克,口服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或购买现成的口服补液盐产品,按照说明书加水兑制。仔猪中、轻度脱水时,补液总剂量按每千克体重40~50毫升,在4~8小时内自由饮完或多次少量灌服。或氯化钠2.0~3.5克、氯化钾0.5~1.5克、葡萄糖10~20克、黄连素0.5~2.0克、0.1%高锰酸钾100毫升、维生素B6 100毫克,冷开水1000毫升混合。轻度脱水者50~70毫升,中度脱水者70~110毫升,高度脱水者110~150毫升,让猪自由饮用。注意不要使用过量,以免引起食盐中毒。

(2)抗菌止泻 痢菌净、磺胺类药或大蒜素、黄连素等抗菌药物拌料或饮水,配合收敛止泻剂和抑制肠道分泌的药物。磺胺脒0.4~0.5千克、小苏打1~4千克、次硝酸铋1~5千克,混合内服。或0.5%痢菌净注射液,1毫升/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最多用药2日。或黄连素片,0.1~0.2千克,内服,每日2~3次,连用3~5天。或盐酸土霉素,5~1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5~7天。

2.中药治疗

(1)焦三仙 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各30克,开水煎15分钟,拌食饲喂。

(2)黄连白乌煎 黄连50克,白头翁、乌梅、柯子各15克,白芍、地榆、车前子、甘草各12克,大黄9克,水煎,25千克的猪一次候温灌服。

(3)藿香苏朴煎 藿香、苏梗、厚朴、半夏、苍术、陈皮、茯苓各20克,甘草、豆蔻、佩兰各10克,水煎服。

(4)黄三白头散 黄连、三棵针、白头翁、苦参、胡黄连各40克,白芍、地榆炭、棕榈炭、乌梅、诃子、大黄、车前子、甘草各30克,研末,分3次冲服,每天3次,连用2天以上。

(5)穴位注射疗法 维生素B1 2~5毫升,氟苯尼考0.25~ 0.50克,氯化钾0.01~0.03克,后海穴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