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常见病中药外治疗法
- 张琳
- 6751字
- 2020-08-26 12:58:24
第三节 穴位贴敷技术内容
穴位贴敷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贴敷药物制作、贴敷选穴、贴敷操作方法、贴敷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内容。
一、贴敷药物制作
1.常用药物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方剂,一般都可以研末或熬膏用作穴位贴敷来治疗相应疾病,即吴师机所谓“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除此之外,与内服药物相比,贴敷用药又有以下特点。
(1)多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类药物 此类药物芳香通络,如麝香、冰片、丁香、薄荷、细辛、白芷、花椒、槐枝、柳枝、蓖麻子、穿山甲、姜、葱、蒜、韭等。这些药物多为辛味,有寒热之分,但在贴敷用药中,这种寒热区分与疾病本身的寒热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可见此处用这些辛味药主要还是取其能够率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开窍透骨、拔病外出的功效。这些药物在贴敷方中不可缺少,但往往易耗伤人体气血,不宜过量使用。
(2)气味俱厚类药物 如生半夏、附子、川乌、草乌、巴豆、生天南星、甘遂、牵牛、巴豆、草乌、木鳖子等,此类药物气味俱厚,药力峻猛燥烈,可“统领健儿,斩关夺门,擒贼歼魁”,是贴敷用药中的致胜之品。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多使用生品,虽力猛有毒,但经制膏的过程中,其毒性和燥烈之性可得到缓和。临床制作中要注意这类药物的用量和其在整体用药中的比例,制作者制作时在要做好防护工作,使用时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3)刺激发疱类药物 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疱,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起到拔病外出的效果,是“发疱疗法”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成分,常用的此类药物有生白芥子、生甘遂、蓖麻子、蒜泥、生姜、斑蝥、毛茛、轻粉等。应用含有此类药物的贴敷制剂时需密切观察使用者的皮肤情况,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去除药物的时间。
(4)现代透皮剂 透皮剂是近年来在外用制剂特别是外用膏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成分,可起到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透皮剂为氮酮,为无色至微黄透明油状液体或者是粉状,有油溶性和水溶性的区别,氮酮性质稳定、无毒、无味、无刺激性,促透效率较高,是非常理想的透皮剂,添加比例为0.5%~2%。
2.赋形剂的选择
赋形剂是指在药物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也可称为辅料。赋形剂需要性质稳定,与主药无配伍禁忌,不产生化学或物理作用,不产生副作用,不影响药物疗效,在常温下不易变形、干裂、霉变、虫蛀,对人体无害。中药外用制剂中所使用的赋形剂,不但能够起到上述的作用,还应能帮助药物附着在人体表面,并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许多赋形剂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与主药形成协同作用。因此,恰当选用赋形剂,直接关系到穴位贴敷保健和治疗的效果。现代穴位贴敷中常用赋形剂为水、盐水、酒、醋、生姜汁、蒜泥、蜂蜜、凡士林、麻油、蜂蜡、黑膏药基质等。
(1)水 是最常用的赋形剂,可将药粉调为糊剂、饼剂、丸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其中茶水又能清热解毒,如因痰热、风热所致的头痛,即可用茶水调敷药物。古人用水还分井水、雪水、阴阳水、黄泥水等等,目前常用的多为凉开水或蒸馏水。
(2)盐水 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在外用贴敷制剂中,常取盐水入肾、入血之功效,如治疗中暑二便不通可用田螺三枚捣烂,入青盐三分,摊膏贴脐下一寸三分处。
(3)酒 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用酒调和贴敷用药,可起到增强其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并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常用于扭挫伤、瘀血肿痛及痹症等的治疗,通常使用的酒类为黄酒和白酒。
(4)醋 性味酸苦、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应用醋调和贴敷药,可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如“治痈疽初起,生附子,以米醋磨稠汁,围四衅,每天上药十余次 。”(《方脉正宗》)
(5)生姜汁 性味辛、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因寒而致腹泻就可以用姜汁调敷温中止泻的药物进行治疗。
(6)蜂蜜 性凉味甘,具有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有“天然吸收剂”之称,不易蒸发,能使药物保持一定湿度,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肌的功效,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者和肌肤娇嫩幼儿使用。
(7)麻油 麻味甘性微寒,有清热解毒、补益虚羸、长肌肉之效,制作膏药时经过高温炮制后,可转为平和之性,加之其外用补气的作用,不但起到增强药物的黏附性,还可补养脏腑之气、润肤生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8)凡士林 黏稠度适宜,不亲水,涂抹在皮肤上可以保持皮肤湿润,使伤口部位的皮肤组织保持最佳状态,因此加速了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并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同时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与药粉调和外敷后既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又能保护皮肤,且可长时间使药物保持湿润,是穴位贴敷常用的赋形剂。
(9)蜂蜡 颜色呈黄色、淡黄棕色或黄白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体较轻,蜡质,有蜂蜜样香气,味微甘。本品有收涩敛疮、生肌止痛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伤、烫伤等,常与麻油配合加热融化后做成油膏基质。
(10)黑膏药基质 黑膏药基质是由植物油(如麻油、花生油、大豆油等)炸药后,炼油至“滴水成珠”状态后,将黄丹即四氧化三铅加入油内(即下丹)后熬制成基质,再加入细料和贵重药品摊涂而成,制作成的膏药属于“硬膏”范畴,俗称“狗皮膏药”,使用时需将膏药烘软后进行贴敷。这种方法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在高于200℃油温下完成下丹的步骤,且在过程中有大量的烟雾产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现代多使用黑膏药基质融化后中药粉混合摊涂的方法进行制作。现代常用的还有松香膏基质或巴布膏基质等。
3.剂型的选择
目前临床常见的穴位贴敷剂型有泥剂、散剂、糊剂、饼剂、丸剂、锭剂、软膏剂、硬膏剂、橡胶膏剂、涂膜剂、药袋、磁片等。
(1)泥剂 是指将新鲜中草药或动物药捣烂成泥用以外治的一种剂型,是发疱疗法常用的一种剂型,如生姜、蒜泥、威灵仙等均可捣泥使用。也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如疔疮肿毒,有报道用鲜蒲公英洗净晾干切碎,同冰片少许共捣如泥外敷患处可治疗乳痈。
(2)散剂 是将药物研为极细粉末,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后用水或其他赋形剂调和成具体需要的稀稠度,贴敷于穴位上。此方法制作简便,可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增减药味和药量,储存方便,临床应用较广泛,也是其他剂型制作的基础。
(3)糊剂 将药末加入酒、醋、生姜汁、蜂蜜、水等赋形剂调为糊状,贴敷于穴位上。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缓和药物毒性。
(4)丸剂 将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拌和适当的黏合剂制成,便于应用,也可根据辨证选用中成药物中的蜜丸、水丸等使用。
(5)软膏剂 将药物粉碎过细筛或经提取浓缩后的浸膏,加入适宜的基质调匀并熬成膏状,使用时摊贴于穴位上。这种剂型的渗透性较强,药物释放得慢,具有较强的黏着性和扩展性。
(6)硬膏剂 包括黑膏药、松香膏、巴布膏、橡胶膏、湿敷膏等剂型,部分剂型如黑膏药使用时需加热后贴于穴位,其他剂型可直接贴敷于穴位上,硬膏剂载药量大,药物作用持久稳定,保存和使用方便,是临床贴敷中常用的剂型。
(7)涂膜剂 使用方便,涂抹后与皮肤贴合紧密,即使是活动频繁的关节附近也不易脱落,干后可轻易去除,是一种新兴的贴敷剂型。
(8)药袋 将应用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放入布袋,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上,为可在其上置放热水袋进行辅助,或混以水、醋、酒或其他赋形剂,放笼上蒸热后,乘热放于贴敷穴位上,冷后更换。药袋剂型药物吸收较为缓慢,药力长久,可长期佩戴使用,特别适合于慢性虚性疾病的治疗。
(9)磁片 将磁片制成不同大小,面积应根据保健目的和穴位的部位而定,使用时根据需要贴敷于相应穴位或反应点,也可与其他剂型如硬膏剂配合使用,以加强疗效。
二、贴敷选穴
穴位贴敷技术的穴位选择与针灸选穴原理一致,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不同需求和病证、穴位的特性,合理选取相关穴位,组成处方进行应用。实际操作时,可单选,亦可合选,需要灵活掌握,力求少而精当。
1.局部取穴
贴敷选穴时首先考虑采用临近病变器官、组织局部的穴位,如咳嗽、咽炎选择天突、大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选用膝眼、鹤顶;胃部疾病选择中脘、天枢;也要特别注意选择病变附近的阿是穴,特别是骨伤、筋伤和皮肤疾病,一定要在病变附近反复仔细探求,找到最为敏感的反应点,切忌无目的大范围进行贴敷,如急性腰扭伤痛患者通常在受伤棘突附近找到痛处阳性反应点,网球肘则在肱骨外上髁附近找到痛点,找到这些反应点后即可在局部进行贴敷,而无需对所有患者有不适感的部位进行贴敷。
2.循经远取
根据经络循行线路选取远离病变部位的穴位进行贴敷,主要以背俞穴、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为主。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本经取穴),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腧穴(表里经取穴)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腧穴(同名经取穴)进行治疗。如胃痛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与其相表里的足太阴脾经上的公孙;面部疾病选取合谷;久痢脱肛取百会;急性腰扭伤取委中、水沟等。分析疾病所属脏腑,选取对应经络腧穴进行取穴,如呼吸系统疾病常取用肺经、膀胱经和任脉腧穴,消化系统疾病常取用胃经、任脉和膀胱经腧穴。
3.经验选穴
根据临床经验选取经验穴位,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调理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调治百日咳等。穴位贴敷取穴有“少而精”的特点,选取单一穴位的情况屡见不鲜,如百会、涌泉等穴位都是经常选用的穴位。
三、贴敷操作规程
1.明确诊断,询问过敏史
明确诊断所患疾病是否是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证,根据疾病的实际情况选择贴敷的药物和剂型。特别注意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尤其是中药过敏史、胶布过敏史、乙醇过敏史,从而确定是否适合使用穴位贴敷法以及在贴敷时需规避的部分。
2.辨证用药,合理选穴
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药物的组成、剂型及赋形剂,并精选贴敷穴位,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皮肤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确定药物的用量和贴敷的时间。
3.体位选择
应用穴位贴敷时,首先要根据所选穴位,请贴敷者采取适当体位,便于施术者进行操作,并保证药物能贴敷稳妥。常用的体位有仰坐位、俯坐位、俯卧位、侧卧位和仰卧位。如贴敷穴位选择中脘穴需要贴敷者仰卧位,大椎穴需要贴敷者俯坐位,肾俞穴则需要贴敷者俯卧位。
4.局部清洁
贴敷穴位(或部位)要按照常规消毒,贴药前定准穴位后,用温水将局部洗净,然后用棉球蘸取75%乙醇或0.5%~1%的聚维酮碘进行局部消毒,再进行敷药。因为皮肤受药物刺激后可能会产生发红、发痒,使用发疱疗法时局部还可能产生水疱,如果局部未经消毒,被污染后容易发生感染。 术者则需要用肥皂将双手清洁,必要时可戴一次性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5.贴敷药物的固定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散剂、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一般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专供穴位贴敷使用的各种膏药贴,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且具有较好的防渗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对胶布过敏,应使用低敏胶布或用纱布、绷带进行固定。
6.穴位贴敷的时间
药物贴敷时间依据选用的药物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而定,以贴敷者能够耐受为度。一般贴敷药物可使用24小时或以上,发疱类贴敷药物通常为6~12小时,对于老年、小儿、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可以适当地缩短,不要强求达到规定时间。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过敏,如难以耐受的瘙痒、疼痛等感觉者应该立即终止贴敷。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如膏药类,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或贴敷一天后将膏药取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将膏药贴上,一般一帖膏药可使用5~7天。
7.贴敷药物的更换
贴敷药物更换时,如无水疱、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植物油或液状石蜡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行敷药。贴敷部位起水疱或破溃、发红、瘙痒者,应待皮肤愈合后再行贴敷。
8.加强医嘱,注意观察
贴敷时因多数时间医者难以观察到,所以要加强医嘱,使贴敷者掌握一定的贴敷常识,特别对于年老、年幼、体弱等特殊人群和使用发疱疗法的人群,要随时自行观察贴敷部位的情况,如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应及时去除贴敷药物。
四、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特别是在进行三伏贴治疗时,在忌口的同时还需注意避风保暖。使用发疱疗法时当天不宜洗澡,此后几天洗澡水应避免过凉或过热,贴敷局部尽量避免着水,更不可使用沐浴液,以免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
2.贴敷药物后应注意局部防水,且应尽量避免出汗,以免固定物出现移动。
3.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4.使用黑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
5.贴敷药物中含有刺激性强、毒性大的成分时,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疱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6.对久病体弱消瘦者,严重心脏、肝脏及肾脏疾病的患者,贴敷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7.孕妇、幼儿及体弱人群,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8.对于寒性病证,可在敷药后,在贴敷药物上使用热水袋热熨或配合艾灸使用。
9.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五、穴位贴敷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穴位贴敷法的适应证
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防病保健,也可治疗疾病,既可治疗外感表证,也治疗各种内脏病,既可治疗慢性病,也可治疗急性病症,其适应证涵盖内、外、妇、儿及伤科疾病。
(1)内科疾病 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疟疾。
(2)男科疾病 遗精、阳痿、前列腺增生。
(3)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癖。
(4)外科疾病 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
(5)伤科疾病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6)儿科疾病 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
(7)保健 在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等有强壮作用的腧穴上进行贴敷,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二)穴位贴敷的禁忌证
1.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应禁止贴敷。
2.防止发疱疗法使用的药物进入口腔、鼻腔和眼内,眼部、乳头、肚脐、阴部等处禁用发疱疗法。颜面部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进行发疱,避免发疱遗留瘢痕影响容貌。大血管处和皮下组织薄弱处慎用发疱,避免造成损伤。
3.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应禁止贴敷。贴敷药物中如含有麝香、桃仁、虻虫等药物孕妇禁用,以免引起流产。
4.重度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慎用。
六、穴位贴敷异常情况及处理
穴位贴敷是比较安全的外治方法,但因使用不当、个人体质、皮肤敏感程度不同等情况,进行穴位贴敷时使用者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部分属于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部分则属于异常情况,需要对症进行处理。
1.中毒
穴位贴敷药物中可能含有一些毒性药物,不可内服使用,因此配制好的药物应妥善保管,贴敷时也要告知贴敷者,避免误服,对于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毒性成分的贴敷药物。对于含有斑蝥、马钱子、雄黄等成分的贴敷药物必须在具备医师资格的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且不宜长期和(或)大面积使用,创面大亦不可使用。
2.疼痛
贴敷时局部出现热、凉、麻、痒、烧灼感或轻度疼痛,皮肤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疱、色素沉着等情况,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清凉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但如贴敷处出现剧烈的烧灼感、针刺样疼痛或瘙痒难以忍受时,可及时揭去药物,特别是在使用发疱疗法时,应密切观察使用者的情况,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终止贴敷,但疼痛可能仍然持续一段时间,需密切观察。
3.水疱
水疱常见于过敏或发疱疗法,出现水疱后应首先去除贴敷药物,如仅为小的水疱一般局部无需处理,保持干燥并避免摩擦即可。大的水疱可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水疱液,或以注射针吸出水疱液,再进行消毒。破溃的水疱应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4.过敏
过敏现象是穴位贴敷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现象之一,往往贴敷处皮肤出现发红、瘙痒、丘疹和小水疱的现象,与贴敷物外形吻合或相近,重者可出现局部溃烂。出现过敏现象后应首先去除贴敷物,轻者无需处理,也不可随意涂抹清凉药物或用洗浴液外洗。瘙痒严重者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或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