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常用外用剂型及制备方法

临床治病用药过程中,为了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临床应用及储存、运输,常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及给药途径,将中药材加工制成适宜的形式,称为剂型。外用治法根据治疗目的、治疗方法以及组成药物等不同,采用不同的剂型,以达到理想的疗效。我国医者很早就体会到剂型的重要性,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多种剂型出现,如泥剂、汤剂、酒剂等,“内经十三方”中即包括了汤、酒、膏、丹等剂型,宋代中药的剂型已经系统化发展,当时的太平惠民和剂局就是将常用验方、效方集合统一制成各种剂型,成为中成药进行推广。传统剂型主要为汤、丸、散、膏、丹等,随着制剂工艺的进步,一些新的剂型出现,对传统剂型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本节将对目前常用的外用剂型进行介绍,并在每种剂型后附有该剂型的具体制备方法,配以图示,以便于读者进行制备。

一、鲜药泥剂

鲜药泥剂是指将新鲜草药或动物药捣烂成泥用以外治的一种剂型。采用鲜药入药由来已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久服鲜地黄可轻身不老的记载,《华佗神方》中治诸疝初期可用“鲜地骨皮、生姜各四两,捣成泥,绢包裹上”,即是利用鲜药泥剂进行外治。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多处运用鲜药进行外治,如治疗疳疮疔毒用蒲公英捣烂敷涂,咽喉肿痛用薤根加醋捣烂敷肿处,蓖麻子捣膏外敷用于治疗滞产、口眼斜等。现代医家用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等鲜药捣烂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鲜药泥剂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皮肤疾病、风湿痹痛及外感疾病,部分鲜药如紫皮蒜、毛茛、威灵仙、蓖麻子、透骨草等还有发疱的作用。

1.药物准备 鲜药适量(图1-27)。

图1-27

2.器具准备 蒜臼(量大可使用食物料理机)、膏药贴、小药匙(图1-28)。

图1-28

3.操作步骤

① 将鲜药洗净,去掉表面水分,用蒜臼或食物料理机捣烂成泥(图1-29)。

图1-29

② 用小药匙挑取适量药泥敷于适宜部位,上敷膏药贴进行固定(图1-30)。

图1-30

二、汤剂

汤剂是指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后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也是目前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

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强,能迅速发挥药效的优点,故《汤液本草》有“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之说,形容其对病邪有扫荡之功,来势勇猛,见效快。汤剂又可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病症辨证加减、灵活处方,故临床上应用最广。《千金要方》序曰:“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同时,汤剂又具有制备简单易行的特点,可以根据临床使用目的如内服、洗泡、熏蒸等决定药物与水的量。

煎煮汤剂的器具最好使用砂锅,因为砂锅导热均匀,热力和缓,且不会和药物中所含的成分起化学变化。如果没有砂锅,搪瓷器皿和不锈钢器皿也可以使用,但不能用铁锅或其他金属锅,以免破坏药中的某些有效成分或生成有毒的物质而危害人体,正如陶弘景所说“温汤忌用铁器”。煎药的水须选用干净凉水或凉开水。

煎煮汤剂时首先应将药物加水后先泡20~30分钟,便于药物浸透,使有效成分渗出。加水多少看药量和使用目的,一般来说,用于内服的药物头煎时水浸过药2cm为宜,二煎时水浸过药1cm即可,外用药物则要根据需求适当增加水量,或浓煎后再加入适量水。煎煮汤剂首先使用大火(即武火),武火煎煮开后,再改用小火(即文火)再煎煮20~30分钟,用于解表发散的药物时间适当短一些,滋补的药物时间则要长一些,火力要控制好,不要过猛,以免产生将药液熬干导致煳锅的现象。煎药时为了使药物煎透,要盖上锅盖煎。用于内服时一般煎煮两次,然后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后分2~3次服用,用于外用一般煎煮一次,但是煎煮的水量和时间要适当增加,或者是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加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尽可能溶出,另外用于内服的药物可以在倒出药汁后再加入水进行第三次煎煮,用于外洗和浸泡。

煎煮汤剂时需要注意有些药物需要采用特殊的煎煮方法,在外用汤剂中主要涉及包煎、先煎、后下等形式,其中包煎是指将药物放入纱布包中,与其他药物同煎,适应于有毛或细小的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辛夷等;先煎是指将某些药物先煎30~40分钟后才放入其他药同煎,适用于石质、骨质类、贝壳类药物,如龙骨、牡蛎、石膏等;后下是指在其他药物煎煮结束前5~10分钟加入,适用于芳香类药物,如薄荷、砂仁等。

1.药物准备 药物、清水适量。

2.器具准备 药锅(大号)1个,无纺布药袋1个。

3.操作步骤

① 将药物装入无纺布药袋,扎紧口后放入药锅中,加入清水浸泡20~30分钟(图1-31)。

图1-31

② 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

③ 将药液滤出后倒入适当的容器中进行下一步操作(图1-32)。

图1-32

三、散剂

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状药剂,是中国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的记载,《名医别录》中对散剂的粉碎方法已有“先切细曝燥乃捣,有各捣者,有合捣者……”的论述。这些制备原则至今仍在沿用,并有进一步发展。

古人称“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因散剂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制法简便,剂量可随症增减,便于临床中辨证使用,是现代常用的外用剂型。但由于药物粉碎后表面积增大,其气味挥发、刺激性、吸湿性及各种化学活动性等也相应增加,使部分药物易起变化,挥发性成分易散失。因此,挥发性强、腐蚀性强及宜吸潮变质的药物,不宜配成散剂,或应现配现用。

散剂按其用途可分为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方散剂,按剂量型可分为分剂量散剂与非剂量散剂。其中外用散剂主要是复方散剂、非剂量散剂,以总剂量形式发出,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

散剂的质量要求其中的药物均应粉碎,根据医疗需要及药物性质不同,其粉碎细度应有所区别。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外用散剂应通过80~100目筛,儿科外用散剂应通过120目筛,眼用散剂则应通过200目筛。

1.药物准备 药物。

2.器具准备 药物粉碎机、目筛(80~100目)、小刷子。

3.操作步骤

① 将药物称量准确后进行混合(图1-33)。

图1-33

② 将药物分批次放入药物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注意粉碎时应将粉碎机盖子拧紧,打开盖子时需将粉碎机电源关闭,以免造成危险。粉碎机每次粉碎的时间不宜超过20秒,一批药物可反复粉碎3~5次后,取出过筛(图1-34)。

图1-34

③ 将粉碎后的药物进行过筛,几次过筛后剩余的粗颗粒可混合在一起再次进行粉碎(图1-35)。

图1-35

注意事项

★ 方药组成中如有乳香、没药、血竭等树脂类药物,不可单独粉碎,应与草、根茎类药材共同进行粉碎,且比例不宜过高,以免在粉碎过程中因热度升高而粘在刀口或辊轴上,造成药物损耗及机器损坏。

★ 药物中如有坚硬不宜打碎的药物,如三七块,宜先打碎或浸润切片后再进行粉碎,以免造成刀口的损伤。

★ 宜在停止粉碎一分钟后打开粉碎机上盖,以免药粉漂浮损耗过多。

四、糊剂

糊剂是指将药物研成细末,再用适量水、醋、酒、乳汁或中药药汁调和成糊状的一种剂型。不同的调和物不但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增强药物和皮肤的水合作用,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而且本身具有不同效果,和药物形成协同作用,因此,选用适当的调和物,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

水可将药粉调为不同稀稠度的糊状,既能使贴敷的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现代常用清水、茶水和盐水。其中茶水本身具有清热解毒之效,如治疗痰热所致头痛,可用茶水调和药物进行外敷;盐水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并能矫味,如治疗中暑二便不通可用田螺三枚捣烂,入青盐三分,摊膏贴脐下一寸三分处。古人用水还有井水、阴阳水、黄泥水等,各有其功效;酒在调和时常用黄酒和白酒两种,其性味为甘、辛、大热,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和矫味矫臭的功效,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入体内以发挥作用,对于风寒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常用酒调敷;醋,性味酸、苦、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的功效,可起到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并可缓和药猛之性,古人称“治血痞,皆用醋调”,对于痈肿疮毒、癥瘕痞块等病症常用醋调敷,现代多用白醋;生姜汁是新鲜生姜所榨出的汁液,应现用现榨以保证新鲜度,姜汁辛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起到发表散寒、温中止呕、豁痰、解毒等作用,适合外感风寒、脾胃中寒所致腹泻、呕吐等病症,使用时应注意生姜汁对皮肤有刺激性,部分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出现热感剧烈、疼痛甚至发疱;蜂蜜性凉味甘,有“天然吸收剂”之称,可以促进药物吸收,且不易蒸发,能使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对皮肤无刺激性,并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肌的功效,适合大多数病症,特别是虚证患者及皮肤娇嫩的婴幼儿。

1.药物准备 药物、调和物。

2.器具准备 药物粉碎机、目筛、小药匙、膏药贴(图1-36)。

图1-36

3.操作步骤

① 将药物称量后混合放入药物粉碎机进行粉碎过筛。

② 将药粉中加入适量调和物调和成糊状,敷于适宜部位或穴位上,以膏药贴外贴(图1-37)。

图1-37

注意事项

★ 调制糊剂时应分批少量加入液体,切不可心急,避免液体多造成糊剂过稀而出现无法固定的情况。

五、膏剂

膏,《说文解字》称其为“肥也”,即肥肉、脂肪的意思。缪希雍《炮炙大法》说“膏者,熬成稠膏也”;龚云林《寿世保元》称“膏者胶也”,都反映了膏剂是一种黏稠物的形态。膏剂是在常温下可表现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可由药物或药物与基质构成。

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外用膏剂;《五十二病方》中“以水一斗,煮胶一升,米一升,熟而啜之”的记载可看作内服膏方之使;《黄帝内经》中记述“豕膏”的用法,“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天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天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天已,勿裹之”,既有内服,又有外用;《素问·至真要大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后代膏剂的前身;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膏摩”之称始于《金匮要略》,后世又将其发展,将膏剂与按摩结合起来,起到疗效结合的作用。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如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八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中明确可以用于膏摩的膏方就有八张,如苍梧道士陈元膏疗百病方,“当归,天雄,乌头各三两,细辛,芎,朱砂各二两,干姜,附子,雄黄各二两半,桂心,白芷各一两,松脂八两,生地黄二斤,捣,绞取汁,十三物别,捣,雄黄,朱砂,为末,以酽苦酒三升,合地黄渍药一宿,取猪脂八斤,微火煎十五沸。白芷黄为度,绞去滓。纳雄黄,朱砂,末,搅令调和。密器贮之,腹内病,皆对火摩病上天两三度,从十天乃至二十天,取病出瘥止。四肢肥肉,风瘴,亦可酒温服之,如杏子大,一枚。”从配方、制作方法、使用方法、适应证方面都已形成系统。

唐代有“膏”、“煎”之谓,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多次提及膏摩法,并载有丹参赤膏、五物甘草生摩膏等多个“摩膏”方;书中所载养阴润肺,止咳平喘的“苏子煎”方已经是现代内服膏方的雏形,“苏子、白蜜、生姜汁、地黄汁、杏仁各1.2升,上五味,捣苏子为末,以地黄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又绞令味尽,去滓;熬杏仁令黄黑,治如脂,再以向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去滓,纳蜜合和,置于铜器中,于汤上煎之,令如饴”。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这样,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更加系统化;清代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是论述膏药的专著,其中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对膏剂剂型发展及应用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

现代膏剂根据使用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内服用煎膏剂及外用膏剂,其中外用膏剂又可分为软膏剂和硬膏剂,在这里主要对外用膏剂进行介绍。

(一)软膏剂 是指将药物加入适宜基质中,制成容易涂布于皮肤、黏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软膏在中国应用很早,多以皮肤吸收良好的动物脂肪为软膏的主要基质,如在《素问·痈疽篇》中已有“疏砭之,涂以豕膏”的记载,名医华佗在外科手术缝合后,常使用“神膏”以促进伤口愈合,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有“华佗虎骨膏”“莽草膏”“神黄膏”等用猪脂、羊脂等与药料制软膏的记载,同一时代龚庆宣著的《刘涓子鬼遗方》中“生肌黄芪膏方”“生肉膏方”“黄芩膏方”等。明代倪朱谟所著《本草汇言》中还记载了治疗痈疽疮毒油蜡膏剂型,以白蜡和猪脂共用。

现代的软膏剂在制备工艺上更是趋于完备。现代软膏剂常用的基质较古代增加很多,常用的有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蜂蜡、动物油、植物油、单硬质酸甘油酯、十八醇等及其混合物,在一些基质中还可加入乳化剂制成乳剂型软膏,使药物易被皮肤吸收,并易洗除。

无论以何种工艺、何种基质制成的软膏,都应满足下列特点:膏体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无粗糙感;有适当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黏膜上,在涂布过程中容易软化;膏体易于被皮肤吸收。

软膏因其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为广大患者喜爱,相对于硬膏剂来说制作相对容易,是自制外用药物常用的剂型。

1.凡士林基质软膏

【药物准备】凡士林500克、药粉100~150克。

【器具准备】电磁炉、套锅、搅拌棒、温度计。

【操作步骤】

① 将套锅中注入水后加入里层套锅,将凡士林放置入内,进行加热(图1-38)。

图1-38

② 用搅拌棒搅动凡士林,促使其彻底融化,并将温度保持在50~60℃,将药粉少量分次加入,进行搅拌(图1-39)。

图1-39

③ 制作好的软膏倒入不锈钢或玻璃容器中进行储存(图1-40)。

图1-40

2.油蜡膏

【药物准备】植物油250克,药物(根据需要)200~250克,蜂蜡50克(图1-41)。

图1-41

【器具准备】电磁炉、电子秤、不锈钢锅、漏勺、搅拌棒。

【操作步骤】

① 将油倒入不锈钢锅内进行加热。

② 将称量好的药物依次加入油锅内,根茎类药物宜先炸,草类药物宜后下,以炸焦为度(图1-42)。

图1-42

③ 将药油滤出并进行称量,保证出油量在200克左右,如果油量不足要补足或相应减少蜂蜡的量,使油蜡比例保持为4∶1。

④ 将滤出的药油加入蜂蜡,然后加热到70℃左右,用搅拌棒进行搅拌,使融化的蜂蜡与油充分混合,倒入玻璃或不锈钢容器中保存(图1-43)。

图1-43

注意事项

★ 植物油首选麻油,花生油或菜籽油亦可,不能使用色拉油、橄榄油等油品。

★ 油炸药物时火力不宜过大,小火慢炸为宜。

3.硅油基质软膏

【药物准备】(油相)二甲硅油200克,硬脂酸 149克,羊毛脂20克,凡士林70克;(水相)三乙醇胺20克,甘油 40克,蒸馏水或药液500克,羟苯乙酯 1克。

【器具准备】电磁炉、电子秤、套锅、搅拌棒、温度计。

【操作步骤】

① 将药物进行称量后,将油相和水相分别混合,分别置于适当容器中,加热至融化或溶解,并放至约70℃(图1-44)。

图1-44

② 将水相放入套锅中,持续加热并使温度保持在70℃左右,将油相缓缓加入到水相中,按同一方向随加随搅,渐至凝固(图1-45)。

图1-45

③ 将软膏放入容器中进行保存(图1-46)。

图1-46

(二)硬膏剂 硬膏剂主要是以药物提取物与有铅硬膏、橡胶、松香、马来胶等基质制成的外用制剂。

硬膏剂也经常被称为“膏药”,也是一种传统剂型。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记载了多种“薄贴”,其中的“贴”就是指的膏药。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乌麻膏”详细记载了膏药的制法,“生乌麻油(一斤)、黄丹(四两)、蜡(四分),上三味,以腊日前一日从中午,纳油铜器中微火煎至明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药成,至午时出。”可见当时已有完备的膏药治法。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其中以植物油与黄丹(四氧化三铅)经高温炼制成为基质的称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碱式碳酸铅)炼制而成基质的称为白膏药;以植物油与松香等炼制基质的称为松香膏药;以橡胶与树脂、脂肪摊涂在裱背材料上而制成的称为橡皮膏;还有采用以现代工艺制成以树脂、马来胶等无铅基质制成的膏药,如巴布剂型。

《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补”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在临床应用中,膏药的使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消肿拔毒生肌,治疗痈疖疔疮、肿疡等皮肤疾病;二是祛风散寒除湿,治疗各种风湿痹证,上述两方面应用时多在病变局部进行贴敷;三是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或补或泻,或清或温,治疗脏腑疾病,多选用与之相关的经络穴位进行贴敷,古人称“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

现代医学认为,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药物通过局部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产生较强的药物浓度,对于局部的皮肤、黏膜病变产生治疗作用,起到解毒杀菌、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药物被人体吸收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在相应穴位上贴敷可产生强刺激,如发疱疗法常用的各种药物,这些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硬膏剂所含药物容量大,成分稳定,疗效可靠;黏着力强,经过或不经过加热可直接粘贴于患部,长时间附着局部,且容易去除,去除后患者表面没有残留;携带和使用方便,不易污染皮肤和衣服,并可长时间保存。因此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1.改良黑膏药

【药物准备】黑膏药基质450克,药粉150克,薄荷冰 9克,粉质氮酮9克。

【器具准备】电磁炉、药锅、膏药布、汤匙、压板、温度计。

【操作步骤】

① 小火加热黑膏药基质至熔化,期间进行搅拌,火不宜过大以免焦煳或产生大量的烟雾。

② 基质融化后离火冷却到70℃左右时少量分批加入药粉,此时要注意不断进行搅拌,一方面使药物与基质能够充分混合,另一方面避免出现“溢锅”的现象(图1-47)。

图1-47

③ 药粉与基质充分混合后,如温度降低可稍加热后加入粉质氮酮,最后加入薄荷冰后离火进行摊涂(图1-48、图1-49)。

图1-48

图1-49

注意事项

★ 摊涂膏药所采用的背布宜使用有一定厚度的白色纯棉布或仿皮布,膏药上覆盖塑料纸或油纸。

★ 摊涂膏药时宜向一个方向均匀地用力,这样制作出的膏药才能厚薄均匀。

★ 黑膏药在使用前需加热微融后方可贴敷,可采用在火上微烤或用电热吹风机加热的方式,不可加温过高导致皮肤烫伤。

★ 黑膏药基质也可更换为热熔胶(马来胶),制作出的膏药无需加热即可直接黏附于皮肤上并可反复使用。

★ 黑膏药中因含有较多的药物成分,一次使用难以将所有的药效吸收,因此一帖膏药通常可使用5~7天,中间如因洗浴或其他原因需要可将膏药取下用油纸覆盖,加热后再行贴敷。

2.湿敷膏

【药物准备】药粉、氮酮15毫升、樟脑20克、薄荷冰15克、冬青油10毫升、丁香油15毫升、吐温-802毫升、50%乙醇250毫升、蒸馏水。

【器具准备】量筒、容器、膏药贴、茶袋纸、无纺布、小药匙、小毛刷。

【操作步骤】

① 配制湿敷液,将氮酮15毫升、樟脑20克、薄荷冰15克、冬青油10毫升、丁香油15毫升依次加入容器内,再加入50%乙醇250毫升,混合后加蒸馏水至500毫升,最后将2毫升吐温-80加入其中,摇匀后置于阴凉处,灌装至小瓶中随时取用(图1-50)。

图1-50

② 选取大小合适的膏药贴,在圈内放药粉3克(亦可根据膏药贴内圈大小进行药粉放置),用小毛刷刷平,上附茶袋纸(稍大于内圈),再覆盖上无纺布(大小大于茶袋纸),最后覆盖上膏药贴上层即可存放(图1-51)。

图1-51

③ 使用时,打开膏药贴,将5毫升左右湿敷液均匀洒在药粉上,以润湿但不外滴为宜,即可贴敷在患处(图1-52)。

图1-52

六、酊剂

酊剂是指将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或食用酒浸出或溶解而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外用的酊剂如土槿皮酊,内服的酊剂如十滴水。内服剂型也常称为酒剂。

酒性辛、甘、苦、大热,能通血脉、健脾胃、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本草纲目》谓其“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风,消愁遣兴……”,《汤液本草》称“酒能行诸经不止,与附子相同。……为导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酒做药用由来已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盐淬醇酒中熨头部治疗痉者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载有“鸡矢醴法”,《金匮要略》中载有“瓜蒌薤白白酒汤”、“红蓝花酒”、“烧犬屎酒”等多处用酒方剂,《肘后备急方》中也有以酒煮苦参浸足治疗毒攻手足肿,唐代时经常在酿酒过程中加入草药、鲜花以及果品用于补益养生。由于此时的酒主要为黄酒,含醇量低,浸泡鲜药材制成的药酒容易酸败变质,因此也多使用药酿法或用米酒来对药物进行炮制,以便于使用。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记载的阿剌吉酒是最早的蒸馏酒,又称烧酒,此时的酒是由米、麦、黍、高粱和曲酿制,经蒸馏而成,含醇量可高达50%~70%,这种蒸馏酒克服了米酒浸泡时所产生的问题,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且具有防腐的作用,此后,酊剂被更加广泛地用于临床。

酊剂一般药材每100毫升相当于原药材20克,含有毒药材的酊剂,每100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0克,内服酊剂必须使用可食用乙醇浸泡,下面主要介绍外用酊剂。

酊剂可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或渗漉法制备。溶解法或稀释法是取药物粉末或流浸膏,加规定浓度的乙醇适量,溶解或稀释静置后过滤即可,适用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有效部位或提纯品酊剂的制备;浸渍法是将适当粉碎的药材,加入溶剂适量后置有盖容器中密封,搅拌或振摇,浸渍一定时间后,倾取上清液,再加入溶剂适量,依法浸渍至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合并浸出液,加溶剂至规定量后,静置过滤即可,适用于树脂类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等,手工制作酊剂常用此方法;渗漉法是用规定浓度进行渗漉,至流出液达到酊剂全量的3/4时,压榨药渣,再添加溶剂至所需要量,静置过滤即得。

酊剂在临床中常用于疮疡未溃、皮肤病、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如冻疮、脱疽未溃,脱发、灰指甲、脚气、鹅掌风,腰膝冷痛等。因酊剂有刺激性,所以凡是疮疡破溃或皮肤糜烂,急性损伤有开放性伤口时,应禁用。平时酊剂应盛于遮光密闭容器中,并在凉暗处保存。

1.药物准备 药物、60%乙醇。

2.器具准备 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3.操作步骤

① 将称量好的药物放入容器内,大块的药物宜适当进行破碎,为提高溶出率,也可将药物打成粗粉(装入无纺布袋中,以免漂浮)(图1-53)。

图1-53

② 倒入适量的60%乙醇溶液,高度宜超过药物的1/3,密封容器(图1-54)。

图1-54

③ 浸泡2周后将乙醇溶液滤出后使用。

注意事项

★ 过滤乙醇溶液时应注意适当挤压药物,提高溶出率。

★ 部分酊剂可将药物长期浸泡,随取随用。

七、丸剂

丸剂是指药物细粉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制剂。

丸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早在《内经》中即有“四乌鲗骨-芦茹丸”的记载,经过历代中医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成为品种繁多、制备精巧、理论趋于完善的一个大剂型,也是外用的常用剂型之一。

中国古典医籍—《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玉函经》说:“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痞”。《苏沈良方》说:“大毒者须用丸”。汉晋以来医药家则提出“丸药以舒缓为治”,“丸者缓也”,是指丸剂服后在胃肠道崩解较为缓慢,逐渐释放药物,作用持久;对毒、剧、刺激性药物可延缓吸收,减弱毒性和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治疗慢性疾病或用于久病体弱、病后调和气血者多口服丸剂,在外用中,丸剂常用于穴位贴敷、敷脐,也可加用液体调和成糊状进行外敷,如酒调敷跌打丸、水调六神丸敷患处等。常用的丸剂类型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滴丸等。

1.药物准备 药物、蜂蜜。

2.器具准备 粉碎机、目筛、加热源、不锈钢容器、电子温度计、药匙、蜜丸制作机(或搓丸板)。

3.操作步骤

① 将药物按比例放入粉碎机内,打粉过筛。

② 炼蜜。将蜂蜜放置于不锈钢容器内进行小火加热熬煮,同时要注意不断搅拌,避免出现“溢锅”的现象,用电子温度计进行温度测试,熟练人员也可通过“眼观”、“手捻”、“滴水成珠”的方式进行测试,根据药物制作需求将蜜炼为“嫩蜜”(105~115℃)、“中蜜”(116~118℃)、“老蜜”(119~122℃)的状态(图1-55)。

图1-55

③ 将药粉分批加入炼好的蜜中,并进行搅拌,成为均匀且硬度适合的药团(图1-56)。

图1-56

④ 将药团放入制丸机中,依次按照压片、切条、滚丸的几个步骤进行操作(图1-57)。

图1-57

⑤ 将制作成的药丸用蜡纸包裹后用蜡丸封装(图1-58)。

图1-58

八、气雾剂

气雾剂是指药物和抛射剂同装在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抛射剂(液化气体或压缩空气)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的制剂。喷出物主要呈雾状气体溶胶状态,故又名气溶胶。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宽胸气雾剂等。气雾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如扭挫伤表面、烧伤创面、局部感染等,又能应用于呼吸道经肺泡膜吸收,起到全身治疗作用。

气雾剂的优点为使用方便,奏效迅速;保持药物清洁和无菌状态,并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由于药物装在密闭容器内,避免与空气、水分和光线的接触,减少了污染与变质的可能;减少局部涂药的疼痛(如烧伤和敏感皮肤病患者)与感染;喷出的雾粒微小,能直达作用部位或吸收部位,分布均匀,给药剂量较小,副作用也小。但是生产这种剂型所需的工艺比较复杂,不适合个人进行制作。

九、丹剂

丹的含义,在中医药书籍里的记载不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广义可包括中成药中疗效较好的那些药物,如丸剂中的大活络丹、小活络丹;散剂中的九一丹、紫雪丹;锭剂中的玉枢丹;液体制剂的化针丹、化癣丹等;有时也会将中成药中色赤的药物称为丹,如红灵丹、痧气灵丹等。这种广义的丹包括的剂型多而紊乱,就上述药物的剂型而论,实际上很多并非属于丹剂,而是丸剂、散剂或者锭剂。狭义的丹剂,指用汞和某些矿物药炼制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有升法、降法和半升半降法等。

丹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医药和冶炼技术发展的结合,《周礼·天官篇》曾载:“疡医疗疡,以五毒攻之”。郑康成注:“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渣,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其中,烧之三天三夜,其烟上者,鸡羽扫取用以注疮,恶肉破骨则尽出也”,说明了丹剂主要用于疮疡等外科疾病治疗中。秦以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炼丹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丹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临床上红升丹、白降丹等丹药治疗疮疖、痈、疽、疔、瘘及骨髓炎等仍很普遍,其特点是用量少,药效确切。使用时可采用粉末涂于疮面,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价格低廉,但毒性较强,只能外用,不可内服,在使用上要注意剂量和部位,以免引起中毒。

十、涂膜剂

涂膜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剂型,是将药材经适宜方法提取或溶解后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黏稠液体制剂。用时将液体涂于患处,溶剂挥发后即形成薄膜,既可对患处起到保护作用,也可附着于局部,使其中所含药物缓慢释放而起治疗作用。

涂膜剂的成膜材料常用的有聚乙烯醇,其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不用裱背材料,也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使用方便,不影响使用局部的活动度,对某些皮肤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制作涂膜剂时应首先将药材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提取、纯化或用适宜的方法粉碎成规定细度的粉末,再与成膜材料共同制作。

1.药物准备 药物、60%乙醇、聚乙烯醇。

2.器具准备 玻璃或不锈钢容器、搅拌棒。

3.操作步骤

① 采用乙醇提取或水提法提取药液。使用乙醇提取时,将称量好的药物放入容器内,大块的药物宜适当进行破碎,为提高溶出率,也可将药物打成粗粉(装入无纺布袋中,以免漂浮)后倒入适量的60%乙醇溶液,密封容器,浸泡2周后将乙醇溶液滤出后使用;使用水提法,可使用煎煮法或微波提取等方法。

② 将聚乙烯醇缓缓加入药液中,一面进行搅拌,添加量在0.1%~1%,添加量越大,胶体越为黏稠(图1-59)。

图1-59

③ 将胶体灌装入软管中进行储存(图1-60)。

图1-60

④ 使用时,将膜剂适量于患处涂抹均匀,祛除药膜时可从一侧轻轻地将药膜揭起,即可轻松取掉药膜(图1-61)。

图1-61

注意事项

★ 过滤乙醇溶液时应注意适当挤压药物,提高溶出率。

★ 添加聚乙烯醇的速度不易过快,不可一次性加入,避免在溶液中产生包块。

★ 不适合乙醇提取的药物也可用药粉与聚乙烯醇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溶液进行搅拌制成涂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