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实践教学指导

一、基本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其一般具有突发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的紧急性、原因复杂性等特征。

二、实践带教方法

(一)教师带教的素质与技能

教师首先要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急性传染病、职业中毒与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救治与应急处理的方法;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程序;熟悉标本采集技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疫情监测技术、健康教育等。

(二)实践指导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小讲课、案例讨论、现场演示等各种实践教学方法对学员进行授课,具有较强的现场组织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掌握教学中的听、说和反馈技能,善于与学员进行沟通与交流,突出学员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目标

学员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实践教学后应达到以下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目标

在学员先前掌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拓展巩固。通过具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的讨论,引导与培养学员的应急思维,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应具体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概念及特征;掌握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救治措施;掌握职业中毒与食物中毒的毒理特征、临床表现及现场应急处理措施;掌握针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识别诊断方法与应急处理措施;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预警工作;掌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公众健康教育技术;熟悉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二)技能目标

学员通过相关技能训练应达到以下目标:掌握常规应急技术,如个人防护、标本采集、消毒隔离等技术;掌握《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填写方法;具备一定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掌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技术。

四、教学设计

教师在熟悉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实践带教的整体教学设计。应根据学员的专业和实际从事工作情况制订教学方案和进度安排,确定教学主要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技能方法。课前要编写教案并确定具体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准备教学幻灯片、教学讲义、参考文献等资料,并确定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小讲课

小讲课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微生物检测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讲授内容和知识点应紧密结合学员今后的实际工作。每次小讲课应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时间控制在45~90分钟。讲课结束前应安排10分钟左右的互动时间,由学员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向教师提问,也可是教师结合本次教学内容重点向学员提问。

(二)操作演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涉及多项操作技能,如病例个案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个人防护、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填报、健康教育等。这些实践技能的训练可采用示范操作与模仿训练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并演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边演示边强调要领和重点,然后由学员复述,在确保理解到位和记忆准确的基础上,让学员重复教师的演示过程。学员在练习中可相互借鉴和指正,教师最后给予点评。

(三)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案例讨论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教师对案例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实际工作经验和举一反三能力、讨论过程的引导和讨论技巧的把握。教师对于整体讨论过程的掌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学员的专业背景、受教育程度、从事的工作性质,以及案例的难易程度也是案例讨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事先准备好案例资料,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选择典型和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案例进行分析,如传染病暴发疫情、食物中毒事件、自然灾害等。教师按照案例所涉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调查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学员循序提供背景资料和相关问题,学员则根据背景资料和事件进展思路,围绕特定阶段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解答。案例讨论结束后,学员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意见,解释和分析问题,形成最终结论,并对整个案例分析过程和学员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效果评估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学员是否具备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实践技能,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是把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前,各相关实践科室应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工作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此检验实践教学的质量,了解教师的带教能力。

(一)实践操作能力测评

可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等方式测试学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思维分析能力评价

可采取案例分析考试的形式,测试学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知识的全面性、调查处置的思路、对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综合分析研判能力、调查处置技术措施的掌握程度和对事件处置的评估能力。

(三)职业态度评价

可通过全面观察评价、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学员的工作责任心、科学精神、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劳动纪律、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指导重点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1.传染病疫情 是指病毒、细菌、寄生虫、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放线菌等感染导致的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短时间内病例数明显增多,远远超出历年平均发病水平,或是发生了新传染病、已经消灭的传染病或罕见传染病再次发生或重新流行。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患者,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以是生物性疾病,也可以是化学性、放射性疾病,可以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也可以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3.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波及人数较多,危害较为严重。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真菌及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及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4.职业中毒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身体受到工作场所毒物的毒性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发生人数众多或者造成较大伤亡的中毒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职业中毒多是短期内吸收较大剂量毒物引起的急性、亚急性中毒,包括化学物中毒、重金属中毒、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中毒、有机化合物中毒等。

5.农药中毒 是指在生产、使用、运输、保管有机磷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灭鼠剂的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不注意个人防护等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误食、投毒、自杀等原因引起的农药中毒也常有发生。

6.环境因素事件 是指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使水体、大气等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而导致群体性的严重健康损害,波及范围广,发病人数多。同时,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作用常较为久远,对下一代仍会产生严重的健康损害。

7.核或放射性辐射事件 是指民用或医用放射源、核电站或其他核设施意外泄漏,战争状态下遭受敌国核武器攻击而造成的群体性辐射事故。

8.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是指发生鼠疫、霍乱、炭疽、SARS、脊髓灰质炎等烈性传染病菌、毒种丢失,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受损的事件。

9.恐怖袭击 是指恐怖分子使用生物因子(鼠疫菌、炭疽粉末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毒气、毒剂)、农药、易燃易爆品、放射性物质甚至核武器对人类进行袭击造成群体性的健康危害事件。这类袭击往往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或城市要害部位,危害的范围广泛,容易引起公众恐慌和社会不安。

10.自然灾害 是指台风、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疾病流行事件。

11.其他事件 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不良反应,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内感染的暴发等。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1.事件识别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当发现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应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报告:①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③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④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⑤发生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事件;⑥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⑦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事件;⑧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⑨医源性感染事件;⑩自毙鼠、禽类成批大量死亡、恶犬伤多人等疑似动物疫情等。当核实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所规定的事件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应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县及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均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内容 首次报告尚未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可能存在隐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波及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及拟采取的措施等。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及控制措施等。

3.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区)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到报告后的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进行报告。省级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应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健康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查明事件原因,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处置情况。事件规模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级别时,根据分级处置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应报请当地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

4.报告工作评估

(1)初次报告:及时报告率=规定时间内报告事件数/应报告事件数×100%。

(2)进程报告:报告率=有进程报告事件数/应有进程报告事件数×100%。

(3)结案报告:结案率=实际结案事件数/实际报告事件数×100%,及时结案率=及时结案事件数/应结案事件数×10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与应急响应启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框架一般包括:①预案制订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相关部门的职责;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原则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反应措施;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分级反应措施;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善后处理,包括处置评估、奖惩、抚恤补助、补偿等;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经费、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储备与调度,机构和人员队伍培训建设等保障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与健康相关事件、危险因素的信息资料。对信息资料进行核对后,分析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布及动态变化,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卫生行政部门、信息提供者以及其他相关主体,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监测内容包括:法定传染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症状监测及实验室监测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是指运用各种医药卫生知识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内外历史资料以及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预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和危害程度。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事件发生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对事件级别作出认定,然后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报请当地政府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如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是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对疫情进行评估,组织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

1.出发前准备 在赶赴现场前,应首先了解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受威胁人数;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形成初步假设,针对假设起草现场工作方案,并从技术、人员、物资和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准备。

(1)技术准备: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向有关专家请教,以及与相关实验室联系现场采样和检测准备事宜。

(2)人员准备:根据事件性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组,一般应该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消毒杀虫、健康教育、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出发前明确职责和分工。

(3)物资准备:一般包括个人防护用品,样本和标本采集、运输的设备和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预防药物或疫苗,消杀器械,调查取证器材,调查表等。

(4)后勤保障:车辆、交通、通讯、食宿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等。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尽快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其内容一般包括:准备调查人员、核实诊断和确认暴发存在、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和确认病例数量、描述疾病三间分布、建立病因假设并验证、完善补充调查、形成书面报告等。值得注意的是,对疫情采取控制措施应该在调查的同时进行,在取得初步调查结果的情况下即采取初步控制措施,并且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对已采取措施效果的评价,及时予以调整。

3.现场处理

(1)疫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迅速控制事发现场及周边区域的人员和车辆的流动,减少集会活动,避免人群聚集,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若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针对性地对疫区采取一定的封锁措施,直至疫区处理达标。

(2)医疗救护:开展卫生救援,积极救治患者。怀疑为传染病时,应对尚未隔离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共同暴露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实行重症和普通患者、疑似和确诊患者分开管理;开展标本的采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提出根据传染病疫情划分疫点、疫区的建议。对污染中毒事故应视情况,协助救助患者、分析中毒原因,控制可疑场所和物品,对中毒事件现场周围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区域进行毒物监测和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控,协助有关部门制订疫区、事故污染区封锁、疏散或隔离受威胁人群的方案。配合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卫生行政部门,正确引导公众积极合理的参与并配合事件处理工作。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1.健全网络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加强应急网络建设和管理,规范自下而上的报告程序,保证及时、有序、准确报告,层层负责,责任到人。

2.加强预测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和历史规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测预报,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苗头识别依靠基层卫生人员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发现有赖于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早诊断有赖于基层卫生机构的辅助诊断设备;早报告有赖于责任人的法律观念。因此,造就一批业务精、法律意识强的卫生人员,是及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头的保障。

3.疫苗免疫 对于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突发疫情,其防范可采取加强免疫工作,提高接种率,以有效控制或消灭针对性疾病。在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或预测突发传染病疫情流行前实行应急预防接种,也是一种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手段。

4.健康教育 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内容如下: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控制工作的意义和科普知识,主要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影响因素和发生原因;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及自我防护知识,现场自救和现场逃生技巧等;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及公民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义务和报告的方法。

八、思考题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承担哪些作用?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应该如何开展疾病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