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儒家德养,心主神明

《黄帝内经》数次言及“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神明”因此成为中医心理学的首要和重要命题。中医学认为天地万物、人类社会都是一个阴阳统一体。心神所以要修明是因为每个个体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阳正、阴负两方面。在进化长河中,人类既经历了顺境,也经历了逆境;即积淀了正能量,也积累了负能量;既有阳光、善良一面,也必有阴暗、邪恶的一面。任何个体成长过程也注定具有阴阳二重性。如何在“任物”“处物”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使知识在“心主神明”的引导下达到心智成长,获得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就要对“根性种性”中的阴阳两性有意识地去劣存优,强化和发展正积淀、正能量,也要弱化和剔除负积淀、负能量。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与从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在修心明神方面有诸多研究可以借鉴,而以孔子“君德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早已融入国人的“心主神明”的教、养体系中。现在国人的心理问题之所以比较多,与现在父母“教”“养”分离,“教”“养”颠倒,先“养”后“教”,早“养”晚“教”,只“养”不“教”,甚者“只生不教养”有关。教养教养,教在先,养在后,合二为一,不可分离。

1.心主神明,君主之官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也提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歿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两篇所论皆以君主治国做比喻,阐述心作为君主之官对其他脏腑的影响,及其在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心主之神明,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石;心主之神不明,是身心疾病产生的根源。

1)心主神明,养生则寿

《黄帝内经》言心主神明,其义有三:一者,心主须为君主,具有君子之德;二者,心为神之主,心即是神,神即是主,主管、主导、主宰,故曰“心为一身之大主”;三者,心主之神一定要明。主明即神明,神明即主明。心之神如国之君。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可有昏君;身不可一日无神,更不可有昏神。明有明晓事理、明辨是非、明白无误、明晰不惑、明智理性等多重含义。《黄帝内经》把复杂的心理现象高度概括为“心主明”与“心主不明”两个方面。心主之神明还是不明,不仅是判断个体的“任物”“处物”能力,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个体是否罹患精神、情感、心理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及行为都可归属于该范畴加以讨论。

每个人的识神都由初生时的蒙昧状态,伴随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周围环境的熏染,从小到大的各种启蒙教育、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等逐渐明晰起来。心神由昧到明的变化是一个漫长、复杂的心理成长过程,其与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体心理形成过程、心理成熟水平、心理修正过程、心理理智程度等诸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好,神识正,正则明。神明如镜,杂念不染;神明心正,妄念不起。心主明能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理性健康思维处于主导地位,能理智地处理人生的各种成功与挫折,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故修心明神首先要做到自明。人贵有自知自明。主明身健,养生则寿。

2)心主不明,十二官危

心主之神明还是不明,与先后天因素密切相关。佛家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分为“本有”与“新熏”两大系统,即“生得”与“习得”。生得指个体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特制,如本性善良、生性鲁莽、谨慎小心、粗心大意、性格内向等。习得指个体通过学习与修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些心理特征,如三思而行、沉稳老练、谈吐儒雅、彬彬有礼等。生得系统受先天因素支配较多,习得系统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多,两者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主神明的程度及范围。

在后天的“任物”与“处物”过程中,识神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周围环境世界。目之视觉属眼识,耳之听觉属耳识,鼻之嗅觉属鼻识,舌之味觉属舌识,皮肤感知觉属身识,思维属意识。“任物”“处物”的环境会对识神产生一定的“熏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确、正面、良好的环境熏染,心主神明程度高。错误、反面、邪恶的环境熏染,心主不明程度高。心主不明者由于五官所感知的外部世界及内心体验出现偏差和变异,导致心理变态,或心理异常,是精神、心理疾病产生的基础,与人格障碍、人格异常、人格变异、人格缺陷等也密切相关。心主不明可导致变态自我,若在成长过程中境遇不良,则易形成特殊的社会人格模式。如抑郁症患者,其目所见的多是社会的阴暗面,而逐渐形成反社会人格。疑虑症患者疑心重,且戒备心理较强,易形成迫害妄想,而使行为过激,行动具有攻击性等。一方面导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的后患,如酗酒、吸烟、纵欲等各种不良嗜好。另一方面,神明异染或迷蒙影响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并易患各种身心疾病,或精神、情感、心理性疾病。《鬼谷子·反应第一》言:“忘情失道”。老子提倡“择善地而居”,并认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心主神明”与“心主不明”作为中医心理学一个重要命题的两个方面,展示了心主神明与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心主不明与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之间的重要关系。心主神明与心主不明看似是个体行为,实是社会行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稳定程度,并非个体在封闭状态下独立完成,也非一时一事、一蹴而就的。心主由昧到明是一个漫长的心路历程,随着生理年龄不断增长,个体的人生阅历不断丰富,心理年龄不断成熟,再加上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使个体的良性熏染增强,心灵得到净化,异常心理不断得到矫正,心主不断得到正面强化,心神可由小明转为大明。反之,不良的社会环境会使恶性熏染不断,个体心理得不到及时矫正,心灵得不到净化,心神受到异染与损毁,心神也可由明转为不明。

3)君德修心,终生而为

万物变化,世间无常。心神在一生的“任物”“处物”过程中不断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始终处于不断熏染和变化中,所以修心明神要终身为之。现代教育模式总体上属良性熏染,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些不良熏染。物欲名利的熏染可使心主由明转为不明,如现实社会中的腐败与堕落等。及时地修心明神也可使心主由不明转为明,如弃暗投明、弃恶从善、回头是岸等。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曰,“之世,邪不能深入也”。今日社会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精神上越来越远离恬憺之世。恬憺之世外求不得,只好内修恬憺之心。《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提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修心养生的最高境界。“恬”是愉悦、恬静、快乐;“憺”是淡定、平静、安详。心净(静)如镜,不着尘埃,不得迷蒙,不得异染,得正大光明之心,是心主神明之佳态。反之,杂念蜂起,欲多神迷,神明异染,是心主不明之来源,如对名利不正当的追求,对财富不正常的奢望等,都可能使人因财迷心窍、权迷心窍、情迷心窍、色迷心窍等,出现犯病、犯错、犯罪等情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是修心明神、伦理道德的典范。儒字左侧是一个“人”,右侧是“需”,意谓儒家学说是做人所必需的学问。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君子之德,是品德高尚、人格完美与高尚情操的最高典范。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言:“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易经》爻辞对君子之德有明确的言行规范及修习方法,摘录数条,以飨修心明神之士。

(1)《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终日乾乾……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周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4)《周易·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5)《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

(6)《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7)《周易·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8)《周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9)《周易·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10)《周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11)《周易·咸》:“君子以虚受人”。

(12)《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13)《周易·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14)《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信而行有果”。

(15)《周易·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16)《周易·益》:“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7)《周易·升》:“君子顺德,积小以高大”。

(18)《周易·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19)《周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20)《周易·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21)孔子曰:“君子多乎哉勿多也。”

可见修君子之德非易事,修心明神更非易事。

4)“使道通畅”,神明保障

(1)“使道”概念。“使道通畅”是心主神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说也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此处“使道”,除王冰(710—804)的“使道谓神气行使之道也”的注释外,还是“神气往来之道”和“心神驱使之道”。听人劝,过减半,属“使道通畅”。烟瘾、酒瘾、网瘾等不良嗜好,不听劝告,难以戒掉,属“使道不通”。某些顽固不化、脑筋不转弯或不开窍的、严重的神志病患者,如孤独症等,言语开导疗法不起作用,也属“使道闭塞而不通”。

简言之,心神所统领的魂、魄、意、志与“知类之窍”之间的往来通道就是“使道”。《鬼谷子·符言》曰,“心为九窍之治”,说明九窍的感知功能都由心神统领,“任物”“处物”都受心神驱使及主宰。

(2)使道构建。“使道”的构建伴随胚胎期的形神发育同步进行。从“两精(必含本神)相搏(受精卵)谓之神(新生命启动)”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元神舍藏处)”,再到“五藏已成,神(元神)气舍心(心神), (肝)(肺)魄毕具,乃成为人”的整个形神发育过程中,都伴随着“使道”的形成和发展。形神是立体的,“使道”也是立体的。心神与魂、魄、意、志之间,五藏神与其所配属的眼、耳、鼻、舌、口五官神窍之间,心神与五官神窍之间的通路都可归属于“使道”范畴。形神发育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的过程。胎儿未出生前,虽“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然因其并未直接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神、魂、魄等藏神多寓于五脏而少寓于官窍,心神与五官神窍之间的往来通道尚未完全建立和通畅,所以胎儿虽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胎教基础),但尚属元神的本能驱使,属无意识的本能活动。

(3)使道通畅训练。胎儿出生后独立面对外部世界,感官之窍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声音对耳的听觉训练,光色对目的视觉训练,父母双亲的亲吻抚摸对皮肤毛窍的感知觉、感触觉刺激等,都有益于“使道通畅”的建立和完善。《鬼谷子·本经阴符》曰,“知类在窍”。要让位于体表的各种窍开,具有神识功能,就必须让舍藏于五脏内的神、魂、魄、意、志五藏神能外达“知类之窍”。婴儿每天睡眠达22~23小时,也是因为五藏神多内舍于五脏而未外达五官神窍之故。众所周知,胎生动物,如狼、狗、狮、豹之类,普遍存在着“舐犊”行为。雌性用舌头舔舐刚出生的幼仔,这个看似舔干湿漉漉身体的简单行为,实则也隐含了“使道通畅”训练的“舐犊之情”。“使道通畅”训练就是促使内舍与五脏的神、魂、魄、意、志五藏神外达于他们所配属的眼、耳、鼻、舌、口及皮肤、毛窍等外部“知类”官窍,建立它们之间的往来通道,并使之畅通无阻,使新生代的感知觉、触觉反应正常和灵敏,为以后心神“任物”“处物”的认知发展奠定基础。卵生动物一定要自己破壳而出,也蕴含此义。没有“使道”的建立和通畅,心主“任物”便无法进行,以后的认知发展包括“处物”的能力也无法获得。

婴幼儿“使道通畅”的训练是渐进、缓慢而逐步进行的。出生后,特别是三月龄前,是“使道”建立与通畅训练的关键时期。父母应有意识地在声、光、色、语言、抚触、眼神、移动景物等多方面对婴儿的各种感官之窍进行刺激,让内藏于五脏的神、魂、魄、意、志五藏神,能逐步外寓于眼、耳、鼻、舌、口等感官之窍,使在体表的五官神窍与在内的五藏神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之道。新生儿没有痛感,打过一次针后便对这种不愉快的体验留下记忆,以后再打针便会哭闹不止。婴幼儿不会分辨五味,通过反复经历和大人引导才知五味。这个过程就是“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的味觉认知发展过程,待“任物”丰富多样,经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谋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的高级认知发展过程。所以,“使道”的建立与通畅是心神“任物”与“处物”的前提和保证。

(4)使道闭塞不通。《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此处的“使道闭塞而不通”主要是指心神与十二官之间的神气行使之道“闭塞而不通”,也可能包括十二官的功能失调和气血津液等多种功能的阻滞、壅塞不通等。

如果婴幼儿时期缺乏心理关爱,缺少亲情沟通与交流,“使道”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未得到有效的通畅训练,则可能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发生。孤独症患儿无法实现和完成《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的认知过程,因而他们有广泛的认知发展障碍,并无法与人沟通交流。他们的神、魂、魄、意、志五藏神潜藏于心、肝、肺、脾、肾五脏内,与其所配属的五官神窍之间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往来行使之道,他们的感知功能零散而不能被心神有效整合,“任物”过程不能完成,“处物”能力便无法获得。由于内外部世界无法沟通,他们只能生活在孤独的世界里,属“使道闭塞而不通”的严重情况。自然分娩的婴儿头部及全身皮肤经产道强力挤压,与母体有密切接触,对激活“知类在窍”和“使道通畅”建立颇有助益。剖宫产的婴儿没有经历此过程,对“知类在窍”的功能激活和“使道通畅”的建立应有一定的影响。生命过程是一个自然过程。胚胎期顺其自然发育,减少人为干扰是上乘之举。人为的采用一些药物或手段,进行所谓的促进大脑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会导致形神发育不同步、不协调,甚至形神分离,这可能是儿童孤独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成年人也可因各种不当欲望,如情迷、权迷、钱迷、色迷等,或因各种邪气闭阻,如痰迷心窍、瘀阻心窍、湿蒙心包等,使“使道闭塞而不通”,导致各种精神、心理、情感疾病,或犯错、犯法、犯病等。心主明,使道通畅,五官神窍功能正常,患者听得进、想得通,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才有用武之地。若心主不明,神使之道不通,五官神窍不利,患者听不进、看不进,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使心理治疗无法实施或失效。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多伴有“使道闭塞而不通”,其对周围的美食、美景、美音、美色、美物等都不感兴趣,仅凭一般性的心理疏导很难使其走出抑郁状态。

“使道”言“神可使”,或曰“神可主形”,驱使脏腑功能保持正常。“神不使”则言“神不可使”,或曰“神不主形”,无法驱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这与疾病转归有关。《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在论及严重疾病和情志内伤疾病时指出:“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对此,张宛邻(1764—1833)解释道:“神不使: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故施治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是其神之可使也。”

(5)使道偏通训练。“使道通畅”训练在婴幼儿早期可能是无意识的、自然进行的,但到了学习阶段,儿童或家长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这种有明确目标的特殊技能或手艺的训练培养过程,可归属于后天“使道”偏通的训练过程。张介宾《类经·梦寐》言:“神动于心,则五藏之神皆应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神至之处便有神奇功能。心神常来常往之处,便是独特擅长之处,魔术家的手、画家的手、弹钢琴的手、投篮球的手、踢足球的脚、绣花女的手、中医摸脉的三指等都属“使道”偏通训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