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知音
蔡邕遭逢汉朝末年的乱世,避居吴郡。有一天,那地方有一个人用桐木烧饭。蔡邕听见柴火的爆裂声,知道这是好木材,就向那人商请,要了这木材,把它制成一张琴,弹起来声音果然很好。然而琴的尾巴上还有焦痕,因此当时的人称这张琴为“焦尾琴”。
蔡邕深通音乐。他在陈留时,有一次他的邻人请他去喝酒。他走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喝得很酣畅,有一个客人正在弹琴了。蔡邕在门外偷听一下,想道:“唉,他们叫我来喝酒,而这音乐有杀气,是甚么道理?”他就回去。管门的人报告主人:“刚才蔡君来,在门外站一会就回去了。”当地的人都很敬仰蔡邕,主人听说他过门不入,就亲自去追他,问他原故。蔡邕老实告诉了他。两人都觉得不快,就去问弹琴的客人。客人说:“我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螂想吃一只蝉;蝉将飞未飞,螳螂跃跃欲试。我提心吊胆,唯恐螳螂吃[不]了它。这难道就是杀气,而表现在琴声中么?”蔡邕莞尔而笑,说:“正是这原故了。”
出处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