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区域发展的显著差异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

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由于地区之间在自然禀赋、地理区位、人口分布等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差别,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胡鞍钢(2001)曾以“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对我国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形象描述。区域发展不均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以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为核心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1978年以后,为了加快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逐步由均衡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非均衡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旨在通过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并通过发达地区的溢出效应带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该战略的实施使沿海地区的经济实现了腾飞,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创造了20世纪后20年为世界所瞩目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吴殿廷,2011)。然而,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不断扩大。适度的经济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而过大的经济差异则会弱化业已形成的经济分工与合作,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潘竟虎,张佳龙,张勇,2006)。因此,如何处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在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经济增长率的同时适度缩小区域差异,以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是现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十二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议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践上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张敦富,覃成林,200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从为追求各区域发展的绝对均衡性,国家在“一二三线”地区“遍地开花”,均衡布局生产力;到旨在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效率,将经济建设重点东移,“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到效率与公平并举,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主旋律”(陆大道,刘毅,樊杰,1999;陆大道,2009)。

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异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但长期的非均衡发展也积累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包括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区域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生产力布局总体上不尽合理、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等(汪阳红,2010)。2011年3月,中共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将“十一五”时期所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概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将不同的区域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划分为四大类型区。按照类型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有效避免按照板块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板块区内部异质性太强而导致区域政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贾若祥,2010)。它与以板块划分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战略相辅相成,将共同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探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是我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重大议题。

(三)旅游业产业地位的提升使得旅游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突显

旅游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性,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区域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邵琪伟,2011)。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旅游业的产业地位逐步提升。从1981年的综合性经济产业、1998年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2006年的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再到2009年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国家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2007年到2009年,国家先后发布的关于四川汶川、重庆、长三角、东北地区、广西、海南等地的发展指导意见均将旅游业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图们江、长株潭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海南岛、北部湾等国家重点区域规划中,旅游业也都被置于重要的位置。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这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形势下,进一步明确旅游业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旅游业发展推进国家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四)旅游业的产业属性使其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协调成为可能

导致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而对于我国西部的大多数欠发达地区而言,地理区位不优、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再加上我国长期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机会、优惠政策及相关的物质支持等都严重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使得西部一些原本基础和条件比较好的区域也丧失了发展机会。先天的不足与后天的失调使得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旨在平衡四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并对四大地带之间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的态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部分地区,如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等地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人均GDP已经跃升至全国前列。然而,高经济增长率的背后隐藏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隐患。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探索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动力产业的任务势在必行。

旅游业所具有的产业属性使其可以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重点产业和优选产业,并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协调作用。

首先,旅游业作为生态特色鲜明的“无烟产业”,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旅游业的生态化发展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能有效地回避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生存环境的直接改变和破坏(刘锋,2011)。“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全面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该战略的划分方法,西部有很大部分地区都将被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旅游业由于其鲜明的生态特色将成为西部地区的重点产业和优选产业。

其次,旅游业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所涉及的要素非常广泛,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通过吸引、促进、引导、规范、协调游客的跨区域流动,旅游业可以带动资金、物料、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交换,从而实现相关要素和产品的价值增值。同时,旅游业通过为众多产业部门搭建跳板,带动交通、商贸、金融、信息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产品由生产到价值实现的惊险一跃,从而加快了需求到供给的转化过程(黎洁,2007)。通过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适度引导,发挥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可以有效地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就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数的研究视角集中于制造业,认为是制造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范剑勇,杨丙见,2002;贺灿飞,谢秀珍,2006;郑若谷,2009)。实际上,服务业是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的重点产业(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而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由于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和带动作用,已在国际上被公认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数不胜数,但针对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都是在论述旅游业的区域经济效应时轻描淡写地对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进行描述,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书运用区域要素流动理论和旅游流理论系统地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并就基于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路径进行阐述,对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影响和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两个领域的研究都形成了有益的补充;本书还从时空二维角度分析我国的区域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差异现状及演变,弥补了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影响研究中重时间维度、轻空间维度分析的薄弱环节。

(二)实践意义

从宏观背景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是区域发展的主流形式。因此,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适度调节,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与公平并举,是各省份乃至全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旅游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背景下,旅游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全国有众多省份将旅游业确立为本区域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寄期望于借助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书在对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进行了规范与实证研究之后,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与机制入手,详细分析了旅游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协调机制和基本路径,并提出了以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从而为充分理解和把握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规律,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旅游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