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 康振宇
- 3873字
- 2021-03-26 11:02:45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本书的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
第一,从理论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来源国以发达国家为主,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基本上是基于发达国家的视角。目前,很少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然而,国际经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这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的一种新现象。但是,由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还不完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大都局限在实证研究上。本书将系统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理论,从而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提供理论的参考。另外,还将从理论上阐述采用增加值贸易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原因,分析增加值贸易的本质和优点,进而准确评估贸易效应的实际效果。
第二,从统计上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特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主要包括总体趋势、区位分布和行业分布。一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本国海外投资政策有关。通过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演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变化。另一方面,中国数据统计的方法和数据的详细程度还不能满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分析,有时候根据现有的数据可能还会导致一些数据的误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是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流入目的地来统计和汇总投资额,而不是按照最终流入目的地来统计,因此采用现有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中国海外投资的区位分布和行业分布。为了避免数据的误读,需要补充一些最新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研究,从而全面、准确地掌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主要包括总体趋势、中间品贸易、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等特征。目前,国际上还普遍采用传统的海关贸易数据实证研究国际贸易,但是国际贸易结构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从以最终产品为主向以中间产品贸易为主转变,这导致采用海关贸易数据时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结论不一致。为了准确评估贸易效应,本书同以往的研究不同,采用增加值方法核算中国对外贸易。由于中国双边增加值贸易数据不能直接获得,需要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因此本书将介绍增加值贸易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计算获得的中国增加值贸易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而且,为了比较两种核算方法的差异,还将在分析对外贸易特征时进行两种数据的对比,进而体现增加值贸易的优势。
第三,从计量上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包括两方面内容: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前者是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后者是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然而,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主要还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很少涉及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的研究。对于中国而言,贸易结构远比贸易规模重要得多,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贸易结构问题。因此,除了研究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外,还需要分析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鉴于以上本书研究思路的阐述,以下我们绘制了本书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结构
1.4.2 研究内容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以及围绕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这一主题,我们对本书的基本研究内容进行了如下归纳。
第一,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分析贸易替代效应和贸易互补效应的理论假设与结论,以及采用增加值贸易分析贸易效应的理论依据,为本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这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以及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而且,为了克服官方统计数据的局限,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被忽略的一些特征。
第三,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这部分内容总结了国际贸易的增加值核算方法,强调了传统贸易核算方法的缺点。而且,采用增加值核算方法计算了中国的增加值贸易和相关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结构优化等特征,同时比较了两种国际贸易核算方法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特征上的差异。
第四,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为后面的实证分析选择控制变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因果关系。
第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数量效应实证分析。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数量效应,并且使用投资倾向(OFDI/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分析了贸易替代效应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检验了进口贸易效应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贸易效应。
第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实证分析。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含量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同时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第七,结合中国出口政策和“走出去”战略,从国家宏观层面总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4.3 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是本书研究的理论支撑,通过理论分析从定性的角度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本质联系。统计分析是本书研究的数量基础,通过统计分析从数量的角度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外在特征。计量分析是本书研究的检验基础,通过计量分析从关系的角度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定量关系。因此,本书采用了理论分析→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的一个渐进的、系统的分析体系。
(2)比较分析法,包括方法比较和国际比较。第一,方法比较是两种贸易核算方法的比较。本书贸易中采用两种核算方式,一种是传统海关的统计方法;另一种是增加值核算方法。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中采用两种核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强调了增加值核算方法的优点。第二,国际比较是中国和日本双边贸易的比较。在统计分析中,选择日本为代表性国家作为双边贸易分析的比较对象,通过国际比较呈现中国双边贸易的特点。
(3)案例分析法。出口增加值的分解方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计算方法,因此本书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增加值分解的过程,使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1.4.4 创新之处
本书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
1.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第一,本书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数量效应。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化,全球价值链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织形式,国际贸易体现为片段化和国际化的分散生产。目前,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占到了全球贸易总量的80%,然而全球价值链导致贸易核算出现大量重复计算问题——约占总量的28%。为了消除传统海关贸易核算的重复计算问题,本书采用增加值贸易数据来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即从全球价值链分配(增加值分配)的视角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增加值贸易的优点是能够准确衡量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收益,而总额出口的缺点是高估了实际出口(Johnson,2014),特别是中国的加工出口贸易中含有大量国外中间投入品,例如中国出口美国的iPhone产品中就含有大量日本和韩国的增加值。
第二,本书从贸易要素含量的视角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贸易结构的分析实际上就是贸易模式(Trade Pattern)的分析,这是国际贸易理论和经验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对外贸易结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贸易模式结构和贸易区域结构等。狭义上讲,对外贸易结构一般指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商品结构简单的可以分为货物和服务,复杂的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等。但是,按照产品类型定义贸易结构存在三个问题:①不能对贸易理论进行伪证,不利于检验哪些因素驱动国际贸易;②国际贸易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的发展,简单的统计分类无法抓住贸易结构的本质;③尽管贸易产品分类越来越细致,但是无法利用和综合这些信息。例如,按照产品分类,中国出口美国的iPhone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中国在iPhone生产中投入更多的是劳动。对中国而言,出口的iPhone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或者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按照产品分类来研究中国的贸易结构,这会导致出现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不一致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主要采用要素含量来研究贸易结构,即采用产品中国内要素含量来分析中国的贸易结构。
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在研究贸易效应中,考虑了贸易本身存在的惯性问题,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双向因果关系。
第一,考虑了贸易的惯性问题。全球市场存在刚性需求,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存在出口刚性,例如国外市场对中国机电类产品的需求。同时,中国进口也存在刚性,例如中国对资源类产品的进口。因此,对外贸易本身存在一定的惯性,它不像国际直接投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有非常大的波动。为了体现贸易的这种特点,本书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时,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
第二,考虑了双向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在很多实证研究中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对外直接投资会影响对外贸易,反过来,对外贸易也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双向因果关系在计量分析中会导致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书采用GMM方法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从而克服内生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