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矩的课堂:跨文化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 杨中举
- 2135字
- 2021-03-28 11:29:09
国际青年旅舍的中国化进程及跨文化传播效应
摘要:国际青年旅舍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发展不到20年,但在其传播发展中却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青旅文化。本文从青年旅舍的由来及中国的发展现状谈起,着重介绍青年旅舍的中国化进程中的地域选择及呈现出的本土化特色,并对青年旅舍这种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年旅舍;青旅文化;跨文化;民族特色;传播效果
一、青年旅舍及在中国发展现状简介
1.青年旅舍是舶来品
青年旅舍顾名思义,是适合青年人旅行住宿、交流的地方,而国际青年旅舍则是适合国际国内青年住宿和跨文化交流的场所。
青年旅舍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它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德国,而真正意义上第一所青年旅舍Youth Hostel(YH)则是在德国一个叫Altena的废弃古堡中成立的。1932年,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nternational Youth Hostel Federation, IYHF)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它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青年旅行住宿联盟组织。
青年旅舍和其他旅店宾馆等具有很多不同之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青年旅舍拥有别具特色的青旅文化。同世界上的国际青年旅舍一样,中国青年旅舍也同样倡导文化交流、社会责任、实践环保、爱护大自然、简朴而高素质生活、自助及助人。[1]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旅行态度,可以用“绿色、环保、节能、互助、平等、交流”来解读。绿色、环保、节能——在青年旅舍里不像其他旅店和宾馆提供一次性用具,如一次性牙刷、拖鞋、纸杯等,青旅提倡节约用电、用水,提倡空调保持恒温26℃。互助、平等、交流——国际青年旅舍的入住者不分性别、国籍、肤色、种族和宗教,青年旅舍除提供标间、大床房之外,会有出租床位的多人间,青旅提倡在同一间卧室的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互相帮助与文化交流。
2.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在1998年夏天,由广东省旅游局率先将青年旅舍的概念引入的,并且在广东建立了第一批青年旅舍。1999年我国第一家青年旅舍协会——广东省青年旅舍协会(YHA CHINA GD)正式成立并被IYHF批准成为其附属会员,2005年我国成为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正式会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年旅舍在我国住宿行业中已经初具规模,受到年青一代旅游出行的青睐。根据中国国际青年旅舍官网(YHA CHINA)的有关数据,截至2017年5月23日,我国加盟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青旅已经有297家,遍布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而且各省市还源源不断地有新的青年旅舍加入组织。
二、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地域选择呈现出的本土化特色
1.独特的民俗与建筑特色
中国国际青年旅舍在选址上往往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俗,这是国际青年旅舍中国化进程的凸出体现。
青年旅舍多分布于景点附近或者交通便利之地,往往与当地的旅游特色相一致或者融入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以南京的青年旅舍为例,位于总统府东侧梅园雍园民国别墅群里的南京时光国际青年旅舍是一座民国的官邸、前身是民国的大高同学会,据称孙中山的副官和蒋介石的秘书都曾在此居住;南京最早的一家青年旅舍——夫子庙国际青年旅舍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它的建筑外观就是典雅古韵的白墙黛瓦,露台外就是秦淮河特有的画船箫鼓,“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诗句自然浮现在脑海;南京朝天宫国际青年旅舍就是仰仗便利的交通,它位于南京市中心,在它的附近两条地铁线交叉在周边,还有十几条公交线路通往各个景区;南京老门东国际青年旅舍位于南京保存最好的历史老街巷——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旅舍建在明城墙下、秦淮河畔,建筑采用传统中式木质风格,可以尽情感受老南京的民居风貌……
一个学者在研究青年旅舍的用户体验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离景点近、位置好、交通便利、市区周边”处于整个好评社会网络的中心位置,表明旅游者对区位条件的关注和青年旅舍选址的区位敏感性。[2]青年旅舍的选址作为一个青旅文化中国化进程的最先体现往往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
2.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装修
除了选址的建筑和民俗特色之外,为了凸显青年旅舍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青年旅舍在装修时,设计中多用当地的材料、具有当地特色的装饰品与当地代表性颜色,来烘托青年旅舍独一无二的气氛。[3]例如四川稻城的稻城国际青年旅舍,这家青年旅舍的定位就是藏式民居青年旅舍,旅舍主体建筑为藏族传统外石内木三层藏房,除了保持着藏式民居的特色,旅舍更是在装饰上保留了一些藏族风格的设计。例如在青年旅舍的一楼有五颜六色的富有藏族韵味的柱子,青旅官网稻城国际青年旅舍的简介中称每个柱子都经过活佛及其高徒精心创作,除了柱子,还有印着藏式花纹的桌布、墙面装饰、柜子、沙发甚至坐垫等,无不体现着鲜明的地域及民族特色。
再比如云南大理古城风的颜色青年旅舍,这家青旅坐落于云南大理古城,是一座白族庭院。作为白族的一个聚居地,这座白族庭院也有很多白族的民族风格。旅舍的外观就有白族建筑的飞翘屋檐、斗拱重叠,木质的精雕细琢的门窗体现着白族人民高深神的木雕造诣,青年旅舍楼下的餐厅提供一些白族特色的饮食如砂锅鱼、砂锅豆腐等。
3.中国式功能区设计
中国国际青年旅舍的官网上对加盟青旅的要求中就提到功能设施,一般来说,不要求申请旅舍具备所有前台、自助旅行配套服务、餐厅、酒吧、网吧、自助厨房、自助洗衣房、盥洗设备、小卖部、公共交流活动室/区域、会议室/教室、停车场、贮物室/行李房/保险箱、安全设施、通信联络设施、环保装置、户外康乐设施等功能区,但几乎所有的青年旅舍都会有基本的餐厅、酒吧,以及公共交流区。这三个功能区几乎是中国青年旅舍区别于普通酒店最明显之处,也是最受欢迎之处,更是能体现青旅文化之处。
餐厅——每家青年旅舍都会配备自己的餐厅,方便旅客饮食。餐厅都会主打当地特色美食,如南京夫子庙青年旅舍会提供南京名吃鸭血粉丝汤、云南大理古城风的颜色青年旅舍会提供白族经典美食砂锅鱼等。作为国际青年旅舍,为了适应世界各国青年的胃口,除了提供当地特色美食,青旅的餐厅往往还会提供西餐,如牛奶面包咖啡等。
公共交流区——青年旅舍会专门留出一大片区域作为旅客们交流休息的公共区域。在公共交流区有摆放整齐的桌椅、清新典雅的绿植、不同类型的书籍。有些青旅还会养上几只萌宠如小猫小兔小狗,营造一种温馨友爱的氛围。在公共交流区的某个地方,青旅会开辟一个供旅客写下心情愿望的便利贴墙,墙上贴满了来自五湖四海逗留在青旅的青年人留下的花花绿绿的纸条和明信片。
酒吧——在中国,有的青年旅舍会留有专门的屋子作为一个小型的酒吧,但大部分青旅都会把公共交流区的一部分作为这样的一个功能区。当夜幕降临,高高的吧台,琳琅满目的各式酒品,坐在高脚凳上可以听主唱歌手弹着吉他唱自己写的民谣。青年旅舍的酒吧区有一种livehouse的感觉,但却不会给人一种放纵飘摇的感觉,而是文艺活泼。
4.含蓄慢热的文化交流
不同于西方青年的直接奔放,中国青年的交往含蓄内敛,这在中国青年旅舍的交流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各个青年旅舍内部为了让入住的青年人能够彼此交流、尽快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骑着单车环城游、举行联谊party、结伴行、在公共交流区设计各种游戏让青年人参与其中等。青旅旨在通过这些活动让在青旅的青年人逐渐熟络起来。
中国国际青年旅舍(YHA CHINA)作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得到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YHF)授权的机构,主要负责中国大陆青旅的发展和协调事务,以及代表IYHF实施在本区域内有关国际青年旅舍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除此之外,YHA CHINA几乎每年都会积极策划青年交流活动,如2013年、2016年以及2017年组织参加韩国世界青年营(Youth Rally)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的我国香港特区“昂步栈道”慈善徒步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青年旅舍的平台,为世界各国的青年搭建友谊的桥梁,促进各国青年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广“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4]
三、国际青年旅舍的跨文化传播特点及传播效果
青旅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以传播主体面对面形式进行的人际传播;二是以青旅传播主体所在的群体进行的群体传播;三是国际青年旅舍作为一个组织进行的组织传播活动。尽管大多数人采用网上查询青年旅舍、网上订房、网上评价的方式,但大众传播在当前青旅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影响却较小。
中国青旅文化的传播主体有两个:一个是以店长义工为主体的工作人员;另一个是青旅的入住者。入住者和工作人员的良性互动会为青旅文化的传播带来良好的效果。
通过分析青旅在中国传播的类型和传播主体可以看出青旅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1.多种传播类型造成不同的传播效果
(1)自由平等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在青旅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青旅员工和青旅入住者、青旅入住者和青旅入住者之间的面对面谈话以及相互熟络之后进行的微信、QQ等一对一的网络聊天等形式。人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强、互动反馈程度高的特点,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对话,传受者双方能够很快形成彼此共同的意义空间。
在这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中,无论是青旅员工还是青旅入住者都可以了解多元文化,促进文化间的包容和理解。例如青旅员工对青旅入住者讲述青年旅舍的建筑造型是当地的什么风格、装饰装修特点体现了什么民族特色,就会让入住者了解当地的文化及内涵。同样的,青旅入住者向青旅员工或者是其他青旅入住者讲述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建筑特色,也会增强其他人对其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自由平等的人际传播中,传播效果往往直接、生动且易于接受。
(2)拥有归属感的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有两种,一种是群体内部的传播活动,一种是群体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就群体内部的传播来说,青旅入住者在同一家青旅内,属于一个青年群体或者是旅行群体,彼此交流旅行经验和探讨青旅文化。就群体外部的传播来说,青旅爱好者属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群体,有学生有上班族,有汉族有少数民族,但是不同群体相聚在青年旅舍进行思想文化经验的碰撞交流,都会获得一种归属感——对旅行或者是对青年旅舍的共同爱好。
作为一个青年群体也好,作为一个青旅爱好群体也好,在青旅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这些青旅员工和入住者都会在认可青旅文化的同时形成一种群体规范。这种群体规范和青年旅舍所标榜的理念相一致,例如青旅倡导的环保,青旅群体在入住前会自觉带上自己的牙刷牙膏拒绝一次性用具。再如青旅倡导的文化交流,青旅入住者在一天旅行之后往往会主动走出房门,来到公共交流区和其他人交流或者看看酒吧的演出。碰到特别内向的或者第一次入住青旅的,青旅员工也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他们参与其中。
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群体传播氛围中,青旅文化在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接受,并且会在每次的旅行中主动选择青旅,因为青旅会给他们一种旅行中的归属感。
(3)高度组织化的组织传播。
在中国青旅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能够称为组织的也只有中国国际青年旅舍(YHA CHINA)了。作为中国青年旅舍对国际青年旅舍联系的唯一官方组织,YHA CHINA举办的活动都是更为正式的、高度组织化的,而且对青旅跨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只不过根据青旅官网数据来看,YHA CHINA举办的和国际接轨的传播活动还相对较少、参与的人数也较少,所以一定程度上,青旅文化组织传播的传播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世界各地的青旅爱好者通过YHA CHINA一起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太少。
2.传播主体的良性互动带来高效的传播效果
在中国,青年旅舍的工作人员除了店长还有义务临时工、长期工、实习生、志愿者等。作为青年旅舍对外交流的窗口和门面,店长和青旅的工作人员都要求擅于交谈、乐观大方、拥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吃苦耐劳、勤快负责。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是为了适应青年旅舍不同类型旅客的要求。国际青年旅舍的入住者以来当地旅游、求学的青年人居多,其中不乏留学生。而旅客在入住时,除了会问一些关于旅舍的基本问题还会咨询当地著名景点、交通、用餐的一些信息。所以,具有这些基本能力的店长或店员就成为青年旅舍文化传播的第一个主体组成部分,也对青旅文化良好的传播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青旅文化传播的第二个主体就是入住者。不同于其他宾馆、酒店的入住者,青年旅舍的入住者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学生和20岁、30岁左右的青年,在国外更是有26岁以下有优先入住青旅的说法,在中国这也算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因为青年旅舍旨在推动青年人走进自然、热爱旅游、广交朋友等。入住青年旅舍的租客多是到当地旅游的,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在青旅,他们和其他租客或者店里的店长、义工讲述自己的经历、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有力推动了青年间的交流互动、为各民族、地域的跨文化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青年旅舍里的员工还是来青年旅舍入住的旅客,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既是青旅文化的传播者又是青旅文化的受传者。在青年旅舍员工和青旅入住者沟通传达彼此文化观念的时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在这个双向互动传播过程中,青旅员工向入住者介绍青年旅舍的发展由来、经营理念以及需要遵守的青年旅舍要求等时,青旅员工是传播者,而入住者是受传者;当入住者对青旅文化表示认同并进行进一步沟通或者介绍他们的家乡文化、旅途中的见闻或为青年旅舍服务经营提供建议时,入住者是传播者而青旅员工是受传者。
从这个层面上看,青年旅舍文化在青年旅舍员工和入住者之间的传播,不是硬性的被动传输和接受的关系,而是依靠共通的意义空间实现有效的良性互动。这是青年旅舍文化在传播和交流中的一个特色,也是青旅文化能够更好在中国传播的催化剂。
四、结语
青年旅舍在中国发展不到20年,相比国外还有很多不成熟和值得改善的地方。但在这发展的20年,我国的青年旅舍无疑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青旅文化。随着社会和思想的进步,会有更多的青年人在旅行中选择青年旅舍,青旅文化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内涵也会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 YHA-China官方网站[EB/OL].http://www.yhachina.com/.
[2] 庞玮,马耀峰,陈婷.西藏青年旅舍住宿体验与满意度研究——以拉萨平措康桑国际青年旅舍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72-178.
[3] 樊岩绯,宫冰.探析青年旅舍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6(5):147.
[4] YHA-China官方网站[EB/OL].http://www.yha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