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名城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 蔡晓薇
- 1787字
- 2021-03-26 11:06:38
南京 中山陵警示后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逝世。他留下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为何孙中山选中了紫金山这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原来,这座紫金山自古就有王者之气。整个紫金山脉山势险峻,蜿蜒如龙,盘卧在南京的东面。在紫金山的东峰茅山西侧,还坐落着一座规模宏伟的陵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的明孝陵。人们时常发现,在阳光的映照下山顶上会出现紫金色光芒。孙中山生前曾来此地,对这儿的美景赞不绝口,萌生了以后归葬此地的念头。
当时中山陵的设计,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方案。学成归国的青年建筑设计师吕彦直依据紫金山的地形,设计了“自由钟”形状的陵墓,“钟”含有警示世人之意,寓意着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开创革命道路的伟大功绩。这一设计获得了首奖。1926年春天,由吕彦直亲自督造中山陵。
建造的过程颇费一番周折。由于在荒无人烟的山坡上施工,条件极差,材料运输尤为困难。从意大利、香港、青岛、苏州等地运来的各种石料,只能运到沪宁铁路车站,还须经市内小火车转运至督署车站后,再用自备汽车运出城外。城外道路更加崎岖,几经周折方能运至山下,然后在山坡铺上木枋、铁轨,用人力加绞关拽上山去。加上当时南京政局动荡不安,工人经常被拉走充兵,当地土豪劣绅经常敲诈、勒索,工程进展十分缓慢。吕彦直不分昼夜地奔波巡视,最终积劳成疾病倒了。
直至1929年2月,中山陵墓室、祭堂的修建才基本完成。可是吕彦直没能亲眼看到中山陵落成,就离开了人世。人们都为这位才华横溢、呕心沥血却英年早逝的建筑师感到惋惜和遗憾。
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正式归葬中山陵。灵柩沿途所经之处,都以“中山”“逸仙”命名,以示纪念。
中山陵的空中航拍图。整个陵寝像一座巨大的钟。山下的半月形广场是钟锤,墓室是钟顶,长长的墓道和台阶是钟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中山陵依然巍峨矗立,供无数海内外华人瞻仰纪念。俯瞰整个陵寝,呈木铎形,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圆顶的墓室是钟顶,长长的墓道和台阶是钟摆,连接着钟锤——山下的半月形广场。
整个陵墓用的都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象征青天,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从南端的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中间有8个平台,落差73米。台阶角度计算得极为巧妙,站在任意一个平台往下看去,底下的台阶连成一线,严丝合缝,中间平台却不见了踪影,这样精妙的设计让每一个到过中山陵的游客都不禁连连惊叹。
游龙盘曲之上,伟人长存于内,历史传承其间。这是对南京中山陵最传神的写照。拜谒完孙中山先生,站在祭堂前,眼前是一马平川的南京城,身后是巍峨延绵的紫金山,头顶悬着“民族、民权、民生”“浩气长存”“天地正气”的匾额,胸中不由得一股正气翻腾跌宕,所谓的振聋发聩,大概就是如此吧。
【城市名片】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着超过两千五百余年的建城史和近五百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另外三大古都为西安、北京、洛阳),有“六朝古都”(即三国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之称。六代豪华春犹在,如今在南京城里,还留有夫子庙、秦淮画舫、乌衣巷、明孝陵、鸡鸣寺、玄武湖、中华门等遗迹。近代以来,南京更是革命重镇,中山陵、太平天国政府、国民党临时总统府、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长江大桥等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南京跌宕起伏的近代史。
【博闻馆】
六朝金粉,十里秦淮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无论是叹咏,抑或是传说,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给南京留下了无数美妙的画卷。
六朝时,秦淮河畔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当时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秦淮文化渐趋衰弱,却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感怀凭吊,留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咏叹。到了两宋时期,秦淮河文化渐渐复苏,成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时达到鼎盛。
秦淮河景色一瞥。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飞檐漏窗,雕梁画栋,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加之人文荟萃、市井繁华,构成了集中体现金陵古都风貌的游览胜地。秦淮河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寻找六朝旧梦。
游秦淮河,最著名的莫过于乘灯船了。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描写了河上之船彩灯悬挂、灯影缥缈的美景。
如今,秦淮河依然静静流淌着,承载着一段又一段如梦如幻的江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