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内圣外王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③之以庄,则敬;孝慈④,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为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鲁国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②以:连接词,与“而”同。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③临:对待。④孝慈:当政者自己孝慈善待百姓。
译 季康子问道:“使老百姓对当政者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做呢?”孔子说:“你对待老百姓尊重,他们就会尊敬你;你以孝慈之心善待百姓,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
心读
儒家主张先“内圣”,才能达到“外王”,即自己修养成为道德高尚者,影响老百姓,教化老百姓,才能实现有效管理的政治目标。这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做法,东西方都高度认同。要求百姓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百姓不知道的,通过教化让他们知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磁场去影响和教化百姓,这就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发展到明代王阳明成为“心学”,以心力去影响人——发自内心尊重百姓,百姓就会尊重你,敬畏你。用孝慈之心善待百姓——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姓就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体制,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为政者。选拔善良者,教导后生,百姓自然会相互勉励,加倍努力。儒家以教为政的管理路径,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