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基础知识十年真题精析(中级)(2016版)
- 王建昌
- 5464字
- 2021-03-27 18:15:16
第三部分 十年真题章节同步训练及权威详解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外,还应包括(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产品的市场价格
D.产品的生产成本
【考点】需求的含义。
【试题精析】这里的需求与通常所说的需要是不同的。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缺一不可: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
2.【2014】某月,因替代品价格上升,甲商品需求量变动500千克,同期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800千克,那么,在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需求量的实际变动量是( )。
A.增加300千克
B.增加1300千克
C.减少300千克
D.减少1300千克
【考点】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试题精析】在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中,替代品的价格和互补品的价格对商品本身需求量的影响呈相反方向变化,即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下降。据此,本题中,该月综合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动而引起商品本身的需求变动,其需求量的实际变动量为+500-800=-300(千克),也即减少了300千克。
3.【2012】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平移的因素是( )。
A.该商品自身的价格
B.该商品的成本
C.该商品的税率
D.消费者偏好
【考点】需求曲线。
【试题精析】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
4.【2013】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绘制某种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生产成本上升时,在坐标图上就表现为这种农产品的( )。
A.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B.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C.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D.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考点】供给曲线的平移。
【试题精析】首先,判断生产成本影响的是供给,而且其变化会导致供给曲线的平移。其次,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导致供给量下降,因此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5.【2014】导致某种商品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是( )。
A.该商品的成本
B.该商品的价格
C.该商品的税率
D.消费者的偏好
【考点】供给曲线。
【试题精析】在供给曲线中,当商品的价格变动是会导致供给数量的变动;当商品的成本水平变动时,会导致供给曲线发生位移。据此,排除选项B,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选项C和选项D为明显的干扰项,首先排除。
6.【2011】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称为( )。
A.平均价格
B.理论价格
C.平准价格
D.均衡价格
【考点】均衡价格的基本概念。
【试题精析】均衡价格是指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7.【2012】当某种生活必需品(如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时,政府一般可以采取的干预方式是( )。
A.限制进口
B.实施最高限价
C.实施保护价格
D.增加政府库存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分析。
【试题精析】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某种生活必需品(如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时,政府一般采取最高限价方式进行干预。
8.【2008、2007】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
A.平衡措施
B.引导措施
C.紧急措施
D.干预措施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分析。
【试题精析】所谓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中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该措施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9.【2013】当某种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时,为保障大多数消费者的基本生活稳定,政府采取最高限价进行干预,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A.政府储备增加
B.供给过多
C.生产成本上升
D.供给短缺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分析。
【试题精析】由于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从而导致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结果就是市场供给短缺。
10.【2010】政府对部分食品实施最高限价政策时,最可能导致的情况是( )。
A.出现市场短缺
B.刺激生产增加
C.引起产品供给过剩
D.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分析。
【试题精析】详见第9题试题精析内容。
11.【2009】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取消农业税
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
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保护价格分析。
【试题精析】一般来讲,当实施保护价格政策,出现产品过剩现象时,如果没有政府的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者黑市交易等问题,并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下降。因此,为保证保护价格措施的有效实施,除了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之外,还必须建立政府收购和储备系统,以便当市场出现供给过剩时,政府及时入市收购过剩产品并予以储备。
12.【201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0.5,当价格为每台32元时,其销售量为1000台。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下降1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是( )台。
A.950
B.1050
C.1000
D.1100
【考点】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试题精析】需求价格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据此,综合本题题干所述可得:0.5=需求量变动率÷10%,则需求量变动率=0.5×10%=5%。这种商品价格下降1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1000×(1+5%)=1050(台)。
13.【2011】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件。按照弧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
A.0.40
B.0.67
C.1.50
D.2.00
【考点】弧弹性计算公式。
【试题精析】
Ed=(-200 ÷ 200)÷(2 ÷ 3)=-1.5
由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始终是负数,所以可以直接用绝对值表示。
14.【2012】某城市决定从2011年8月1日起,把辖区内一著名风景区门票价格从32元提高到40元,已知该风景区2011年8月的游客为88000人次,与2010年8月相比减少了12%,则以弧弹性公式计算的该风景区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 )。
A.0.57
B.0.48
C.1.10
D.2.08
【考点】弧弹性计算公式。
【试题精析】
15.【200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考点】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试题精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16.【2012】通常情况下,生产者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而增加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 )。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
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
【考点】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试题精析】详见第15题试题精析内容。
17.【2009】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两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考点】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试题精析】某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需求量同向,与其互补品需求量反向。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上升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下降80个单位,总共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下降30个单位。实质上,本题重点考查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8.【2010、2008】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互补品
C.X和Y是高档品
D.X和Y是低价品
【考点】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试题精析】在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中,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表明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19.【2013】可以用于判断两种商品或者服务是否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指标是( )。
A.需求价格弹性
B.需求交叉弹性
C.供给价格弹性
D.需求收入弹性
【考点】需求交叉弹性。
【试题精析】需求交叉弹性是确定两种商品是否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标准。
20.【2013、2010】假设消费者收入增加25%,会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0%,则该商品的类型为( )。
A.低档品
B.高档品
C.劣等品
D.必需品
【考点】需求收入弹性。
【试题精析】就一般商品而言,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本题中,需求量的变动为10%小于1,则表明该商品的类型为必需品。
21.【2012】假设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个人收入增加了20%,由此导致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下降了12%,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商品属于( )。
A.高档品
B.边际商品
C.低档品
D.必需品
【考点】需求收入弹性。
【试题精析】本题题干中所述的现象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了。这与“低档品”需求收入弹性产生的现象完全一致,故正确答案应为选项C。
二、多项选择题
1.【2013】需求的构成要素有( )。
A.消费者偏好
B.商品价格
C.生产者预期
D.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E.消费者有购买欲望
【考点】需求的含义。
【试题精析】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二者缺一不可: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
2.【2010】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
B.互补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
D.预期
E.生产成本
【考点】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试题精析】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如下。
(1)消费者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3)产品价格。
(4)替代品的价格。
(5)互补品的价格。
(6)预期。
(7)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除牢固识记上述各因素外,考生应注意识记,在上述几个因素中,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的产品价格。
3.【2009】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
A.供给短缺
B.生产者变相涨价
C.黑市交易
D.生产者变相降价
E.过度生产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分析。
【试题精析】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产品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购买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力时,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还会导致“走后门”现象以及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变相涨价的现象。
4.【2014】关于政府实施最低保护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B.保护价格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C.实施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过剩
D.实施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配给制
E.保护价格的顺利实施需要政府建立收购和储备系统
【考点】保护价格分析。
【试题精析】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所以,其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如果此时没有政府的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等问题,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下降。因此,要保证保护价格的顺利实施,除了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外,还必须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否则,保护价格必然会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排除选项B,选项A、选项C和选项E正确。保护价格的实施一般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最终可能导致生产的过剩,所以实施保护价格是不可能导致配给制的发生的,配给制只有在实施最高限价时才可能出现。故此,排除选项D。
5.【2012、2008】关于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保护价格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B.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C.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过剩
D.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短缺
E.保护价格会导致变相涨价现象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保护价格分析。
【试题精析】一般来说,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正是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从而导致市场供给过剩。本题选项A、D、E所述均为最高限价的表述内容,故排除。
6.【2010】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 )。
A.供给短缺
B.生产者变相涨价
C.市场过剩
D.生产者收入下降
E.产量增长
【考点】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保护价格分析。
【试题精析】由于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因此其一方面会大幅度刺激生产,导致生产增长;而另一方面却会限制消费,导致市场供给过剩。本题选项A、B、D所述均为最高限价所导致的结果,故排除。
7.【2011】决定某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
A.该种商品的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B.该种商品的生产周期长短
C.该种商品的生产自然条件状况
D.该种商品在生活消费中的重要性
E.该种商品用途的多少
【考点】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试题精析】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2)商品的重要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8.【2012、2009】通常情况下,影响某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有( )。
A.该种商品的生产自然条件状况
B.该种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
C.该种商品的生产周期
D.该种商品的重要性
E.该种商品的用途
【考点】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试题精析】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时间、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其中,时间是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首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A 5.A 6.D 7.B 8.D 9.D 10.A 11.C 12.B 13.C 14.A 15.C 16.D 17.B 18.B 19.B 20.D 21.C
二、1.DE 2.ABCD 3.ABC 4.ACE 5.BC 6.CE 7.ADE 8.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