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会计电算化(第2版)
- 刘建华 卜红宝 孙建文
- 5302字
- 2021-03-27 18:30:44
1.1 会计电算化简介★
考核说明:本节主要介绍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与ERP相结合的系统,不是考核重点,了解即可。
1.1.1 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会计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应用一套自身特有的方法,从价值方面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因此,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通过采集、传输和存储取得大量的数据,并对此进行分类、汇总和系统处理,为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在历史上,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逐步社会化,会计也随之发展。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会计逐步由简单到复杂,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会计数据处理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经历了手工操作、机械化和电算化几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兴科学,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它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核算和管理,通过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即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应用中的代名词。与此同义的还有电脑会计、EDP会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等。可见会计电算化要有计算机代替记账、算账与报账,并能对信息进行分析,为管理决策服务的功能。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及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设等。
※重点提示: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包括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填制会计凭证电算化、登记会计账簿电算化、成本核算电算化、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等。
1.1.2 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逐步开展,要求加强组织、规划、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1996年,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事件之一是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的法规文件——《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为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发展创造了稳定有序的环境,使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大规模快速发展。中国会计电算化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管理和强有力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大小小的会计软件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先锋、用友、金蜘蛛、万能、润嘉等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
1994年,财政部颁发了一系列文件,明确制定了2000年要实现的会计电算化目标,以及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核算型”会计软件已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管理上的需求。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将“适应企业会计转轨变型的要求,会计软件将由记账报账型转向经营管理型研究”列为主要内容之一。1996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1998年6月,我国20多家著名的财务软件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出了“向企业管理软件全面进军”的宣言。“管理型”会计软件的研究和企业管理软件的研究在我国拉开了帷幕。
这10年中,在财政部及各省财政厅(局)的推动下,一方面商品化会计软件逐步走向成熟,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使会计软件生产厂家从几百家逐渐向十余家集中,实现了会计软件标准化和规范化,由此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会计软件从初期的账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几个模块,发展到采购、销售、库存等模块,并与业务结合起来,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重点提示: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分类有三种,即核算型会计电算化、管理型会计电算化、决策型会计电算化。它们分别用于会计的事后核算、事中控制和事前决策。
1.1.3 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在发展初期,会计软件主要是实现凭证的录入、记账、查账和编制报表。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会计业务的处理、判断逐渐融入会计软件中。会计软件从总体上讲还是一个人机系统,在业务处理上,需要会计人员作相关的业务判断。随着会计软件的发展,逐渐将一些专业判断融入软件中,从而使得软件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在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主要实现会计管理的电算化。这一阶段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人员进行决策的系统,它不是代替人决策,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提供各种科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方案,以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
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内容,将原本由人力完成的复杂的会计专业判断转变为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公式和模型,当实际业务发生后,再把实际数据输入计算机,自动与计划、预算或定额标准相对比,如有偏离,及时输出信息,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规划、预算或定额的正常实施。它能够将数据冗余度减到最低,数据能够无限扩张,形成分布式终端和构造网络,如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经济处理模型等。
1.1.4 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1. ERP的发展历程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MRP、闭环MRP、MRPⅡ、ERP、ERP协同。
1) 20世纪60年代的MRP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不可能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库存问题,为了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订货点法是此时的重要方法之一,企业在库存减少到某一警戒点后,便补充库存。这种方法局限于物料的采购,在物料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这种稳定的物料需求环境却是难得的,因此,其作用便显得十分有限。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库存订货计划方法,即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阶段。这种方法就是将物流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将物流需求区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进行管理。独立需求来自企业外部需求,相关需求来自物料间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料计划为核心的逻辑模型。MRP系统的指导思想是追求最低库存,从而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2) 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MRP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人们提出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物料计划不再是系统的唯一,生产能力需求、车间作业计划、采购作业计划等环节全部纳入了MRP的逻辑循环,最终形成了企业的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闭环MRP(Closed-loop MRP)逻辑系统。
3) 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阶段
闭环MRP的出现解决了生产制造中的很多问题,但由于其仅仅局限于物料资源,对于企业的整体运作还是远远不够的。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闭环MRP集合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子系统,发展成为MRP Ⅱ理论,即制造资源计划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于基本MRP而记为MRPⅡ),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MRPⅡ相对于MRP的最大变化在于扩展了MRP的范围,从物料需求到制造资源,在理论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MRPⅡ中一切制造资源都被考虑了进来,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等各个子系统集为一体化的系统。MRPⅡ的基本思想是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制订生产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时按需进行生产。
4) 20世纪90年代的ERP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统一的国际市场已经形成。针对国际化的销售和采购市场以及全球的供需链环境,企业MRPⅡ面临着需求的挑战。由于MRPII系统仅仅包括制造资源,而不包括面向供需链管理的概念,因此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源全面管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成为20世纪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随之产生。
ERP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ERP更加关注市场,面向经营和销售,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它把企业的运作发展和客户及供应商都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将系统管理的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推进。
ERP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分不开的。ERP不仅面向供需链,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的精神,而且必然要结合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结合准时制生产以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降低库存和缩短交货期;结合约束理论来定义供需链上的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来扩大企业供需链的有效产出。
5) 21世纪的ERP协同阶段
进入21世纪,ERP的概念已经不再神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利用此系统来管理本企业。此时,很多软件企业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ERP系统,但是由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软件企业推出的ERP系统只是笼统地包含一些基本的情况,并不能准确地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型企业凭借自己的IT力量和在某些领域具有专业水准的公司合作,针对企业的ERP系统进行完善和补充。这些系统的开发并不是孤立于企业的ERP之外,而是在其技术上共用其数据库资源来进行的。这种模式下开发的系统和ERP系统间不存在数据共享的障碍,又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各个子系统和ERP协同作用,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2. 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地位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企业或单位为了保证其资产的安全性、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贯彻执行其规定的管理方针而在组织内采用的一系列制度、方法和手续。
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会计和审计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关系到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必须遵循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2) 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1)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控制环境是指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 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和信息技术控制等。
(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 监控。
监控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内部控制与ERP系统
内部控制的目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而ERP作为信息系统,是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的。ERP实施前要求有关组织重新设计和改进其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再造后的流程成为组织必须遵循的共同标准。在流程再造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集成某些管理思想,体现有效控制和高效配置企业资源的信息化优势。所以在ERP流程再造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把相关的部分内部控制要求加以考虑,以至这些要求最终成为组织内部所共同遵守的标准。
内部控制系统随着时间、环境条件、所应用的控制方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ERP就是在内部控制系统发展历程中某个时点上的一种相对完美的控制工具和手段。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活动的手段可以分为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通过ERP实施控制活动就是典型的自动控制。对于一些不能通过自动控制来实现的控制活动,还要应用人工控制,如难以量化、需要以职业判断为主的“危险信号”、不在ERP线上的其他信息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