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MBA/MPA为例
- 黄锐
- 10字
- 2021-03-27 18:36:38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培养
第一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它担负着国家知识创新、发展尖端技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备受国家的关注。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展历程
硕士研究生是一个介于学士和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相对应,是硕士研究生中的一个分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也叫普通硕士,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为主,学生被录取后即获得硕士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便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一)发达国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历程
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模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美国、英国三个国家,其中,德国是现代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它为人类社会培养高级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书将以德国、美国、英国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历程。
1.德国
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应运而生,以德国为代表,它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德国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发展过程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世界的研究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经历了形成与繁盛、分化与衰落、复归与整合几个阶段后探索出了“研究所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1806年,普法战争德国战败,签订了屈辱条约,丢失了莱茵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德国的一批政治精英痛定思痛,决定通过发展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恢复全民族的尊严,重新振奋国家的自由人格。1809年,由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普鲁士的教育部部长洪堡来组建全新的柏林大学,并提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这成为了德国乃至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开端。以柏林大学为标志的现代大学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把探索和创造知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基本目标。德国的许多大学自19世纪后期开始形成,并吸引了大量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但是由于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战后分裂的政治、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等因素,使得德国的科学研究缺乏动力,于是1918年—1933年,德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得不搁浅,杰出的人才频繁流失。从1946年开始,德国大学开始重建,作为大学回归的一部分,两年之后,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成立,该学会由德国中央政府提供资金,在德国的科学研究中起着核心作用;此外,弗劳恩霍夫学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立,不仅使“独立的”研究所的思想扩大到应用研究,还建立了一系列与工业相关的研究所。随着科技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德国开始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展开重大的改革,建立了“研究中心式”的研究生院培养机构,发展第二文凭专业学位教育等,到了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高教系统建立了系,它成为了一系列研究所的集合体。1986年,科学委员会为了制订更加集中的以科研为基础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计划,对全国性科研团体提出了新的主张。科学委员会认为,必须从本科生教育中抛弃科研与教学统一的思想,该思想只用于研究生的教学阶段,他们还认为,想要成为能力最强的博士候选人,就应该进入研究生院学习,从而经历从选择、集中、分化至竞争这个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虽然在德国,仍有旧信念在强有力地控制着学术,但是约七百个有组织的研究生课程在经过了几年的实验之后逐步开设,这种想要整合的力量正在悄然聚集。这种力量,在1998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四国签署了《索尔邦宣言》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此后德国为了促进人员交流、学位的可比性和相互交换,开始设置学士制和硕士制。直到1999年下一个宣言签署时,即《博洛尼亚宣言》——由29个欧洲国家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共同签署,这些国家决定在2010年之前实现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至此,德国整合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了必然,德国的许多大学也在为硕士研究生的国家化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迄今为止,已有超过两万名外国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德国大学。
2.美国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在借鉴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开始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的,并探索出了一种具有美国特色、适合美国国情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改革探索三个阶段。
1636年,北美建立了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院——坎布里奇学院,并于1639年更名为哈佛学院。哈佛学院带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兴起。1776年美国独立时,由于受宗教的影响,美国几乎不提倡研究生教育,所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只要继续缴纳一定的学费,不需要通过任何考试,即可获得硕士学位。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之后,美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不仅推动了美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也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一方面大力兴办新州立大学,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另一方面,向德国学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理念。19世纪早期,德国大学的改革唤醒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大学对科研的高度重视,给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带来了一股暖风。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研究生教育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826年乔治·提克诺在哈佛学院首开了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实行了分系制度,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开端。这一时期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萌芽状态,高等教育仍以本科教育为主。19世纪中期,大量的美国学者奔赴德国各大学学习,这批留德的美国学者将德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思想带回本国,这为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61年,耶鲁大学吸收德国大学模式,制定出美国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这标志着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学位制度的开端,并且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体系在美国已形成雏形。
1861—1863年,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科技、教育也因此产生了很大变化。在高等院校中,强调研究、重视思考的倾向在逐渐显著,讨论式教学法作为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得以推广。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赠地学院法》,该方案的产生开启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使现代大学的职能从传授知识、创造知识,进一步扩展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服务,把培养研究型的学术精英扩展到同时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走出了一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道路。
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所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它由美国吉尔曼与其他13位留德回国的教师在汲取了德国大学研究所重视科学研究和人才训练的优点之后一起创办,该学校以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为使命,开创了研究生院制的先河。此后,以霍普金斯大学为榜样,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克拉克大学相继成立了研究生院,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来促进研究生的培养,但此时美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直到1900年,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等14所大学成立了美国大学协会,这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标准化阶段。美国大学协会的成立,使研究生院成为美国高校的正式组成部分,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大学协会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研究生院的标准,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美国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被誉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建立,改进了德国“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创造了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的创办提高了美国大学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使美国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更趋多样性、灵活性发展,开始培养新型研究人才,探讨新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即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并为美国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及社会各领域的需求,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人才,欧洲和世界很多国家开始借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3.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研究生培养模式发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其研究生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与它高级学位制度的长远历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经历了高级学位教育、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大发展时期、稳定发展与调整时期四个阶段。
世界研究生教育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高级学位教育,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及其制度也都产生于中世纪大学。英国高级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高级学位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原生型。1168年和1209年,英国最早建立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3世纪,凡进入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再修学三年即可获得硕士学位。13、14世纪的英国社会稳定,城市兴起和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有了更高、更多的需求,这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19世纪起,英国开始不断吸收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经验,同时由于现代工业生产的推动,英国现代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19世纪初,大批英国学者留学德国,他们回国之后便大力宣扬德国大学的研究生制度,提出英国的大学也应该注重教学与科学的统一,培养高级科学人才。英国在19世纪中期前,由于历年受到欧洲传统大学的影响,其研究生教育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学术科研能力不被列为大学发展的重点。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研究生教育备受关注,部分重点大学招收研究生的数量逐渐递增。为了满足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逐步开始要求大学承担科研任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科研后备人才,英国的研究生教育从此起步。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英国大学授予学位的工作也逐步形成制度。1862年,伦敦大学首先设立了科学博士学位,1868年又设立了文学博士,并且规定在取得学士学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通过考试和答辩方可获得硕士学位。1878年,达勒姆大学设立科学硕士学位,科学博士和科学硕士学位逐渐被各大学所接受,该学位逐渐流行起来。这标志着英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正式开始。
20世纪初至50年代,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家不再去德国学习,因此,世界许多国家将留学的目标转向英国。1917年5月,伦敦召开了第一次大不列颠大学讨论会,指出为了提高英国的科研水平,并且吸引外国大学生到英国进行科研学习,应设立一种通过科学研究或高级学习来获得的博士学位,即后来的哲学博士学位,并规定脱产学习至少两年。在1919年,联合王国大学协会正式制定了哲学博士学位条例,规定本科学生毕业之后,通过至少一年的学习研究可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再经过两年的学习研究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时,哲学博士的引入,使得英国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级科研人才,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培养目标转为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了英国大学中第一个具有一致标准的学位,英国终于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现代研究生学位系统。联合王国大学协会正式提出和确立了研究生培养制度,并通过了现行的英国研究生院制度。这一切标志着英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推动了英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与稳定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损失惨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研究生教育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因为战争还使英国政府认识到了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进一步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因此,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大了研究生教育的投资力度。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此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的研究生增长速度减慢下来,研究生的教育发展进入了稳定调整时期。1973年的经济危机,对英国来说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研究生的教育经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当时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英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研究型模式”开始转为“专业化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既重视科学研究,也重视教学。1975年,英国从美国引入了企业和大学联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协作式培养模式”,设立了剑桥科学园。
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对研究生教育进行大力变革,设置了研究生院,使英国研究生组织结构由以前的在大学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学院制结构转变为研究生院制。沃里克大学于1991年建立了研究生院,一年后,伦敦大学等高等学府也相继创立了研究生院。这为英国研究生教育在组织上提供了保障。英国研究生形成了现在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着较好的借鉴作用。
(二)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展历程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稍晚一些,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初创时期、规范化时期、探索发展时期和改革创新时期。
1.初创时期
1862年,由洋务派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的产生。1898年,清政府于1898年建立了京师大学堂,这是光绪帝正式批准建立的最早一所由国家开办的新式学堂,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1902年,清政府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在这个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的学制中,将中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了高等学堂、大学堂和大学院三等,而大学院则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教育。《钦定学堂章程》的拟订,从制度中体现出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学制上的开端,它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萌芽。19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派大量留学者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而毗邻我国的日本,由于国情、地理、文化传统等与我国非常相似,留学日本的风潮也十分盛行。1903年,清政府借鉴和模仿日本学制,将《钦定学堂章程》改名为《奏定学堂章程》,将通儒院改名为大学院,通儒院是最高学府,设在京师大学堂内,强调在京师大学堂内必须以研究为主。这就决定了我国初创时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学徒式”的个人培养模式,即以研究为主的导师带徒弟的高层次教育形式,学生以自行研究为主,并没有课程学习的要求。《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从形式上确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旧中国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对国民时期的研究生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教育从此走上了正规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于1912年成立,之后颁布了《壬子学制》,这部新学制将通儒院改名为大学院,规定本科应该学习三至四年毕业。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实现了衔接,明确了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强调了研究生教育以学生独立研究为主,讨论为辅的学徒式培养模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开始形成。
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考察和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主张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与调整,北京大学要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建立研究所,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纯理论研究者为己任,研究生培养以学生自由、独立研究为主。北京大学成为中国大学中最早开始实施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与术并举,重视以学生研究为主的导师制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最早模式,为以后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北京大学截然不同,清华大学于1925年成立了研究院国学门,并制定了清华大学研究院章程,同年9月1日开始招生。清华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注重导师指导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生的学习中担任指导工作,同时研究生除了要参加科研外还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研究期限为1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使教学方式首次出现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和模仿时期,还未以立法的形式真正确立我国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2.规范化时期
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大学组织法》与《大学章程》于两年之后颁布,开始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研究院的制度。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4年颁发了《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这使得研究生学习课程也第一次出现在规程中,使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在法令上得以明确化。这两个法令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渐步入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此时的清华大学停办了原来的研究院,相继设立了研究所,继承着初创时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1930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恢复招收研究生,1932年正式成立研究院,并对入学考试、学习年限、课程、论文、学位设置等环节均做出了相应规定,北京大学在管理体制上已开始走向正规化。此外,北京大学研究院的培养模式由科研型转为教学科研型,由此,我国的学位制度也走向了正规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将学位明确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随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文件,明确规定了我国研究生学位课程考试、学位论文考核与答辩、学位授予程序等内容,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法律上更加规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硕士研究生教育,将研究生教育提上了工作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实习生办法》、《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以上三个文件,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开始实行国家统一的计划招生制度,还确立了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并明确为高等学校培养师资与科学研究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硕士研究生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走向了独立培养的道路。在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招生工作、培养工作、领导与管理以及建立研究生院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逐渐走向完善的轨道。196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并颁布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培养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培养模式正式步入正规化阶段。
3.探索发展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我国刚刚起步的研究生教育被中断,并整整持续了12年。直到1977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才得以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制度,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契机,确立了培养拥有坚实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才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此研究生招收数量不断扩大。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教育方面的立法,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得以通过,并于1981年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的正式建立,也使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相结合,并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也由此进入了探索发展的新时期。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硕士研究生教育才真正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硕士研究生被确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生教育层次,属于单一的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也有着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学徒式培养模式。随后,国务院及相关机构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文件,进一步充实了我国的学位制度。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等22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始开办研究生院,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形成了研究生教育集中管理和分散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4.改革创新时期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加快培养社会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成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变得越发紧迫。国家教委于1986年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也要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突破多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单一的、重基础和理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就是这样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发展的。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基本缓解了高校科研与教学人员短缺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单一的、重基础和理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逐步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需要一种新形式的硕士研究生来满足社会及个人多样化的需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便在此时应运而生了,原有的相对独立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因此逐步被区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至此,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以改变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为重要任务的改革创新时期。
目前,我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其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中。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传统主要是为了向高校输送教学与科研人才,因此一直是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主的。而现阶段,社会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量正日益增多,为此,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创新,使其理念和模式不断得到完善,使我国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跃发展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教育的大国。
目前,我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按照招生学科门类一共分为12类,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并进一步细分为三百多个二级学科,此外,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二级学科还有七百六十多个。经教育部批准的硕士生招生单位目前共有799个,由454所普通高等学校和345所科研机构组成;教育部批准的博士生招生单位共399个,由242所普通高等学校和156所科研机构组成。“我国从1978年至1999年的二十余年时间里,累积招收了博士生11.6万人,硕士生65.7万人,共77.3万余人。这些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有相当一大批人已经成为了教学、科研和部门的主要骨干力量以及学术带头人,很多人都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和重大科技成果奖,一批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而且在许多领域内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他们在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有限的教育资源,已使硕士研究生教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为国家的教育、科研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别于本科生人才培养,它属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其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主体,下面我们将陆续介绍发达国家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而介绍我国的学术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发达国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1.美国
美国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在借鉴德国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发展了一套独具特色并呈现多样化态势的培养模式,它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也为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借鉴作用。下面将从美国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质量评价几方面进行阐述。
1)培养目标
美国的研究生培养会根据美国的国情变化,不断调整培养目标。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经济发展迅速,青年人口数量猛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时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该阶段,培养高水平的大学教师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时至今日,美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美国意识到了培养出高精尖的高科技研究人才迫在眉睫,大学成为了发展科学和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美国的研究生培养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便担负起了培养各学科领域的高级研究人才的任务。总而言之,美国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或者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
2)入学形式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并没有统一的全国考试,招生工作由各校自主进行,大多数学校全年接收学生的申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春季入学还是秋季入学。通常情况下,只有获得学士学位方可申请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美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开始招生选拔中注重全面考察,以培养学术及理论研究人员为标准,重视申请者的研究水平及能力发展等。因此,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申报条件具体如下:第一,一般要求大学本科所学的各门课程的成绩在75分以上(百分制计算)。第二,要求提交较好的GRE成绩和英语语言合格证书,如TOEFL成绩。第三,要求提供2~3名教授推荐信,对申请人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等做出客观评价。第四,要求提供大学本科期间的科研成果。第五,根据提供的以上材料决定是否给予申请者参加面试的资格,并在面试中考察申请者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等,了解申请者对科研的基本设想等。美国在录取的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以科学的方法对其申请者择优录取。美国各大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查。
3)培养方式
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连贯制培养为主。在培养年限方面,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1~2年,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完成学业的,可经导师批准后,申请延期。
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对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系统的不同课程的学习,不断更新与充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把握最新的学科前沿动态,从而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德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课程设置上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美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了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要求主修20个学分,辅修8个学分,共修满28个学分。授课内容较系统,包括各种专业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等。授课方式是比较传统,主要采用教授主讲方式、研讨班和科研实践三种。最常采用的授课方式是在研究某一个课题之后,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由大家发言、提问、讨论、辩解,这对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在导师指导方面,美国实行的是集体培养模式下的导师制,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了解,并在一年之后双向选择确定,而不是在入学之后由系级行政统一安排指定导师。此外,还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在导师之外指导研究生学习,该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在指定学习科研计划、安排课程教学、论文指导和评定等方面全面负责。这样的指导方式,使得教授之间优势互补,提供多方面的学术讨论机会,更好地扩宽对研究生的指导。在美国的大学,对研究生导师的学历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博士学位以上才有资格在大学任教,并且要发表若干具有影响力的论文,才能在大学立足。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制订研究目标、研究计划,并督促学生顺利完成研究工作等。
4)质量评价
美国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包括考核制度和论文质量评定两方面。考试分为工具性考试和一般性考试两种类型,工具性考试是指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考试,而一般性考试主要是指测试硕士研究生所选课程的学习情况的考试。通过考试对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这是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作为博士教育的主要来源,是一种过渡教育,因此,还需要通过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来选拔进入博士教育阶段的人才,该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两种。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除了考核制度外,论文质量评定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美国不同的学校对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要求不同。例如哥伦比亚大学部分学者认为,硕士研究生撰写论文能够培养和训练他们的科研能力;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较低,即使要求写论文,也不可能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成果,不如加大专业课学习,扎实专业基础,因此对学生论文并不作要求。虽然不同的学校对论文的要求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较强的科研创新精神。
2.英国
英国的硕士研究生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授课式硕士,一类是研究式硕士。研究式硕士(MPhil)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将对英国研究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做一简要介绍。
1)培养目标
英国硕士研究生总的目标是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并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对于英国研究式硕士来说,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人员,要求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形成创造性的研究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入学形式
英国研究生录取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只要有本科或相当学历就具备了硕士研究生的资格。英国每所高校根据自己不同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其入学形式,但英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标准较高,一般要达到以下条件。①本科毕业等级证书。学术型研究生需提交英国本科毕业授予的一级或二级荣誉学位。②至少两封推荐信。由与申请者有直接学术关系的人推荐其科研水平、学术潜质等方面的能力。③提交研究计划,学术型研究生以科学研究为主,有的学校还须提交论文研究计划或已发表的论文等。④英语语言成绩证书,要求非英国籍的申请者,提交TOEFL、IELTS等英语语言成绩。对于获得英国一等、二等荣誉学士学位的申请者,只须通过导师面试即可入学。对于获得学士学位时成绩较低的申请者,还须参加3~4门课程的考试,经面试通过后方能入学。申请者的录取标准由各院校自行决定。
3)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
英国的研究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学制短,只需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可以节省很多学习的时间。但是对于英国学术型硕士来说,它的培养年限在各大学相对统一,通常是两年制。
(2)课程设置
英国由于学制较短,研究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对课程的设置根据不同类型的研究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英国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中增设了课程学习环节,但由于只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程量仍很小。英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三部分设置。第一部分是设置2~3门基础必修课,这些课程可以为学生了解专业的研究领域和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设置一些专业方面的高级课程,掌握较深的专业方面的知识;第三部分是研讨班,通过专题研讨加强科学研究思维的训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英国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要求学生在学业结束时提交至少30000字的论文,论文必须展示作者的最新发现以及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
(3)导师指导
英国学术型研究生在导师指导方面,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行双导师制。“大”导师为德高望重的学者,一般具有教授职称;主要负责全面管理学生,为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指导学生的研究;“小”导师往往是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中年讲师。一般是协助“大导师”培养研究生,对研究生的学习进行具体的指导,提供专业方面的知识补充等。这种双导师制的实行,帮助了一些身兼多职、工作繁忙的导师协调自己的时间,减轻其工作压力。在英国,学术型研究生导师指导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中,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所有学业课程之外,还要着手论文选题,而导师在这一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做好论文选题工作,如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计划的制定等,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论文的关键环节;第二,包括督促研究生完成论文写作,包括写作思路、进度的调整,论文框架的修改以及论文初稿的修改、正式的定稿等环节。英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会负责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研究。
英国大学对于导师的选聘非常严格,导师聘用的资格包括研究经历;学生对应聘者任教的课程评价情况;对研究生进行的学术指导情况;应聘者对其研究的领域的学术成果的创新情况等。通过各方面的选聘考核,选择出最优秀的导师。
4)质量评价
英国学术型研究生在质量评价阶段,主要体现在考核和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方面。课程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很难能拿到学位。对于每门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时完成的作业成绩,另一部分是闭卷考试成绩,无论哪一部分,分数都要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分数,否则不能计入总分。
在论文考核方面,形式多样,它是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对于学位论文的考核,更看重研究生对所研究的领域的创新性贡献,具体对学位论文的考评,包括以下环节。首先,导师评阅并认同学生的论文之后,在论文答辩前半年左右将论文提交到系学术委员会;其次需要对论文进行评审,而评审过程中需要一个非常了解研究领域的校外评委参与论文的评审工作;最后,在论文通过评审之后便进入了答辩的环节,学生的指导老师能否参与学生的答辩,不同学院有不同的规定。答辩时间一般持续1~3小时,主要由学生向考官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以及考官提问环节组成,答辩后考官将给出评定结果,包括无条件通过、基本通过、暂不通过、不通过四种,通过答辩才能获得硕士学位。
(二)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环节组成,并且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目标,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探讨一条适合我国硕士研究生发展的路径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进行培养,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我国高科技创新发展、学术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它被认为是学术型博士的主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和学术水平。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本书将从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在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硕士研究生培养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对象指明了方向,并关乎着他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对培养全过程起着较大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确定性。除此之外,培养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发展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培养目标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以及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出既能体现时代特征又能满足社会整体需求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追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民国初期到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术型教学、科研人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由于承担了我国培养高校教学人才和科研人才的重任,它是一种从“通才教育”转向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硕士学位逐渐成为一种“过渡学位”,主要为博士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过渡性”培养教育决定了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准与博士相比,不宜过高,并且要与攻读博士学位有一定的“连接性”。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对象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三方面着手,不仅要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严谨的学风作风及敬业精神,还要在综合素质方面积累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过硬的素质能力,尤其是要加大对外语能力的培养。另外,对于研究生教育,它与本科大学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要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
2.入学形式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硕士研究生入学、培养的整个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定位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环节应始终严格按照录取标准,规范录取程序,确定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方式,进而对学生的学术水平、学术潜能和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合理地考察。通过对国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的分析,国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灵活多样,主要看重学生的大学本科成绩和科研能力、科研素质,大部分国外的入学形式不采取考试形式,而看重考生的申请材料和推荐书材料,注重对考生的面谈考核。面谈过程中,导师提出的问题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以此了解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和申请者的学术方向、研究兴趣。再结合申请者的大学本科成绩或者GRE这种综合能力考试的成绩来考察申请者的综合能力和学术发展潜能,进而择优录取。
我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形式与国外入学形式相比,比较单一。考生首先要参加初试,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全国统一考试中,初试的部分基础科目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而专业课程则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其中,推荐免试是指部分高等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推荐本校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进行复试的选拔方式。最终按差额的比例进入复试阶段,复试考核合格后才能被录取。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方式大部分是由初试和复试两种形式组成的。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首先要经过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的初试考察,主要以外国语、思想政治理论及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测试为主,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研究生入学考试之所以对外语水平进行考察,是因为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性通用的语言,并且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阅读外国参考文献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翻译能力。思想政治理论的考察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所培养的哲学思辨能力,辩证地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专业课考试内容主要覆盖专业范围内的重要知识点,了解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年1月份全国统一组织一次,初试考试时间一般为每科3个小时。根据专业不同,考试内容在此基础上灵活转换。其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各个专业按照一定的比例择优选取通过全国研究生初试的考生,并组织其进行复试,复试由各高等院校自行选择复试形式。有些高等院校还会参照国外一些研究生面试形式,要求提交一份研究计划等。
另一种方式是大学本科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根据教育部“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相关文件,按一定比例推荐具有保研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取保研资格的毕业生通过自我申请、专家推荐等方式,申请者与接收高等院校双向选择的方式获得入学资格。我国这种推免研究生制度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同时也对本科教育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复试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和钻研学术的探索精神。在入学考试中,复试成绩的比重逐年增大,并按照一定的权重差额录取。复试的形式较初试灵活性大,通过层层筛选,综合衡量,最终选取优秀的学生攻读硕士学位,这样就在较大程度上确保了研究生生源的质量。随着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形式的不断完善,严进宽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日益突显,尤其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门槛越来越高,我国教育部不断扩大推荐免试的名额,增大优秀应届生入学比例,吸收了部分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源,加快了高层次人才培养,使具有优秀的品质素养、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毕业生,能在研究生阶段更好地完成研究生学业。
3.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属于全日制方式,由于它承担着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的重任,因此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上实行弹性学制,培养年限一般为2~3年。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明显偏长,但我国正在探讨是否应适当缩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使得立志钻研学术的硕士生早日进入博士阶段,使想参加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更早地进入社会,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费设置方面,硕士研究生的经费来源分为中央(地方)财政拨款、用人单位委托培养和自筹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对比来说,大部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而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压力。并且我国现在大部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入学之时都能获得一定等级的奖学金,学费全部由奖学金充抵或者由学生补齐奖学金不足以充抵的部分,极少数部分没有获得奖学金的科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全额缴纳学费。这大大减轻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经济负担,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学术舞台。现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质量评价几个方面阐述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
课程是依据培养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是指本科教育结束后为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系列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主旨的专业学习机会。在研究生课程的形成过程中,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以体现学科特点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生源,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着重设置一些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我国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于定位太高,基本以学术研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重论文写作而轻课程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今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发展,不利于为高深的研究打下厚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技能。只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问题紧密结合才能推动更专深的研究和创新。因此,教育部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重点强调专业前沿知识的学习,更强调了宽广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学术创新成果的研究。因此,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从每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在课程结构上,一般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在不同课程设置上强调了多学科的交叉,尤其是对研究方法、方法论和讨论性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发现规律、创新理论、发展知识的人才为目标。
2)教学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式不同于本科时期的教育方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是在本科教育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要相应地深化、拓宽知识领域,提升其研究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的理论基础,在教学方式方面,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教师的角色更多地偏重于“授他人以渔”,并非“授他人以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导师指导
导师制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制度,这也是它区别于本科教育的又一明显特征。硕士研究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和交流中,完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跟着导师一起学习研究,储备更全面的专业知识,达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导师指导多名学生,使得硕士研究生大部分是处于被放养的状态,导师与硕士研究生之间沟通不到位,学术创新水平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但随着我国对研究生教育的不断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加大了对导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导师的责任感,实行了研究生的导师责任制,并实现了对硕士研究生的辅导和支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国高校在导师建设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在导师组建方面,不同学科领域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实现了阶梯式人员构成,实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知识水平的导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学科的长期稳定发展。在知识结构方面,强调了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相交叉,促使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而且,在大多数高校中,导师一般要求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导师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了导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使得研究生要加强与导师的研讨交流,积极参与导师的各大科研项目,将参与的积极程度纳入硕士研究生的成绩考评体系,使得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在互助中成长、进步。
4.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培养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进行监控和对培养结果进行检验,并及时进行反馈与调节,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效果的检测和评估。在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中,主要采用考核制度与论文质量评定这两种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核,更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学术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核。而影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包括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质量的评测等几方面,因此,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应从培养条件、中期考核、论文考评等几个方面着手。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条件是培养全过程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注重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为博士研究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因此,课程学习在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培养模式构建中,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该追求多样化、实用化,以满足多数学生的不同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导师学术研究能力的评价,加强对导师队伍的考查与监督。最后,学校和学院的学术氛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对组织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也要加大评价力度。中期考核主要是对培养中期质量的检查,是针对培养过程的监控。根据学术型硕士培养目标的规定,其考试多注重考查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理论常识,因此,培养单位采用周期性的中期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水平,这样有助于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因材施教的培养科研人才。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采用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整体的培养质量,确保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二是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加大对中期考核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再接受全面的考核,一方面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使优秀的硕士研究生获得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机会,或部分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研究生可早日申请提前毕业,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为国家做贡献。这样的考核制度促使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既兼顾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又使硕士研究生根据其自身特点高效完成学业,这正体现了中期考核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相比,更注重对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因此,对硕士期间的学位论文质量要求较高,它是用来证明硕士研究生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理论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学位论文质量评定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果的检验,也是衡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能否顺利获得学位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主要强调对理论前沿的探索研究,突出某一方面的创新或对前沿知识的综合总结。
三、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自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制度,并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并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各行业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管理类专业成为了当今时代较为热门的研究生专业。
(一)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特点
目前,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与其他学科硕士研究生相比,呈现了较为显著的特点。首先,社会需求较大,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并呈现了规范性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类人才越来越受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更多学生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的选择上更偏重于选择管理类的专业。并且国家对管理类专业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具有统一的要求,招收各个专业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企业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不同管理类专业制定了硕士生培养方案。其次,社会对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更倾向于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跨学科性。管理类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它需要运用成熟学科的原理来解决管理科学上的问题,促进有关学科组合在一起共同解决一些管理实践问题。不同的管理类专业还具有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会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形式、研究课题等。最后,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生源参差不齐。在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生源中有的学生并非管理专业出身,有的具有较丰富的管理专业知识,因此,如何因材施教,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它作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科之一,有着与其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有的特性,它是全日制学习,招生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并以脱产学习为主,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主要研究管理的基本规律,即研究适用于一切社会和个别社会形态的各种基本规律。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的发展是以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横跨多领域、多学科,为各学科之间相互沟通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以尊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前提,更要结合管理学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培养模式。
(二)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管理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前沿知识,注重科研创新。还要时刻认识到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改革推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社会对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旨在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研究人员;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较强创新能力的管理核心人才,满足我国在高速经济发展情况下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为我国储备一定数量的管理高级人才。
2.入学形式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形式与我国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形式大致相同,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初试和复试。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并以脱产学习为主。具体的入学形式在本书的前面部分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释,在本部分不做更多的阐述。
3.培养方式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全日制的,学制一般为2~3年,在学费设置上,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样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学费待遇,并为优秀的学生设立奖学金制度。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管理学科的特点,课程设置既兼顾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又兼顾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设置了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科目,使硕士研究生在学习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基础与自身需要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并且根据不同管理类专业的需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软件类课程、商务英语、电子会计等一些交叉性学科的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层次感,既要关注在高深层面上逐步深化和专门化,又要关注知识运用的宽度和广度,使得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思维、研究能力逐步提升。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及时把握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基本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但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大多来自于西方,而我国很多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接触不到前沿的知识,无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这阻碍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式更多地是由教师把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使学生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引导学生在最新的领域从事学习和研究,并且要鼓励硕士研究生多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这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中,人们对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更是视若珍宝,硕士研究生最好有机会出国交换学习,多引进西方的管理理念,汲取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学科领域中,这对于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区别于其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虽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以科研创新为主,但是对于管理学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还应更多地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但离开实践的理论又是空洞的理论,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证明并不断修正与完善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有些管理类专业通过网络视频、上机操作等授课形式,使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在教学方式上,部分管理类学科的课程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不仅有管理基本理论的介绍学习,还花费很多时间在案例分析上,通过选取典型经典的案例来生动、形象地展开管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广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训练这种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能力。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式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实践环节。更多的管理理论只有在现实中得以运用才能悟出其真正的内涵,领会其管理的精髓。在实践中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管理现状,试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生的管理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导师指导方面,由于管理类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不断由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过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数量逐年递减,做到“少而精”,增大了专业硕士的比例,这使得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有更多的精力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等许多方面。这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了要求,导师作为学生的导航者,要为自己的学生完善发展规划,在学术研究中严格要求、悉心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去创新、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中去,成为导师完成课题的得力助手。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导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4.质量评价
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应结合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的特点,对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措施。对于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评价首先应遵循学术类硕士研究生整体的质量评价原则和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在前面已做出详尽的说明,在此不做更多的阐释。
其次,在遵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培养条件考核评价中,由于有些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学习会使用一些网络设施、专业软件等,因此对硬件设施、先进的专业工具等设施的配备情况的考核应加大一定比重,促使高校为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较好的客观条件;在考核制度中,应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查和监督,将实践能力的评价作为中期考核、期末考核的一项指标,鼓励更多的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前沿的理论知识,更多地是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论文质量评价方面,它是区别于管理类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要比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更高,因此对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应更侧重对其理论研究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查,强调对专业前沿的探索研究,突出自己在本学科内的创新性思考探究。
(三)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管理类专业持续发“热”,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这使得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社会需求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迫使管理类的硕士研究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位。另外,管理类学科是一个知识比较庞杂、内容比较广博、交叉渗透性比较强的学科,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必须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发挥实用型学科的优势,大力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我国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大胆探索和改革,努力提升学生质量,在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受诸多方面的影响,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既要注重对其管理理论前沿的把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要注重考虑管理学科与现实中管理性工作的较好结合。管理类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其研究生培养目标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实际中,许多高校模糊了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界限,培养方式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使得两种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虽然在一些客观规定的条件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主观的知识构成方面差异却是微不足道的,这种模糊性的培养模式忽视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差异。因此,对于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以培养理论、科研人才为主,进而培养满足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理论型科研人才。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较为显著,虽然作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理论基础很重要,但对于管理学科来说,它更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这决定了在培养教育中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现实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更多地是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忽视了实践对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上理论研究课程较多,实务操作课程设置较少,教学方式上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较多,小组讨论机会较少,而且理论型的课程内容较浅显,与本科教学拉不开太大档次差距,使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功底不深,实际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对硕士能力的要求,很难使其具备强劲的竞争实力。并且对于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参差不齐的学生来源,有些考生仅凭借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进入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这导致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对管理学理论探索的了解和掌握以及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选修课的重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倾向以及不同的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进行学习,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
(3)导师指导力度不够。随着高校硕士研究生数量的逐年递增,高校师资力量出现较为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现象。有的导师自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对学生的指导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有的导师在高校担任行政处的相关职务,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使得学生自食其力,自己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学习,几乎处于无导师状态,导致这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导师指导力度,是现阶段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一个优秀的导师,不仅自身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对自己的学生要求严格,悉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术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和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导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关系是师生双方沟通交流的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导师身上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成为导师完成课题的得力助手,进而提高学生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所探究和发展。
(4)学术论文质量不高,缺乏创新。学术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考评合格硕士研究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科研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来衡量,因此,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对其发展尤为重要。许多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与专业相关的文章,但在众多发表的论文中,不难发现普遍缺乏创新性,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很难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缺少新意。因此,对于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要想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首先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培养制度,对学术论文的写作须制定较为严格的要求,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使学生以一种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术论文写作,并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大胆创新,避免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发生,勇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因此,在管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初期,就要提早端正学术作风,从小事做起,发挥导师的指导监督作用,加大对学术能力的培养,将学术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