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茝不敢看梁荃的神色,她无法承认自己对他动了恻隐之心。
这秋水之案一路调查下来,他年少时的经历也在她面前逐渐铺陈开来,生母早亡,不受父宠,十年为质,兄弟离心,她从未想过,曾在新婚之夜上口不择言的字眼是他沉重而又孤寂的半生。
几人出了停尸房,夜晚的风吹得他们的衣袂翻飞。
刑部尚书此时还在门外候着,他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知道四皇子不知从何处弄了具骸骨来刑部。
见几人出来,他小心的问候道:“殿下可有吩咐?”
“今晚之事,不宜声张。”
梁荃此时的面色比如墨的夜还沉,眸光比天上的月还清冷,他面部的棱角在月华之下,如银芒闪烁的利刃,让刑部尚书也不敢直视他的双眼,只得低头连连应是。
梁荃说完便不再看他,径直朝前走去,留下刑部尚书一脸不明就里的看着兰茝。
“尚书大人放心,今晚之事只要大人守口如瓶,一切相安无事。”兰茝好生安抚了一番刑部尚书,又吩咐云杉先回官舍,便追着梁荃的脚步去了。
好在他并未走远,也未骑马,只是一个人在夜晚的闹市中行走,所以兰茝很快追上了他的步伐。
他向来不与人亲近,所以这许多年来竟连一个随侍也未曾有,即使是燕云,在未有任务汇报的时候,也不会跟在他身旁。
兰茝跟在梁荃的身后,见他在一家摊子前坐了下来,一时停住了脚步,踌躇不前。
“过来一同坐下吧,这里的馄饨还不错。”梁荃发现了跟在他身后的她。
这个理由让她无法拒绝,她已经一天没有进食了,咋听到“馄饨”二字,她的五脏六腑在这一刻都开始叫嚣起来。
“那臣便却之不恭了。”
她坐在他的对侧,见梁荃正和小二说着两碗馄饨,加葱加蒜之类的话,让她一瞬间以为眼前所见是错觉。
方才还面色冰冷的梁荃,此时竟坐在街市之中,充满了烟火之气。
两碗混沌很快就端上来了,还冒着热气,清鲜醇浓的汤汁光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四皇子,请慢用。”小二看着他,眸光中写满了崇拜之意,亮得似夜空中的星辰。
“多谢。”
梁荃正要拿起汤勺,就见对面兰茝不停的往碗里加椒酱。顿时,辛香麻辣之气混合着浓汤的鲜味扑鼻而来,让他忍不住想打喷嚏。
兰茝倒是没发现他的异常,只是觉得这南国的小食太过寡淡无味,不似北方喜辛辣荤腥。
她已饿了一天,正要迫不及待的动筷子时,突然被梁荃抓住了手腕,“等等。”
她抬眸不解的看着他,碗中不断升腾的水汽氤氲着她的双眼,让她看起来分外的迷离。
梁荃放开她的手,一言不发的端走她的碗,又将自己的移到她面前。
“殿下若是喜食辛辣,可以自行添加辣酱的。”她将辣酱移到他面前。
不知道梁荃在北燕十年,是否也习惯了北地的口味。
“你是中毒之人,不宜食用辛辣之物。”说罢,也不管她同意与否,便自顾自的开始吃了起来。
兰茝心中有些莫名,中毒之人也有口味顾忌吗,不能食辛辣之类的。
对于他的言行反常,兰茝只当他是在停尸房内受了打击,她并不能从他手中再将自己的那份混沌抢回来。
好在,如他所说,这家的馄饨真的很不错,皮薄馅厚,里面的鲜肉也很有嚼劲,她很快就将这一大碗全部吃完了,就连汤也喝得一口不剩。
她满足的叹了口气,却见梁荃还是满满的一碗,时不时还从喉间溢出几声咳嗽。
此时的他面色通红,双眼也多了几分湿润之意。看来,在北燕十年,并未教会他如何吃辣。
梁荃这样子,让兰茝一时忘了身份顾忌,不由的“噗嗤”一笑,倒是让饱受辣味折磨的梁荃愣了好一会。
兰茝起身,对小二道:“小二哥,给我来一壶热水吧。”
“好嘞。”小二将一壶热水递给她。
兰茝接过放到桌上,对梁荃道:“先等会再吃。”
她端起他的碗,走到一旁的木桶边,倒去汤汁,又往碗里倒入热水,笑着递到他面前道:“这样或许会好点。”
“嗯。”梁荃接过碗,含糊不清的说了这么一个字,又开始埋头吃了起来。
此时,这碗馄饨在他看来已经不那么辣了,可他依旧吃得很慢,像是品尝着难得的珍馐一般。
两人默契的没有谈话,生怕脱口而出就是阴谋算计,毁了这难得平静的时刻。
可是,这样悠闲的时光,对他们二人来说终究是奢侈的。
梁荃还是吃完了这一碗馄饨。
街上的人已逐渐稀少,梁荃起身结了帐,对她道:“走吧,入宫。”
“是。”
这注定不是一个平静的夜……
此时,宫门虽早已下钥,但禁军首领却乐得卖梁荃一个面子,为他开了偏门。
二人到宫门口时,燕云已经打点好了一切。
“可找到当年伺候我母妃的两位姑姑?”梁荃问道。
燕云摇头道:“还望殿下赎罪,这两位姑姑在您离开梁国后不久,就已被皇后寻了个由头,判了绞刑。”
“她倒是在这宫墙内翻云覆雨了好多年。”梁荃冷哼道。
“不过,在暗中查探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伺候过薛昭仪的一个姑姑,她还尚在宫中,以前是在昭仪跟前贴身伺候的,却在两个月前突然得了惠贵人赏识,这才幸免于难。其余相关人等不是出宫了,就是枉死了,这位姑姑现已在冷宫等候殿下。”
他二人的对话都是当着兰茝的面说得,看来他们对她已经初俱信任,只是这谈话内容却出乎她的意料,原来,梁荃也觉得薛昭仪之死并不简单。
冷宫位于皇城西侧,当并不像兰茝想象中的那般破败不堪,位于偏僻之处,不比别从精致华贵而已。
兰茝虽自小生长在皇宫之中,却从未去过冷宫,此时初见这“长门宫”三字,不由感叹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梁国百年,进了这长门宫又出去的女子,唯椒瑛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