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英译《圣经》
- 杨周翰作品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 杨周翰
- 24007字
- 2019-01-31 16:04:21
三百年来,英国历史里最好的、最高贵的一切,其生命都和此书[英译《圣经》]交织在一起,这是个伟大的历史事实。
——赫胥黎
这是十九世纪末这位英国生物学家的话。其实,在西方,《圣经》的影响通过教会,至少也有一千多年,赫胥黎的判断应用到西方,或更确切些说,应用到英国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是大致符合的。英译《圣经》的高潮发生在十六世纪,所谓《钦定本》是十七世纪初年完成的,它对以后三百年英国社会生活确实起了无从估计的影响。它虽然是翻译,恐怕比十七世纪或任何其他时期的创作,也许除了莎士比亚以外,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还有其他原因,我们把它看作是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恐怕也不无理由。
《圣经》原是古希伯来人的经典,不属任何欧洲民族的文学传统。但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等教会在精神上(在中世纪天主教会甚至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统治了欧洲将近两千年。在这漫长的年代里,教会把《圣经》视为唯一的权威经典。《圣经》就是真理,一直到现在,英语里还有gospel truth,“像《福音书》所说的那样可信”这类的成语。《圣经》甚至变成“神圣庄严”的象征,如在法庭上,就职典礼上,以它明誓。《圣经》的影响真可以说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它为人们提供了行为道德准则,它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和启示,它既是统治阶级钳制人民的武器,殖民扩张的借口(形象地反映在鲁滨孙强使星期五皈依基督教上),又是革命的武器(宗教改革、英国革命,甚至宪章运动),它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语言。有人这样描写道:“每个礼拜日到教堂去听讲道,听到《圣经》的章节语句,习以为常,纵使听者是处在半睡眠状态或心不在焉,《圣经》里的辞句和节奏,也会印在他的脑海,成为他思想组成的一部分,……以至引用《圣经》辞句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出自《圣经》。”[28]
《圣经》的英译定本是在十七世纪初完成的。这个译本一直沿用到本世纪,才又有几种新译本。但二十世纪新译本的出现还没有产生什么普遍的影响。新译者嫌旧译文字古老以至舛误,文字古老就脱离群众,不利于宣扬教义。在信仰宗教的情绪日益淡薄的今天,他们想回狂澜于既倒,殊不知为时已晚,有人就此讽刺道:“旧译虽有缺点,今译虽然准确,但灵魂因之而入天堂者是否有所增加,颇可怀疑。”[29]
《圣经》的英译及其影响
我们现在先来看看《圣经》的英译史。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僧侣垄断了《圣经》,老百姓甚至贵族骑士多是文盲,所以没有翻译的问题,即使有一些,也是零碎的。随着市民的出现,农民的反抗,政教矛盾的激化,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反抗天主教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把《圣经》的垄断权夺过来,把《圣经》翻成本国文学,让每个识字的人自己去读《圣经》或念给他听,让他直接听到上帝的话,不经过天主教教会的解释和取舍。早在十四世纪,学者、宗教改革家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1328—1384)就曾主持把全部《圣经》译成英文,不过当时英文还是中古英文。这是第一部完整的英译《圣经》。马丁·路德(1483—1546)掀起了宗教改革的高潮以后,英国国内各派的斗争激烈,反映在《圣经》的翻译上,仅十六世纪的几十年内就有八种译本问世。牛津与剑桥学者廷代尔(William Tyndale,约1490—1536)于1523年开始翻译《新约》,当时亨利八世还没有同罗马天主教会完全决裂,廷代尔不得不移居大陆,几经周折,在1526年出版了《新约》译本,几次再版,又增加《旧约》和《经外经》的部分内容。他的译本在英国遭到禁毁,他本人也受到大陆天主教势力的迫害,受火刑而死。他的译本以准确著称,他说他要让扶犁的童子懂得的经文比神学家还要多,所以译文生动而口语化。以后的译本多得益于它。
在宗教改革的巨大浪潮的推动下,亨利八世于1530年宣布同意推行英译《新约》,1534年英国教会又请求把《圣经》全部译出。在大臣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的示意下,科佛代尔(Miles Coverdale,1488—1569)于1535年完成了《圣经》的全译本,献给国王,可见这部译文是亨利八世脱离天主教会,反对天主教会这一企图的一个组成部分。科佛代尔的《圣经》不是直接从原文译出,而是从拉丁文、德文转译的,并参考廷代尔的译文,但文字讲究,给后来1611年的定本树立了榜样。
与此同时,1537年出版了经国王批准的《玛修氏圣经》(Thomas Matthew),其中大部分是科佛代尔的译文。1539年出了《塔夫纳氏圣经》(Richard Taverner),和前者大致一样。足见王朝对翻译《圣经》兴趣大增,因此决定出版一本官方的译本,由佞臣克伦威尔主持其事,科佛代尔参加工作。官译《圣经》也于1539年问世,称为《克伦威尔圣经》,因开本大,所以又名《大圣经》,后来克兰默大主教修订,又称《克兰默圣经》,这是第一部官方出的英译《圣经》。
信奉天主教的玛丽女王继位(1553—1558),大事迫害新教徒,又有许多新教徒逃亡到日内瓦,这里是喀尔文派——相当于英国清教——的大本营,在这里他们于1560年出版自己的英译《圣经》,称为《日内瓦圣经》,献给新即位的女王伊利莎白一世。《日内瓦圣经》首次把经文分成章节,即现在通行的章节,并改哥特式字母为罗马字母。这时,伊利莎白统治初期,《大圣经》和《日内瓦圣经》是两种主要流通的译本。《日内瓦圣经》译文质量很高,但注解中常有激进思想,不为国教所欢迎,因此决定以《克兰默圣经》为基础加以修改,注解中避免有争议的内容,而于1568年出版了《主教圣经》,因为参加修订和翻译的人多数是主教。从它的避免过“左”的倾向性来看,似乎是符合伊利莎白政策的。但文字参差不齐、错误很多。
但是仍然有人对官方的译本不信任,一些流亡到法国的英国学者又出了一个译本,《新约》于1582年在利姆斯(Reims)出版,自称是从拉丁文参考希腊文译出。《旧约》则于八年后在杜埃(Douai)出版。译者说,有鉴于世间流传着一批“离经叛道的译本,毒害着人民”,所以要重新翻译。
1604年在汉普顿宗教会议上,清教徒领袖向国王詹姆斯一世建议,重新翻译《圣经》,因前亨利王和爱德华王两朝的译本译文舛谬,不忠实于原文。詹姆斯一世也认为英译本无一可取,其中他认为日内瓦本最劣,所以也主张重译。这次会议是在詹姆斯即位不久召开的,想要解决国教与清教徒之间的矛盾。他决定重译《圣经》也是解决矛盾的努力的一部分。他在同年指定了四十七名学者,要求以《主教圣经》为基础,尽量少改动,其他译本比《主教圣经》更忠实于原文的地方可以采纳。经过几年的准备,从1607年开始,到1611年出版,号称《钦定本》(The Authorized Version)。从亨利八世的官定本《大圣经》,到伊利莎白一世的《主教圣经》,至此已是第三个官定本,也是最后一个、流行至今的一个译本。这个本子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散文的杰作,它虽然主要继承了廷代尔的译本,参考以后译本的成就,但它有它自己独特的美。
从这段翻译史来看,《圣经》的翻译后面隐藏着一场斗争。从大处说,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有两条战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两件武器:古典作品和《圣经》。为什么在十六世纪的英国,一部《圣经》要翻来覆去地翻译,这正反映出矛盾的微妙复杂。粗略地说,有这么几股势力:天主教、王朝和新教。王朝极不稳定,一朝崇奉新教,下一朝崇奉旧教,在同一朝内,先后又不一致。新教又分左右。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的消长和争斗,就构成了一个运动着的、相互交错的局面,《圣经》的翻译就勾画出这样一个变化着的模式。这种矛盾也反映在译文的风格上。这里当然不能把各种译文进行比较,不过可以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说明这问题。例如《新约·马太福音》写耶稣登山训众(六章七节),有这样一句话:“你们祷告,不要像异教徒那样说些无用的重复的话,他们以为话说得多才能被听到。”廷代尔的译文是Babble not much,“不要多唠叨”,《钦定本》的译者改译为Use not vain repetitions,“勿用空洞的重复语”。廷代尔要扶犁的童子都能懂经文,因此用的通俗口语,简洁而生动。《钦定本》的译者们可能认为这样一来竖子牧童对上帝太随便了,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因此,《钦定本》的文字古奥庄严,多保留希腊辞语和希伯来构辞,这样读起来更符合神说话的口吻,使听者油然起敬畏之思。所以一个要俗,一个要雅,有的评家说《钦定本》的文字在当时已经过时一百年了。《钦定本》的短处恰好是它的长处,它准确,所以保存了原文的节奏感、构辞法、形象性、宗教热忱,没有让它英国化,反而对英国语言产生了影响。
当然《圣经》的影响绝不止于文学语言。可能直到二十世纪它一直起着一部教科书的作用,是每个人的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论他是一般老百姓也好,以至哲学家、革命家也好。十九世纪的美术史家罗斯金(John Ruskin)说,他小时候母亲就要他背诵经里某些段落,他说:“我认为这是我受的全部教育中最可宝贵、总的说来最必要的一部分。”[30]有的人一生没有读过其他的书,只读过《圣经》,或者说他们受到的书本教育主要是从《圣经》中来的,即所谓“读一本书的人”(man of one book),据说十七世纪英国作家班扬(John Bunyan)和美国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就是这样的人。[3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用“成就伟大的历史业绩取代‘成圣’——基督教的生活理想”[32],但是当他们谈到爱的时候,仍把基督对人类的爱看作是爱的最高形式[33]。在北欧,古典文化传播较晚的民族更是如此。在当时流行的论培养人才的各式各样的教科书式的作品里,没有一部排除过宗教教育。艾略特的《统治者》,为学童开列了一整套学童必读的古典作品,从分量到内容,由少而多,由易而难,到十七岁读伦理哲学,除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外,还要读所罗门的《箴言》、两种《传道书》、《圣经》中所有的史纪,其他《圣经》中的典籍,包括《新约》,并应抱着敬畏的态度去读。[34]斯宾塞(Edmund Spenser)的《仙后》(又译《仙女王》)也是一部培养人才的教科书,对宗教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即如培根的《论说文》也是一本为进入仕途的青年的必读书,虽明确反对无神论,但他却又说:“深入学哲学可使人的头脑接近宗教。”像著名的无神论者马娄和罗利,一个在他的《浮士德悲剧》里,浮士德最后还是要向基督呼救;另一个在他的《世界史》里仍然是按照《创世记》写鸿蒙的开创。
到了十七世纪,一个有教养的人既娴习古典作家,尤其是拉丁作家的著作,又熟悉《圣经》,[35]也知道科学。弥尔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的作品题材的两大来源便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和《圣经》,他并不否定科学知识,但是人生的目的是要执行上帝的意志,他把宗教放在科学之前。前此,培根则把信仰与科学分开[36]。医生布朗受的是当时的科学训练而且终生行医,同时他当然也接受过宗教教育,他企图把信仰理念化,不合乎理性的仍然可以信仰[37]。霍布斯从不作纯理论的探讨,他的哲学思考和儒家一样,都有社会目的。他认为上帝的法则就是自然的法则,经里的道德准则是可以放诸四海都适宜的。经里的迷信部分,理性对它绝不能屈从,但是人的意志(即人如愿意)是可以屈从的。这和布朗也颇相似。不管怎样,宗教通过《圣经》所散布的影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无法摆脱。这在十七世纪前期尤其突出。
但《圣经》到了激进的革命的人们手里却又成了有力的武器。十九世纪生物学家赫胥黎曾说,《圣经》“是穷人和受压迫者的大宪章”[38]。弥尔顿和革命的清教徒不必说了,十七世纪的平等派和掘地派也利用《圣经》里包括的人道思想和千年王国的社会理想为旗帜,向封建王朝发起攻势。复辟以后,除弥尔顿外,班扬在社会下层还是举着《圣经》的旗帜,鼓舞人们前进:他的《天路历程》“将使怠惰的人积极起来,盲人看到快乐的事物”,“让你把忧郁抛到一边”。
要谈《圣经》在西方的影响,从生活习俗,各种制度,一直到思想,对事物的态度,总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谈完。就是对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来说,也不可能讲得很全面深入。上面只能举几个显著方面谈谈。
《圣经》的基本内容
为了更好地了解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也可以说了解全部西方文学,对《圣经》本身应具备一些常识。下面我们来谈谈《圣经》本身的形成、结构和内容。
现在通行的《圣经》分三个部分:《旧约》、《新约》和《经外经》(或称《次经》)。《旧约》收文献三十六种,三十九卷(有的一种分两卷),约六十万字(英译);《新约》收二十一种,二十七卷,约十八万字;《经外经》(Apocrypha)十二种,十四卷,约十二万字,三种共约九十万字。
《旧约》里的各文献写成于公元前八世纪以后,用的是希伯来文,一部分用的是后期希伯来语、阿兰语(Aramaic),到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城七十学者为了在北非的、只会操希腊语的犹太人的方便,把《旧约》(当时当然还不叫《旧约》,只是希伯来人的经典,包括摩西的律法,称Torah)译成希腊文,称为《七十人译圣经》(the Septuagint,或LXX)。他们把希伯来文的《圣经》里各种文献重新作了编排,又增加一些新材料。这部希腊文《圣经》后来译成拉丁文、称为《俗话本》(the Vulgate)。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徒又把七十人增加的部分剔除,成为《经外经》。现在《旧约》各书编排的次序基本按照七十人本的次序。
七十位学者把这部希伯来人的经典分为三个部分:律法,也称《摩西五经》(The Pentateuch);先知书,又分早期先知书,后期先知书和圣录(Hagiographa)。新教把次序稍作调整,分成四部分:《摩西五经》;历史书;诗体书和智慧书;先知书(又分为大先知和小先知)。犹太经典叙事用散文,有时人物说话用诗体,以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例如诗体书中的《约伯记》基本上是诗体,而首尾叙事则用散文。现在英译本里已看不出诗的形式,不过我们读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诗的意象和丰富的想像。
《旧约》的内容涉及漫长的时代,至于其中作品何时写成,有的至今还不能准确断定。但《新约》则比较单纯。它的内容仅包括公元后一百年的事,写成年代也在这时至以后不久(二世纪后半),是用阿兰文和希腊文写的,后来译成拉丁文。内容一般分成两部分:一、四福音书;二、早期使徒的言行著作。四福音书都是记载耶稣的言行,两部(马太和约翰)是耶稣门徒所记或口授,其他两种(马可和路加)是耶稣门徒的伴侣所记或口授。《使徒行传》记早期使徒主要是彼得和保罗的言行。此外,都是圣徒保罗的大量书信。最后是圣徒约翰的《启示录》。
要了解《旧约》不能不知道一点希伯来人的来历。希伯来人本来是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约公元前1400年逐渐迁徙到巴勒斯坦,与当地有较高文化的迦南人混合,成为一个民族。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初,扫罗(Saul)建立了王国,当时还没有定居。大卫(David)继位,夺取了耶路撒冷,并大力扩张领土,国势鼎盛。他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继位(约前973—前933),横征暴敛,穷极奢华[39]。他死后,国土分裂为二,北部称以色列,比较富庶,南部称犹大,比较贫瘠。北方奉巴尔(Baal)[40]为神,南方奉雅赫维(Jahveh,即耶和华Jehovah)为神。主持各耶和华神龛或神庙的有一批人,组织成帮会,称为先知,他们保卫民族的宗教信仰,抵制信奉其他神的宗教或教派,通过梦、幻象或“神灵附体”,来解释神谕或神意,有时通过舞蹈、奏乐、礼拜或冥想,进入“神灵附体”的精神状态,宣告神谕或预言未来。先知也是社会批评家、改革家和导师。例如南方犹大的先知阿摩司(Amos)见到以色列的腐朽,加以抨击,并预言它的灭亡。《旧约》里的先知书都是记载这些人的言行的。
前722年,以色列在立国两百年后,为亚述(Assyria)所灭,以色列人被俘,过起流放的生活。又过了一百年亚述为迦勒底人(Chaldea)所灭,毁其都城尼尼微,迦勒底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于前586年又入侵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犹大人和以色列人[41]一样也被俘为奴,过起流亡生活。后来波斯王居路斯(Cyrus)于前538年占领了迦勒底的都城巴比伦,灭了迦勒底,次年允许犹大的流放者返回家园,他们才逐渐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城市,把祖先遗留下来的文献,如各代族长(Patriarch)的事迹,先知的言行,传抄整理,再加上他们后来写的文献,渐渐形成了《旧约》。
《旧约》开始部分是所谓《摩西五经》,记载的是犹太人早期的历史和传说,以族长摩西(Moses)[42]为中心人物,以犹太人在埃及受奴役为中心内容。《五经》以《创世记》开始,叙述了历代祖先的事迹,其中重要故事有亚当的堕落、诺亚方舟、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后来,以色列人移居到埃及,他们不堪埃及法老的奴役,在摩西的率领下,渡过红海,到了西奈,在此摩西宣布了十诫,并死在西奈。《五经》以下的历史书,都是以色列人历代君主和族长的史传。所以《圣经》的这一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历史、传记、族谱、法律、教条、教典、仪式等等,有的故事性很强。
先知书因为记的是不同时期的先知言行,所以一般分为流亡前、流亡中和流亡后三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有流亡前的《以赛亚书》和《耶利米书》。以赛亚在世时(前740—前701),犹大还颇强盛,但它介乎两个强邻之间,以赛亚主张犹大在政治上应守中立。他的演说充满了对邪恶的义愤,对耶和华的信任和救民的热忱,风格崇高,想像丰富。耶利米比以赛亚晚百余年,他和以赛亚一样也主张中立,但被认为是卖国。他屡次试图改革,屡次失败,因此撰著哀歌,所以《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歌》满篇哀怨、感情激动,表现出强烈的信仰和责任感。至今英语还用“耶利米”(Jeremiah)一词来表示无休止的怨忿。这两部书有的部分是用诗体写的。
《旧约》的圣录部分包括诗歌、格言、哲理书、传说故事、历史书、启示录,有的是用诗体写,有的毫无宗教色彩,许多作品文学价值很高。如《雅歌》,据传是所罗门所写,全无宗教味道,充满对感官享乐的歌颂;又如《以斯帖记》、《路得记》(以及先知书中的《约拿书》)又都是很精彩的故事;《诗篇》、《耶利米哀歌》是优秀的抒情诗和宗教诗;《箴言》和《传道书》包藏着古代犹太人的智慧和处世哲学;而《约伯记》则被称为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它写约伯(Job)经受上帝的考验,探索苦难的意义,十分感人,结构也十分完美。历来把这部作品与希腊悲剧、但丁和弥尔顿的作品、《哈姆雷特》和《浮士德》等伟大作品,相提并论。它比《传道书》宣扬的“一切都是空虚”那种看破一切的虚无思想深刻得多,因而十分动人。
下面谈谈《新约》的历史背景。犹太人自前537年从流放中逐渐回到巴勒斯坦,几个世纪(约从前五世纪到前二世纪)巴勒斯坦一直是在波斯、希腊、埃及[43]和叙利亚的先后统治之下。在叙利亚统治时期,犹太人在他们的教主的领导下不断进行反抗[44],有时联合罗马人,有时利用叙利亚内部矛盾,争取民族独立,建立自己的王朝。由于犹太人内部不团结,于前63年为罗马的庞培所征服,罗马人实行分而治之,把以色列分成五个独立政府,把大批犹太人俘往意大利[45]。在罗马人的扶植下,希律(Herod)当了犹太王(前40年),希律残酷镇压敌对势力,他的统治是著名的血腥统治。他死后,以色列完全处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了。
在这一时期,犹太人经过流亡、返回家园、四百年的内忧外患,其宗教信仰和流亡前相比,起了一些变化。例如对于摩西的律令,《马太福音》第五章记耶稣登山训众,虽然他声明“我不是来消灭律法”(指摩西立的律令),但是他接着说:“你们的正义若不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正义,就进不了天堂。”(按,文士和法利赛人就是那些抱残守缺、形式主义地固执遵循旧法的人。)可见他表示他已超越摩西的旧律令。古律戒杀,耶稣要人戒怒,要人和解,要人仁爱,甚至爱自己的敌人,都反映了在强大敌人的奴役下,弱小者企图以柔克刚的思想。又如,弥赛亚(救世主)的观念在《新约》中尤其突出。在《旧约》里,上帝还未人格化,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极端公正;在《新约》里,上帝又增加了仁慈的属性。上帝创造了一个极有秩序的世界,只要他的创造物服从上帝,这世界就可以永远幸福长存,但亚当、夏娃违反上帝意志,破坏了上帝创造的和谐,世界上就产生了劳苦、不和以及种种罪恶。以后的人类,都因这“原罪”而在罪孽中出生。上帝先用洪水惩罚人类,后来又派他的独生子耶稣下世替人类赎罪。上帝由一个绝对权威变成了仁慈的象征。《新约》宣扬人生和人世是脆弱的、腐烂的,但是人是可以再生的,如耶稣复活那样,人通过坟墓里的腐烂获得一个新的、光荣的、不朽的生命。这个观点在保罗的《哥林多前书》十五章里讲得最集中,所谓“在耶稣那里都要复活”,用以给信徒以希望和忍受生活苦难的勇气。《旧约》十分重视宗教仪式,《新约》强调内心和灵魂与上帝的直接沟通。《新约》还贯串着在创造主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这些都是《新约》发展了和不同于《旧约》的地方。
福音书有时和《使徒行传》合称《新约五经》。福音书中的马太、马可、路加从不同角度写耶稣一生和他的言行,大致相同(故称“对观福音书”[Synoptic Gospels]),以马可为蓝本。《约翰福音》则更多哲学论辩。耶稣一生只活了三十三岁,他可以算是希伯来的最后一位先知,他宣传希伯来人的宗教,来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和压迫,终于被罗马统治者杀害。他的言行,信徒们根据记忆和传说,在他死后纪录下来。其中写耶稣的奇迹当然是一种神话,作者们用这手段来塑造耶稣作为神之子的形象。耶稣喜用各种寓言传布教义,则是符合一个先知的行径的。
《新约》中大量的保罗书信,这些都有比较确切的写作年代,早于福音书。保罗本来信犹太教,耶稣死后,他改变了信仰。他一生到各地传道、建立教会,和罗马人、犹太人作斗争。他的书信就是他的活动的记录。
《启示录》作者不详,据传是一个叫约翰的信徒所撰。“启示文学”(预言)本来是希伯来文学的一个传统,《启示录》就属于这传统,不过它宣扬的是新的、基督教的教义。它最主要的部分是预言罗马必亡,基督的教义必胜,上帝之城必然在人间出现,充满了理想色彩。
现在我们来选译几段[46],加以评论,以窥一斑:
创世记
第一节
太初,上帝创造了天和地。地没有形状,一片空濛;黑暗笼罩在深渊的表面。上帝的灵在水面上运行。于是上帝说,让光出现吧,光就出现了。上帝看着光,觉得它很好,于是上帝把光与黑暗分开。上帝把光叫做白昼,把黑暗叫做夜。经过晚上与早晨,这是第一天。
1—5节
于是上帝说,在水的中间留出空隙来,让水和水分开,于是上帝就造了一个空隙,把空隙下面的水和空隙上面的水分开,事情果然如此。于是上帝把空隙叫做天。经过晚上和早晨,这是第二天。
6—8节
于是上帝说,让天下面的水聚在一处,让干的陆地出现,事情果然如此。于是上帝把干的陆地叫做大地,聚在一处的水叫大海。上帝看着,觉得很好。于是上帝说,让大地长出草来,让青草结种子,果树各按种类在大地上结出果实来。事情果然如此。大地生了草,青草各按种类结出种子,果树也各按种类结出果实,种子就包含在果实里面。上帝看着,觉得很好。经过晚上和早晨,这是第三天。
9—13节
于是上帝说,在天这空隙里要有各种光体,把白昼和黑夜分开,让这些光体表示朕兆,分别季节、日子和年份;让天空中的这些光体照亮大地。事情果然如此。于是上帝造了两个大的光体,较大的一个管白昼,较小的一个管夜晚;他还造了些星辰,把它们安放在天空照亮大地,管白昼和夜晚,把光和黑暗分开。上帝看着,觉得很好,经过晚上和早晨,这是第四天。
14—19节
于是上帝说,让水里产生出大量有生命的活动的生物来,让鸟在大地上面,在开阔的天空里飞翔。于是上帝创造了巨大的鲸鱼,水里大量滋生的各种活动的生物,各种有翅膀的鸟。上帝看着,觉得很好。于是上帝为他们祝福说,你们滋生繁殖吧,把海水充实起来,让鸟在大地上繁殖。经过晚上和早晨,这是第五天。
20—23节
于是上帝说,让大地滋生出各种生物来,牲畜、爬虫、各种地上生长的兽类。上帝看着,觉得很好。于是上帝说,让我来按我的形状、按我的相貌创造人,让人统治海里的鱼、空中的鸟,统治牲畜和大地和在大地上爬行的一切爬虫。因此,上帝按照自己的形状创造了人,他按上帝的形状创造了人,他创造了男人和女人。于是上帝给他们祝福,上帝对他们说,滋生吧,繁殖吧,把大地充实起来,征服它;统治那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在大地上活动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于是上帝说,看啊,我把布满大地的一切产籽的青草、一切结果的树,都给了你们,你们可以拿来当食物。大地上各种兽类、天上飞的各种鸟、地上爬的各种有生命的爬虫,我给它们青草当食物。事情果然如此。上帝看着他所创造的一切,看啊,一切都很好。经过晚上和早晨,这是第六天。
24—31节
第二节
天地和万物就这样都造成了。第七天上帝结束他已经完成的工作,第七天他停止了工作,休息了。于是上帝为第七天祝福,定为圣日,因为在这一天他停止他创造的一切工作,休息了。这些就是天地创造的过程。
1—4节
在主创造天地的日子里,田野里没有任何植物,也不长青草,因为主还没有让雨降落在大地上,也没有人去耕种土地。但是从大地上升起了雾气,滋润着地面。于是主就用地上的土创造了人。从他鼻孔里吹进生气,人就变成了有灵魂的活人了。
5—7节
于是主在东方伊甸造了一个花园,把他创造的人放到园里。主又让各种好看的树、果实能当食物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在园的中央还有一棵生命之树和一棵能分辨善恶的知识之树。还有一条河从伊甸流出,灌溉着花园,从这里分为四股:第一股叫比逊,它环绕哈腓拉全境。这里产黄金,这里的黄金质美,这里还产琥珀和红宝石。第二股叫基训,它环绕古实[47]全境。第三股叫希底结,流向亚述的东边。第四股就是伯拉河[48]。于是主就领着那人,把他安置在伊甸园,叫他修整看守。主又命令他说,园里所有树上的果子你都可以吃,但是那能分辨善恶的知识之树的果子,你不许吃,哪一天你吃了,你就必死。
8—17节
于是主又说,单独一个人,不好,我来给他造一个配得上他的帮手。于是主取来地上的土造了田野里的各种兽类,空中的各种飞鸟,把它们带到亚当面前,要他给它们起名字,于是亚当把这些生物叫做什么,就成了这些生物的名字。亚当给一切牲畜、空中的乌、田野里的兽类都取了名字,但是亚当还没有看到配得上他的帮手。于是主使他熟睡,他果然睡了。主便取下他一根肋骨,再把他的肉合上,主用从他身上取下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把她带到他跟前。于是亚当说,这是我最贴心的骨头,最贴心的肉,就叫她女人吧,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下来的。所以,人必须离开父母,紧依着妻子,二人应当合为一体。这时,他们夫妻两个都是赤身裸体,但不觉得羞耻。
18—25节
第三节
上帝创造的一切畜类里,惟有蛇最狡猾。它对女人说,上帝真是说过你们不许吃园里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我们可以吃园里树上的果子,但园子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上帝说过,你们不准吃,也不准碰,否则你们必死。蛇又对女人说,你们肯定不会死的,因为上帝知道哪一天你们吃了,你们的眼睛就会睁开,就和神一样能分辨善恶了。女人知道了那树的果子好吃,看着也好看,吃了就有智慧,所以非常想吃,于是就摘了一个果子吃了,还给她丈夫吃,他也吃了。于是,两个人的眼睛都睁开了,看到自己是赤身裸体,于是把无花果的叶子缝起来,给自己做了裙子。这时,主正在花园里趁着一天最凉爽的时刻散步,他们听到了他的声音。于是亚当和他的妻子就躲进园中的树林里,避免和主照面。于是主呼唤亚当,问他,你在哪里?他说,我听见你在花园里的声音,我害怕,因为我赤着身子,所以藏了起来。主说,谁告诉你,你赤着身子的?你是不是吃了我禁止吃的树上的果子了?他说,是你给我的那个女人,是她给我吃的果子,我就吃了。于是主对女人说,你干的是什么事?女人说,是那蛇骗了我,我就吃了。于是主对蛇说,你既然做出这事,你要比一切牲畜、一切走兽受到更大的诅咒,我要你用肚子爬行,要你一生天天吃尘土;我还叫你和女人彼此仇恨,你们的后代也彼此仇恨,女人的后代要伤你的头,你的后代要伤他的脚跟。主对女人说,我要大大增加你怀孕的痛苦,要你依恋你的丈夫,要他管辖你。主又对亚当说,因为你听了妻子的话,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树上的果子,由于你的缘故,土地将要受到诅咒,你一生要天天劳苦才能从土地里得到吃的,土地将生出伤你的荆棘和蒺藜,你将吃田野里的青草,你必须汗流满面,才能吃上一口饭,直到你返回泥土,因为你来自泥土,你本是泥土,所以你仍要返回泥土。于是,亚当给妻子取名为夏娃[49],因为她是众生之母。于是主为亚当和他的妻子用兽皮缝了衣服,给他们穿上。主又说,看啊,人变得和我们一样了,知道善恶了,为了不让他伸手再去摘生命之树上的果子,吃了长生不老,因此主把他赶出伊甸园,去耕种他出生所自的土地。这样,主就把人赶走,又在伊甸园东面安置了一批天使,和一把冒火焰的剑,这剑能四面转动,把守着通往生命之树的道路。
1—24节
关于世界的创造,各原始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大同小异。从上面这三章可以看出从第一章第一节(1.1)到第二章第四节(2.4)这一段,和2.4以后一段有重复甚至矛盾的地方,如前一段已经创造了人,后一段又说上帝用土造人;前一段大地已经布满青草,后一段却说田野里还没有青草;后一段亚当的名字突然出现,以前并未交代,如此等等。这是因为两段文字来源不同。犹太人的经典都是纂辑而成,到处都有拼凑的痕迹。有时同一件事出现在不同的作品里,那就说明纂辑者用的是同一材料;有时一件材料在不同作品里次序不同,有点像“错简”的情况。
由于这种情况,前后两段里上帝的形象也不尽相同,行文的风格也不相同。前一段,上帝是崇高、万能的,但是很抽象;景物(光与黑暗)也很朦胧。后一段,上帝更具人的属性,他趁一天最凉爽的时刻在花园里散步,他和人交谈。前一段只抽象地说上帝创造了人,后一段则写他是怎样具体地造人的。至于花园的描写,后一段更加具体。就是在文章风格上,前后也不相同,前一段词的重复出现,整齐,甚至刻板,读来很像经咒;语气全是权威性的。后一段,这些特征没有了,而代之以具体的、形象的描述。
但是前后两段在精神上毫不矛盾。上帝是宇宙的主宰,人类必须服从上帝,否则就被驱逐出乐园。上帝惩罚叛逆人类的办法很多,他可以发动洪水(《创世记》6—8章);当人类建筑了高台,高到快接近天堂了,上帝就让人类操不同的语言,分化他们,即所谓“巴别塔”(Tower of Babel,见《创世记》11章)。
在这三章,除了上帝的首次出现和世界的创造这两件主要事件外,第三件重要的事就是人类的堕落。这是基督教一切教义的源头,前面已谈到。这些事件应当结合整部《圣经》和成书前的历史来考察,才能较为充分地理解。上帝的形象以后要发展变化,堕落的后果也在后面。这头三章提出的问题,又必须结合历史求得解答。例如,上帝不准亚当、夏娃吃生命之树的果子,恐怕就是初民对“人为什么有死?”这问题的答案;上帝不准亚当吃知识之树上的果子,恐怕就是初民对“人类为什么有苦难?”的回答,就是《老子》“绝学无忧”的思想,这思想又出现在《圣经》其他地方,如《传道书》(1.18)“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增加知识,就增加忧伤”。
这三章里开始树立上帝的绝对权威,目的就是要犹太人保持本民族的信仰,抵制流亡后返回家园以后受到各方的侵袭和诱惑,保持民族的生存。犹太人除了采用先知传道的方法外,同时采取总结本民族的旧经典,重新树立本民族的神,使全族遵守,团结起来。就在这三章经文里,上帝创造了大地,又对亚当和夏娃说,滋生吧,繁殖吧,把大地充实起来。贯串着《旧约》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土地与人口问题。犹太人长期过着流亡受奴役的生活,他们渴求有土地来安身立命;人口流散,常此以往,种族就会不复存在,所以要繁殖、再繁殖,《民数记》就是在返回国土前的人口普查。仅靠土地和人口树立上帝的权威还不够,还须规定具体的宗教仪式和法律,使人人遵守,这就是《利未记》。这话当然离上面三章的内容远了,只是,联系后面来看这三章,这三章的意义也许可以更清楚些。
上面谈到人类为什么要受苦,这是一切宗教想解答的问题。但再进一步,那就是好人为什么要受苦?坏人受苦,是一种惩罚,是常理所能接受的。好人为什么要受苦?是上帝不公么?如果上帝不公正,那把希望寄托在哪儿呢?这就是古代人面临的困惑。结论只有信上帝。受苦和信仰,这是一切宗教的中心内容,也是《约伯记》的主旨。
约伯是个正直的人,他敬畏上帝。他儿女成行,又很富有,可以说是一个十全老人。一天撒旦对上帝说,约伯敬畏上帝只是因为上帝没有伤害他,一旦他遭受损害,他必诅咒上帝。上帝允许撒旦去试探约伯。接着一连三次,噩耗传到约伯跟前,说他的牲畜、奴仆和子女都被抢被杀。约伯虽极悲痛,但他对上帝的信心没有动摇。接着,撒旦又让约伯从头到脚长满毒疮。约伯的妻子要他诅咒上帝,他仍不动摇。他的三个朋友也来安慰他。这是一段散文的序曲,说明约伯并不知道他受难的原因。
接着他的三个朋友给他解答他的疑问,三人一轮,一共讲了三轮。一个认为约伯受难是因为他有罪,一个认为上帝让他受难是公正的,一个则认为他还应当受更大的灾难。这时出现了第四个人以利户,他责备约伯不应认为自己正确,认为上帝不正确。接着,上帝从旋风里出现。
主从旋风里出现,回答约伯说,是谁用无知的语言,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把你的腰束起,鼓起勇气来,因为我要问你一些问题,要你回答。我在打大地基础的时候,你在哪里?你要知道,你就回答吧。是谁规定了大地的幅度,你知道吗?是谁拉着准绳在大地上测量?大地的基础固定在什么上?又是谁安放的基石?那时,晨星同声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当大海像从母胎里出生那样冲出来的时候,是谁把它关闭起来的?是我用云为它做了衣服,用幽暗为它做了襁褓,给它划定界限,安上门和闩,对它说,“你只能到此为止,不得逾越,你狂傲的波涛到此必须止住。”你活到现在,可曾使清晨和黎明按你的命令出现,让它们照亮大地的八极,把恶人驱散?大地[在我手里]就像印章打在胶泥上,万物就像它穿的衣服[50]。恶人得不到光明,强横的臂膀必将折断。你进入过大海的源泉么?你曾否奔波着探索深渊?死亡的大门向你敞开过吗?你见过死亡阴影的大门么?你察觉到大地有多么宽广么?这一切,你若知道,就说吧。哪条路通向光明所在的地方?至于黑暗,它又在哪里?你知道它的疆界吗?你知道通向黑暗所在的道路吗?是不是因为你出生在世上,活的时间很长,就能知道呢?你进入过雪的宝库吗?你见过冰雹的珍宝吗?这些都是我为灾难的时代,为战争的日子所准备的。光明怎样[与黑暗]分开,东风怎样吹遍大地?大水泛滥,又是谁疏导水道?是谁为雷电开路,让雨降落在无人居住的大地上,在无人居住的荒原上,让荒芜的土地喝饱,让青草冒出嫩芽?雨有父亲吗?是谁生的露珠?冰又是从谁的胎里出生的?天上的白霜是谁养的?水不见了,就像一块石头压在上面,深渊的表面结成了冰。你可能约束七星的好影响,解开猎户座的带子,你可能按季节让黄道十二宫出现,引导北斗和它的众星么?你知道天的定律么?你能让天的定律管辖大地么?你能向云层呼唤,让倾盆大雨遮盖你么?你能发出闪电,让它们出去,并对你说“我等在此”?谁把智慧安放在[人的]内腑,把悟性安放在[人的]内心?谁能用智慧去数天上的云?当尘土结成硬块,土块紧紧粘在一起,谁能不让天上的水瓶倾倒呢?当小狮子蹲在巢里,在隐蔽处伺伏着,你能给大狮子猎取食物,去喂饱那些小狮子么?当乌鸦的幼雏向上帝呼叫:它们没有吃的,走投无路,又是谁给乌鸦准备食物呢?
——第三十八章
这一连串的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上帝并没回答约伯为什么要受苦难的问题,他的一连串的问题是要说明他是宇宙的主宰,宇宙中一切现象非人的智力所能理解,由此可以推论,人世的苦难,特别是好人受难,也是不能用理智解释的,也仍是《老子》“绝学无忧”的意思。只有不去追究,只有相信上帝所作一切都必定有道理。约伯最后说:“我知道你是万能的,任何思想都瞒不过你。”他三个朋友说的话都是无知,“我自己说的话,我自己也不明白;这些事太奇妙,是我所不知道的。”(42章)“上帝的声音像惊雷,他做的事是伟大的,我们无法理解。”(37章)
《约伯记》的伟大不在它的结论,而在它的过程,这过程体现的是惶惑、疑问、不解,因而不断探索的过程。这种精神体现在大量的问句上。“为什么你[指上帝]把我树立成一个反对你的靶子,让我变成自己的一个负担?你为什么不饶恕我的罪过,消除我的邪恶?”这种由不解而怨而求解的精神是一切伟大作品所共有的——《俄狄浦斯》、屈原的《天问》、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弥尔顿的作品。这种精神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在动荡的十七世纪英国许多作家作品里——勃顿、邓、布朗、泰勒等。
这种探索总是带有悲剧性的。人们常把《约伯记》和希腊悲剧相比,很有道理。例如约伯和俄狄浦斯两个都是正直的人,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受苦,都在寻求答案而得不到答案。从表现方式上看,它又很像《被缚的普洛米修斯》,约伯和三个朋友的对话,就像俄刻阿努斯、伊俄和赫尔墨斯和普罗米修斯的对话。全部作品基本上是对话。
《约伯记》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经过诗人的加工,反映公元前四至前三世纪犹太人最关心的问题——苦难。摆脱苦难的出路,除了相信上帝以外,就是看破一切,苦中求乐,享受你所能得到的。这就是《传道书》的中心内容。传说《传道书》的作者是所罗门,实际上可能是许多人的作品,前二世纪初纂辑而成,题名为《传道人》(Ecclesiastes),俨然是一个人的作品。这部作品是这样开始的:
耶路撒冷王、大卫之子、传道人的话。传道人说,虚妄中的虚妄,虚枉中的虚枉,一切都是虚妄。一个人在太阳底下劳动所得的一切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一代人过去了,又一代人来到了,但大地是永远长存的。太阳也一样,它升起又落下,匆匆到它升起的地方去。风向南方吹,又转向北方,它不停顿地旋转,转了几圈又回到原处。一切江河都归大海,但大海总是不满的,江河又回到它们出发的地方。万事都充满了苦劳,人没有法子说出来;眼睛看不尽,耳朵听不完。已经发生的事,将来还要发生,已经做的事,将来还要做,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事物。有没有一件事,可以这样说,“看哪,这是件新事”?在我们以前的古代已经有过了。过去的事无人记得;将来的事,后来的人也不会记得。
我,传道人,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王。我曾竭尽心力,用我的智慧去探索查究天下的一切事绩。这件苦事是上帝交给一切世人的,用来折磨他们。我把太阳底下一切做成的事都看遍了,看吧,一切都是虚枉和精神的烦恼。弯曲的不能扳直,缺少的东西是无法数的。我心里自忖,看,我得到了高位,我比以前耶路撒冷所有的人都聪明,我的内心强烈地体验过智慧和知识,我倾心去领会智慧,领会疯狂和愚蠢。我发现,这也是精神烦恼。因为智慧多,悲伤就多,知识增长,哀愁也增长。
作者首先要说明人生是空虚的这个思想,他用的形象和概念对我们都比较熟悉。“一切都是虚枉”,佛教也宣扬“四大皆空”;“一代人过去了,又一代人来到了”,淮南子》“春秋有代谢,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明而复晦”;“一切江河都归大海”,《淮南子》也有“百川异源,而皆归大海”的说法;“精神的烦恼”正是所谓“烦恼”Klesa—“涅槃”(宁静)的对立面,烦恼生于有情;“知识增长,悲哀也增长”正是《老子》所说“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思,都反映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有的哲学家就停留在此,有的就寻求对策和出路,《传道书》的作者就用伊壁鸠鲁式的哲学回答人生的烦恼与空虚:
凡事都有它的季节,天下每个时刻都有它一定的目的。有出生的时刻,有死的时刻;有栽种的时刻,有收割的时刻;有杀戮的时刻,有医治的时刻;有破坏的时刻,有建造的时刻;有哭的时刻,有笑的时刻,有哀伤的时刻,有欢舞的时刻;有抛石头的时刻,有拣石头的时刻;有拥抱的时刻,有避免拥抱的时刻;有得的时刻,有失的时刻;有保存的时刻,有抛弃的时刻;有撕碎的时刻,有缝制的时刻;有缄默的时刻,有说话的时刻;有爱的时刻,有恨的时刻;有战争的时刻,有和平的时刻[51]。人从事劳苦的工作,得到什么好处呢?我看见上帝叫世人劳苦,要他们在劳苦中受折磨。他当时把万物都造得极美;他又让世人心里怀着世界,但世人不知道上帝自始至终的作为。我知道上帝创造一切没有别的好处,无非是要世人欢乐,终身行善。他也要人人吃喝,享受他所有劳动的好处,这就是上帝给世人的礼物。
他特别对青少年宣扬这种享乐哲学。这种及时行乐的主题本来就贯串着东西方的抒情诗歌,不足为奇。但《传道书》却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它用的形象与众不同,例如它劝人不要等到老迈、死亡临近,再去追求享乐:
不要等太阳、光明、月亮、星辰昏暗,雨后的阴云再来;不要等到看守房屋的人发抖,强者低了头,推磨的奴仆因为人太少而停止推磨,向窗外谛望的人[两眼]昏暗,[不要等]街门都关闭了,推磨的声音微弱了,人随着鸟叫起床,奏乐的姑娘们都倒下了;莫等人们怕高处的东西,道路上有恐惧,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欲望消失;因为人在往他的永住之宅走去,哭丧人在街上踯躅;银链折断,金瓯破裂,水瓶在井旁破碎,井口的辘轳也断裂了。那时尘土将仍返归大地,灵魂仍将回到赋予灵魂的上帝那里。
——第12章
这类情调进一步发展就成为《雅歌》中那种完全世俗的情调:
把我像一颗印章那样打在你的心上;爱情和死亡一样强有力;忌妒像坟墓那样残忍;爱的炭是产生火的炭,它的火焰最最炽烈。
这些作品是经曲解之后才收入《圣经》的。及时行乐被曲解为少年时就应想到造物主,纯粹的爱情诗被理解为寓言,爱成为对基督和教会的爱。
要把《旧约》各类具有文学性质的作品,诗歌、故事、史纪、寓言、演说、书信、论说等都在这里一一列举,限于篇幅,是不可能的。不过可以把几个短故事中的一个迻译过来,以窥一斑。
《约拿书》(Jonah)是《后先知书》中的一种,其全部故事如下:
且说主的话传到了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耳中:“你起来到尼尼微[52]去,高声咒骂它,因为他们的罪恶已经展现到了我的面前。”但是约拿却起身想逃到他施[53]去,躲避主,因而来到了约帕[54],找到一条开往他施的船。他付了船钱,下了船,准备和他们一起去他施,以躲避主。但是主在海上刮起一阵大风,海上起了大风暴,船眼看要破碎。水手们害怕起来,人人向自己的上帝呼救,把船上的货扔到海里,以减轻负荷。但是约拿却走下舱里躺下,酣酣地睡起觉来。船主走来对他说,你这是什么意思,睡觉的人,起来,向你的上帝求救,也许上帝会想到我们,我们就不至丧命了。于是船上的人彼此说,来,我们来抽签吧,看看是谁给我们招来这场灾祸。于是他们就抽签,抽中的正好是约拿。于是他们对他说,是你给我们招来了这场灾祸,请你告诉我们,你是做什么营生的?你从哪儿来?你是哪国人?你是哪个民族的?他回答说,他是希伯来人,天上的上帝创造了大海和陆地,我是敬畏上帝的。于是这些人就非常害怕,问他,那么你为什么干这事呢?因为他已经告诉他们他是在逃避上帝,所以他们这样问他。接着他们又说,那么我们应该拿你怎么办,才能让大海平息呢?这时大海像发怒一样地在翻腾。于是他对他们说,把我抬起来,扔进海里,海就会平静了,因为我知道是因为我的缘故,你们才遭到这么大的风暴。但是船上的人却用力摇桨,想让船靠岸,但是不可能,因为大海像发怒一样地在翻腾。于是他们向主呼唤道:我们祈求你,主啊,我们祈求你,别为这一个人的性命让我们都去送命,不要把让无辜人流血的罪名加在我们身上,因为,主啊,这一切都是你的旨意。于是他们就抬起约拿,把他扔进海里,海的怒涛就停息了。于是众人就大大地敬畏起主来,向主献祭,并许了愿。这时,主已经安排一条大鱼,把约拿吞了,约拿在大鱼的肚子里呆了三天三夜。
于是约拿在鱼肚里向他的主,上帝,祷告说,我因为遇了难,所以向主呼吁,他听到了:我从地狱的腹地呼唤,你听到了我的声音。你把我扔进深渊,扔进大海的中央,海水把我包围了,你的波涛和海浪从我身上漫过。于是我说,我被抛到了你看不见的地方,可是我还要朝你的圣庙谛望。水把我包围了,一直到我的灵魂,深渊在我周围合拢,水草裹住了我的头。我沉到了山脚,大地的门对我永远关闭了。主啊,上帝,把我从腐烂中救活。当我的灵魂在我心里变得衰弱的时候,我想起了主,我的祷告传入了你的圣庙,被你听到了。凡是崇奉伪神的都得不到慈恩。但是我一定向你献祭,申述我感恩的心情,我许的愿,我一定还。只有主能拯救我。于是主对鱼说了话,鱼把约拿吐到了陆地上。
于是主的话又一次说给约拿听,他说,你起来到大城尼尼微去,向它传我要你传的道。于是约拿就按照主的话起身前往尼尼微。尼尼微是一座无比大的城市,有三天的路程,约拿走了一天就开始进城,他大声宣告:还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灭亡了。尼尼微的民众相信上帝,宣布斋戒,从上到下都披上麻布。消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从宝座上起来,脱下王袍,也披上麻布,坐在灰里。他命人在尼尼微全城宣布,说国王和贵族有令,人、畜、牛群、羊群一律不准沾吃的,不准吃,不准喝水;叫人、畜都披上麻布,大声求告上帝;叫他们人人离开邪恶的路,放弃手里的暴力。谁敢说上帝不会回心转意,消除他无情的怒气,使我们不至灭亡呢?上帝看到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看到他们已经离开邪道,就回心转意,不再像他所说的那样降灾难给他们了。
但是这却叫约拿非常不高兴,他很生气。他向主祷告说,主啊,我在国内的时候,不是说过你是个肯开恩的上帝,仁慈的上帝,不爱生气,十分和蔼,想降灾又回心转意,所以我才逃往他施。既然如此,主啊,我求你把我的生命夺走吧,我活着还不如死了。于是主对他说,你生气,这对吗?于是约拿走出城去,坐在城的东边,给自己搭了一个棚,坐在棚子的荫凉底下,等着看这城会遭什么结果。上帝于是准备了一棵葫芦树,叫它长到约拿的上面,好给他的头遮荫,免得他受苦。约拿很高兴有这棵葫芦树。但是第二天早晨上帝又准备了一条虫,虫就去咬葫芦树,它就枯萎了。后来太阳升起了,上帝又准备一阵炎热的东风,太阳暴晒着约拿的头,他晕了过去,他心里只求快死。就说,我活着还不如死了好。于是上帝对约拿说,你对葫芦树生气,这对吗?他说,我生气直到气死都有道理。于是主说,这葫芦树不是你花劳动种的,也不是你培养大的,它一夜之间生出来,一夜之间就死了,你尚且不可怜它,那么像尼尼微这样的大城市,里面有不能分辨左右手[55]的十二万多人,还有许多牲畜,我就不该保留住吗?
约拿是个思想狭隘的以色列人,他认为只有以色列应该得救,其他民族不应得救,所以上帝命令他去警戒尼尼微,他不肯去。但是上帝是一视同仁的,这一点他不理解。在《旧约》里,上帝的形象多是严厉可畏,忌妒,以至专横独断,在《约拿书》里,上帝最接近于仁慈的象征。从这里发展为《新约》中的慈光普照的、拯救人类的上帝和耶稣的形象,特别是在保罗的书信中所体现的那样,只要相信上帝,上帝就会把人类从罪恶和死亡中拯救出来。约拿的狭隘民族观念产生于犹太族几度灭国,遭到流放和奴役,返回家园以后,还处于强邻包围之中,所以养成这种防卫性的态度。据推测这部作品可能写在前四世纪,犹太人返国后和异族通婚,一些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犹太人起来反对并禁止,《约拿书》的作者则是赞成的。所以它不是一部严格的预言吉凶的“先知书”,而是一部以一个先知为主角的作品。
这部作品,除第二章(即译文的第二段)约拿在鱼腹内一段祷辞是插入的一首独立的诗篇外,是一个很生动完整的故事。约拿这个人物很富有人情味,他逃避,他生气,并且因为生气而和上帝顶撞。细节也十分具体生动,他要到他施去,到了约帕港口,他走下舱去睡大觉,抽签,被扔进海里,被大鱼吞到肚里,都使读者能如身历其境,而且叙述毫不拖泥带水,动作迅速。作者在描写约拿的自私时,还很富有幽默感。由于这个缘故,加以情节荒诞,常被人借口作者不是出自先知约拿之手而予以贬低。不过现在人们都承认《约拿书》是一篇出色的故事。
《新约》的文学价值远不及《旧约》,但从教义上说,其影响却大大超过《旧约》。教义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耶稣的“登山训众”这段记载里。“登山训众”是摩西在西奈颁布的“摩西十诫”的发展,是耶稣制订的天国的戒律,影响着近两千年西方人的思想和行为。
以下是《马太福音》第五—七章:
耶稣看见了人群,就走上山去,坐下之后,他的门徒们走到他跟前,他开口教导他们说,谦卑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安慰。温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继承大地。如饥似渴地追求正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充分的满足。仁慈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仁慈。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见到上帝。使人和睦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被称为上帝的子孙。为了正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当人们为了我的缘故骂你们,迫害你们,用各种恶毒的假话诅咒你们,你们是有福的。欢乐吧,尽情地高兴吧,因为你们将在天上得到巨大的奖赏。从前他们就是这样迫害在你们以前的先知的。
5.1—12
你们是大地的盐,但盐如果失去了咸味,它还能再咸吗?那它就变成没有用的东西,被人扔出去,任人们踩在脚下。你们是世界的光明。建筑在山上的一座城市是隐蔽不了的。人们点蜡烛,不把它放在斗箕底下,而是把它插到蜡台上,照亮屋子里的一切。你们也应当在众人前发光,让他们能看到你们做的好事,给你们在天之父增光。
5.13—16
不要以为我是来摧毁古法和先知的,我不是来摧毁,而是来实现的。我实在告诉你们,除非天地化为乌有,古法是一星一点也不会废弃的,直到它实现为止。谁要是破坏了诫令中哪怕是最小的一条,还叫别人也照做,那他在天国里就将是最渺小的。但凡是按诫令行事,也教别人照做,那他在天国里就将被称为伟大的。我告诉你们,除非你们的正义高出文士和法利赛人[56]的正义,你们断不会进入天堂。
5.17—20
你们听到过古人说,不可杀人,谁要杀了人,就有受审判的危险。但是我告诉你们,凡是无缘无故和自己弟兄生气,也有受审判的危险;谁若对他的弟兄说拉加[57],也有被传讯的危险;若有人竟敢说,你这蠢货,那就有下地狱火坑的危险。因此,如果你带着礼物来到神坛前,心里念着你兄弟对你不起,最好把礼物放在神坛前,离开那里,先去和你兄弟和解,再回来献上你的礼物。当你和你的对头一路同行的时候,赶快和他言归于好,否则你的对头随时会把你交给审判官,审判官把你交给警官,然后把你投进监狱。我实在告诉你,你不把你的钱花光,你休想从那儿出来。
5. 21—26
你们听到过古人说,不可奸淫。但是我告诉你们,谁看见女人就动淫念,那他已经在心里犯了奸淫罪了。如果是你右眼叫你犯的罪,把它剜出来,扔掉,宁可让你的一个器官毁灭,也比全身被抛进地狱要好些。如果是你右手叫你犯罪,把它砍下来扔掉,宁可让你一个肢体毁灭,也比全身被抛进地狱要好些。有人说过,谁要休妻,就应当给她一纸休书。但是我告诉你们,谁要休妻,除非她犯了通奸罪,否则就是叫她去淫乱,因为她被休弃之后,谁再和她结婚,就是犯淫乱罪。
5. 27—32
你们又听到过古人说,不可背誓。你们应当实践对上帝的誓言。但是我告诉你们,索性不要发誓,既不要指天发誓,因为天是上帝宝座的所在,也不要指地发誓,因为地是他的踏脚凳,也不要指耶路撒冷发誓,因为它是伟大的王的城。你也不要指着你的头发誓,因为你没有能力让你的头发,哪怕一根,变白或变黑。你们只须说唯唯、否否,再多说就是出于邪恶。
5. 33—37
你们又听人说过,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我告诉你们,不要抵抗邪恶,谁要是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也转过去让他打。如果有人告你的状,把你的衣服拿走,你就让他连外衣也拿去。有谁要强迫你走一里路,你就跟他走两里。问你要什么的,你就给他什么;有人向你借什么,你不要转身走开。
5. 38—42
你们又听人说过,要爱你的邻人,恨你的敌人。但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敌人,要祝福咒骂你们的人,给恨你们的人做好事,要为侮辱你们、迫害你们的人祈祷,这样,你们就可能成为天上的父的子孙,因为他让太阳既照恶人也照好人,让雨既降给正义的人,也降给不正义的人。因为如果你们只爱爱你们的人,你们得到什么报酬呢?这不是连税吏都能做到的吗?因此,你们应当像在天之父那样十全十美。
5. 43—48
你们要注意,不要当着人的面施舍,要他们看见,否则你们就得不到天上的父的奖赏。你施舍的时候,不要让人在你前面先吹喇叭,像会堂里和大街上那些伪善人那样,想要得到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有他们的奖赏。你施舍的时候,你左手干的事,不要让右手知道,要暗地里施舍,天父也会暗地里见到,会公开地奖赏你的。
6.1—4
你祷告的时候,不要像伪善人那样,他们喜欢站在会堂里,在街角上祷告,好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有他们的奖赏。你祷告的时候,要在你的内室,把门关上之后,暗中向天父祷告,天父也会暗地里见到,会公开地奖赏你。但是你祷告的时候,不要像异教徒那样说些无用的重复的话,他们以为话说得多,才能被听到,你们的天父,在你们祈求他之前,就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你们要照这样祷告:我们在天之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天国降临,愿你的旨意在地上实现,像在天上那样。今天也把每天的食粮赐给我们吧。饶恕我们的罪孽,像我们饶恕对不起我们的人那样。不要让我们受到诱惑,把我们从邪恶中解救出来。因为王国、权力、荣耀永远是属于你的。阿们,因为你们若是不饶恕别人的过错,你们的天父也不会饶恕你们的过错。
6. 5—15
此外,你们斋戒的时候,不可像伪善者那样,脸上带着悲容,他们故意毁损他们的脸面,好让人看出他们在斋戒。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有他们的奖赏。但你斋戒的时候,你要在头上抹上膏油,洗脸,不要让人看出你在斋戒,但暗中对上帝,你是在斋戒。天父暗地里会见到,会公开地奖赏你。
6.16—18
在人间,不要为你们自己积攒财宝,人间的财宝会被蛾子蛀坏,会长锈,会被贼破门偷走,你们应当为自己在天上积攒财宝,在天上不会有蛾子蛀,不会长锈,也不会有贼破门偷走。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你的眼睛是全身的光明,因此你的眼睛若是明亮,你全身就充满光明;但你的眼睛如果邪恶,你全身就必充满黑暗。因此,如果你内心的光明变成黑暗,那黑暗该有多大啊。
6.19—23
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人,因为他必定恨一个,爱另一个,或紧跟一个,看不起另一个。你们不能同时侍奉上帝和玛门[58]。我还要告诉你们,不要为你们的生命着想,想着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你们的身体着想,想着穿什么。生命不是比饮食更重要,身体不是比衣服更重要么?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播种,不收割,不聚粮入仓,但是你们的天父喂养它们。你们比起鸟来,不是好得多么?你们有谁因为想着吃喝,身长就高出一尺呢?你们为什么要想到穿衣?想想田野里的百合花,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它们不劳动,不纺线,可是我告诉你们,就连所罗门最享荣华的时候,穿得也没有一朵百合花那样好看。田野里的草,今天活着,明天就被投到火炉里,上帝尚且给它穿上这样的衣饰,何况你们呢,你们这些缺乏信仰的人?因此不要想着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些都是异族人所追求的),你们的天父是知道你们需要这些东西的。你们应当首先去寻找上帝的国和正义,那些东西是会添补给你们的。因此,不要考虑明天,明天的事明天自己会考虑的。当天的邪恶,对当天来说,已经足够了。
6. 24—34
不要审判别人,免得别人审判你们。因此你们怎样审判别人,别人也照样审判你们,你们量什么罪,别人也照样量你们的罪。你为什么老看着你兄弟眼睛里的疵点,不想想你自己眼睛里有一根横梁。你自己眼睛里有一根横梁,却去对你的兄弟说,我来把你眼睛里的疵点去掉,怎么说得出口呢?你这伪善者,先把你自己眼睛里的横梁扔掉,然后你才看得清怎样去掉你兄弟眼睛里的疵点。
7.1—5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珍珠扔给猪,免得让它们践踏,转过身来,把你们咬成碎片。
7.6
你们只需祈求,就会给你们;你们只需寻找,你们就会找到;你们只需敲一敲,大门就会为你们打开。每个人只要祈求,就能得到,只要寻找,就能找到,只要敲门,门就会打开,你们之中有谁,如果儿子问他要面包,会给他一块石头呢?如果他要一条鱼,会给他一条蛇呢?你们这些邪恶的人尚且知道要把好东西给孩子,何况你们的天父,他更会把好东西给那些祈求他的人了。因此,无论何事,你们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这样待他们。这就是律法和先知们传的道。
7. 7—12
你们应从窄门进去,阔门和大路是引向毁灭的,很多人走的都是阔门大路。窄门狭路则引向永生,但是找到它们的人很少。
7.13—14
要警惕伪先知,他们披着羊皮来到你们面前,但羊皮下面却是贪残的狼。你们辨别树木要看它们结的果实,人们能从荆棘上摘到葡萄,从蒺藜上摘到无花果吗?好树结好果,病树结恶果,好树结不出恶果,病树也结不出好果。不结好果的树要砍倒,扔进火里。所以说,你们应根据果实判断果树。
7.15—20
不是每个叫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入天国,只有按照我的天上的父的意志行事的人才能进入天国。有一天会有许多人来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以你的名义传过道,以你的名义把魔鬼赶了出去,以你的名义做了许多好事吗?我将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离开我,你们这些作恶的人。
7. 21—23
因此,凡是听我说这些话的并实行我的话的人,我把他比作把房屋建造在磐石上的智者,雨落在房上,洪水袭来,风刮着,打击着它,但是它不倒,因为它是建造在磐石上的。凡是听我说这些话但是不去实行的,就好比把房屋建造在沙地上的蠢人,雨落在房上,洪水袭来,风刮着,打击着它,它倒了,倒得不可收拾。这时,耶稣结束了他的讲话,民众对他的教导感到惊讶,因为他像一个有权威的人,不像个文士那样教导他们。
7. 24—27
这段说教是在耶稣开始他的生涯时讲的。很明显这是弱者对付强者的策略,给弱者以希望,并希望把这观点广为宣传。他的观点,他知道是不会被“保守的”或“教条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所接受,因为他修正了古法——摩西十诫,所以他一开始就为自己辩解。他所宣扬的,归纳起来,不外是和解,不抵抗,禁欲,反躬自省,自我道德完善。这种思想对后代欧洲许多作家产生过影响,最显著的是托尔斯泰。这种思想在我国儒、墨、老、庄著作里也是习见的。例如,所谓“黄金法则”——“你们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这样待他们”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暗中祷告天父”,暗中做好事上帝会给奖赏的,也就是“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汉书》)。“温顺的人是有福的”,《老子》也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谓“至柔不可折”。此外,恕道、诚心、溥仁,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哲学家那里也可以找到大量的类似言论。耶稣宣扬的这种思想和当时犹太民族所处的地位有关。摩西十诫写作的时代,犹太民族虽也流亡、受奴役,但是还有重建家园的希望。但到了耶稣的时代犹太民族已十分分散,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受到外族统治者希律王朝和后台罗马人的残酷血腥压迫,从此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面对这种强弱悬殊的形势,犹太人就采取这种消极对抗的战略,并力图用自己的宗教作为团结民众的手段。耶稣的出现和他所宣传的教义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
“登山训众”一段和福音书中其他关于耶稣言行的记载,都表明耶稣这个木匠的儿子具有很高超的演说家和鼓动者的才能。他讲话的特点是爱用寓言(parables),也就是爱用形象的语言。这是合乎犹太族历代先知演说的传统的。因此,他的话感染力强,听了或读了不易忘记,有些已成为西方人思想和语言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例如把民族中的优秀分子叫做“大地的盐”,不要让你的左手知道右手做的事,把脸的另一面转过去让人打,把坚定并能实行的信仰比作磐石上建的房屋。最令人惊奇的是,说眼睛里有一根横梁以表达一叶障目的概念。我国春秋战国诸子也擅长此道,如庄子的庖丁解牛、朝菌蟪蛄、骈拇枝指、桔槔俯仰、井蛙夏虫、神龟曳尾等等。这种丰富的形象性语言,在《启示录》里发展到了顶峰,而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如七颗印章、七个号角、七个水碗,引起后人许多争议。
对一个文学研究者,特别是西方文学研究者,《圣经》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历史、地理、民俗学、宗教、伦理哲学、政治、军事、自然科学各方面的知识。有些伦理准则恐怕至今还有教益。《圣经》本身极大部分是极好的文学。西方,大而至于文化,小而至于文学艺术,都是在它熏陶下成长的。不了解基督教及其《圣经》,很难透彻理解西方文学,也难透彻对它进行分析。对于英国文学研究者来说,不读《钦定本》,也很难领会作品的语言。有人说[59],《钦定本》影响了英语散文的节奏、句法以至风格,更不必说大量的个别辞藻了。如果说《钦定本》是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恐怕也不为过。以上简介不过是一个不完备的导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