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写在脸上,可是他自己却感觉不到,也无法控制。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基本情绪:小小“变脸王”,喜怒哀乐都写脸上
阳阳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盼呀盼,终于盼到了儿童节。清早,当一抹柔和的阳光洒进卧室的时候,他就掀开被子,光着两只小脚丫,“噔噔噔”地跑来摇醒妈妈。
“妈妈,儿童节到了,我的礼物呢?”阳阳瞪大铜铃般的眼睛。
“我早就准备好了。”妈妈从床下拿出了一个礼物盒。
阳阳接过妈妈的礼物盒,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一大包五颜六色的气球,还有一个黑色的迷你打气筒。阳阳高兴极了,马上用嘴吹气球,可是怎么也吹不起来……
“用打气筒打气吧。”妈妈一边说,一边示范起来。
妈妈把气球嘴套在打气筒的气孔上,然后一手按住气球嘴,一手推拉活塞。只听“唧唧”两声,一个红色的气球就充满了气,变得又大又鼓,妈妈随后又将气球嘴打了个结。
阳阳学着妈妈的样子,给一个黑色的气球打气。只听“扑哧”一声,黑色的气球突然飞了出去,气全部漏光。
阳阳涨红了脸,非常生气,他直接拿来剪刀把气球剪破了。
妈妈过来耐心地开导他:“下次你推拉活塞的时候,要用一只手按住气球嘴,这样它就不会飞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阳阳又给一个蓝色的气球打满了气,他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气球嘴拉出来,准备打结。没想到,气球“嘣”的一声,瞬间爆了,阳阳被吓到了,扔下打气筒,大哭起来。
妈妈连忙过来安慰阳阳,摸摸他的头说:“别害怕,下次不要把气打这么满,气球就不会爆了。”然后妈妈给他做了个示范。
“知道了,这回我要做出很多很多的气球。”阳阳擦干眼泪,继续给气球打气。
不一会儿,阳阳周边就飘起五颜六色的气球,他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指挥着这些“气球精灵”不停地弹跳着。
“阳阳的气球,又大又漂亮。”妈妈向阳阳伸出两个大拇指。
“那当然了。”阳阳抱着气球,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
“快给气球画上表情吧,这些‘气球精灵’就像你一样,是小小的‘变脸王’,把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妈妈用记号笔在一个气球上画了一个大笑脸。
“呵呵,气球会笑,也会哭,太好玩了!”阳阳用笔在气球上画了两行泪……
以上故事中的阳阳在给气球打气的过程中,把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心理学家在情绪的发展研究中,一般把人类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两大类。孩子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愤怒、悲伤、惊讶、恐惧和厌恶六个方面,可以简称为喜、怒、哀、惊、惧、厌。
孩子很少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被情绪控制还不自知,此时就需要父母教会孩子体验自己身上的情绪。
那么,父母怎么让孩子体验自己身上的基本情绪呢?下面有几点建议:
1.跟孩子玩一玩“照镜子”的游戏
“照镜子”可以将一些情绪具象化,让孩子更容易认识与理解自己身上的情绪。孩子开心的时候,可以带他照照镜子,让他看自己笑起来弯弯的眼睛;孩子难过的时候,可以带他照照镜子,让他看看自己噘起的嘴巴、豆大的泪珠……
2.让孩子给情绪画一张表情画
父母可以拿来六张白纸,引导孩子在白纸上画出喜、怒、哀、惊、惧、厌六种表情画,并挂在房间里。当孩子有情绪时,可以让孩子自己“配配对”。例如,孩子把新衣服弄脏了正在生气,这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在“怒”的表情画上打个钩,让他明白自己此时的情绪状态。
3.跟孩子玩“猜一猜”游戏
孩子把很多情绪都写在脸上,所以父母没有必要一语道破,可以跟他玩“猜一猜”游戏,争取把孩子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比如,孩子伤心难过时,妈妈可以说:“让我看一看,是谁把自己哭成了小花猫啊?”孩子可能会偷偷擦掉眼泪,破涕为笑地说:“我才不是小花猫呢!”
4.让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把基本情绪宣泄出来
孩子天真无邪,很容易把情绪毫不掩饰地宣泄出来,这时父母要学会疏导,而不是堵截。父母应该让孩子宣泄完之后,再告诉他这就是人的基本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例如,孩子的玩具被爸爸不小心扔了,他很生气,拍桌子抗议。爸爸要先让他宣泄完毕,然后再告诉他:“你这样做就是生气的表现,爸爸以后不乱拿你的东西,你以后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不然别人也会像你一样生气的。”
自我意识情绪:鞋子和衣服穿反了,有点害羞
“阿嚏——阿嚏——”冬天的早上,杰瑞一起床就直打喷嚏、流鼻涕。
“快点穿上新鞋和新衣服,这样就暖和了!要不要妈妈帮忙?”妈妈在厨房忙着做早餐。
杰瑞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他的独立性很强,什么事情都要抢着自己做。
“不用,我自己会穿!”杰瑞开始在卧室里摸索起来。
穿鞋的时候,杰瑞发现自己有点分不清楚左右脚。这时,杰瑞不好意思去问妈妈,因为他不想让妈妈笑话他不会穿鞋。于是,他就将左脚使劲塞进一只鞋里,接着再将右脚使劲塞进另一只鞋里。杰瑞高兴地说:“这双新鞋真合脚!”
穿好鞋后,杰瑞又开始套毛衣,他发现这件毛衣是圆领的,他分不清哪边是正面,哪边是反面。杰瑞还是不好意思去问妈妈,因为他不想让妈妈笑话他不会穿衣服。于是,杰瑞就把左手和右手插进毛衣的袖口,再把毛衣撑开,头钻出领口。杰瑞得意地说:“这件新衣服真暖和!”
“穿好了没有?”妈妈端来早餐。
“穿好了。”杰瑞来到妈妈面前,摆了个帅气的姿势。
“哈哈,宝贝,你的鞋和衣服都穿反了!”妈妈忍不住笑出来。
“我不信。”杰瑞有点不服气。
“不信,你来镜子面前照照看。”妈妈带他来到镜子面前。
杰瑞来到镜子面前一看,发现鞋穿反了,鞋尖都朝着外面,而且毛衣也穿反了,超人图标应该在胸前,而不是背后。
“呀,真的穿反了,丑死啦!”杰瑞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脸都红了,他躲到门后面,说:“妈妈您别看我,等我换好了您再看。”
“嗯,我们杰瑞还知道害羞了呢,好,妈妈不看,你换吧。”妈妈说。
于是,杰瑞又花了不少工夫,把鞋子和毛衣正确穿好。妈妈一个劲夸他:“你真是太棒了,由原来的‘反穿大王’变成现在的‘时尚王子’了。”
在这个故事中,杰瑞把鞋子和毛衣统统穿反了,妈妈笑他,让他产生了害羞的感觉。然后,妈妈再引导他正确穿好鞋子和衣服,不仅消除了他的害羞情绪,还夸他变成了“时尚王子”。
孩子的自我意识情绪是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由自我参与产生的一种更高级的情绪,包括害羞、内疚、尴尬、自豪、烦恼等。
当孩子产生自我意识情绪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引导他们处理这些情绪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当孩子感到害羞时,不要笑话他
很多孩子都有害羞的体验,如脸红心跳、躲躲闪闪等。当孩子出现害羞的情绪时,父母不要笑话他,而应该正确地引导和鼓励他。
2.当孩子感到内疚时,想办法排解
当孩子做了自己认为不好的事情时,他会觉得很内疚、很难受。这时候,父母不能采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而是要向孩子道歉,告诉他父母也有不对的地方,以减少孩子的内疚情绪。
例如,孩子把爸爸的电动剃须刀拆坏了,感到很内疚。这时,爸爸可以告诉他:“是爸爸不对,不应该把电动剃须刀放在玩具堆里,让你误以为那是玩具。通过这次拆电动剃须刀,你也知道了,没有足够的知识是修不好它的。所以,以后你要努力学习哟!”
3.引导孩子通过自我解嘲,化解尴尬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情,这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通过自我解嘲的方式来化解尴尬,让他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全盘否定自己。
例如,孩子是左撇子,当所有的同学都用右手吃饭的时候,他却做不到,显得十分尴尬。这时,父母可以教孩子自我解嘲:“听说左撇子吃起饭来会更香,而且使用左手还能开发右脑的潜能呢!”
4.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为自己感到自豪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父母要善于发现并总结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比别人厉害的地方在哪里,让孩子为自己感到自豪。
情绪影响:“真奇怪,看到妈妈哭了,我也想哭”
幼儿园开学了。当天上午,在幼儿园门口,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学,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爸爸和妈妈送4岁的勇涛来上学,三个人走到校门口。妈妈突然问了一句:“勇涛的汗巾拿了没有?”
爸爸把书包翻了一遍,然后说:“书包里哪里有汗巾?谁叫你在出发前不检查,等到现在才说。”
“快点回去拿吧。”妈妈说。
“不行,我急着上班呢。”爸爸表现出一脸为难的样子。
“急什么,先把孩子的事情做好,再做其他的。孩子的哪件事情不是我在管,你有管过吗?”妈妈生气地说。
“不要无理取闹,不就是一条汗巾吗,我现在去买就是了!”爸爸嚷起来。
“你去买呀,看你能不能买到!”妈妈也嚷起来。
爸爸在附近的店铺找来找去,却没有买到汗巾。当爸爸垂头丧气地回来时,妈妈还奚落他:“买不到了吧,你说起大话来的声音比雷声还要大。”
“我不理你们了。我走了……”爸爸生气了,扭头就走。
妈妈拉着勇涛,看着爸爸远去的背影,眼泪马上流下来了。妈妈哭了,躲在角落里偷偷擦眼泪。
这时,勇涛受到妈妈情绪的影响,也开始抽泣起来,慢慢地便大哭起来。很多家长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是爸爸的不对,有的说是妈妈的不对。
这时,幼儿园的老师走过来,她给了勇涛一个转动的小风车,成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老师说:“别哭了,你一哭风车就不转了,我们去跟同学们一起玩风车吧。”
勇涛擦掉眼泪,跟妈妈挥手道别,然后跟老师进了教室。
“老师,为什么妈妈哭了,我也想哭呀?”勇涛小声问。
“妈妈哭了,说明她很伤心,她的情绪影响了你,所以你也感到很伤心。不过,你不要想太多,下午爸爸妈妈一定会开开心心地来接你回去。”老师笑着说。
当天,在老师的一番调解下,勇涛的妈妈和爸爸不吵了,一家三口手拉手回家了。
在这个故事中,勇涛的妈妈和爸爸因为忘带一条汗巾而发生争吵,妈妈伤心地哭了,还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后来老师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平复了孩子的情绪。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面情绪。孩子有这种情绪体验时会产生不适感,既会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又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尽量减少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怎样做才能减少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呢?以下的建议值得借鉴:
1.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消除他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出现悲伤、痛苦、焦虑、紧张、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时,父母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冲淡和消除他的负面情绪。
例如,孩子上学时感到很焦虑,这时,父母可以让他在书包里装上他最喜欢的小公仔。当他焦虑时,可以把公仔拿出来看一看、捏一捏。
2.不要轻易打骂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当父母承受较大的压力,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时,千万不要随意打骂孩子,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可以找一些发泄渠道,如享用美食、运动健身等来缓解情绪。
例如,妈妈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回到家之后,请不要对着孩子发脾气。妈妈可以做做瑜伽、泡泡澡来缓解心中的愤怒情绪。
3.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要多安慰孩子
父母要极力维护家庭的和谐,不能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就在孩子面前破口大骂、大打出手。当父母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心情时,要多安慰孩子,让孩子变得乐观起来。
例如,爸爸不会修灯泡,妈妈就和爸爸吵起来,两个人还推推搡搡。孩子看到这一幕很害怕,这时,父母要果断终止争吵,并安慰孩子说:“爸爸和妈妈并没有打架,我们在商量,如何让灯泡亮起来。”
4.与孩子多聊天、多沟通,做他的知心朋友
父母与孩子共处的时候,不要只顾着玩手机,而要跟孩子多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情绪变化。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就要及时想办法解决。
例如,孩子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想吃。这时,父母应该放下手中的事情,温柔、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做最好的倾听者,帮助他疏导负面情绪。
疏导情绪: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难过”
雷雷养了好久的小猫生病死了,雷雷特别难过,晚饭也不吃,待在房间里不出来。爸爸很心疼,走进房间安慰他:“儿子,出来吃饭吧,吃完饭爸爸就带你再去买一只小猫,好不好?”
雷雷说:“不要,我只要花花……”
爸爸说:“爸爸保证给你找一只跟花花一模一样的!”
谁知,雷雷生气地把爸爸推到门外,大喊道:“我讨厌爸爸,我再也不养小动物了!”
这时,妈妈正好下班回来,听爸爸说了事情的经过。
妈妈走进房间,温柔地摸摸雷雷的头说:“宝贝,花花走了,妈妈知道你舍不得它,妈妈也舍不得。你们俩是好朋友,对不对?”
雷雷点点头说:“嗯,妈妈,我好想它……”
妈妈把雷雷抱到怀里,说:“宝贝,你要是觉得难过的话,就哭出来吧。”
听了妈妈的话,雷雷忍不住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跟妈妈聊天,哭累了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醒来以后,妈妈问雷雷:“宝贝,心情好些了吗?”
雷雷点点头说:“嗯,哭完感觉好多了。”
妈妈说:“那我们为花花做点什么好不好?”
雷雷拍着手说:“好!”
妈妈拿来画纸和颜料,说:“花花长得那么漂亮,我们给它画张像,好吗?你是它的小主人,你一定画得最好。”
雷雷露出了笑容,说:“好啊,那花花就可以一直陪着我了!”
在这个故事中,面对雷雷的悲伤,爸爸试着尽快让他高兴起来,这却让雷雷十分生气,他认为爸爸的建议是让他背叛花花。而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妈妈先是让雷雷想哭就哭出来,之后又让他帮花花画像,通过这两种方式,引导雷雷将内心的悲伤情绪发泄了出来,雷雷也感觉轻松多了。妈妈的做法很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必须合理发泄出来。
那么,具体来说,父母怎样做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1.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的神情举止,经常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比如问孩子:“今天有高兴的事情发生吗?”“怎么看上去有点不开心?”如果孩子不想说,父母也不要强迫,只要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关注和支持就好了。
2.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就立即想办法制止,其实这是不对的。父母需要明白一点,孩子有负面情绪特别正常,他需要发泄,需要理解,这时候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做一个温柔耐心的倾听者,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情绪是疏导情绪的前提,这很重要。
3.给孩子提供发泄情绪的良性渠道
孩子年龄尚小,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当情绪产生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发泄方式,比如打人、骂人、大喊大叫、摔东西等。父母应加以引导,为他们提供一些良性的发泄渠道,比如画画、唱歌、写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