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都雅韵:京名园楹联匾额赏析
- 王立军 白如
- 1628字
- 2021-03-31 00:26:42
第二节 匾中脉络源流长
“匾”字在《说文》中作“扁”,《说文·册部》:“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可见“扁”字表示在门户上题写文字。这种文字即为“署书”,秦代通行的八种书体之一。后来这些词义专门用“匾”字来记录,“扁”则更多地记录形容物体平而薄的状态。“额”这个字则形象地点明了匾额所处的位置。额即为额头,处于人头部靠上的位置,同时正面朝前。门户之额也就是门楣之处。所以“匾额”这个词既点明了“题写”这一动作,又指明其所处位置。
在经典文献中,关于匾额的最早记载是汉高祖六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块匾额。明末清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一书当中,对匾额的产生进行过大胆的推测,大概的意思就是古人的匾额楹联的形制其实没有特别的规定,最初可能是文人之间赠诗赠文的形式演变而来的。如果字数较多,就书写在卷轴上,如果字数较少,就写在扇面上。如果超不过三四个字,写在纸上也不太方便,没有办法就放大字体写在木头上了。接受这礼物的人因为礼物太大不好收藏,又想让大家都看到,就挂在了屋子正堂之中。一个人有这种举动,大家就都来效仿,久而久之就变为了一种习俗。这种推测也比较符合事理。
楹联的产生和发展与讲求对仗的诗赋关系密切,而匾额则集中体现了古代汉语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两字便可组成一方匾额。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上就有“涵虚”和“罨秀”两块牌匾。“涵虚”指水,为水含映天空之意;“罨秀”指山,意为山峦笼罩着秀丽的景色。两匾东西相对、山水相映,也喻指颐和园中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三字匾额则多用在殿名、楼名之中,如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虽然用字明白浅近,但对照三大殿殿名的流传的历史来看,则可以从中挖掘到不少古人蕴藏在“和”字之中的天人观念。四字之匾则最为常见,有一些就是成语直接搬用过来,有一些则是从古人诗文当中化用而来,如中山公园中有个“来今雨轩”饭庄,便是化用杜甫诗中的小序得来:“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当年杜甫得到唐玄宗赏识的时候,舍中常客络绎不绝,而到自己穷困潦倒之时,却鲜有问津之人。“来今雨轩”则指的是能会三五好友的雅舍。更有许多如“建极绥猷”“允执厥中”之类的匾额,如不深究其典出的文献,则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要义。
匾额最突出的功用就是向人旌表和展示。在庙堂之上多为教化百姓类;文人故居中多为自励自勉类;风景名胜多为咏景助兴类;寺院古刹则多为弘扬教义类。在古代,官府会向乡里之中有德之人、中第之人赠送牌匾来树立榜样。民众也会向官府赠送匾额来赞颂其为官清廉。这些都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交往方式。
匾额的艺术特点不仅体现在其所书之字上,其形状、大小、装饰也有不少讲究。清代皇家名园中的匾额型制更是复杂。从形状来看,可以分为横匾和竖匾两种形式。竖匾一般用在宫殿、庙门之上来标示殿名、庙名。因其形状类似称量谷物的斗,所以又有“斗匾”这一名称。清代的斗匾上通常都满文汉文并列,喻指“满汉和璧”。横匾的样式更为丰富,乾隆之前比较推崇简洁明快的匾额形式,在黑漆木板上刻字描金,即“黑漆金字一块玉”。从乾隆皇帝开始,横匾的边框多进行雕花创作,饰之以龙凤、“卍”字等各种吉祥图案。这种繁缛的风格在慈禧年间达到顶峰。
雍和宫斗匾
国子监横匾
匾额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楹联相互关联,组成有机的整体。在楹联的体系中就相当于横批的作用。古人讲究中和对称,上下联各一左一右分布,在门楣至中的位置贴上横批则更显平衡稳定、气势突出。从内容上来看,横批往往能道出联语中未尽之意。颐和园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匾额,比方说夕佳楼的楹联匾额:
匾额:丹楼映日
楹联:雨晴九陌铺江练
岚嫩千峰叠海淘
上下两联描绘的是湖中夕阳晚照、澄江如练的绚丽美景,匾额“丹楼映日”则将镜头从湖上转回到了楼中——看美景的人的所在地。高耸的楼宇在夕阳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而这一切都映入人的眼帘之中,眼前的美景更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可谓是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