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创新:道路与案例分析
- 徐鸿武 李敬德 文晓灵
- 23819字
- 2021-03-31 00:36:28
第一章
总论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新论述的集中反映。书中摘编的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全党全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坚持在创新实践中思考创新
习近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深人研究和分析当今时代特征,深人研究和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分析进人21世纪以来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和趋势,着力分析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和趋势,着力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问题和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分析我国当前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人思考有关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什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要靠什么力量来引领和支撑?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什么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如何才能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了科学回答上述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坚持在创新实践中思考创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坚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为此,他胸怀创新中国的壮志豪情,以“夙夜在公”“风雨兼程”的勤勉工作精神,行程满满地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全面深人地进行调查研究。据“学习中国”大数据平台2016年年初统计,自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在3年多的时间里,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开展调研、考察40次,共用时89天。这里仅就其中有关科技创新的部分调研考察安排作简要介绍。
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到广东省考察工作。这是他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考察。从深圳、珠海、佛山到广州,深人农村、企业、社区、部队和科研院所调研,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就科技创新发表重要讲话。
2013年2月,习近平到甘肃省调研考察。他考察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听取了兰州新区规划建设情况介绍。他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013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广泛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就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科技创新在调结构、转方式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坚定明确地表示:“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考察了高能物理研究所,重点考察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当年参与对撞机建设的3位院士亲切交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多功能厅,他仔细了解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和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会议室,他同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和科技人员代表座谈。在听取院领导和几位院士的意见和建议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到湖北省考察工作。他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暨“中国光谷”,在观看了光纤通信、3D打印、生物质能源等创新成果展示后,强调指出:“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2013年8月21日,习近平听取科技部工作汇报。在听取汇报时的讲话中,习近平首次提出非对称赶超战略。他指出,我国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要在关键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
2013年8月底,习近平到辽宁省考察工作。他来到位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调研,听取产业园区负责人关于自主创新的情况汇报,察看虚拟五轴爬行机器人、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智能矿山安全控制物联网系统等最新研发产品,了解东软信息化产品研发应用情况。他指出,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在3D打印、集成电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成果展区内流连忘返,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认真听取各方的汇报和建议。
2013年11月,习近平先后在湖南省、山东省考察工作。习近平在长沙考察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他仔细观看产品展示,到车间了解生产和工艺流程,同职工和劳模代表交流。他指出,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表示,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他强调,北京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4年5月上旬,习近平到河南省考察工作。他考察了位于郑州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对突破盾构机系统集成技术壁垒的自主创新成果予以肯定。他认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2014年5月下旬,习近平在上海市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省考察工作。他从镇江驱车近百公里,来到位于南京徐庄软件园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他认真听取有关研发工作情况介绍,仔细观看成果展示大厅内展示的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模型,不时询问有关情况,同科技人员交谈。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
2015年5月,习近平来到位于杭州高新区的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视察,对他们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表示肯定,他强调:“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
2015年6月,习近平到贵州省考察工作。在贵阳市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他观看大数据展示片,听取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介绍,了解大数据应用的典型案例,同企业负责人交流。习近平强调,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我国大数据采集和应用刚刚起步,要加强研究、加大投人,力争走在世界前列。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据统计,《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7日至2015年12月18日期间的50多篇重要文献,分8个专题,共计188段论述。其中,有13段论述出自他2013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有13段论述出自他2013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有5段论述出自他2013年8月在听取科技部汇报时的讲话;有20段论述出自他2013年9月30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有8段论述出自他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有26段论述出自他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有26段论述出自他2014年8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这表明:第一,《摘编》中共有111段论述摘自上述7次讲话,占全部内容的58.9%;第二,这7次讲话,集中发表于2013年和2014年,其中有51段论述发表于2013年,有60段论述发表于2014年。另据统计,《摘编》收录的188段论述中,包括上述7次讲话中的论述,共有164段论述是在2013年和2014年发表的,占全部内容的87%。这就进一步说明: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主要是在2013年和2014年逐步提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一点是,《摘编》收录的习近平同志这188段论述中,于2015年发表的论述仅有24段,但这24段论述的内容,在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论述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这是因为,第一,恰恰是在2015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第二,2015年发表的这24段论述,其中有13段论述是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必须落实“三个牢牢把握”的新要求;第三,2015年发表的这24段论述,其中有7段论述是出自该年10月和12月习近平相继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其内容是强调“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强调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
二、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习近平同志思考和回答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际上是思考和回答如何通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创新中国的问题,也就是回答当代中国如何“创新的创新”问题。科学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有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一,要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扎扎实实、深人细致地用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第二,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切实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首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同时,要学习历史,包括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
第三,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具有很强的组织学习力;习近平同志正是依靠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组织学习力来提高创新力,解决关于当代中国如何“创新的创新”问题的。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强调,全党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学习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习近平强调,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201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三次集体学习,同前面所说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提出、形成和发展的时间点,大体重合于2013年和2014年。由此可见,习近平正是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学习创新、思考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运用整合式创新的理念和方法,着力“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从而实现实践、学习、创新三要素的“新组合”;以此为基础,通过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刻剖析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创新理论与当今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及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与趋势的新结合,从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论断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八个方面。
第一,正确处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2015年年初,习近平同志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开始起草时就强调,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他强调,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当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是对创新与发展的关系认识上的新突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不足,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因此,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历史转折时期的一次理论思维创新,它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引领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台阶式”的持续发展;在21世纪新阶段,习近平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理论思维创新,其正确性、重要性就在于紧紧把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为我国成功实现发展动力转换,顺利跨越“三期”叠加阶段,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科学论断说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发展动力的角度看,更加正确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才是硬道理”。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创新驱动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到“全面创新是强国之路”,这就充分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科学论断,同“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科学论断一起,使科技创新成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动力和时代旗帜,必将引领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上全面创新的科技强国之路。
拓展阅读1-1
“三期”叠加
目前中国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所谓三期,第一是增长速度换档期,第二是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第三是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增长速度换档期,就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换到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高速档次上。
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中国现在的结构调整从增量调整转到调存量、调利益格局这样一个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如果不付出代价、不伤筋动骨是调不动的,当然,这个代价包括增长速度的减速。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剩问题,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现在,不仅传统产业出现过剩,一些新兴产业也存在过剩。所以我们最近几年来没有再靠刺激需求的方式去进行调整,而是主动去进行供给方面的调整。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就是我们在应对前些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采取了一个比较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当时应该说还是很有效,保住了增长,保住了就业,但是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包括房价、产能过剩、货币、政府型债务,这些负的政策效果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进行消化。
更为复杂的情况是,这“三期”叠加在一起相互影响、放大和扩散,比方说增长速度减速使产能过剩更加加重,而要化解过剩产能也会使增长减速。我们要去杠杆,包括抑制房价、货币、债务的增长,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使产能更加显现。所以在“三期”叠加这样一种形势下,宏观调控的难度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拓展阅读1-2
“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他参与了特洛伊战争,被称为“希腊第一勇士”。据说,在阿喀琉斯出生的时候,有人预言,他最后会被特洛伊人的箭射死。为了让宝贝儿子炼成“金钟罩”,阿喀琉斯的母亲倒提一只脚把他浸入冥河,使他周身刀枪不入,但是唯有被手提着的脚后跟因为没有浸到冥河水,成了他唯一的致命之处。后来,阿喀琉斯在一场战斗中被敌人一箭射中脚踝而死。这就是“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因此,“阿喀琉斯之踵”被用来形容强大人物或事物的致命死穴或软肋。
习近平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他用这样的比喻告诉我们,创新对于中国发展是多么明显的“短板”,创新对于中国来说又是多么重要!“阿喀琉斯之踵”不可怕,关键是知道哪里是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如何使“阿喀琉斯之踵”成长为自己的铠甲。习近平指出,我们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的关系,提出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2014年8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集中讲了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虑,要求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他明确提出:“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就是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和促进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大幅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真正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建设高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为战略实施提供保障。一个高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应当是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要素顺畅流动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的关系,实质上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而制度创新就是包括科技体制在内的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其实质是国家创新体系内诸多创新主体要素之间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重新配置问题。我们说,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管理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重新配置,政治体制改革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重新配置,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实质上都是各相关方面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重新配置。只有扎扎实实、持续深人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面深化方方面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全面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活力,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科技成果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观点,是关于创新中国的理性思维的创新,是对创新思维、创新路径、创新战略、创新模式和创新方法的创新,是确保中国创新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的创新理念,它科学地回答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关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怎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如何“创新的创新”。
第三,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系,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其实,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已经走不通。老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摸爬,总是停留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占领不了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这两端,不会有根本出路。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人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习近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他指出: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他还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常抓不懈,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拓展阅读1-3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世界银行在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最早提出的,其内涵主要是指:某些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后便陷入经济增长停滞期,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按照世界银行的最新定义,人均国民收入在824美元以下的国家属于低收入国家;在825美元至3254美元的国家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在3255美元至10064美元的国家属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超过10065美元则为高收入国家。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如果一个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超过28年未达到中高收入标准的,即可认为其落入“中低收入陷阱”;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未能在14年内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则可看作落入“中高收入陷阱”。以此衡量,1950年以来新出现52个中等收入国家中,35个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30个落入“中低收入陷阱”,5个落入“中高收入陷阱”。在这35个国家中,13个为拉美国家,11个为中东北非国家,6个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3个为亚洲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斯里兰卡),2个为欧洲国家(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其中,一些国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已经陷入相当长时间,如秘鲁、哥伦比亚和南非等已在“中低收入陷阱”中受困长达60余年,委内瑞拉在“中高收入陷阱”中也已超过60年。与这些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些经济体特别是东亚新兴经济体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完成了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跨越。对此,世界银行用“东亚奇迹”的概念予以肯定。
未来十年,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高劳动生产率显得尤为重要。一国在教育、科技研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是促进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金钥匙”。在教育和研发方面的投资将转化为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包括索洛模型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学理论都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技术进步、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比增加资本和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更为重大。
第四,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2013年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说:“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如果现在仍采用这种思路,不仅差距会越拉越大,还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他强调: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人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是有优势的,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大法宝,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大优势。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他特别强调:我们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这也源于我们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这个信心和决心。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一条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关于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同志的论述非常丰富。比如:他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以世界眼光搞顶层设计。要研究和找准世界科技发展的背景、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的现状、中国应走的路径,把需要与现实能力统筹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结合,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比如:他强调要确定正确的跟进和突破策略。一方面,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人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比如: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同时要在关键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人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他强调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做出应有贡献。
第五,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关系,提出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他相关体制深刻变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个驱动轮,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轮子,另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能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加快迈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脚步。习近平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习近平指出,我们现行的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政策,很多是适应传统发展方式的,有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但并不利于企业推进优化升级。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新的利益轨道。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目标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习近平同志指出,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要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这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产业变革具有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多变等特点,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人、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要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消除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扭曲,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特别要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应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变化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筛选把新兴产业培育起来。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重点是做好“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关于“三个分工”。一是政府和市场分工,能由市场做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从分钱分物的具体事项中解脱出来,提高战略规划水平,做好创造环境、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工作。二是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有的重点抓基础性研究,有的重点抓应用性研究,有的则要重点抓产业化推广。三是中央和地方分工,中央政府侧重抓基础,地方要更多抓应用。关于“一个加强”,就是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形成拳头,狠抓落实。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科技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保护知识产权、放宽市场准人、破除垄断和市场分割、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税金融、人才培养和流动、科研院所改革等方面提出长远的改革方案。
第六,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提出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把方向搞清楚,看清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否则花了再多钱、投人了再多资源,最后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习近平同志看了很多关于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材料,对一些新突破新趋势高度重视。比如对物质结构、宇宙演化和暗物质、生命起源和意识本质等基本科学问题,3D和4D打印等颠覆性技术创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产业技术开发,事关生态环境和人口健康、气候变化、现代农业、空间海洋开发的重要先进技术研发等,习近平同志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保持密切关注,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布局和发展战略给予重要指导,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形势,习近平同志提出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二是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四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他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改革。我们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看准的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人,抢占先机。我们不仅要赶上时代,还要勇于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加快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审时度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加强对有望成为今后主流科技的研究和开发。习近平指出:“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第七,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提出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
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同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时指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要深人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习近平说,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要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强调,这是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要深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习近平同志还结合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我国发展海洋科学,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农业科技化、工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型客机研发生产,发展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八,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人才创新的关系,提出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
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中说,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习近平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他强调,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同志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主要问题是水平和结构,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人才政策需要完善,教育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更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集聚人才,既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要有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同志从人才使用、培养、引进三个方面对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他强调,用好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用好人才,重点是科技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用好人才,还要用好企业家。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事业,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还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他们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二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汲取国际先进经验,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三是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他们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习近平同志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拓展阅读1-4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新兴国家挑战老牌强国时产生的困境,被外国学者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地区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激烈冲突,多数时候将以战争告终。修昔底德曾有一句名言:“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崛起大国)势力的增长和因此所引起斯巴达(现存大国)的恐惧。”也就是说,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回应这种威胁,战争将变得不可避免。
如今,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老二。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世界舞台的中心。随着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从假设变为现实,“修昔底德陷阱”就成了一个现实问题。世界老二不好当,这是普遍规律。当年苏联是世界老二,美国用冷战就把苏联搞解体了。当年日本是世界老二,美国用一个广岛协议就让日本经济发展长期陷入停滞。中国能否打破“世界老二”的魔咒?无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破解美国的大围堵,中国要有大战略。
中国要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必须有两手准备,“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首先,我们不惹事。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在法国演讲时用生动的比喻告诉世界:中国这头睡狮醒了,但中国要做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醒狮。习近平主席在德国演讲时用大白话告诉世界:“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其次,我们也不怕事。我们要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的准备,要提高打赢局部战争的能力,同时要致力建设海洋强国。要强国梦,必须要强军梦。中国改革强军、创新强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中国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开始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国际形势表明,中国已进入崛起进程中的最艰难时刻,面临“修昔底德陷阱”的严峻挑战。这将是中国“强起来”的关键一仗。要打赢这关键一仗,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冷静而理性的战略抉择。本报推出“强国策:跨越 ‘修昔底德陷阱’”大型专题报道,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撰文探讨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一重大命题,为实现强国梦建言献策。
三、坚持全面创新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在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盛会。当时,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次科技盛会被誉为“科学的春天”。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党中央号召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热潮。2006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盛会。这次科技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号召我国科技界奋力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2014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16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思想和总体布局,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这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的中国宣言,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中国抉择。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这之前党中央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创新中国、领航中国、筑梦中国的科技盛会,是我国科技创新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进人全面创新时代。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连同他之前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这些新理念和新论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总体布局,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合力论”的创新发展。恩格斯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合力说。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结果,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习近平指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他全面阐述了科技创新在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说,现在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人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人新动力;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等多方面挑战,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所以说,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2.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习近平指出,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一新观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观察和分析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状况,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基本结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就能以此为基本依据,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政策。
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的全面改革、全面创新,从根本上说,都是党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观点,制定和实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正确的战略和政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调创新驱动要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的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
3.创新自信源于“四个自信”
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这也源于我们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这一新观点,科学地揭示了创新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关系,从根本上明确回答了“自主创新——中国为什么能”的问题,对于我们坚持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包括自主创新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以“四个自信”为基本理念的科技创新,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增强创新自信。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这个信心和决心。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随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4.“三个面向”的主攻方向和“三个牢牢把握”的新要求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创新型国家战略来引领,需要创新型国家体制来驱动,需要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三个面向”,为我国深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主攻方向。与这“三个面向”密切相关的,还有习近平提出的“三个牢牢把握”的新要求。“三个牢牢把握”,就是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这“三个面向”和“三个牢牢把握”,是我们国家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遵循。坚持“三个面向”和“三个牢牢把握”的有机结合,就能确保国家创新战略的基本方向,就能运用好新型国家体制来制定和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和创新工程,就能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
5.在关键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
“非对称”赶超战略,是习近平对我国科技发展问题长期求索、总结和提炼的重大创新成果。2013年8月,习近平在听取科技部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非对称”赶超战略。他指出,我国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要在关键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后来,他还多次强调,要研究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撒手锏”。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人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他强调,我们要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既要重视不掉队问题,也要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人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
6.加强协同创新,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合力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习近平指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人、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加快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习近平指出,发挥各地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合力十分重要。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规划,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要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健全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协同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各方面优势,形成推进科技创新整体合力。
7.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要有三个“一批”
习近平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习近平强调,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是一项对我国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明确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家实验室,应该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能够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8.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科技创新经验
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能够成功?最重要的经验有三条:一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二是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把其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三是坚持人才为本,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出成果和出人才并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这些重要经验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实际坚持好、运用好。
习近平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9.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
10.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习近平指出,我们强调自主创新,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他强调,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人发展的条件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人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