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这是一本针对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研修生编写的材料艺术工作室教材。

显然它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技法书籍,其内容包括丹培拉绘画、蜡彩画、丙烯与乙烯、水调油画等有关绘画用材料的基本知识。但更重要的内容,是力求超越一般技法知识层面,从新的角度、新的切入点解读“绘画本体演化规律和与之对应的语言关系”,提出绘画色彩语言、材料语言(诸如拓印与转换、有色底、肌理、拼贴与构成)一系列研究专题,这些内容是根据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工作室注:① 1994年油画系成立绘画技法材料工作室,1997年更名为材料表现工作室,2007年正式定名为材料艺术工作室。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因而它又包含一些特别的探索性的教学内容,如材料造型、提白法素描、材料色彩、陶艺实验、丝网印、纸上艺术等等。实际上已将绘画材料应用拓展到材料艺术表现的领域。因此它不仅对美术院校学生的基础训练而且对于注重形式、注重材料语言的成熟画家的创作也会有所启发与帮助。

这本教材的出现,反映出中央美术学院,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绘画材料学科艺术教学与科研的成长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个学术领域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80年代末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开设绘画技法课程,后来在油画系内正式成立绘画技法材料工作室。那时主要是借鉴国外(主要是欧洲)美术院校这类工作室的设置和授课内容,在本科学生中开展初步的以普及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活动。其间先后邀请巴黎美术学院宾戈斯教授、法国画家依唯尔、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杰米·莫庚教授等人来华讲学,对这一学科的建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影响所及,国内很多美术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工作室或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进入21世纪,中央美术学院的材料艺术工作室在设备上得到逐步完善,教学体制步入正轨。由于近十年教学经验的积累,由于和国内化学专家、其他艺术门类专家及轨画材厂商的合作,工作室的教学内容得到很大的拓展与丰富。从1999年开始,在本科生教学之外,连续举办了四届研修班、硕士课程班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将工作室的性质确定为材料艺术工作室,要求本科生、研究生、研修生和访问学者在掌握绘画材料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个性追求从艺术创作层面进行材料语言多方面的探索与实验。这种在国内没有先例、颇具开创性的教学方针与做法,起初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来学员一届届出色的毕业成绩,证明教学是成功的。今天这本教材就是几年来“教学相长”的显著成果之一。

任何具有开拓性质、实验性质的事物,起初都会是有缺点和不完善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材料艺术工作室的教学活动,以及这本教材当然也不会例外,许多学术性的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引发深入的讨论,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想也会是教材编写者出版此书的初衷。

潘世勋

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