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材料与表现”研究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新发展的学科。

1994年9月由潘世勋教授主持绘画技法材料工作室的筹备组建,工作室注重研究欧洲传统绘画技法的演进发展,梳理欧洲油画发展的前因后果,编著《欧洲绘画技法演进300例》、重要论文《“肥盖瘦”的油画原则》,为继承借鉴欧洲优秀传统绘画技法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的基础准备工作。它的建设与发展是对当时教学体制的补充与完善,在中国油画教育学习借鉴欧洲绘画优秀传统经验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1997年9月,绘画技法材料工作室由张元教授主持工作,更名为“材料表现工作室”,修正并明确了工作室的教学研究发展主方向:以材料为文化切入点,确立材料语言性研究的必要,注重对欧洲传统绘画语言方法、语言关系、语言秩序和艺术材料在绘画中的演变规律,色彩的对应关系,中西方绘画性语言关系的类比研究。对传统、现代、民族三个方面从材料语言发展规律实施全面研究实验,从艺术思维、审美判断、技术过程全方位调整架上绘画三个最基本要素——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材料语言的不同关系的认识和转换,从对绘画技法材料规律的研究转向对材料艺术表现规律、不同语言关系规律的研究。

这一重要的改变从认识到操作大大拓宽了教学研究思路。从对绘画的不同风格方法研究转入对绘画语言本体品质规律的研究。材料从载体升华为主体艺术语言。它将在传统与现当代之间建立起不可或缺的时空隧道,建立起研究传统的最终目的,结合个性语言的需要发展传统,并使这一研究结果形成具有民族精神和传统精神的时代语言。

工作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从“解构”西方传统绘画到现代绘画的表现语言入手,材料既是研究工作的切入点,也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条主线,但工作室采用的并非是传统的学院式的教学模式。从古老的水性丹培拉到现当代的综合材料艺术表现的“解构”性研究,这里绝不是仅仅局限于解决表现技法层面的问题,而是为了还原西方绘画艺术语言的原貌,纠正我们原有的对西方绘画语言的认识偏差,把握其语言演进的整体脉络,积累和丰富艺术家的“视觉经验”,提高艺术家的自主原创能力,进而“重构”中国当代绘画语言新秩序。

2001年工作室逐渐建成初具规模的“材料艺术试验室”和初具规模的“中国油画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这一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油画系的教学研究体系,加强了艺术教研中的科技含量,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联合发展。同年,上海马利画材集团公司破格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表现工作室设立“材料艺术创作奖学金”,鼓励刻苦学习、开拓进取的优秀学生,以此促进材料艺术和艺术材料两个领域的双项发展。2007年,工作室定名为“材料艺术工作室”。

本书整体性地体现了材料艺术工作室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状况,它不同于纯粹的专著,因其既要兼顾学术研究的高度专业性,又要与工作室教学课程紧密对应,是工作室艺术主张、学术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的集合,并对今后工作室的教学发展具有长远的系统化作用。工作室一向认为艺术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聚合体,艺术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两个系统在不同维度中的螺旋体现。

第一章是基础理论研究部分,体现工作室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和学术主张。从绘画本体出发,从“材料语言”角度客观地阐释了西方艺术史中语言规律、语言关系、语言秩序的演变进程,是工作室关于绘画艺术语言认识方法论的集中论述。本章内容也是学生进入工作室正式学习的第一个课程板块,属于理论认识的必修课,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认识系统,对教学进一步展开系列专题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是工作室的专题实践研究,是材料艺术语言在应用方法论中的具体实现。本章从“材料造型基础研究”、“材料语言性转换研究”和“综合材料语言秩序研究”三个方面对几个专题进行了具体介绍。学员在熟悉掌握各类艺术材料变通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材料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并从精神情感、文化观念的角度推动个人语言的逐渐成形,尤其在实践中,学员通常又会对第一章论述的问题产生进一步的认识。本章各专题都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专题之间又互相关联、互有铺垫、互为因果。根据课程进度和学生个人情况的变化,各专题的取舍、先后顺序可以灵活变通,同时鼓励启发学生在各专题之间、材料语言之间自由切换,融会贯通。

“社会实践”是美术学院的“传统项目”。工作室一向重视对学生文化观念、思考能力、学识修养和艺术眼光的培养,“文化艺术考察”无疑对这些极有帮助。第三章介绍了工作室设置的两条经典性文化考察线路,并对考察内容、思考方向有具体说明。另外,对材料艺术在户外自然写生中的运用有专门的论述。

第四章的内容以“创作方案”为主,涉及工作室对于创作课教学方式的思考。研究生创作课程通常有一年时间,“创作方案”课安排在此前进行,甚至与专题课同步。“创作方案”课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是“材料艺术”创作必要的前期准备;其二,它适用于当代艺术展览交流的学术惯例和程序规则;其三,“创作方案”也同时是可展示、可观赏的“艺术作品”。因此,从形式到功能,“创作方案”都是值得重视的课程。

第五章是名师个案研究。一部分是国内几位在材料艺术领域有着深入研究、成功实践的教授、艺术家,他们大都与本工作室的教学密切相关。另一部分是西方艺术史中几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材料艺术的几大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意义。对他们的介绍能使学生在材料艺术创作的广度与高度上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第六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学术回访是教学研究的延伸和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学术互动。其二,学生作品个案介绍。从个案的形式呈现工作室学生的作品以及笔记文本,等等。在材料艺术探索的大方向中体现个体创作的差异性,从培养艺术家思维的角度使学生具备较成熟的独立的艺术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创作能力是工作室的育人方向。其三,以历届学员学习研究创作的作品记录着工作室的教学状况和成果。其四,介绍工作室的招生考试概念、考试标准和选才标准。其五,介绍上海马利画材公司为工作室设立材料艺术创作奖学金项目的历届获奖作品。其六,着重介绍工作室的两项新兴学科建设——材料艺术中的“数字化教学”和“油画修复与保护研究”。数字化教学在材料艺术创作方式和工作室教学方法上都是一种必要的尝试。“油画修复与保护研究”是工作室发起创建的新专业学科,也是中国此类项目在美术学院中开设的先例,增强了艺术教育中的科技含量,从某种角度上填补了此方面的专业空白。

第七章是对“材料艺术实验室”的具体介绍。“材料艺术实验室”是工作室的重要设置,在材料艺术的“科学性验证”、“语言探索”和“基础理论建设”三个方面对艺术教学和创作实践都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书的主要章节采取了“碎片”式的编写,以条分缕析的形式介绍教学实践内容和学术主张。在大框架中若干专题既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因为艺术教育不同于文理工学科的逻辑与系统,艺术学习是一个“参悟”的过程,它的“教”与“学”是灵动的。每个人的资质不同,所以设置不同专题,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专题教学变通性强,时间可长可短。专题如同激发点,如同播撒,“是延异的扩大,像种子一样将信息这儿播撒一点,那儿播撒一点,不形成任何中心地带。播撒标志着一种不可还原和生生不息的意义的多样性”(〔法〕德里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