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
- 汤用彤
- 9字
- 2020-07-09 16:09:31
二、分部及一切有部
分部及一切有部之一
1.《<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中)
如是诸部本宗、末宗,同义、异义,我今当说。
自下大文第五,广陈部执。于中有二:初、总标许说,后、次第别陈。此即初也。“如是诸部”,牒前诸部也。此中“本宗同义”、“末宗异义”者,且如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四部根本初诤、立义之时所同之义,名“本宗同义”;别部已后,于自宗中后别立义,乖初所立,与本宗别,名“末宗异义”。又如多闻部从大众部出,初分出之时所立之义名“本宗同义”;别部已后,更有别立,乖其本旨,名“末宗异义”。下一一部准此应知。然今此中,总起于后,其后部中有叙本宗、末宗,有唯叙本、末指如余,以义同者更不繁述。“今此诸部本宗同义、末宗异义,我今当说”,许次当说。“今”者,此时分,此论中说;“当”者,次“此”言后,故言“当”也。此则第一,总标许说。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
自下第二,次第别陈也。虽有二十部不同,合为十一段:以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三部共大众部合叙;西山、北山二部共制多山合叙;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四部共犊子部合叙,故有十一段也。于一一段叙义之中,文皆有二:今此初标部叙本宗,二别陈末所执。此则标部,叙本宗也。总举讫,下别陈。
谓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
自下别叙。然与诸部不同处,下因释文,一一对叙。此部意说:世尊之身并是出世,无可过故,唯无漏故。谓诸异生说名为世,可毁坏故,劣诸圣故;二乘有学,下过异生,劣无学故;二乘无学,下过有学,劣于佛故。非超彼之身,唯无漏故,非不可坏,犹立世名;唯佛、世尊下过一切,无所劣故,不可毁坏,超过毁坏,皆是出世。约人为论,无漏身故。萨婆多等其义不然。
一切如来无有漏法。
约法为论。十八界等在佛身时皆名无漏,非漏相应,非漏所缚,故名“无漏”。佛所有三业皆亦是无漏,故诸如来无有漏法。除此四部,所余诸部,佛皆不然。
诸如来语皆转法轮。
佛所说语皆为法轮,故佛法轮非唯八道。萨婆多说:八圣道支是正法轮。见道称轮,亦非佛语皆为转法轮。今此部说:非唯见道独名为轮。佛所说语无非利益,故佛所说皆是法轮。摧伏转动,说名为轮;佛语转动在他身已,摧伏他身无知、惑等,故称为轮。佛问阿难:天雨不?问诸比丘:汝调适不?是何利益名为法轮?答:此皆利益。为令阿难审谛事故。佛无不知,尚问天雨,况未圆智不审谛耶?欲除余人增上慢故。佛知尚问,况不知者?于余未知诸法性相不审谛耶?如是多义,问诸比丘:汝调适不?显慈悲故。若不问者,谓佛无慈悲,不知弟子安危之事,故发问耳!为令比丘欢喜修道,佛问说我生大欢喜而修学道故,亦令未来行此事故。由如是等种种因缘,故佛所语皆转法轮。此法轮体即佛所有名、句、声等教法为体。
佛以一音说一切法。
佛经多时修习圆满功德神力,非所思议,以一音声说一名字,令一切有情闻法别解,除自尘劳。即由一音中能说一切法故,令诸闻者皆别领解粗、细义故。萨婆多等即不许然,至下当知。
世尊所说无不如义。
佛所说语令他利益,无有虚言、不利益者。“义”谓义利,皆饶益故。萨婆多等说佛、世尊亦有不如义言,对之故也。又佛所说皆无过失,称可道理,不可立难,名为“如义”。又佛所言无四种失:一无非处,二无非时,三无非器,四无非法。“处”谓处所,应利益处;“时”谓时分,利益之时;“器”谓机宜;“法”谓教法,戒、定、慧等应利益法必不错说。
如来色身实无边际。
此部意说:佛经多劫修得报身,圆极法界,无有边际。所见丈六,非实佛身,随机化故。真谛法师云:佛身有三无边:一量无边。随其所宜,现大、小身故。有小无大,有大无小,可说有边;不可定说身量唯大唯小,故言无边。二数无边。若有多众生于一时中各宜见佛,佛能现多身,身数不定,故言无边。三因无边。佛身、诸法一一皆以无量善根为因起,故名因无边。此理不然。萨婆多等诸部许亦有此三无边,有何差别?而今叙之。今此意说:佛之报身无有边际,异于诸部,故别叙之。验此一理,诸理参差,不繁广叙一一差殊。
如来威力亦无边际。
此部说:佛所有神通名为威力。威德、神力故名威力。说佛不作意,一刹那中能遍十方一切世界。诸部说佛不作意,但及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时能遍十方。今说佛不作意亦能遍十方故,真谛法师已有广引。
诸佛寿量亦无边际。
报身无限,多劫修得,故实寿命亦无穷尽。为利有情多劫修道,有情界不尽,寿命亦无穷,利益有情无息日故。若随宜化,亦隐双林,若由神足,引令寿长,诸部何别?今说实命,故无边际,异诸部也。
佛化有情令生净信,无厌足心。
佛化有情,令彼有情深生信乐,佛无厌足之心。此部意说:佛利益心无厌足故不入涅槃,慈悲无限,寿命无际。若有有情宜佛显现利益安乐,王宫等生,成佛化导,宜显现缘息,便化入涅槃。由心无厌足,故留报身,穷未来际,化作随类形,方便教化。言“无厌足”,不同余部,显现化缘既毕,真实报身永入寂灭,心有厌也。
佛无睡、梦。
睡心昧略,唯居散位,故佛无不定心,故无有睡。梦由思、想、欲等所起。佛无此事,故亦无梦。萨婆多师许佛有眠而无有梦,以无妄思、欲念起,故不染。无知能引梦起,佛无不染,无知障故,其梦遂无。亦有诸部许佛有梦,故合而言“佛无睡、梦”。
如来答问不待思惟。
此部意说:佛无加行,不思惟所说名、句、字等,方为他说,任运能答。诸部所说佛虽无作意,加行方答,然缘所说名、句、字等,方答他难。今此任运不假思惟。
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
此部意说:诸佛说法任运宣说,不须思惟名、句、文等;任运自成,应理言教,胜名、句等,常在定故,不思名等。然听法者谓:佛为其思惟名等而宣说法,有此应理言教现在前,深生欢喜,踊跃无量,依教奉行,即是无思自成事义。谓佛不思名、句、文等,任运自成,胜名、句、文。
有情谓:佛思名等故方始为说,欢喜自庆,踊跃进修。诸部不然,即佛虽无加行思虑,实亦思惟所说名等,编次如法,方为他说。故此所言异诸部也。
一刹那心了一切法。
除佛,余心虽缘共相,一刹那心亦缘自性,能了一切法,然不能证了其差别。佛经多劫陶练其心,了一切心无过佛者,故佛一刹那心能了一切法差别、自性而能证知。余部佛心一念不能了一切法,除其自性、相应、共有。今此一念亦了自性、相应、共有等法差别、自性,故异余宗。
一刹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
此明佛慧一刹那时与心相应,亦能解知诸法皆尽,圆满慧故。至解脱道、金刚道后一念之间即能解知诸法自性,不假相续方知法尽,皆亦解知慧自性故。前明心王了别法尽,今明智慧解知法尽,作用无异。
诸佛、世尊尽智、无生智恒常随转乃至般涅槃。
此等部说:佛十八界皆是无漏,佛无漏智恒常现前于一一刹那乃至般涅槃。宗有二智,谓尽智、无生智,即观现苦灭名为尽智;观未来苦不生名无生智。于一切时一体二用,恒相随转,即说二用为二智现前。萨婆多等:佛尚有无记心,何况二智许恒现起?或无漏智佛恒现前,漏尽身中恒现前故名为尽智;无生身中恒现前故名无生智。萨婆多等:身即可,然智即不尔,故是异义。问:前明无边,言佛报身无穷尽日,何故此言二智现起至般涅槃?化身有般涅槃,报身不尔故。答:虽实报身无入涅槃之日,设有情界尽,于未来际有涅槃时,尽、无生智恒常随转,意显二智无间断时,非显报身有涅槃日。
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执受羯剌蓝、部昙、闭尸、键南为自体。
“羯剌蓝”者,此云“杂秽”;父母不净言杂染,可厌恶故名秽;“部昙”,此云“疱”,其渐稠系,犹如疮疱;“闭尸”,此云“凝结”,彼呼熟血亦言闭尸,日积渐长乃为凝结;“键南”,此云“厚”,渐凝厚也。《五王经》说:一七日成杂秽,二七日如疱,三七日已凝结,四七日渐凝厚。菩萨入胎不资不净,亦不有此渐渐增长。谓若入胎即具根大,既皆顿圆满至盋罗奢佉。“盋罗奢佉”,此名“具根”,至五七日即名此位。即显菩萨别有清净造色大种,诸根顿具,以为自体,不用不净,故非渐长;资不净者,有此渐长,在前四位渐长之时受逼迫故。问:此菩萨为最后身,为是一切?答:今说一切后身菩萨,不论已前,已前位中未必如此。
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
此部中说“都无中有”。其白象形是何事物?故今意显白象形是入胎之相。“非中有身”,非谓菩萨圣人中有翻作傍生。以象调顺,性无伤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龙,故现此仪。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力。师子王等虽有威力,然多伤杀,故圣不现师子之形。家依法师虽有广义释白象形,然说此是菩萨中有,恐乖宗旨。此部本宗无中有故,寻者自知。
一切菩萨出母胎时皆从右胁生。
顶生人中胜福,从人首生。余类下业所招,从下门出。菩萨位超物表,道出尘外,情无偏执,恒履中道,为表于此,从胁而生。处胎之母无含孕之忧,出腋又无部腹之痛。从胁而生,理越恒品。问:胁有左右,何不从左?答:诸方所重,左右不定。此方贵左,西土重右。右是吉祥,故从右出。问:菩萨腹中亦有迫迮、暝暗、臭秽诸恶事也?答:无。一处宽大,二恒光明,三极清净。表生已后亦离三缘:一轮王,喻于迫迮;二生死,譬若暗暝,三既证菩提,天、魔等娆如于臭秽。是故菩萨都无迫迮、暝暗等事。
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
此部中说:入第二阿僧祇即名圣者,从此已后乃至百劫更亦不起此三种想,况最后身复起三想?不同诸部,犹许佛起。
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
诸部所说:得忍已去,不生恶道。今此部说:得圣已去,愿生恶趣,犹能生彼。一如轮王生,众生皆乐,菩萨生恶趣,彼生皆苦少;二为增厌怖心。若数经苦,增厌心故;三为平等救济。不救恶趣,唯救善道,救拔之心不平等故;四坚固忍辱。若无苦时如何忍辱?菩萨大悲,神通自在,随愿即往,此适名往。彼趣名生,住、终亦尔,皆自在故。菩萨有三位:一不定位,即初劫;二定位,即第二劫;三受记位,即第三劫。初虽有愿,未得生彼。后二位中,随意能往。
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
谓见道后边更别起智,一刹那顷能知四谛诸相差别。其见道中虽亦一刹那能知四谛,然但总了,未能别知,意断惑故,未正分别,未能取四谛差别之相。若即说此知差别智是见道者,何故名“边”?若不言“边”,本宗、末宗二复何异?俱真现观差别智故。
眼等五识身有染、有离染。
此有二说:一说为加行引生圣道。如见佛时圣道便起,故名离染,非能断染;二说既许五识体通无漏,说能离染,其理无疑,即见佛识能断烦恼故,然修道中起此五识。
色、无色界具六识身。
三界之中许皆有色,微细、根大于彼得有,故无色界具六识身,以义准知。上界亦有香、味二境,但少异故,略而不举。既尔,彼缘自香、味境。
此虽不说,上界亦有香、味境故,即有、无色界具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有根等故。问:无色既有色,何名无色界?答:有细无粗色,故名无色界。问:色界色非粗,应名无色界?答:色色虽胜欲界,然劣无色色,但可名色界,不得无色名。问:无漏之色胜无色色,应名无色?答:由非业果,复非堕界,故彼虽极细,不可言无色。故堕界中有极细色、无粗色者名无色界,非无表等得无色名。
五种色根,肉团为体。
契经中说:眼谓大种所造乃至各别坚性、坚类,故知眼等五色根皆肉团为体,无别净色。非净色故,根不得境,故次说言:
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觉触。
根体非净色,如何见色等?故识能了,非根有能。
在等引位有发语言,亦有调伏心,亦有诤作意。
在等引位之心,不唯缘定境,故一心内得有多缘。亦缘语业,许发言故。未见定中许发身业,身是定依。依动之时心随动故,便应住散。“调伏心”者,谓缘定境心,其心柔顺,故名调伏。此显发语亦住定心,非谓住散心方能起语业。即此调伏定心之内亦有诤作意。散境刚强,非极调顺,故名“有诤”。“诤”是“过失”之异名也。缘散境心名“诤作意”。此中意显:一定心中亦有发语,一心二境;一定心内亦取散境,一心二缘。此加行时唯缘定境,后多相续,在等引心设更异缘,不失旧境,虽亦缘散,仍名定心。又不可解言一定心中许亦起染识名诤作意。若即染心,染净乖故。
若更别识,本计诸识不并生故。不尔,便违本宗所说,末宗方说诸识俱故。
所作已办,无容受法。
“所作已办”谓诸无学;“无容受法”,不取于境差别相故。若缘境时,但知因缘所生之法,不执不取境差别相。“无容受”者,“不执取”义。萨婆多等:无学亦取境差别相,别旧解云:无二处所:一所著处,二受生处,前因后果,其义未详。
诸预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
一切预流皆知自得预流果证,不待寻教他言方了。又说:彼心等一刹那顷能了自性,异余部宗。虽诸异生能了自性,后三果等皆悉如此。异生未明了,举初圣果故。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
大天分部,大众承其苗裔。今陈五事,旨意同前文,证成宗义,不烦述。
苦能引道。
苦即苦受,能为无间引生圣道。问:为引何道?答:引生修道,见道之前不可起故。违四善根,理必应尔也。
苦言能助。
谓数言苦,厌离世间,亦能助满圣道所作。
慧为加行,能灭众苦,亦能引乐。
谓戒、定等不能为加行,能灭众苦;又:亦不能引得涅槃菩提胜果乐,唯慧能故。
苦亦是食。
地狱有情得热铁团亦持寿命,故苦是食。如是总许三受名食。
第八地中亦得久住。
从阿罗汉为第一,数至预流向正当第八。此部意说:如须达长者一时施食供养僧时,于空中有天语曰:此预流向,此预流果,乃至广说。既许初向受施食饭,明知亦得出见道观。虽知一心观四谛理,断惑未尽亦得出观。如先观欲界四真谛理,断欲界惑,而且出观受须达施,后时复入,方双断上,故预流向亦住多时,不言经生得住向理。旧说初果但有七生,据欲界说,然上界处处各有一生,此向亦尔,故得经生未详此理,不言初向经几生故。
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
“性地法”者即世第一法。如《毗婆沙》第三卷说:此说从发心乃至第一法皆说有退。以世第一法多念相续故便有退,非退初果时其亦随退。
今名为退,未至初果住性地时便有退故。
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
初果但以一见无漏,断诸烦恼而未兼修。又其身中惑犹未尽,所修圣法尚未圆满,所得圣道既未坚牢,故可有退。其第四果理即相违,如何有退?问:第二、三果有退、无退?答:但如初果,亦有退者。其理不疑,故论不说。
无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
世间虽有慧及信,体无胜用故,不说为根。但无漏慧断惑证灭,无漏信根于戒三宝皆得证净,有殊胜用,故得名根。问:世间道品亦有五根不?答:无。要无漏时方名根故,然无漏位约义别说为根力等,于理无违。
无无记法。
随一一境所望不同,善、恶业感各有异故。善感名善,恶感名恶,故无无记。既无无记,上二界惑,其性是何?答:唯不善。问:二通变化心,其性是何摄?答:是善性摄。
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
结与烦恼,一体异名。“结”是“系缚”义,圣人已无;“烦恼”“扰乱”义,入圣犹有。故入见道可名断一切结,永不系缚,在生死故;其诸烦恼,理可说有。
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
十恶业道预流犹造,唯除五无间,以极重故,以此凡圣难可分别。问:如何初果得不坏信,造十恶业犹有坏戒?答:入观证净,出观行恶,亦不相违。问:若尔,应入观不疑三宝,出观便疑?答:疑但迷理,初果总无。十恶业道,其事微细,初果犹有。
佛所说经皆是了义。
佛所出语皆转法轮,契当正法,故名“了义”。《劝依了义经》谓佛所说不依不了义、外道教等,故佛说经皆是了义。问:如经中说杀害于父母,至是人说清净,此密语经有何了义?答:有情长因恚、爱生,故说二结以为父母,皆契正理,宁非了义?
无为法有九种:
种谓种类;无为不同,有九种也。
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
此前三种,体皆一物,显有分位,非体成多。余释名等,不异诸部。
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
此四无色所依之处,别有无为是灭所摄。要得此灭,依之生彼。能依细五蕴,自是无常;所依四无色,自是常住。然四静虑无别所依,无为所摄,以蕴非极细,界非极胜,能依心等,能缘上下,无隔碍故。无色不然,心不缘下,既有隔碍,别有无为,为所依处,故不为例。然空作空观,空无粗色,非全空色说名为空。释余名等,皆准常释。所依随蕴以立其名。
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
“缘起支性”谓“生死法”,定无明后方生行等,定行等前有无明等。此理是一,性常决定,其无明等十二支分是有为摄,理是无为。一切圣道,性能离染,理是常一。其八差别,自是生灭,理是无为。此由生死及于圣道各别有理,为疑核故,性相决定。生死必先无明等起,圣道必能出离苦等。一切圣道,理虽定然,此中举胜,且举八道。
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
无始以来心体自净,由起烦恼染故名染。烦恼非心无始本性,故立客名。问:有情无始有心称本性净,心性本无染,宁非本是圣?答:有情无始心性亦然,有心即染,故非是圣。问:有心即染,何故今言心性本净,说染为客,客主齐故?答:后修道时染乃离灭,唯性净在,故染称客。
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
随眠即是贪等。随眠亦有十种。在无心位起善等时,名异生等,但由随眠恒在身故。若是心所,无心等位应是圣人,无烦恼故。非心、心所,故无所缘。有所缘者必彼心所。
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
“缠”谓现起诸烦恼等,随眠与彼,其性各异;缠是心所,与心相应,随眠既非现,无相应义,即十随眠,不相应摄。
过去、未来非实有体。
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去、来体用无,故并非实有。曾有、当有名去、来故。
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是所通达。
法处即是意所对观,此非泛尔世俗智所知,亦非有漏散识所识,要于六通随分得者及见真理者之所通达。三无为等要穷断结、道等所知识,心所法等、他心智等所知识故。问:法处无表,非所知识,谁知谁识?答:其体微细,要得真理等方能知识,故亦非知识。问:意处既亦他心智知,应非所知,亦非所识,何不说耶?答:心体是粗,亦所知识;心所性细,不同于心。离心有体,此为难故,非所知识。问:世俗智缘三无为等,散识缘他心、心所等,此境是何?答:此但比量,心缘法处、似法处、非实法处。问:即非实,是何处摄?答:如缘过、未,体何处摄?今缘心所等,虽亦法处摄,非实法处,非所知识故。
都无中有。
设远时、处死此生彼,既无中间隔,前灭后即生,故今不说别有、中有。
问:《七有经》等中有是何?答:如《俱舍》解。
诸预流者亦得静虑。
无漏道方能断结,故伏烦恼亦得静虑。既不断结,亦不得果。
如是等是本宗同义。
总结上义,四部本宗之同义也。
(江西本《<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中页十三左行五至页三十一右行七)
2.《<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下)
此四部末宗异义者。
此生下文是前四部之末执也。
如如圣谛,诸相差别;如是如是,有别现观。
前之二句显四谛相各有差别;后之二句显四谛智各各别观。“相”谓相状,即四谛相;“如如”者指理非一义;“如是如是”,略名也;但所观境,说“如如”言;能观智中置“如是如是”。前本宗义真现观中一刹那智知四谛理,今显真观谛各别观。问:此既别观为四心观,将十六心观耶?答:此见道所修,故所缘四谛也。今此末宗中以现观智观差别相故可云十六心观。若本宗者,可云四心观,既言以边智知诸相差别故。(答下两行半文系基、辨加)
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俱所作,有少法从众缘生。
总显诸法亦有作用:于诸法内有少法是自作用所作,有少法是他作用所作;非自作用,名他作用,非谓他身。有少法自、他俱作用之所作也;有少法无实作用,从众缘生。诸部皆说虽无作用缘而有功能缘,今此末执有实作用、自作法等,此显少法唯自作用所作等,非显此法少作用所作。
有于一时二心俱起。
本计诸识各别念生,末执一时二心俱起,根、境作意力齐起故。
道与烦恼各俱现前。
本计虽许别有随眠,然道起不言同念。今说随眠既许恒有,故圣道起,各俱现前,如烦恼得与道俱,故今言烦恼即是随眠。
业与异熟有俱时转。
既无过去业、果异时,业未尽时,恒有现在;果既现熟,故与业俱,受果若尽,未必同世。不同余宗,定不同世。
种即为芽。
许色长时方有生灭,故种子体即转为芽,非种灭时方有芽起。余宗种灭其芽乃生,故此不同。今叙之也。
色根、大种有转变义;心、心所法无转变义。
色法长时乃有起尽,故许乳体转变为酪;心、心所法刹那生灭,故不转前以为后法。此部计根即肉团性,故乃大种皆有转变,心等不然。
心遍于身。
即细意识遍依身住,触手刾足俱能觉受,故知细意识遍住于身;非一刹那能次第觉,定知细意遍住身中。
心随依境,卷舒可得。
诸部识等所依、所缘皆先已定,大境、小境,大根、小根,其识无始皆已定属。不可依小根识亦依大根,依大根识亦依小根,其境亦尔,故先皆定,谓缘青等、别总识等皆先定故。此部不然,无先所依、所缘、定识、定属、此根、此所缘境。若依大根,又缘大境,心随根、境便即言舒,“舒”者“展”义,即成大也;若依小根,又缘小境,心随根、境便即言卷,“卷”者“缩”义,即成小也。此中言“依”即所依根;又言“境”者即所缘境;识既无定属,故异诸宗。
诸如是等末宗所执,展转差别,有无量门。
此总结,指更有多门,不能广引。
其多闻部本宗同义。
次第二段叙多闻部,于中有二:初标部叙本宗,后略指余同执。此即初标部叙本宗。其解部名,释本宗义,皆如上释,下不重解。
谓佛五音是出世教: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五涅槃寂静。此五能引出离道故。
“音”谓“音声”,即是教体;此音声教能超世间,亦能引他出离道起,故名“出世”,谓诠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静。此五教声必是出世。若离此五,虽八道支、七觉等教皆非出世。其八道等作此行相,亦是出世,余皆准知。谓此五教,闻皆利益,称可法体,既非不了义,亦非方便说,定是出世。论文但以一实义解此五,能引出离道故,是出世教。余教设能引出离道,不决定故,亦非出世。
如来余音是世间教。
既不决定引出离道,故今总说“是世间教”。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
五事既为诸部诤首,今犹计有,义意同前。
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自下第二略指余同执。虽引大众,后起多闻,所执殊论,同说有部,次当广解,故不叙之。
其说假部本宗同义。
次第三段文别有二,如上所释。此亦标部叙本宗也。
谓苦非蕴。
“苦”者,“逼迫”义;蕴体非逼迫,故非是苦。次下论云:诸行相待,假立苦故,色等诸法有义名苦,其实非苦,如无间果,体实非苦;所感诸蕴,有苦相合,说名苦蕴,其体非苦;生灭等法,并非行苦,其蕴等上,业皆实有。
十二处非真实。
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虽积聚假,义释于蕴,蕴体非假,无依缘故。现在世之识不名为意,入过去时方名意处。依止义成,体非现在,亦非实有。问:十八界等若为假、实?答:亦有依缘积聚,假义故,此亦非实。(“亦有依缘”等十三字系基、辨加)
诸行相待,展转和合,假名为苦,无士夫用。
此释苦者,现在之缘二种行法相待名苦,非由现在士夫作用方有苦也。或有解言:欲界劣上界,欲界名苦,乃至有顶劣无漏,有顶名苦,故言“相待”。无由士夫乃有苦也。问:如人打等,见苦是何苦?答:此亦诸行相待名苦,义准应知。(“此亦诸行”等十二字基、辨后加)
无非时死,先业所得。
诸非时死皆先业得,无由横缘;有非时死,过去曾行此横缘故,今方横死。非无先业,今横有果。其转寿业、作福业故而便短寿者,旧有先业,今由现缘。
业增长为因,有异熟果转。
唯业殊胜方能感果,得等余法,不招异熟;要业功能得果时,其相用增长,为异熟因,方感果故,余即不尔。
由福故得圣道。道不可修。
现见修道不能得圣,故知圣道不可修成。但由持戒、布施等福得圣时,其便成圣果,故不可修慧力得圣。问:现见修道不得圣,即说由福得;现见布施不成圣,应说道由修。
道不可坏。
一得以去,性相常住,无刹那灭,故不可坏。
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略明指同余部也。
其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如是三部本宗同义。
其第四段文别有二,亦准前知。此即标部,叙本宗也。
谓诸菩萨不脱恶趣。
未得忍位,犹是异生,此诸菩萨不能脱离生恶趣故,犹生于彼。
于窣堵波兴供养业不得大果。
以无情法不能受、施利益,施主生欢喜心,故无大果,少福可成。由此准知:以物施法亦无大果,是此宗义。“窣堵波”者,此云高胜处,即安舍利高胜处也。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此等五事及余义门,所执多同大众部说。
此下第二,略指同他执。其文可知,故不烦述。
其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谓一切有部诸法有者皆二所摄:一名二色。过去、未来体亦实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及所通达。生、老、住、无常想、心不相应,行蕴所摄。
“说一切有”等谓一切有者有二:一、法一切,谓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二、时一切,谓去、来、今,各对诸部。名、色摄一切法,色相粗著,易知其体,称之为“色”;四蕴无为,其体细隐,难知相貌,以名显之,故称为“名”。一切法处所知、所识、所达者,此部意谓:心、心所等体相相似,心既许知,识即心所,何不说为法处?皆许世俗智知,有漏识识,得六通达,真理者之所通达。生、老、住、无常行法蕴所摄,对经部等无不相应者,非行蕴故。
有为事有三种,无为事亦有三种。三有为相别有实体。三谛是有为,一谛是无为,四圣谛渐现观。依空、无愿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离生,思惟欲得入正性离生。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
“有为事有三”等者,“有为”谓三世,“无为”谓择、非择及虚空。空、无愿入正性离生者,此二在苦谛四行相故得入正性。空摄空、无我;无愿摄苦、无常,故见行依空,爱行依无愿。见行有二:一我见增上,二我所见增上。我见增上依无我、空三摩地;我所见增上依空空三摩地;爱行亦二:一懈怠增,依苦,生死多苦,勿著懈怠、放逸乐故;二我慢增,依无常、无愿三摩地,以皆是无我,勿起我慢故。
世第一法一心三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预流者无退义,阿罗汉有退义;非诸阿罗汉皆得无生智;异生能断欲贪、瞋恚。有诸外道能得五通,亦有天中住梵行者。
世第一法三品,谓三乘人成三品。就声闻中退、思二是下,护、住、堪达三人是中,不动是上。然是下唯成现分,下不成中,中上亦尔。天中亦有梵行,行淫、近女名非梵行,住天中有性离此事。如经说:一比丘精进、持戒,至夜洗足。洗足盆中有承足台,有蛇绕住。比丘不见,引足于中,遂被嚇杀,生忉利天欢喜园中。凡诸天生皆天男或天女膝。此既生园已异常天,众天女前,皆欲收抱。其新生天手掷言曰:皆勿近我。彼天女怪,白天帝释。天帝释乃令以镜照之。新生之天见己身影:头有天冠,身具璎珞,非是昔日出家之仪,深生自悔,更增厌欲。天女以此具白天帝。天帝闻之,躬自礼敬,知昔人间出家持戒,遂送安处天仙之园。故知天中有梵行。
七等至中觉支可得,非余等至。一切静虑皆念住摄。不依静虑得入正性离生,亦得阿罗汉果。若依色界、无色界身,虽能证得阿罗汉果,而不能入正性离生;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离生,亦能证得阿罗汉果。
七等至有觉支,谓四禅定三无色。略不言未至、中间,但别诸部,非想、欲界有觉支故。
北俱卢洲无离染者,圣不生彼及无想天。四沙门果非定渐得。若先已入正性离生,依世俗道有证一来及不还果。
“北拘卢洲无离染者”,以纯乐无苦、可厌,其六天中犹有苦故,故能离染。
可说四念住能摄一切法;一切随眠皆是心所,与心相应,有所缘境;一切随眠皆缠所摄,非一切缠皆随眠摄。缘起支性定是有为。
念住有三:一自性即慧,二所缘一切法,三眷属五蕴性。缠有非随眠,随眠但有七,缠通一切惑。三世烦恼皆是缠,非如十八缠等。
亦有缘起支随阿罗汉转。
亦有缘起随阿罗汉者,几支随转耶?答:无明、爱、取是;或生、老、死在未来定无。若中有中得阿罗汉果,是生支方便,容许有生。若于识支不得果者,以一念故,其受支中亦得果,定不随转。名色、六处、触三支中,有说亦得果,先生已修习,今至名色、识,容起圣道故。若作此说:名色、六处、触中,入涅槃名生般。受中分有行、无行;有说名色、六处、触三支犹根未明,即非但不能起圣道,无得果理,唯在受、爱支之中分三种般若。依前释即四支随阿罗汉,后释即一支,其业已得果,行分摄;未得果,有分摄,更无异有支随无学转。
有阿罗汉增长福业。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眼等五识身有染,无离染,但取自相,唯无分别。
有阿罗汉增长福业,更造新福,成福分善故。五识但取自性,唯无分别,约处为论。《五事毗婆》不许此事,亦无定量。唯无分别,无计度、随念。
心、心所法体各实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缘。自性不与自性相应,心不与心相应。有世间正见,有世间信根,有无记法。诸阿罗汉亦有非学、非无学法。诸阿罗汉皆得静虑,非皆能起静虑现前;有阿罗汉犹受故业;有诸异生住善心死,在等引位必不命终。佛与二乘解脱无异,三乘圣道各有差别。佛慈悲等不缘有情,执有有情不得解脱。应言菩萨犹是异生,诸结未断。若未已入正性离生,于异生地未名超越。有情但依现有执受相续假立,说一切行皆刹那灭。
诸无学得静虑,离欲界欲,法尔皆成熟,故中间与根本同一时得解脱,二乘无别。唯断染无知,得不染无知,无得解脱理。佛慈悲不缘有情,有情实无,唯缘法故。
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说有移转;活时行摄,即无余灭;无转变诸蕴,有出世静虑;寻亦有无漏,有善是有因,等引位中无发语者,八支圣道是正法轮,非如来语皆为转法轮。
“定无少法能从先世至后世”等,以我无故。若说假我,可有移转,随活时行,摄无余灭,法即灭故。不移至后世,无一实法转变至后世。前实我无转,今法实无转,皆破实我法。
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
“非佛一音说一切法”,虽说诸法无我,不能说一念为无我故,如无我观。此宗自体不缘自体,以名自体故。
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此等皆为本宗同义,末宗异义,其类无边。
佛有不如义言,立有二:一义利,谓说正问天雨不,有何义利?二义谓道理,即实法体,谓方便说不称实法,谓杀父母等。
其雪山部本宗同义,谓诸菩萨犹是异生。
其雪山部谓菩萨是异生,即同萨婆多:三劫、百劫俱是异生。
菩萨入胎不起贪爱。
“不起贪爱”,即异说一切有,为利益故,知生受生,故无贪爱。
无诸外道能得五通。
无外道得五通,以邪教故,无得通理。若内异生,依内教故,有得通理。
亦无天中住梵行者。
“亦无天中住梵行”,以天女乐具,悉皆增胜。若生彼者,无住梵行。
有阿罗汉为余所引,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等五事,本上座部为此五事与大众诤,所以分出。今复许立,何乖本旨?初与大众乖诤之时尚未立此,至三百年满与说一切有诤,说一切有得本宗,故无五事。旧上座弟子失本所宗,乃立五事。
是知年淹日久,圣隐凡生,新与旧殊,复何怪也?
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
“其犊子部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计之我,悉皆是无。非无不可说非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
依蕴、处、界假施设名。
“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者,谓我非即、离蕴,处、界亦尔。然世说言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蕴等假施设此我名,我实非蕴等。
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
“诸行有暂住,亦有刹那灭”者即正量部计,从此流出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念念灭,色法中如大地经劫,命根等皆随一生长,犹有生灭等。
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移转。
“诸法若离”等者,此中意说:法无移转,可说命根灭时法亦随灭。然由我不灭故,能从前世至后世,法不离我,亦可说有移转。
亦有外道能得五通。
亦有外道得通,现见有修得故。
五识无染,亦非离染。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
五识无染,亦无离染,但有无记,都无善恶,无分别故。有分别者有善恶故。“若断欲界修所断惑”等者,以修惑唯迷事有,不障理有。有漏六行既非证理,故唯伏修,非见所断,见所断法迷理起故,要见理时方能永断。凡圣六行皆尔,离色界等亦尔,此中且举欲界。
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离生。
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初观四谛,但总忍可,名忍;亦观四谛,名名;次观四谛所诠体,名相;世第一法可知。此根本所诵,但说此四而为善根。
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二心顷说名行向,第十三心说名住果。
“若已入正性离生,十二心”等者,此中谛别有三心:一苦法智,即观欲界苦;二苦法忍,复观欲界苦谛,惑断未尽,以犹有上界惑故,重观断等;三苦类智,即合观色、无色界苦,以苦谛三界尽故,不复重观故,合十二心。第十三心或说即道类智第二念相续心,或总观四谛心。次第超越,得果皆尔。次第得第二、三果如常。
有如是等多差别义,因释一颂,执义不同。从此部中流出四部,谓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所释颂言:
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
法上等四部执义别四释一颂。以旧四释:一阿罗汉中有退、住、进。初二句释退,次一释住,后一释进;二三乘无学。初二句释阿罗汉,次一释独觉,后一释佛;三四果有六种人:一解脱人,即预流初得解脱故;二家家人即第二果向;三一来果人;四一间人;五不还人;六阿罗汉。已解脱一,更堕二,堕由贪第四人,复还者第三人。第三句第五人,第四句第六人。四六种无学:退、思、护、住、堪达、不动。已解脱是第二人,更堕是第一人,堕由贪是第三人,复还是第四人。第三句第五人,第四句第六人。
其化地部本宗同义,谓过去、未来是无,现在无为是有。于四圣谛一时现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要已见者能如是见。
化地部于四圣谛一时现观。此是见道:作共相空、无我观。入空、无我,遍观四谛。“见苦谛时”至“能如是见”,此是修道:若别观四谛相,于修道中见苦谛时,能观余三谛,如一意识总缘五蕴、十种色,一时之中,能差别知。此非见道。要已总观见谛理者,方能如是。故修道中,能如是见。
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一无所缘。与缠异,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异生不断欲贪、瞋、恚。无诸外道能得五通。
“随眠非心”等如常释。“异生不断欲贪”等者意说:六行不断烦恼,但伏而已,如经部相似一切烦恼,上二界亦尔。此中且举欲贪等,要无漏道方能断故。五通外道不得,以邪教故。能飞等是何?是咒药。神鬼等、知宿住等俱非通也,不能无壅故。
亦无天中住梵行者,定无中有。
亦无天中住梵行,以多乐故。实无中有,乾闼婆等是作乐神,引《七有经》,如《俱舍》说。
无阿罗汉增长福业。
“无阿罗汉增长福业”,以无烦恼可长,有漏业故,转福分等是故业故。
五识有染,亦有离染。
五识有离染,以见佛等为近无间,引生圣道;非如萨婆多远无间亦不得。又言五识亦在修道位,如见佛即得圣。亦能断结、离染,非无分别。
六识皆与寻、伺相应。
六识有寻、思勘何部?
亦有齐首补特伽罗。
“有齐首补特伽罗”即不还者生有顶地,不能起下,无漏圣道取无学果。至命欲终,其结自尽,得阿罗汉乃般涅槃名为齐首,谓生死之首即有顶地,以至极处,更无生处,虽不起圣道,亦成无学。
有世间正见。
“有世间正见”,不邪推求故。
无世间信根。
“无世间信根”,世间信等不坚固,易转改。非增上不名根。
无出世静虑。
“无出世静虑”者,“静虑”者是粗,外道异生多皆能得,故唯有漏。此通色界六地,无色界如何?如静虑亦有漏,别有无漏九地不名静虑,无漏故。此且举色界为定。然圣者别起六地无漏,入见道等,不名静虑,但名为定。
亦无无漏、寻、伺,善非有因。
“无无漏、寻、伺”,寻是粗,故唯有漏;伺是细,通无漏。八道支正思惟唯有漏,助道支名道支,实非是道。“善非有因”,不为生死,正因感故。若助不善业,令感人天,亦有此理。今非正因,能感三有。若尔,色、无色业,性类是何?是微不善业感。由善资助,故得如是,即不善业通色、无色。
预流有退。
“预流有退”,初得道有修惑故。
诸阿罗汉定无退者。
阿罗汉无退,道满故。言退等者,但退禅定,现法乐住中二果实退,如初得果故。
道支皆是念住所摄。
道支皆念住摄,“念住”谓取慧相应心所,并名念住,故摄道支。
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缘起真如。
择、非择、空三体各一,得缘同余部;不动但是断定障,得定障名;动是散动故,今断得此,故名不动;善、恶、无记如三体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缘起,义同大众。然各一理,今据胜者但言道支、缘起。
入胎为初,命终为后。色根大种皆有转变,心、心所法亦有转变。
“入胎为初”至“心、心所法亦有转变”,此中意说:一期初、后之中,色等有转变,如乳变为酪等性非刹那生灭,故有转变。心、心所法亦尔。然即非一切行皆刹那灭。又解:色等虽性亦念念灭,然无去、来世。不同萨婆多前法灭已,后于未来法生至现在。今言前法于现在灭已,无别有法从未来来。但由前法为因力故,引后法起。后法即是前法,为因转作。虽刹那灭,转变义成。
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获大果,非别施佛。
“僧中有佛”,佛入僧数故也。
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说一切行皆刹那灭。
“佛与二乘同一道、同一解脱”者,此部意说:非佛与二乘一切种智作用亦同。然道是一,即声闻乃至为佛时,即旧道体不改,性类是同。转下成中,转中成上,故言一物了境作用如是不同。然非得果舍向,得胜舍劣等事。解脱唯择灭,断染无知,得一切刹那灭。二解同前。
定无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此等是彼本宗同义。其末宗异义者,谓说实有过去、未来,亦有中有,一切法处皆是所知,亦是所识。业实是思,无身、语业。
定无少法从前至后刹那灭故,无一实法从前至后。
寻、伺相应。
寻、伺相应同萨婆多解。
大地劫住。
大地劫住非刹那灭,同正量部等解。
于窣堵波兴供养业,所获果少。
供养窣堵波果少不同,有舍利、无舍利皆尔,无摄受欢喜利益故,乃至佛像法等并然。
随眠自性恒居现在。
随眠恒现在,恒居现为因,生诸法故。虽有过未,现在不断。
诸蕴、处、界亦恒现在。
“诸蕴、处、界亦恒现在”者,云即种子三科恒现在,唯能生诸法。
此部末宗,因释一颂,执义有异。如彼颂言:
五法定能缚,诸苦从此生;谓无明贪爱,五见及诸业。
“五法定能缚”,系缚有情不出生死;“诸苦从此生”,从五法起;谓无明等者,列五法名:一无明,三界无明也;二欲贪;三色、无色爱;四五见,有身见等;五诸业,谓三业。所以唯说此五。又诸业有几?前说善非有因,无福不动业故。见道用胜,五见障理为首;修道用胜,贪爱缘事为首。五见缘内理,诸界行相同,但总言五见。贪爱缘事行相各别。欲界缘外门,上二界缘内,故分贪爱。然此二种见、修用异。然通二道用胜为根本者所谓无明。故略余惑,此中不叙。又无明即无明支,贪爱即爱支,五见即取支。以用增故,业即行有。故此五法常能缚得令识等七生。又上二界但不善业生,由微薄不善业,善法资助令感上生,亦非上二界有善业感故。言“诸业”,谓身、语、意。
其法藏部本宗同义,谓佛虽在僧中所摄,然别施佛,果大非僧。
法密部谓佛虽在僧摄等者,以别施佛,其心无简别。但为施世尊极上极胜,一心平等,恭敬无差,故得福多。若佛在僧亦兼施者,即心宽慢。又复大慢又起,简别佛为无上,僧为有上。故普施僧果少别福。
于窣堵波兴供养业,获广大果。
“于窣堵波供养得大果”者,以佛舍利安住其中,见此处时如见于佛。
其心既重,故得大果。以佛亦许供养舍利如佛无异,故果极大。法等亦然,不为无摄受便无大果。佛自开许摄受施故。
佛与二乘解脱虽一,而圣道异。
佛与二乘解脱同等者,如文可知。
无诸外道能得五通。
“无外道得五通”者,以教邪故;“通”者运转无壅故。诸异生非佛弟子,泛尔坐禅亦不得通,不能无壅故。有能飞腾知往劫等事,皆是咒药或鬼神等力之所加,非实通也。
阿罗汉身皆是无漏,余义多同大众部执。
“阿罗汉身皆无漏”者,此有二义:一非漏依故。无学蕴不起漏故;二非漏境故。虽生他漏,不增长故,如灭道谛,烦恼虽生不增长故。然无学蕴别有一类,异有学等,得无学时方起现前故。设退无学住有学位,起烦恼时,此有学蕴依缘得起烦恼等者,此非无学身之五蕴。无学蕴灭,学蕴生故。然今此宗无学未必许有退义,然作此解于理无违。
其饮光部本宗同义,谓若法已断、已遍知则无,未断、未遍知则有。
饮光部:若法已断、遍知即无等者,“法”谓烦恼;未断之时过去有体,名有烦恼。若为无间已断,解脱、遍知,过去烦恼,体即非有。不同萨婆多等,其体犹有。
若业果已熟则无,果未熟则有。
“若业果已熟则无”等者,既唯辨业,业谓若果未熟,过去有体;若果已熟,业于过去,其体即无。然唯果法生已,念念灭,不待已断、遍知等。故解云:此中唯于过、现,不说未来,以无体故。今准文意,无法以未来为因,以未来无故。然因后果前故,无以未来为因。又法已断知,言不简别故,许通未来,于理无爽。
有诸行以过去为因,无诸行以未来为因。
“有诸行以过去为因”等者,此简萨婆多。现在以未来为能作因,未来以未来为异熟,后相应位有能作因故。
一切行皆刹那灭。
“一切行皆刹那灭”者,异犊子等。
诸有学法有异熟果,余义多同法藏部执。
“诸有学法有异熟果”者,此有二解:一即无漏不招有漏果。但前引后等流果等,变异而熟,名有异熟果。此异熟果体实无漏,萨婆多等不许名异熟故;二云即感有果。如初二果未离欲界,所有无漏感欲界果,不还感上界,类此应知,以烦恼未尽,无漏未圆故。
其经量部本宗同义,谓说诸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
经量部说:诸蕴从前世转至后,有实法我能从前世转至后世。问:此为常故转为体,无常多相续住,名转内法、外法耶?
非离圣道,有蕴永灭。
“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漏六行不能断烦恼,但名伏故。
有根边蕴,有一味蕴。
“有根边蕴,有一味蕴”,“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此具四蕴。“有根边蕴者”,“根”谓向前细意识住生死根本,故说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起,即同诸宗所说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边。其余间断五蕴之法是末起故,名根边蕴。
异生位中亦有圣法。
“异生位中亦有圣法”,即无漏种法尔成就。
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余所执多同说一切有部。
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但是微细,难可施设,即实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蕴、离蕴,蕴外调然,有别体故也。
三藏法师翻此论竟,述重译意,乃说颂言:
备详众梵本,再译宗轮论。文惬义无谬,智者应勤学。
(江西本《<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下页一左行五至页二十六右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