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2版)
- 佟新
- 6397字
- 2022-06-14 10:10:29
第一节 性征和性别气质
一、性征的基本类型
性征是指男女的性别特征,综合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性别特征可以将性别特征分为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第三性征和第四性征。
(一)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征——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第一性征是指男女生殖器官可以分辨出的外形和构造的差异,它是构成两性身份的生理特征。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把人分成男性或女性。第一性征确立了人们要经历的性别社会化过程,是建立社会性别的基础。
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到青春期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物特征。具体表现为:男性身材开始变得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汗毛加重,出现遗精。女性皮肤变得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脂肪增加,月经来潮。第二性征的出现取决于第一性征。虽然同一性征间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多属正常发育范围。随着生理变化,人们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社会诸因素对个人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社会性别气质——第三性征
大家可能都熟悉法国女哲学家波伏娃的话:“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它其实是变成的(女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的,她是变成女人的)。”这意味着,我们虽然有第一、第二性征,但我们所称的“男人”和“女人”并不简单是这些性征,而是一系列男女在心理方面的特征,即第三性征。第三性征也被称为性别气质、性别差异或性度(degree of sex difference)。性别气质以两性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为基础,一整套固化的、强调两性对立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举止。
男性气质(masculine/masculinity)是指男性具有成就取向和关注完成任务的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男性气质固化和稳定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成分:地位、坚强和非女性化。地位代表功成名就和受人尊敬,是社会成就取向;坚强代表力量和自信;非女性化则是避免女性化的活动。女性特质反衬了男性特质,男性不能依赖、软弱、温柔等;在性活动上男性主动而活跃。男子气质总是与雄心勃勃、大胆、争强好斗、具有竞争力和性活跃的积极状态联系在一起。
女性气质(feminine/femininity)是指女性具有同情心、令人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女性气质的内涵不断变化,但固有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与家庭或关系相关的一切,温柔、爱整洁、依赖男性以及与一切与男性气质相对立的特征。因此,女人味总与羞涩、腼腆、胆小、多愁善感、温柔、在性活动中被动的联系在一起。
这种稳定的、固化的和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被称作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这种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一整套社会性别规范和性别角色联系在一起。人们将亲和性特质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将行动性特质与男性联系在一起,并期待人们按性别气质来承担社会角色。由此女性尽管有高比例的就业,但依然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而男人虽然也承担家务,但养家糊口是其主要责任。这样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文化建构,它是形成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基础,下面将对此进行反思和批判。
(三)第四性征或性别颠覆
第四性征也被称为“去性征化”或“双性化”,是指男性和女性气质没有明显的分化,男性和女性取长补短,兼具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女性不乏热情、泼辣、豪爽、刚烈、精明、强干;男性同样温柔、感情丰富、体贴温柔。具有双性化特点的男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性别角色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应对各种情景,独立性强,自信心高。
1974年,斯彭斯(Spence)和黑尔姆赖希(Helmreich)编制了贝姆(Bem)性别角色量表或称为性别基模,以此了解人们的性征。
表2-1 贝姆性别基模测量表
说明:(1)这是一个7点分的量表。1表示从不或差不多从不这样的,7表示总是或差不多总是这样,从1到7程度不断增加。
(2)将项目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的分数相加,除以20,得到男性化分数。
(3)将项目2、5、8、11、14、17、20、23、26、29、32、35、38、41、44、47、50、53、56、59的分数相加,除以20,得到女性化的分数。
(4)男/女性化分数都大于4.9时则属于双性化型。
第四性征也可称为“雌雄同体说”,它重要的意义是打破了男女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无论男女在决定他们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能够展示她/他们认为与她/他们自身环境相适应的性格特征。用这一量表对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75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第三性征的性别气质模式正在改变,多呈现双性化人格和其积极的效果。对中国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了类似的结论,即双性化的人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自我评价更为积极,并可获得更高成就。
把性别气质与其社会角色和社会成就相关联的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是最佳的人格模式,男性气质次之,女性气质再次之。为什么男性气质比女性气质强呢?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男性气质在多数文化中被视为积极的,而女性气质常常是消极的,它鼓励了男性的积极进取,也使女性在事业上处于消极被动的状况。另一种解释认为,这可能是过高评价男性气质、过低评价女性气质的结果。
性别气质并非一成不变地对立,人们常常按照社会期望的“模子”被他人和自我塑造,相关的理论被称为性别基模理论(gender schema theory,第三章将进一步分析)。对第四性征的理论讨论尚未摆脱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二元分割的理论假定。
更为革命性的观点是“去性别”或“颠覆性别”。法国女权主义者维蒂格(Monique Wittig)指出,性别和性别气质的对立是政治性的,是政治对立的语言指标,所谓的性别并不是指两性,而只是指“女性”,男性并不是指男性,男性是普遍性的。对此,巴特勒更为明确地指出:
把女人等同于性别是强调女性受到身体性化特征的标记,是把女人这个范畴与她们身体外在的性化特征混同,是拒绝给予女人自由和自主权。因此,要打破性别范畴就得摧毁一个属性——性别。……换句话说,只有男人是“人”,而除了女性没有其他性别(gender)。
巴特勒力求颠覆性别概念,将女人和男人皆视为“人”。
上述讲到的四种类型的性征中分析性概念是“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简称性别刻板印象)。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社会角度,一个人所拥有的(性别)气质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多样化的、相互冲突的和不断变换的。个人参与到对自身性别气质的建构过程中,因为人们自身的气质是不断冲突着、变化着的场域,人们会发现复合的、多样的、充满挑战和变化的自我。
二、反思和批判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通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分将性别范畴化(categorization),即将个体划分为男女两个范畴,每一范畴对应相应的规则、权利和义务,由此简化人们的社会知觉。社会范畴化的中介因素很多,如民族、年龄、性别等。性别气质的范畴化意味着男人和女人实际上在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制度坚持把男人和女人的所作所为“规定”出具有排斥性的差异,并对两性行为做出不同的评价。一个人要么是男性气质,要么是女性气质,呈现出坚强与温顺、进取与依赖等二元对立。社会在确立和划分男性气质边界的同时就划分了女性气质的边界,一个人男性气质强则意味着他的女性气质必然弱,女性气质强的话则男性气质必然弱。跨文化研究表明,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表现,但相似之处远多于差异。其共性是,男性气质总是与工具性行为和体能性的能力相关,女性气质总是与表达性行为和亲和能力相关,工具性行为和与体能相关的能力总是显得更为重要,拥有这一气质的人则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即性别气质的差异产生了权力之分。
从批判的角度看,性别气质的建构是有社会功能的。首先,它是实现了一系列的社会控制。巴特勒指出:
性别不是一个名词,但它也不是一组自由流动的属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性别的实在效果是有关性别一致的管控性实践。通过操演(performatively)生产而且强制形成的。
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社会发展出异性恋的婚姻模式,由此实现了社会的组织化和有效率的管控。
第二,性别气质的建构将劳动性别分工合法化,实现了一套社会性别关系秩序。性别认同与性别社会角色(gender roles)紧密相关,性别社会角色是指社会依照人们的生理性别将某些社会责任和权利交付给男性和女性,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家庭制度中的两性劳动分工,母亲角色与父亲角色分别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和权利。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期待”相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们对男女的不同期望。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人类依从性别角色进行分工是社会有序化的重要方面。女权主义学者看到,社会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期待与性别认同一起导致了两性间权力的不平等。社会通过对理想性别角色的评价,即有关“好男人”和“好女人”的看法实现对性别气质的塑造。虽然不同社会对理想性别角色的期待千差万别,但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有对“好母亲”或“伟大母爱”的期望,通过对“母爱”与“母职”的塑造将照顾婴儿的责任赋予了妇女,而且使女性自觉地认同富有牺牲精神的社会角色。
第三,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完成个体从社会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转化。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也称为性别身份或性别同一性,是指性别气质与第一性征的一致性状况,是个人对所属性别群体相对稳定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在认识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也理解和认识了他们的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是人们对于自身作为某一性别存在的确认。女性的社会角色是与她们的性别气质相吻合的,如操持家务、照料老人、孩子,男性的社会角色是与他们性别气质相吻合的,如操持生产、勇于竞争、是家庭生存的供养者。两性气质与社会任务相关联,使统治秩序合法化。等级化的性别关系秩序和制度需要建立分化的性别角色,固定化的性别气质模式是使性别角色分工正当化和合法化的工具。从劳动分工的角度看,为了实现要求女性对照料孩子负主要责任的社会建构,人们把女性是亲切的、温柔的、能够体谅他人的“人格气质”赋予了她;通过强调男性气质中的富有冒险精神、勇敢、独立性和攻击性,把猎人的角色赋予了男人。事实上,男性对待妻子和子女有其温柔亲切的一面,女人对待生活也有其勇敢和独立的一面,但分化的性别气质先于人们的经验而存在。
第四,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使性别角色和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得以再生产。男性进取、智慧、强有力和高效率的形象和女性被动、温顺、贞洁、效率低下的形象通过社会化过程得以延续和再生产。如果女性固守传统的性别规范,以男性的期待为自己的需求,两性不平等的分工格局和地位将永久存在。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具有政治功能,产生与维护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女性对男性的服从关系。
第五,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歧视性和等级化特征的各种刻板印象叠加在一起。康奈尔在《男性气质》一书中深入讨论了男性气质。康奈尔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有多种表达方式,但不同的表达方式是按等级安排,并围绕着一个确定的前提:男性对女性的支配。男性气质的理想型是霸权的男性气质,控制着社会上所有其他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霸权的男性气质首先与异性恋和婚姻相关联,其次是与权威、有酬劳动、力量和身体健壮相关联。虽然霸权的男性气质被视为男性气质的理想型,但能够达到那样标准的男性并不多,但众多男性依然能够从男性气质占主导地位的家长制中获得利益。康奈尔称其为“家长制红利”,这是一种共谋的男性气质。与此同时,女性气质则被引向满足男性的利益和愿望的方向,以“顺从、关心体贴和善解人意”为特征。年轻女性的气质多与性行为的接受能力相关;老年女性的气质多与母性相关。这些被强调的女性气质在各种媒体、广告和各种消费活动中流行。同性恋的男性气质被污名化,并处于男性性别等级的底端;而反抗的女性气质的女人们则被忽视,或“被历史隐去”。这种刻板印象的气质类型化建构也可以说明种族关系、阶级关系。贵族们总是视底层阶级为没有教养的、是不爱整洁和秩序的人,这种刻板印象正是社会统治的策略。
美国激进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米莉特在《性政治》一书中揭示了由男人实践着的“性政治”。她认为,塑造典型的性别气质是使两性朝着有助于父权制方向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她指出:
我们可以将地位称为政治的方面,将角色称为社会学的方面;将气质称为心理学的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再明白不过的。被赋予了较高地位的人趋向于充当主人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首先被鼓励去建立起符合支配职能的气质。自然这一切也符合阶级和阶层关系。
总之,个人作为文化载体,其性别身份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成为社会控制的一部分,由此实现了社会的等级化管理。
第一编 反思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文化建构
本编从文化角度分析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建构,分析文化对两性不平等状况的作用。以父权制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化和实践建构了两性气质在社会心理层面的差异,通过历史、社会化过程、大众传媒再生产出刻板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父权制意识形态、文化符号、仪式具有褒扬男性价值、贬低女性价值的倾向,文化通过历史、社会化过程和话语将不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合理化、合法化,并形成代际传递。
第二章分析两性气质的心理建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建构具有二元对立性,呈现出刻板印象和固定化特点,是压迫和束缚人之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性别认同是人们对于自身作为某一性别存在的确认,社会通过性别认同的“心理疾病化”固化了人们对性别气质的想象和行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创了对生理性别、性别心理差异以及精神健康与疾病的研究;拉康的精神分析则将性别气质与文化象征符号相连,将其上升为符号秩序和语言建构。女权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反思、批判和继承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创了对两性气质更具有开放性的讨论。波伏娃的“女性是被造成的”、米切尔的“象征意义的学习”、乔多萝的“母亲与性别气质的学习”、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布尔迪厄的“男性统治理论”都对二元对立的思维进行了批判。我国对性别气质的研究具有本土特色,费孝通先生对乡土中国的“男女有别”的解释别有洞见,对当代我国大学生和儿童性别角色的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广泛存在。
第三章分析历史对性别气质和性别关系的作用。最新考古学的研究发现,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女神的世界”,是男女合作的伙伴关系的社会,在统治关系的社会中,男女合作依然时隐时现,但存在着再次向其转向的可能。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统治通过教会、国家和学校得以维持和延续。现代社会倾向于技术和理性的男性气质借助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变迁、男性职业、城市的成长和强大的国家政权而得以发展。中国历史中的性别秩序有其本土特性,有强调其自然属性和阴阳并存的方面;同时儒家思想则以封建统治的方式强化了等级化的性别秩序。在实践层面上,儒家文化通过对男性思想和女性身体的控制与生育文化来维持统治秩序。女权主义学者通过重新书写中国妇女史挑战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史观,赋予了女性主体性,一改传统女性在历史上的受害者形象。
第四章讨论了性别社会化。性别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人的一生。人们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各种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社会组织经历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重新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性别规范和相关的行为符号意义。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性别社会化有不同的侧重,青春期之后性别分化明显,两性通过教化、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领悟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吉利根揭示出,由于不同的社会化方式,两性在道德判断上有方向上的差别,男性更重法理,女性更重人情。对我国性别社会化的研究表明,家庭、学校和新型传媒(互联网)对性别社会化有重要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第五章分析话语对性别气质的建构。在父权制文化中,女性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已有的语言系统很少包括且不能叙述女性的生活经验。话语具有历史性和男性中心主义的特性。对传媒的性别研究表明,传媒中的参与者、内容和受众都是有性别的存在。国家、男性主流社会和两性主体都加入到性别知识的叙述中,互联网的性别叙述更丰富。通过对中国1949年以来对女性就业知识的叙述,可以看到话语发生的变化,革命话语和素质话语对女性进行定位,而人权话语为性别平等奠定了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