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2版)
- 佟新
- 14字
- 2022-06-14 10:10:30
第三章 性别气质的历史文化建构
引子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如果不是做专门的研究,人们很难知道这句话从何而来,意义何在。对此进行研究展开了一幅丰富的、充斥着张力和多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历史画卷。
1928年,陈东原先生在《中国妇女生活中》一书中对此做了考证,认为中国社会并非一贯地反对“女才”,“女性无才为德”的说法是在明末出现的。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女子无才便是德”被批驳为愚昧、落后的封建男权思想,吊诡的是,正是这种批判让这句话更广地流传。
陈东原先生认为此话源自陈继儒(1558—1639)的小品集《安德长者言》,原文为:“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其用意不在于贬低“女才”,而在于“正德”。意指女子通文识字,能明大义者为贤德;但如果女子喜看曲本小说,挑动了邪心,则反不如不识字的守拙安分的女子好了。由此,美国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说法产生之时,正是明末清初大量才女出现之日。这一说法的产生不但无法说明妇女受压迫的现象,而是恰恰相反,显示的是卫道士对才女文化兴盛的威胁感。明末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各种曲本小说也开始流行于市,这些小说多肯定了人性中自然情欲的天然合理,男女的情感才思获得了一种纵欲式发展,严重威胁了儒家礼教的精修。因此“女才”——诗词歌赋之方才——是不利于“正德的”。
刘丽娟认为,“反才”其实不是仅针对女性的,这是后世的误读。“男子有德便是才”的言外之意是无德的男子纵使善诗能词、文采华章也都不是真才,这是反对男子“淫词艳语”,失德丧志。因此这句话的真正中心儒家传统的部分在于其“正德”的宗旨;后世多从“反才”角度判定其与儒家传统的亲缘关系,是偏离了这句话的本意。
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考述为开篇并非是想进行考据研究,而是想说明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来之路风景绚丽或枯燥,但却规定了我们必然的路径。虽然可能会有误读,但只有在这种历史的演进中才能产生特定话语与意义。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同时是对过去和对现时的认识,是对‘已经发生’的和‘正在进行’的演变的认识,因而在每段历史‘时间’内(无论是昨天或今天),都要区别持续存在的因素和转瞬即逝的因素。”
过去和现时之间没有断裂,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沉淀成文化符号。本章讨论历史累积下来的男性秩序与性别气质形成的内在勾连,关注持续存在的、互动的、生产性的历史文化,彰显性别文化在历史延续中的复制、重现和转向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