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信用、利率与金融市场

第一章 信用与现代经济

第一节 信用的特征与种类

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现代社会中多种多样的金融交易都是以信用为纽带而展开的。本书就是从分析现代金融的基石——信用开始的。

一 信用的定义与特征

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信用这种经济行为是以收回本金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偿还为义务的取得;是以取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或以支付利息为前提的借入。经济行为不是一般的社会行为。在社会行为中,借贷行为是很普遍的,无利息的借贷也是司空见惯的。但无利息的借贷一般不是信用关系,而是互助友爱、互通有无的社会关系。有些无息借贷也是信用关系,例如,一些西方国家的银行对企业的活期存款不付利息,这虽然使企业损失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银行却给予了这些企业相应的服务和获得贷款的权利。因此,这些企业的银行存款实际上也是有息的。可以这样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贷行为也受等价交换原则的约束,即借贷必须偿还和支付利息。

第二,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价值运动的一般形式是通过商品的买卖关系来实现的。在买卖过程中,卖者让渡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取得货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买者则刚好相反。这种买卖关系所形成的等价交换在买卖双方交割之后即宣告完成,即双方同时获得等价。

而信用关系所引起的价值运动是通过一系列借贷、偿还、支付过程来实现的。货币或实物被贷出,其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只是使用权发生了变化。贷出者只是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而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在信用关系中,等价交换的对象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

二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一)信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调剂资源余缺,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上

经济主体可以简单划分为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国民收入从收入形态上可以包括这五个部门的收入;而从支出形态上又可以包括这五个部门的支出。国民收入从收入角度计算与从支出角度计算的结果是相等的。但每个具体部门的总收入与总支出却总是不等的,因此,就必然表现为有些部门所占有的社会收入大于其支出,而有些部门却相反。多余的收入暂时让渡给支出过大的部门来使用,但这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信用关系所具有的条件。

我们用资金流量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信用关系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

一国的国民收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可以写成:

Y=C+I+X-M

Y-C-I-X+M=0

这里,Y——国民收入;C——消费;I——投资;X——出口;M——进口。

如前面所分析的,经济生活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每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该部门的净资金差额可以用表1-1来表示。

表1-1 简化的社会资金流量分析

表1-1中,F指资金的盈余或赤字,是从通过信用关系所调剂的资金流动角度所考察的差额,通称为金融盈余或金融赤字。经常大量出现金融赤字的部门是企业和政府,经常出现金融盈余的部门是个人,而国外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差额则有正有负。在信用关系条件下,金融盈余意味着债权,金融赤字意味着债务。也就是说,一个部门的债权,必然表现为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的债务,且数额相等。

如果没有信用关系,社会资金——实际为社会资源,就无法得到合理的流动和利用。这种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的现代经济,也被称为信用经济。如果没有信用,现代经济规模会大大地萎缩。

(二)信用调剂社会资源独特作用的表现

第一,信用调剂资源具有广泛性。通过信用关系参与调剂资源余缺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国外部门等都可以通过信用关系,让渡或取得商品和货币的使用权。金融机构则更是利用信用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不仅主体具有广泛性,调剂的对象(客体)和调剂方式更具备广泛性。调剂的对象包括商品、货币和资本——一切的社会资源;调剂的方式则包括直接和间接方式。具体而言,信用关系包括商业信用关系、银行信用关系、国家信用关系、消费信用关系、资本信用关系和国际信用关系等。主体、客体及方式的广泛性,意味着信用关系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信用关系可以把众多分散的小额货币变成庞大的社会资本,提高一国的储蓄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有力的推动。信用关系在资金流量分析中表现的是对社会资源余缺的调剂,而从规模经济、收益与风险等方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信用关系在动员储蓄、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投资效果等方面有巨大作用。信用关系之所以能够动员储蓄,在于信用关系动员资金具有自愿性和有偿性;而之所以能够降低风险,实现规模经济,则在于投资者对风险和效益的评估水平要大大高于储蓄者——资金贷出者的评估水平。

第三,信用关系对国际经济的交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经济关系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而信用关系正具备了这一前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利用国外资金,这都离不开我国与外国的信用关系;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也需要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的支持。虽然在国际关系中,会有些无偿援助等非信用关系,但这不是经济学中的关系,而是国际政治学中的关系;不是信用关系,而是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三 信用的种类

信用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期限、地域、信用主体等。

以期限为标准,可以将信用划分为长期信用与短期信用;以地域为标准,可以将信用划分为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以信用主体为标准,可以将信用划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合作信用。信用还有其特殊形式,如高利贷信用和资本信用。

本书将重点介绍以信用主体为标准而划分的信用形式,并同时介绍高利贷信用与资本信用。

第二节 高利贷信用

一 高利贷产生的环境

高利贷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即利率过高的信用关系。然而,如何理解利率过高,却是不容易的。在西方中世纪时期,认为只要收取利息就是高利贷;在现代社会中,多高的利率算过高,则完全由各国的法律所规定。例如,在美国,各州都规定了利率的上限,超过这一上限的,则被视为高利贷,而这一上限在美国各州分别为年息6%—30%不等。在旧中国,借贷习惯上按月息计算,而月息3分,即3%,是“最公道”的。月息3%,按单利计算也相当于年息36%,比现在的银行利率水平高好几倍。而过去的月息往往大大高于3%。至于高到什么程度,很难说出其上限。现代中国,也存在高利贷现象,因此,国家法律予以禁止。我国有这样的规定,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被视为高利贷,放高利贷者的超额利息甚至全部本金都将予以没收。

高利贷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那时的阶级构成为:上层为奴隶主或封建主;下层为农民及手工业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之所以借高利贷,是由于不借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简单再生产或维持正常的生活;奴隶主、封建主之所以借高利贷,是为了维持其统治地位或维持其奢侈的生活。从经济学上解释,要是负债经营,就要对负债经营所产生的收益与负债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无利可图就不会借债经营。可是,前面两类人都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债的。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那是金属货币流通的天下,货币数量有限,从而货币的供给是有限的。而贷款需求,无论是农民和小生产者的需求,还是统治阶级的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都较大。这种供求状况,决定了较高的利率水平。

高利贷既然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的信用形式,为什么在现代信用形式繁多而且发达的今天,还存在高利贷信用呢?这有三条理由:

第一,在现代的廉价的货币商品无力到达的地方,必然存在着高利贷信用。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产品生产和销售专业化、社会化。社会化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商品供给能力。与此相适应,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其供给也是社会化了的。廉价的货币商品,是产品生产和销售社会化的条件。但现代的货币商品还没有完全占领全部经济领域,有些领域或有些地方是廉价货币商品无力到达或不愿到达的,在这些领域或地方,存在着产生高利贷的条件。例如,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还不高,银行信用作为主要的信用形式,还无法满足某些地区或某些阶层的贷款需求,因此,钱庄、钱会等形式的高利贷信用就“应运而生”。如果银行信用,进而廉价的货币商品,随时可以满足各阶层的货币需求,那么,高利贷信用是不会有生存之地的。

第二,在现代经济中,世俗关系也还起着较大的作用,而有些世俗关系包含了关于借贷条件的内容。这些地域的信用活动,要受当地的借贷条件的限制,其中有些条件正是古老的高利贷信用的条件。例如,前面提到的月息3分是被认为最公道的利息率,如果现代经济中的利率为月息1分,那么前面被认为最为公道的3分利,就具有了高利贷的性质。

第三,见利忘义。这不是高利贷存在的普遍原因。这与第二个原因,即世俗约定而形成的高利贷刚好相反,这是由于某些人违反了世俗规则,而人为提高利率并达到一定水平而形成的高利贷。

二 高利贷的利弊

高利贷的作用既包括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包括消极作用。

首先,高利贷有积极作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利贷为其使用者解了燃眉之急;二是为某些正当经济活动提供便捷的资金来源,从而保证了经济活动的完成。

高利贷的积极作用,意味着高利贷存在的合理性,这也是在现代经济中高利贷继续存在的理由。由于某些经济活动的风险较大,银行等融资机构拒绝提供贷款,而高利贷就可能为该项活动提供资金来源。我们用下面的式子来说明高利贷信用存在的合理性。

假设银行贷款的无风险的利率为r,高利贷利率为ru,高利贷中无法收回的本金比率为q, q=本金损失/本金。假定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即相同期限的贷款的收益率是相等的,因此有:

1+r=(1-q)(1+ru

很明显,当0<q<1时,rur,本金损失率越大,高利贷的利率就越高。

其次,高利贷对经济有破坏作用。这一破坏作用主要在于,过高的利率增大了负债成本,不利于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和销售;过高的利率会使众多借债者倾家荡产,从而给社会带来不安和动荡。我国2010—2011年,由于银根紧缩,不少企业为了生存,被迫借用高利贷,最终导致破产。

市场经济越发达,高利贷的相对规模也就越小,但目前连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也没有彻底消除高利贷。提高现代金融的辐射范围,是降低高利贷信用的最好选择。

第三节 商业信用

一 商业信用的定义与形式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工业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要商业企业进行销售,当销售者缺乏购买这部分产品所需的资金时,工业企业可以采取赊销方式,即约定经过一定期限,比如3个月,由该销售者归还赊销的货款。如果工业企业所生产的是很畅销的产品,但由于自己的资金实力有限而又无法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筹集资金,该工业企业就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申请信用——要求其预付货款来壮大其生产实力,扩大生产规模。在现实生活中,赊销和预付货款是极为普遍的。

二 商业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种类繁多,而在众多信用形式中,商业信用是最基本的信用,理由有以下两个:

第一,商品交易最基本的形式不是农贸市场式的现金现货交易,即不是在同一时点上货与款两清,而是预付货款或延迟支付。预付与延迟支付就必然伴随着信用关系。例如,商品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自然希望购买者立即支付,但购买者由于种种原因而倾向于延迟支付。销售者就会向购买者展示两种价格:即付价格和延迟支付价格。延迟支付的价格要高于即付价格,超过的部分实际上是销售者向购买者提供商业信用的条件——借贷期间的利息。例如,在商业信用中,通常有(2/10, n/30)的标准,意思是说,如果货款在10天之内付清,那么就可以有2%的折扣;如果超过10天,就没有折扣的优惠。当然,超过30天是不允许的。因此,折扣优惠是销售产品的一种激励手段,它相当于购买企业节省了购买成本——少付了借贷利息。那么,上例中少付的利息相当于年利率是多少呢?20天的利率为2%,一年按360天计算,按单利法,年利率相当于36%,即2%×360/20=36%。

第二,商业信用的主体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主体——工商企业。工商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其交易行为构成了社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工商企业间的信用行为具有社会普遍性。

三 商业信用的作用

商业信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商业信用对经济的润滑与增长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着种种联系: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发生联系,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发生联系,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发生联系,国内企业通过贸易与国外企业发生联系,等等。在激烈的竞争中,工商企业间的联系因各自寻求有利的条件而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为了竞争的需要,工商企业也会力争稳定彼此间的联系。对于经济稳定和发展而言,这种顺畅的联系是必要的。但在实际活动中,无论是商品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可能缺乏必要的资金,从而使双方间的联系发生阻滞。而商业信用的存在会保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顺畅,并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信用支持。

虽然银行信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但银行信用的间接性使得银行调剂资金的速度较慢。而社会经济的联系是在以万计、以亿计的点上发生的,银行信用不可能在如此分散的买卖决策中完全介入。商业信用的直接性适应了企业决策的分散性。正是这种可以分散决策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和流通领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商业信用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因此,商业信用的发育程度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如果商业信用制度不完善、不健康,本来可以做成的生意就可能流产。如果这种局面过多,一国企业间的生意就会清淡,一国经济就会走向萧条。可以讲,如果我国商业信用得以较大幅度的提升,我国经济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第二,商业信用合同化,使分散、自发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分散性和自发性是其主要特征。但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可以使分散的商业信用统一起来。票据化的结果是法律化,用法律手段约束商业信用,保证商业信用的健康发展。票据化的另一结果是银行信用可以参与商业信用,从而强化商业信用的信用度。银行信用参与商业信用的途径主要是票据承兑和贴现。可见,商业信用的发展不是弱化而是强化市场经济秩序;不是弱化而是强化银行信用。

四 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

商业信用是通过商业票据来完成的。所谓商业票据,是工商企业之间因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具体而言,商业票据是随着商品和劳务交易而签发的一种借债凭证。它以商品和劳务的买方为债务人,签发许诺在一定时间后,由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金额。商品和劳务的卖方凭票在到期日向买方收取现款或在到期之前向金融机构贴现。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原来同商品和劳务交易相联系的商业票据,逐渐演变成一些信誉好的大公司在市场上筹集短期资金的借款凭证。

商业票据有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虽然商业票据产生于商品交易中,即它有商品交易的背景,但商业票据只反映由此而产生的货币债权与债务关系,而不反映交易的内容,因为交易行为已经完结,商品已经过户。这一特性被称为商业票据的抽象性。

第二,只要商业票据不是伪造的,应该根据票据所载条件付款的人就无权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义务。这一特性被称为商业票据的不可争辩性。

第三,商业票据的签发不需要提供其他保证,只靠签发人的信用。这一特征被称为商业票据的无担保性。

商业票据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按期结算款项,防止无休止拖欠款项;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商业信用,从而提高了商业信用的信用度;有利于企业疏通商品渠道,扩大销售;允许背书或票据转让,简化了交易手续,也减少了企业对资金的占用;有利于确立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的权责受到法律保护。

五 贴现

贴现是银行贷款的一种,是银行参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贴现是票据持有者为取得现金,用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的行为。银行按一定的贴现率扣除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之后,将票据余额付给贴现人,票据到期时,银行持有票据并据以向出票人、背书人或票据承兑银行兑取现金。

例如,某人持有一张3个月后到期的面值为1000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要求另一家银行贴现。贴现银行决定给这张票据贴现,则票据持有者在向银行支付贴现利息后,就可以得到现金。假设贴现银行的贴现率为年10%,则贴现利息等于25(=1000×10%×3/12)元。则票据持有人可得975元。

一般情况下,贴现利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R=Prn

这里R为贴现利息;P为票据面额;r为贴现率;n为自贴现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长度,其单位应与贴现率的时间单位保持一致。

贴现率是贴现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它与利息率相似,但也有微弱的差别,我们将在利息一章中加以说明。

第四节 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媒介、以货币为对象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三个特征。

1.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

银行借贷的对象主要是货币,而货币则是流通和支付手段。在银行信用下,居民个人的分散的小额货币可以积聚成巨额的资金,从而满足经济发展对大额资金的需求。在银行信用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把短期货币集中起来,并维持一个稳定的余额,从而满足较长时期的资金需求,较长期的可贷货币也可以满足短期的货币需求。信用的灵活性可以使货币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银行信用是以银行为中介,而参与银行信用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信用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

2.银行信用具有间接性

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是媒介。从筹集资金的角度,银行是货币资金供给者的债务人;从贷放资金的角度,银行又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至于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的需求者,两者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这种资金筹集的方式称为间接融资。

与间接融资相对的是直接融资。这是指公司、企业、政府从金融市场上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股票或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或债券,取得货币资金;资金供给者买进股票或债券,两者之间直接建立了金融联系,而不需要中介者既扮演债务人又扮演债权人这一中间角色。

银行信用的间接性并不是绝对的,银行信用的直接性特征也是存在的。例如,银行通过发行债券直接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银行不是把资金贷给其他单位,而是自己从事证券投资。我们说银行信用的间接性是说其间接性是主要的特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称以商业银行为中介而形成的金融活动为间接金融;而称以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为中介而实现的金融活动为直接金融。银行信用的间接性,降低了资金供给者的风险,也使得资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保证银行信用不断扩大。

3.银行信用具有综合性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中枢。通过银行业务,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银行灵活地调度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银行信用的综合性使得银行对国民经济既具有反映和监督作用,又具有调节和管理作用。这里的管理作用不是商业银行所具有,而是中央银行所具有的。

正是由于银行信用具有以上特征,银行信用才成为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在我国,银行信用作为主要信用形式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五节 国家信用

一 国家信用的定义与种类

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主体而形成的借贷行为。国家作为信用主体,既包括债务人主体,也包括债权人主体。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借贷活动极为普遍。本书在此以美国为例介绍国家信用的种类。

美国国家信用包括财政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市政债券三类。

(一)美国财政债券

美国财政债券是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其信誉是以美国政府的信誉作支撑的。

财政债券从利息支付方式来划分,包括贴现债券和附息债券两种。而附息债券又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两种。

美国国库券(treasury bills)属于贴现债券,没有利息,到期按面值偿还。美国国库券是按照固定间隔来发行的,国库券的偿还期分别是91天、182天和364天。习惯上,人们称这些国库券为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国库券。

美国国库票(treasury notes)和国库债(treasury bonds),都属于附息债券。国库票和国库债,只是偿还期上有所不同。其中国库票的期限是1年以上10年以下,而国库债的期限是10年以上。美国财政附息债券发行时的偿还期分别是2年、5年、10年和30年。

目前美国财政附息债券都不是可回购的,因此都属于纯粹债券。在1984年以前,美国30年期债券都是可回购债券,而自1984年11月起,新发行的财政债券的回购条款被取消了。

美国国债交易是通过柜台交易市场(over the counter)来实现的。做市商们各自提出国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投资者很容易参与国债的买卖。美国国债交易市场几乎是24小时交易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地点是纽约、伦敦和东京。国债的清算日为交易日的第二天。

美国财政部于1997年1月开始发行一种抵御通货膨胀的债券(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ion securities, TIPS)。该债券的票面利率被称为真实利率(real rate),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标准是城市消费物价指数(CPI-U)。由于票面利率是真实利率,因此,必须根据物价变动状况调整名义票面利率。

(二)政府机构债券

政府机构债券可以划分为政府资助企业债券和联邦政府机构债券。政府资助企业债券,是为降低某些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成本而由美国国会创立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这些企业尽管是私人所有的,但受到政府政策的优待。

政府资助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得到政府信用的某种支持,其中联邦农场信贷银行系统(Federal Farm Credit Bank System)发行的债券得到的是联邦政府全额保证,其他机构发行的债券则不是,因此,这些机构发行的债券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

政府机构债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信用债券(debentures),一类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撑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BS)。信用债券,顾名思义是没有任何担保品来保证债券本息偿还的,其偿还能力依赖于发行企业创造收入的能力。

(三)市政债券

市政债券(municipal securities)是地方政府为了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市政债券通常享受税收优惠,这类债券可以免缴联邦所得税,也叫“免税债券”(tax-exempt)。具体而言,免税债券免掉的是利息税,不是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照样缴税。州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是否免缴,则依照美国各州的法律。少量的市政债券也没有税收优惠,不过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市政债券都是免税的。市政债券的交易是通过柜台交易市场来完成的。市政债券有信用风险,不同的市政债券信用风险不同。

美国市政债券包括四类:税收支持债券、收益债券、特别债券、市政衍生证券。

1.税收支持债券

税收支持债券是美国的各州、县、市、镇等地方政府和校区等发行的,用发行者的某种税收和其他收入作为偿还保证的债券。这类债券包括以下三类:

(1)一般义务债券。一般义务债券是税收支持债券中最主要的种类。又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无限义务债,由发行者的全部资信,即其无限的税收能力来保证。税收收入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销售税、财产税等。另一类是有限义务债券,因为对这类债券本息偿还来源的税收,有法定税率的限制。有些一般义务债券的偿还来源,除了税收收入之外,还包括其他收入来源,如各种费用征集、赠与等。

(2)拨款支持债券。这类债券在发行时,规定在本息偿还来源不足时,可以动用政府的拨款。不过,是否拨款取决于立法机构能否批准。因此,是“可以”拨款而不是“一定”拨款,拨款本身只是道义上的,而不是法定义务。之所以设置这一条款,目的是提升发行者的信用水平,但投资者必须了解,能否实现拨款,却只是依赖于政府的尽力而为。

(3)政府担保的市政债券。由于拨款支持债券的信用,仅仅是依赖政府的努力,投资者自然担心该债券的信用。为了增强市政债券的信用,可以采取由州或者联邦机构担保的方法。这种担保是有法律约束力的。由州政府来担保可以采取许多形式,其中一种是授予州长在债券偿还发生困难时,动用援助基金。在美国,市政债券中有一些属于学校发行的债券,为了提升这些债券的资信水平,设置政府担保条款是必要的。如果学校无力偿还债务,法律要求州长或者州财政长官动用援助基金。

2.收益债券

收益债券是为了某一特定工程或事业而发行的,并以该项工程或事业的收益作为偿还保证的债券。收益性债券可以根据融资类型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包括公用设施收益债券、交通收益债券、住房收益债券、高等教育收益债券、医疗收益债券、体育设施收益债券、会议中心收益债券、港口收益债券等。

收益性债券的资信主要依赖于项目本身的现金收入状况。

3.特殊债券

特殊债券主要包括被保险债券和被保障债券。

被保险债券是指债券的偿还保障,除了来自发行者的收入能力之外,还来自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险公司通过给予偿还保险提升了市政债券的信用水平。如果发行者的收入不足以满足债券本息偿还,保险公司就要履行职责,替发行者补足。而且一旦保险,保险期就要自动延长至债券整个期限,保险公司不能中间退保。

被保障债券的含义是,无论是税收支持债券,还是收益债券,如果发行者手里有了美国国债或者其他债券,而且国债产生的现金流入刚好满足市政债券的现金流出,这样,就相当于市政债券提前找到了还款来源,因此这样的债券也被称为提前找到钱了的债券(prerefunded municipal bond),本书称之为被保障债券。

4.市政衍生证券

市政衍生证券是由分割市政债券的现金流量而形成的。被分割的市政债券可以是新发行的,也可以是过去发行的。现金流量分割后会形成多种层次的债券,这些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价格风险状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二 国家信用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国家信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货币流通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两个方面。

首先,国家信用最主要的作用是平衡财政赤字,从而缓解货币流通,保持物价稳定。政府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就会表现为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有五种弥补方法,它们是:发行货币、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向银行透支、举借外债和举借内债。一般情况下,发行货币和向银行透支,都不可避免地使社会需求成为现实,并且增大货币流通量,从而造成物价上涨。而动用历年财政结余的条件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并且可动用的上限是总需求缺口。发行外债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但进口会因外债的借入而增加,而当出口没有相应增长时,国际收支中的贸易收支就会变得不平衡了。因此,举借外债弥补赤字是用贸易收支的不平衡取代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的最好方法是举借内债。政府举借内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缓解总供求的矛盾。其一,由于内债来源于国内投资和消费,举借内债势必减少国内投资和消费的数量。其二,由于本年财政收入因债务收入而增加,财政赤字得以减少或消除,因此,举借内债弥补财政赤字不改变一国的货币流通量,因而从总体上并不影响一国的物价水平。

其次,举借内债影响经济增长。这一影响通过两个途径起作用,一是投资总量,二是投资效率。投资总量和投资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举借内债可以改变一国的投资总量。由于社会可以划分为居民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四个部门,举借内债就是政府通过发行债券从其他三个主体中筹集资金,而这三个主体的边际投资倾向与政府的边际投资倾向是不同的,因此,举借内债之后,会改变一国的投资总量。例如,假定政府向居民个人发行债券,而居民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40%,又假定政府的举债收入全部用于投资,那么,举债的结果是使举债国的投资总量增加。

举债导致投资总量增加还有一条更重要的途径:国债拉动其他投资。由于国债投资是政府行为,政府通过国债投资产生信号传递效应,从而引起银行贷款、民间投资的增加。这一点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我国从1997年后经济增长放慢,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我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大搞国债投资项目,进而带动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增加,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

举借内债又可以改变一国的投资效率。投资主体间的投资效率是不同的,举债改变了投资的主体结构,因此,投资效率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政府的投资效率高于居民、企业的投资效率,而且由于政府可以向瓶颈的基础产业进行投资,从而投资的乘数作用大于居民、企业投资的乘数作用,那么,政府举借内债并从事投资,无疑会提高全社会的投资效率。

最后,国家信用的发展,为宏观金融政策建立了发挥作用的机制。国债市场发行与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整个金融市场提供了基准利率——到期收益率曲线。该曲线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确定自己的贷款利率提供了参考标准。金融机构在这一标准之上,再考虑到违约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等来确定自己的贷款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也为其他债券的定价建立标准。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至关重要,没有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利率市场化。除了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曲线之外,国债的回购利率也十分重要,这也是基准利率的一种。没有发达的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发行与交易市场,就很难产生准确可靠的基准利率。

国债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一国的利率政策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场所。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只能通过调整短期基准利率,主要是再贴现率,来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而对整个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则依赖于全社会利率机制的效率。而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升了利率传导的效率,通过迅速影响到期收益率曲线,进而影响全社会的利率水平,实现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意图。

国债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一国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发挥效力的场所。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的证券是高级别的短期债券。这是因为中央银行为了调控基础货币,没有必要承担违约风险。之所以主要购买短期债券,是因为短期债券的利率风险低,中央银行购买短期债券不必承担过多的利率风险。正因为如此,国债市场的发展,还意外产生了重要作用,即帮助实现国家的金融与货币政策。

(二)消极作用

国债的发行与交易,除了具备上述积极作用之外,也有不少消极作用,特别是当国债规模过大的情况下。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不少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迅速增大。例如,从国债规模占GDP的比重来看,2007—2010年,美国由62%增加到90%,英国由47%增加到82%,日本由167%增加到199%,这一指标已经是数十年来的最高纪录。而且,随着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国债占GDP的比重还会进一步增加。过高的国债规模,导致如下消极后果:

1.主权违约风险增大,伤害金融环境

债务规模过大,还本付息压力沉重,导致利率水平攀升,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2010年和2011年已经发生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债务偿还危机,也引起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不稳定。

当债务危机来临的时候,并不是提高利率就能够顺利融到资金的,有时要被迫进行债务重组,不得不寻求金融援助。债务重组必然导致重大资本损失,这会引起信贷紧缩,进一步威胁经济增长。

债务违约发生时,违约者想筹措长期资金是不容易的,其会被迫筹措短期资金,因此债务结构的脆弱性更明显。

2.伤害经济增长

前面提到,债务违约时,利率提高,银根紧缩,债务结构变得更加脆弱,这无疑会影响经济增长。不仅如此,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还包括:偿债规模的加大,会牺牲更高投资效率的投入,如教育、科技、卫生以及基础设施等;经济波动加剧,损害资本积累,甚至部分资金逃往国外。

3.金融稳定受到伤害

持续恶化的财政状况,会影响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本来以维持价格水平稳定为主要目标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会受到很大的干扰。一国为了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会有意识地提高物价水平,尤其是债券投资者是外国人的时候。但这种通过货币贬值带来的利益是短暂的,而代价却是长期的,因为高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前面指出,债务危机导致利率水平提高,而利率提高会引起债务偿还负担加重,最终会引起政府增发货币。

三 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

(一)国债市场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弥补赤字,稳定物价,我国于1950年、1954—1958年分别发行了国债。但从1959年起,停止发行国债。到1968年,我国成为“一无内债,二无外债”的国家。

1981年1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财政部开始发行国库券。1981年,我国发行国债49亿元。

1981—1988年,我国国债的发行基本上依靠行政摊派的办法完成。当时国债发行规模小,国债的作用也主要是临时性的,用于短期行政开支的弥补。当时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进行市场化发行。

1991年,财政部第一次组织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这标志着国债一级市场初步建立起来。1993年我国第一次引入一级自营商制度。1996年国债实现全面招标方式,包括价格招标、收益率招标。

1988年全国进行了国库券流通转让的试点。这标志着国债二级市场的初步建立。而国债二级市场的真正形成是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特别是1997年6月16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国债及其他债券的主要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1997—2010年,我国国债市场发展迅速,国债发行、交易机制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债发行规模迅速增大

1997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为2412亿元,这一数据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17778亿元。

2.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并存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依托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交易市场,交易商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交易方式包括现券买卖和回购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部分。记账式国债的大部分、政策性金融债券都在该市场发行并上市交易。

交易所市场就是依托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从事债券买卖的市场。目前也有现券和回购两种交易方式。

银行间市场要远远大于交易所市场,其间的主要原因是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只能参与银行间市场,却不被允许参与交易所市场。而参与交易所市场的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公司等又基本上可以参与银行间市场。由于债券交易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据主要地位,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要远远好于交易所市场,这又进一步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市场。

以2011年3月为例,银行间市场托管债券余额为20万亿元,当月交易规模为近17万亿元。其中国债(记账式)托管余额为近6万亿元,当月交易规模为3.2万亿元。

3.国债回购业务发展快速

1997年银行间债券开展质押式回购业务。所谓质押式回购,是指买方不得在回购期内动用回购债券。在国债市场上,质押式回购量一直大于现券买卖量,质押式回购为投资者短期融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2004年,我国又推出买断式回购。所谓买断式回购,是指债券买方(资金借出方)可以处置债券,只是在回购期结束时按照约定把债券卖给回购方。这一方式有助于债券的流通,也有助于在市场中实现套利,进而有利于债券的定价。

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资料,2011年,月平均回购交割量大致为9万亿元,而现券交割量为5万亿元。

(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建立与初步发展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有助于灵活地筹集资金,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严禁地方政府举债,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果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之后,将会出现破产问题。一旦地方政府破产,中央政府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地方人大将作出怎样的安排,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盘考虑。

2009年,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地方政府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适时提速。我国按照“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发行”的方式回避了前面的法律问题。代理发行,地方政府被明确为偿债主体。

2009年和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各发行了2000亿元,按照指标分配给了各地方政府和计划单列市。

2011年,我国政府为了解决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改善政府融资的期限结构,开始尝试由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市政府发行市政债券。

第六节 消费信用

一 消费信用的定义与形式

消费信用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古老的高利贷有一部分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因此也有一部分是消费信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消费信用则是与商品,特别是与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消费信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商业企业直接以赊销的方式,特别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给消费者货币用以购买住房、耐用消费品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信用卡,客户凭借信用卡,可以在接受该种信用卡的商店购买商品,等等。

二 消费信用的中介工具——信用卡

(一)信用卡的起源

信用卡是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对个人提供的,可以凭其向指定商店或其他服务性企业购买商品或享受其他服务的凭证。

消费者持有信用卡,在特定的商店或服务部门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时,不必支付现金,只需将卡片交商店在签购单上打印卡号,填写金额,然后消费者签字,商店或服务部门就可将签购单送银行办理收款。这种结算方法具有先消费后付款、避免携带大量现金、方便灵活的特点。

最早的信用卡于1915年诞生在美国。当时,美国一些百货商店和饮食企业,为了招揽生意,就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信用筹码,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分期付款。这种做法起到了笼络顾客、方便购物、扩大销售的效果。在美国,一些汽油公司也发行类似信用卡的“优待券”,让顾客到所属的加油站加油,定期结账。这种单纯用于赊购商品的信用卡,被称为零售信用卡,它是信用卡的雏形,后来出现了用于旅游业的信用卡。

从1915年至20世纪50年代,信用卡所提供的信用实际上属于商业信用范畴,信用卡所涉及的只是发卡人和持卡人的双边关系。赊欠的款项在接到通知后,要及时归还。由于信用卡的发行者的经营范围有限,信用卡的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50年代后,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银行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银行为个人消费提供了一种比较灵活、方便、安全的信贷服务,这就是信用卡服务。1950年,美国的荻纳斯俱乐部在全国组织联营,各地参加联营的旅店、餐馆所发行的信用卡可以通用,结算则通过银行办理。这使信用卡的作用有了明显的扩大,由简单的方便购物发展到成为商业赊销的信用凭证。

1952年,美国加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进入信用卡领域。到1959年,美国约有60家银行发行信用卡。银行作为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发行信用卡,使信用卡由过去仅限于买卖双方之间的信用工具,发展成为一种银行信用形式。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允许持卡人先消费后付款,付款可一次,也可多次付清,从而使买卖双方更加便利。

(二)信用卡的发展

银行发行信用卡初期,基本上是分散作业,各自独立发行,很难使信用卡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事实上,银行信用卡要得以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足够多的客户愿意使用这种信用卡,使特约商户有利可图;第二,要有足够多的特约商户愿意接受这种信用卡,使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变得十分方便。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在信用卡发展的初期,发行信用卡的银行多而分散,特约商户必须同较多的银行打交道,清算手续变得复杂了;而众多的银行发行信用卡,持卡人必须持有多家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否则,他的消费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消费者的消费也就无法方便起来。

正因为前面所指出的,信用卡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而发卡银行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信用卡机构的兼并和联合就成为必然。信用卡的联营使得信用卡成为国际通用的支付方式,联营大大提高了信用卡的效率。概括起来,联合经营信用卡有以下四个优点:

第一,方便持卡人消费。由于若干家发卡银行联营,各家发卡银行的特约商户可相互受理参与联营的各家发卡银行所发行的信用卡,使持卡人能方便地购物消费。而且由于发卡银行的自动提款机联结成网,持卡人可在各联营银行的提款机上取款,持卡人持卡所带来的方便大大增加了。

第二,产生规模经济,提高了效益。信用卡业务,投资大,收益慢,小银行难以承受。而联营为加快发展信用卡业务提供了最经济的途径。由一家主要银行提供清算网络,参与联营的银行通过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就可以利用,避免了网络重复建设,提高了网络的利用效率,增加了效益。

第三,方便特约商户清算款项。信用卡联营之后,各家发卡银行可相互受理特约商户递交的签单,便于商户及时向银行收取款项。

第四,有利于发卡银行加强管理,避免风险。参加联营的发卡银行定期召开联席会,就一定时期业务中出现的问题相互磋商,寻找对策,对于降低风险、拓展业务、提高管理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在美国,1966年,吸收中小银行参加联营而形成了信用卡公司,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维萨(VISA)集团。该集团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办事处遍布全球。

另一个主要的信用卡公司是万事达(Master Card)。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信用卡分散发行并缺乏合作限制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加州一些银行组成银行卡协会,共同订立规定,方便持卡人跨地区购物消费。1969年银行卡协会买下了Master Charge的控制权,统一了各会员银行所发行的信用卡名称和款式。10年后,银行卡协会将Master Charge改变为Master Card,即万事达卡。万事达集团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会员也遍布全球。

(三)信用卡的运作过程

图1-1显示了现代信用卡的运作流程,主要包括信用卡国际组织、发卡单位和代理/收单单位、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四个主体,因而称之为四方作业结构。

图1-1 信用卡作业流程——四方作业结构

1.交易交换中心

主要的信用卡国际组织有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 Card)、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大来卡(Diners Club)、日本国际信用卡公司(JCB)、中国银联等。它们的职能是,授权会员(银行)使用商标执行业务,制定组织所属的各项业务的规章及程序,执行各项作业规范,研究开发新的金融支付产品,构建并营运全球支付作业网络及系统,协调及仲裁会员间的各项作业,以及通过其全球服务中心延伸会员银行支付产品的服务范围。

2.发卡单位和代理/收单单位

发卡单位和代理/收单单位一般是商业银行,它们通常是交易交换中心(国际组织和银联)的会员。银行通常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作为发卡行接受申请者的申请,审核该申请者的材料,合格后将信用卡发行给持卡人;还作为收单行负责招徕特约商户,在特约商户处放置POS机,授权特约商户使用并对特约商户的请款给予回应。

3.特约商户

特约商户与银行合作,为持卡人提供刷卡及其他服务,同时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4.持卡人

一个自然人在成功申请一张信用卡时就成为持卡人。持卡人可以使用他的信用卡在任何有POS机的商户处消费,并可以在信用额度内透支。持卡人的信用记录也被发卡行记录在案。

以上四方的持续活动使得信用卡成为电子货币,取代了一部分现金的职能,并且它的方便和易于防伪,使其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血液”。

(四)中国信用卡的发展

信用卡进入中国,与改革开放基本同步。

1979年8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了代理国外信用卡协议。外国信用卡进入我国以后,不仅使来华经商和旅游的外国机构、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也使现代金融意识、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深入到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国人对信用卡有了初步了解。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首张具有购物消费、存取现金和透支功能的信用卡。随后各商业银行一直发行这种准贷记卡。直到2000年5月,广东发展银行才推出国内第一张贷记卡,从而开创了中国全功能信用卡的先河。

1999—2011年,我国信用卡市场飞速发展。无论是发卡数量,还是交易金额,都快速增长。其中信用卡的发卡规模在2008年突破1.4亿张。信用卡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长期的发展得益于以下两个理由:

第一,产业政策明晰。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银行卡管理办法》,银行卡控制使信用卡的地位被明确,此后各家银行积极推进信用卡业务。

第二,中国银联的成立与成功运作。2002年,中国银联在上海成立,该机构建设并运营全国统一并不断向世界辐射的银行卡跨行信用交换网络,提供先进的电子化支付技术。统一的交换平台的建立,对于促进信用卡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七节 其他信用形式

一 资本信用

(一)资本信用的定义与作用

资本信用实际上就是资本市场信用,也就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金借贷或转移。具体而言,资本信用包括股票信用和公司债券信用,这些信用所包含的“有条件的借贷行为”都与前面几节的信用不相同。股票作为股份公司筹措资本的工具,其信用体现在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整个股票市场的状况上。股票虽不能退股,但股票收益源于股息和资本利得,股票的“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是通过股票流通和股份公司盈利来实现的,这一“偿还”的信用度与整个资本市场状况密不可分,因此属于资本市场信用。

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有制约性偿还义务的信用工具。由于公司债券有流通市场,其偿还的保证程度,或者说公司债券的信用程度既与发行公司的经营水平有关,也与整个债券市场状况有关。例如,哪种债券可以被允许发行,要经过证券市场主管当局的批准,其资信级别要经过市场权威机构的评定,其上市流通也要遵守约定的规则。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债券投资者的权益。而这种保证是以债券市场健康运转为前提的。因此,公司债券也属于资本市场信用。

本书将在第三章重点介绍股票和公司债券这两种信用工具。在这里,主要阐述如何看待资本信用的作用,以及如何分析资本信用的运行是健康的。

第一,一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投资的增加、人力资源的使用和技术进步,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增长理论所揭示的基本结论。因此,评价资本信用,包括评价其他信用形式,都要看该种信用对产业投资、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的作用。

第二,产业投资是人作用于自然,或者人服务人的过程。产业投资都是由单个项目而实现的。一个项目都需要最低的投资额才能建成,只有建成的项目才能形成生产力,并最终创造出财富。小的项目如农民建房,需要5万元;大的项目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都需要成千上万亿元的资金才能建成。在没有信用的情况下,人们实现产业投资只能靠自身的力量去攒钱,而攒够了钱再来做项目,会大大推迟投资,最终影响经济增长。在有信用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信用,帮助产业投资达到那个必要的投资规模,而帮助的过程也就是金融投资的过程。由于信用种类很多,帮助产业投资达到必要投资规模的选择也很多。其中,银行信用可划分为存款人到银行存款,以及银行贷款给企业两个阶段。银行信用属于间接金融。另外,资本信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甚至比银行信用更为重要。

第三,资本信用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股权投资的特点是承担较大的风险,但最终获取剩余权益。仅有股权投资的一级市场是不够的,因为投资者不仅需要投资的收益性,也需要市场的流动性,以满足投资者自己对流动性的需要。由于需要流动性,证券的二级市场就是必要的。二级市场包括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等。因此,二级市场的存在,是为了一级市场的融资。

第四,由于有了证券交易,证券价格就发生了波动,因此,证券投资的风险也就产生了。为了回避风险,投资者需要对证券进行分析,而一般人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很多人也没有分析证券的时间,因此,有人需要别人替他投资,这样证券投资基金也就产生了。封闭式投资对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激励较弱,开放式基金激励较强,因此,开放基金后来成为基金市场的主体。另外,为了回避风险,需要有回避风险的金融工具。这样,指数期货就产生了,股票期权也产生了。

第五,公司债券也属于资本信用,而且在国外,公司债券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银行贷款。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公司债券的资本信用性质,要求债券发行者接受资本市场监管者的审核、承销商的评判、评级者的考核、投资者的认可等。随着公司债券大量发行,公司债券的交易市场也建立了起来。

第六,为了实现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需要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投资,而技术研究与开发有很大的风险,传统的银行信贷不可能参与。但有一种资本叫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风险资本承担了风险,也得到获取巨额收益的机会,因此风险投资产生并逐渐发展壮大。

(二)如何看待我国资本信用健康与否

前面是把资本信用放入一个国家的大环境中来分析其作用的。那么,如何分析一个国家资本信用是否健康呢?本书有以下观点:

第一,资本信用仅仅属于我国众多信用形式中的一种,而我国主要的信用形式是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规模占我国整个信用规模的80%左右,因此,判断我国信用是否有效,关键是要看我国的银行信用,而不是资本信用。而我国银行信用在贷款配置结构上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不相适应,另外银行贷款质量不高,呆坏账较多。

第二,未来我国资本信用的效率决定了我国的金融效率。未来我国银行信用所占份额会缓慢下降。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资本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激烈竞争。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因为更多的金融创新是在资本市场领域中发生的。

第三,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在快速提升。从融资规模上看,2010年,A股融资总额达到10275亿元,其中IPO融资4883亿元,再融资4072亿元,公司债券融资1320亿元。我国A股融资额占据了全球1/4的比重,为全球之冠。从新股上市家数来看,2010年A股IPO家数为347家,其中主板26家,中小板204家,创业板117家。

(三)我国资本信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资本信用的发展,本书主要分析如下:

第一,诚信意识与诚信制度的建立。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公司债券市场,都是重要的融资与投资的场所,没有信用的存在是不可能实现融资与投资的。中国股票市场发生了多起欺骗上市、披露虚假信息乃至上市公司老总携款外逃的事件。投资者从事股票与债券的投资,前提是信用关系的存在,而信用关系的维护需要法律的、制度的支持,而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欠缺。

第二,公司质量是资本信用存在的基石。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实现了融资,但融资不是目的,投资并且最终产生收益才是最终的目的。公司质量不好,或者公司质量好三年坏三年,无法在投资者心目中建立信任感。为此,需要监管当局、中介服务机构、投资者等多方面努力,既不能让质量低劣的公司去资本市场融资,又能阻止实现融资的公司的质量下滑。

第三,公司治理还有待提高。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在不断强化,但我国上市公司还大量存在着权力制衡不到位、高管持股比例偏低等问题。由于长期性的制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上市公司的期权激励问题没有实施,上市公司短期行为比较突出,这使得公司绩效不高,股票投资者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

第四,中介机构的自律意识及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股票及债券发行中的中介机构,包括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还需要提高自律意识及服务水准。我国曾发生过若干起上市违规事件,这与某些中介机构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

二 合作信用

合作信用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出资人相互提供信用的方式,包括信用合作社和互助储金会等。我国过去的城市信用社大多数已被整合为城市商业银行,有些农村信用社也被整合为农村商业银行。这样一来,我国合作信用就很不发达了。我国合作信用不发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作信用的产权不清,这从根本上伤害了良性循环的基础。

第二,县域资金大量外流,经营环境不良。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使得资金也随国有银行一起流向城市。再加上邮政储蓄的吸存,就形成了县域经济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

第三,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第四,规模小,创新能力差,服务落后。

许多发达国家,合作金融仍然是各国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金融的优势在于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团体合作、资金联合的方式,实现互助。我国国有银行正处于战略调整时期,网点在收缩;政策性银行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满足最弱势阶层的金融需要。我国民间借贷、地下钱庄日渐活跃,说明那些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对金融的需求是存在并增大的。但如何提升合作信用的水平,满足最弱势阶层的金融需要,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三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家间相互提供的信用,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国际信用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出口信贷等多种形式,本书将在最后一篇进行充分阐述。

思考题

1.信用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高利贷信用的存在?中国的地下钱庄等为什么有生存的土壤?

3.商业信用通常有哪些工具?银行信用如何参与商业信用?

4.美国国债有哪些种类?

5.中国国债市场发展的进程如何?主要成就与主要问题都是什么?

6.消费信用主要有哪些信用形式?我国信用卡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7.如何看待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健康,给出你的识别标准与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