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组织在处理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时,所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1929年以前,虽然有一些公司在购买保险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人们并不重视企业对纯粹风险的管理问题。直到1929年的大危机以后,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那以后,风险管理迅速成为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带来了生产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因素,由此使得风险高度集中,潜在风险增加。而有些风险又属于保险条款中的除外责任,导致被保险人不能从保险人那里得到全面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研究,以期在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其他经济保障的办法。这就是,从单纯转嫁风险的保险管理转向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专栏1-1
风险管理发展简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的德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经济衰竭,由此提出了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后来,美国于1929—1933年卷入20世纪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促使管理者注意采取某种措施来消除风险、控制风险、处置风险,以减少风险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以后,在50年代得到推广并受到了普遍重视,美国企业界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两件大事对风险管理的蓬勃发展更是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一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器装置引发火灾,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其二为美国钢铁行业由团体人身保险福利问题及退休金问题诱发长达半年的工人罢工,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两件事发生后,风险管理在企业界迅速推广。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风险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科学中一门独立学科。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中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经济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通过他们的工作识别风险,为企业最高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101条风险管理准则”的产生是风险管理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1983年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云集纽约的各国专家学者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该准则共分12个部分:风险管理的一般准则;风险的识别与衡量;风险控制;风险财务管理;索赔管理;职工福利;退休年金;国际风险管理;行政事务处理;保险单条款安排技巧;交流;管理哲学。各国视自身的经济情况和风险环境可对准则进行修正,用于指导本国的风险管理及其实务。“101条风险管理准则”的诞生,标志着风险管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86年10月风险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这次会议表明,风险管理运动已经走向全球,成为一种国际性运动。
资料来源:根据http://www.amteam.org提供的资料整理。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人们设法排除风险并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降到零。这种对付风险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回避风险有时是可能的,但是不可行
在很多情况下,回避风险虽然有其可能性,但不一定具有可行性。例如,远离水源是可以避免被淹死的可能性的,但这需要排除任何形式的水上运输,也要禁止划船、滑水、游泳和其他水上运动,甚至可能还要禁止用浴缸洗澡。当然,人们不一定非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比如,可以利用水上运输,但禁止水上运动,这就可以回避由此产生的被淹死的风险,从而缩小了遭受风险的范围。
2.回避某一类风险,可能面临另一类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回避某一类风险有时可能会面临另一类风险。例如,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人们害怕被水淹死而放弃使用水上交通,改用其他交通工具,但仍然存在着飞机坠毁、汽车翻车、火车出轨等风险。因此,某些回避风险的做法并不能真正消除风险。
3.回避风险可能造成利益受损
风险的回避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处理手段,因为这往往需要放弃有利条件和可能获得的利益。例如,开发某种新产品肯定会面临风险,但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新产品开发成功所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
(二)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主要包括防损和减损两种方式。防损即通过对风险的分析,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风险的产生。防损的目的在于努力减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而减损则是为了尽量减轻损失的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带,加强气象、地震预报和消防设施建设,拆除违章建筑物,改进危险的操作方法等,都是防损和减损的一些做法。使用防损和减损措施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和减轻损失的程度。
例如,一个企业在一年中遭受损失的大小是以意外事故(如火灾)或其他造成损失的偶然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来衡量的。发生频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意外事故的发生次数,例如一年内一个工厂中发生的工伤事故数量。严重程度是指一次意外事故所造成损失的大小。防损和减损措施是直接用来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比如说,尽管人们努力防止火灾的发生,但这种事情仍有可能发生。因此,这就有必要安装自动灭火系统以减轻火灾损失的严重程度。
防损减损的目标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使其与人类活动和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人们打算做的一些事情都是会受到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的。当然,在某一阶段被认为是代价过大而不可行的事情,再过一段时间以后就可能成为可行之事了。这不仅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也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经济实力,而这两者之间往往具有内在的联系。
(三)损失融资
损失融资主要包括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两种方式。在风险转移方式中,又包括公司组织、合同安排、套期保值及其他合约化风险转移手段以及保险,其中最重要的风险转移方式是保险。
1.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即由企业或个人自己来承担风险。人们自留某些风险往往出于三种不同的情况。
(1) 人们对风险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许多人自己承担风险责任,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风险,而是他们认为自己不大可能会遭受这些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他们常常会说“这种事情是不会轮到我的”。他们不曾考虑的是,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对自身、对家庭都有可能是一场很大的灾难。对风险的无知态度常常会造成由一些个人或家庭自己来承担家庭成员的残疾或死亡的风险。
(2) 人们经过慎重考虑而决定自己承担风险。因为有些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经济上是微不足道的。这种损失即便发生,也只是给个人的生产或生活带来不便,而不会构成一种经济负担。
(3)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通过对风险和风险管理方法的认真分析与权衡,决定全部或部分地由自己来承担某些风险。这是因为,由自己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承担风险比购买保险更经济和合算。在处理损失时,可以把它作为经营费用的一部分;或者通过对长期平均损失的估算,自己建立基金。
自留风险的可行程度取决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补偿损失的适当安排。当一个企业使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自己承担可保风险时,我们称这样的企业为自保企业,它是在进行“自我保险”。自保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开支,运用保费收入进行投资的收益全部都归企业支配使用。由于风险自担、收益自留,自保企业还会积极主动地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它的缺点是,保险技术和分散风险的能力不如专业保险公司。因此,一旦发生巨灾,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风险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
我们在前面说过,回避风险意味着与有风险的事情保持距离,也就是说,人们回避风险就是要躲避产生风险的行为或环境。但在转移风险的情况下,人们仍参与有风险的事情,不同的只是在于参与者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来承担。
从当今的社会来看,转移风险有许多种方式,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公司组织。我们知道,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企业一般有三种组织形式:独资、合伙和公司。在独资形式下,由于企业不是独立的法人,业主的个人财产不能与企业的财产相分离,因此,业主对企业的债务负有无限责任。在合伙企业中,各合伙人都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除了有限合伙人以外,如果没有特别的约定,全体合伙人对于合伙的债务都将承担无限连带的责任。也就是说,各个合伙人在企业的财产与他们个人的财产也是没有分开的。而在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中,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股东的个人财产与企业的财产是分离的。企业如果经营失败,股东的损失仅限于他们在该企业的投资部分。可见,公司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不会阻止损失的发生,但它将风险从股东个人那里转移到了公司。
(2) 合同安排。合同安排是指通过买卖合同中的保证条款来转移风险。目前许多家用电器都有这样的保证合同,即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出现了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修理,其费用由制造厂商来承担。这就是将承担修理费用的风险从购置家电的家庭转移给了制造厂商。随着耐用消费品生产技术的复杂化、修理费用的不断上涨,这种转移风险的做法实际上变成了生产厂家争夺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手段。
(3) 委托保管。委托保管是指将个人财产交由他人进行保护、服务和处理等。这种安排通常规定,受托人只对因自己的过失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向委托人负赔偿责任。但是,也有一些委托保管业做出一些特殊规定,使财产所有者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将某些特定的风险转移给受托人,受托人再将他所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一家保险公司。例如,在西方的裘皮大衣委托业务中,这种方式就很普遍。作为受托人的寄售公司向存放裘皮大衣的委托人承诺,不论是谁的过失,公司都将对裘皮大衣存放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损失负赔偿责任。然后,寄售公司再向保险公司投保,将可能发生的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
(4) 担保合同。根据这种合同,如果义务人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作为第三方的担保人必须保证合同按规定履行。例如,担保人向债权人许诺:“如果从你那里借钱并在借据上签了字的人不按借据规定的条件还款的话,由我来履行还款的责任。”这样,拖欠贷款的风险就从债务人那里转移到了担保人那里。
(5) 套期保值。当一个人的一种行为不仅降低了他所面临的风险,同时也使他放弃了收益的可能性时,我们就说这个人在套期保值。套期保值者将价格变动可能给他导致的损失转移给了交易对方。例如,一个农民为了减少收获时农作物价格降低的风险,在收获之前就以固定价格出售未来收获的农作物。再如,一位读者一次订阅三年的杂志而不是两年,他就是在套期保值,以转移杂志价格的可能上升给他带来的风险。当然,如果该杂志价格下降,这位读者也放弃了其潜在的收益,因为他已缴纳的订刊费用高于他在每年订阅杂志情况下的费用。
(6) 购买保险。购买保险即被保险人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来承担。保险和套期保值虽然都是转移风险的手段,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套期保值时,套期保值者在将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损失转移出去的同时,也放弃了潜在的收益。而在保险的场合,被保险人是在保留潜在收益的情况下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了。我们将在以下的章节中进入有关保险的详细讨论。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风险的管理者还可以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方法的组合来对付纯粹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
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目标的建立,风险的识别,风险的估算,选择应付风险的方式,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
以下我们依次来讨论这些内容。
(一)目标的建立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选择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使风险成本最小。它可以分为损失前的管理目标和损失后的管理目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指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降至最低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损失后的管理目标是指一旦损失发生,尽可能减少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使其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况。尽管公司与公司之间在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规模、产品性能、市场销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一般来说,风险管理的目标都应当包括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员工的忧虑情绪、保证公司经营的有效运行、降低成本、防止雇员遭受意外伤害、有效地利用资源、维持企业的生存、保持经营的持续性、保持稳定的收入、承担社会责任、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等内容。
(二)风险的识别
很显然,人们在想方设法对付风险之前,首先必须意识到它的存在并对之有清醒的认识。风险管理者必须认真地考察公司的经营,寻找出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当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经营管理过程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有些风险十分明显,但有些则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特别是防止忽略一些很重要的风险,风险管理者需要具有某一特殊行业的实践经验;需要具备有关公司的目标、公司的职能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对公司的历史和目前经营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基础之上,再使用一些系统化的、科学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识别。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保单汇编分析、风险清单分析、流程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
1.保单汇编分析
保单汇编的范围通常包括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保险。一般来说,所有的保单都详细阐明了它所承保的责任和除外责任。因此,风险管理者可以通过保单汇编来了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权衡来决定,公司所面临的哪些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进行转移。
2.风险清单分析
风险清单分析是风险识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具体做法是,风险管理者将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逐一列出,开出一个清单;然后,分析它们的变化方向、程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采取不同的措施,分别进行管理。例如可以采取表1-3中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类,虽然这是一个很不完全的分类。
表1-3 风险分类举例
3.流程分析
这一方法是将企业从投入到产出,直至产品销售到客户手中的整个流程都绘制出来,以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者对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风险因素,识别潜在的各类损失。流程图的形式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或者价值形态,或者实物形态,或者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相结合。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特点。价值形态易于发现损失的重要性,实物形态则有利于分析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4.财务报表分析
这一方法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产目录和其他营业报表等,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分布及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企业的潜在损失。一般来说,所有潜在的损失都是以财务术语来表达的,以便于为企业有关的人员如部门经理、会计师等所理解。
除了以上常用的四种方法以外,还有现场调查法,即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人的操作过程、工作程序等,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损失统计法,即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记录,发现潜在损失;环境分析法,即考察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调查询问法,即通过对企业内外的有关人员的调查询问,发现潜在风险因素。
各种风险识别的方法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风险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和技术条件,以及自身的特长,选择某种方法和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风险识别。
(三)风险的估算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风险进行估算。风险估算的确切含义是,衡量潜在损失的规模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损失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的估算。风险估算首先需要对风险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是,按照各种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影响不同而分成致命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三类。致命风险是指那些损失一旦发生,将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重要风险是指那些损失的发生不会导致企业破产,但使得企业只有大量举债才能进行正常经营的风险;一般风险是指那些损失的发生将影响企业的经营,但不会引起财务上较大困难的风险。
风险管理者不仅需要确定由风险所可能引起的损失的数量,还需要确定企业吸纳这些损失的能力。
(四)选择应付风险的方式
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估算以后,风险管理者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应付风险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两类。控制法即我们在第二节所讨论过的风险回避和防损减损方法的运用;财务法即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方法的运用。
(五)计划的实施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基础上,风险管理者需要实施风险管理的计划。例如,对于那些自留的风险,采取防损减损的方法或建立准备金来对付;对于那些需要转移的风险,采取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转移风险的不同方式。如果决定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那么,就需要制订购买保险的计划,比较和选择保险人、代理人,进行购买,等等。
(六)检查和评估
检查和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最后一步,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因为:第一,风险管理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而在这个世界上,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的风险因素会不断地出现,旧的风险因素则会由于存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而消失;在去年使用的、对付风险的有效方法,在今年也许就不是那么有效了。第二,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犯错误的。通过检查和评估,就可以使风险管理者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减少成本;控制计划的执行,调整工作方法;总结经验,改进风险管理。
四、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风险管理与保险之间无论是在理论渊源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两者的客观对象来看,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也是风险管理存在的前提,没有风险就无须保险,也不需要进行风险管理。
其次,从两者的方法论来看,保险和风险管理都是以概率论等数学、统计学原理作为其分析基础和方法的。事实上,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从保险开始,进而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最后,在风险管理中,保险仍然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保险的基本作用是分散集中性的风险。企业为了应付各种风险,若单靠本身力量,就需要大量的后备基金。在大多数场合,这样做既不经济,也不能承受巨额损失。而如果通过保险,把不能由自己承担的集中性风险转嫁给保险人,就能够以小额的固定支出换取对巨额损失的经济保障。因此,保险是风险管理所采用的处理风险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尽管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从所管理的风险的范围来看,虽然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对象都是风险,但风险管理是管理所有的风险,包括某些投机风险,而保险则主要是对付纯粹风险中的可保风险。因此,无论从性质上还是从形态上来看,风险管理都远比保险复杂、广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