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二版)
- 刘少杰
- 4790字
- 2020-07-09 20:56:26
四、超越困境的可能性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面对社会的复杂变化,社会学在艰苦探索中发展了自身。然而,无论社会学发展有多快,不解决理论承诺与理论原则的矛盾,它就要不断产生困惑、陷入困境。因此,当社会学同人类一起走入新世纪之际,社会学应当深刻地反省自身存在的理论矛盾,以便寻找出超越困境的可能途径。但是,社会学的理论承诺和理论原则不是社会学的先驱们任意杜撰出来的,正像黑格尔所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社会学的理论承诺和理论原则也一定有其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根据,只有将这些根据分理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地探寻解决矛盾的途径。
面向经验事实,建构一个不脱离经验事实的新学科,这是社会学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理论承诺,正是这个承诺使社会学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社会学是在反对形而上学的呐喊中问世的,然而,正是这种对立、排斥的关系使社会学首先在传统形而上学中获得了自身规定性。孔德提出社会学应当立足经验事实的观点时,正是形而上学以其最抽象的形式——黑格尔辩证哲学,发展到思辨的极限,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全部活动都被黑格尔抽象为与日常语言分离的哲学概念,并以远离现实生活的逻辑推演展示其运动过程。物极必反,这是一个不仅在感性经验中反复实现的规律,而且也是在思想理论中不可扭转的趋势。如果革命是对立、冲突的转化,那么可以证明孔德自称实现了精神领域革命的根据,也就是他以立足经验事实的承诺来对抗黑格尔哲学的逻辑玄思。只有这一点才表明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确实同传统形而上学有鲜明的区别,并且也只有这一点是社会学获得自立、自存的根据。
如果社会学的经验性承诺具有思维逻辑的必然性,那么整体性承诺则因经验性承诺而获得了现实的必然性。因为经验一定是综合性、整体性的,这一点已为实用主义充分论述。当社会学立足经验事实、面对经验事实、分析经验现象间的必然联系时,社会学视野里呈现的都是感性的、具体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其现实过程中不可能是相互分离的,一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联系,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整体统一。实用主义者曾依据经验一元论亦即经验整体论批评传统哲学对物质与意识、自然与精神的二元划分,提出了事实、效用、价值与选择多元综合的真理观。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论述经验的整体性,但是他依据实践的综合性提出了社会生活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的观点,实质上也论证了经验事实的整体性,并且,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观点也是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理论概括。因此,经验性同整体性是内在联系而不可外在分割的,经验就是整体,整体也一定在经验之中。社会学选择了经验视野,就必然要承诺整体性的研究对象或研究任务。
整体性承诺不仅有经验性承诺而引入的现实基础,而且也有来自社会学学术背景的思维逻辑。社会学创建之时,正值人文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实现了充分分化,不仅新学科纷至沓来,展开了一个又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且一些传统学科内部也开始不断分化,产生了立场各异的专注不同层面的学术流派。社会学先驱者们面对这种对社会生活采取分析方式,学术视野不断分化的趋势,要想创建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学科,最佳选择莫过于反其道而行之,即从分析走向综合,以整体性的理论视野来看待实际原本是整体的社会过程。孔德认为这种选择不仅可以超越其他学科对社会现象的分裂式研究,而且可以使社会学总括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替代传统哲学统治地位而成为其他学科的统领学科。
如果社会学的经验性承诺和整体性承诺有思维逻辑和现实基础的双重必然性,那么这表明这两个承诺是不可缺失的。事实上也是如此,社会学自产生以来,在社会历史的剧烈变化和自身理论矛盾冲突的多重作用下,社会学形成了许多相互对立的流派或互相否定的观点,但是无论社会学的变化多么复杂,也无论社会学各种流派之间的对立多么尖锐,经验性和整体性这两个基本承诺没有改变。从历史与逻辑的双重关系看,经验性和整体性承诺应视为社会学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的两个基本规定性。在这两个基本规定性的前提下,社会学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把握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概念框架。时至今日,经验性和整体性两个基本承诺,连同与之直接联系的概念框架,成为判别一种学说是否属于社会学学科的明确标志。
既然经验性与整体性两个理论承诺是不可放弃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与之相矛盾的、追求客观性的二元论理论原则,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呢?应当说,社会学采用客观的二元论理论原则来研究社会现象,其必要性不像经验性承诺和整体性承诺那样充分。社会学创建之初,在作出了经验性和整体性两个承诺的前提下,没有必要非得照搬物理学追求客观性的原则,而应当针对社会现象的特殊性,提出一些有别于物理学的原则。不过,孔德和迪尔凯姆等人那样坚定地坚持追求客观性的理论原则,也有其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演化的逻辑根据。
社会学初创时期,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新兴资产阶级急欲加速其进程的历史时期。工业化的本质之一是人类征服自然,是人类以空前的力量掠夺自然资源的社会过程,用哲学的语言说,主观同客观的矛盾关系在其中达到了空前明朗、空前尖锐的程度。在主观与客观对立之中追求客观规定性的理论原则,实质上是人与自然亦即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在思想理论中的反映。孔德一再申明他的实证理论是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这已经表明他确立的追求客观性的理论原则是以工业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二元对立、追求客观性的理论原则,可看作是人在工业生产中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实践原则的理论表达。
从理论演化的逻辑关系来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关系中追求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定性,这个理论原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社会学初创时期有必要把社会生活首先作为一个外在对象加以研究,这似乎可以用皮亚杰关于人的认识能力成长过程理论来证明:当人们选定一个事物开展认识活动时,首先展开的是对象性认识,在关于对象的认识活动达到一定发展程度之后,人们才开始在自我与对象的关系中反思自我,并进一步思考自我与对象的关系。社会学初创时期严格坚持客观性原则,仿佛是皮亚杰论述的认识发生的初始阶段。其次,在主客二元对立中追求客观性的理论原则,还与社会学初创时期的理论发展程度有关。尽管孔德等人明确提出要把社会学建成一个在精神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新学科,但这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愿望。从概念思辨和逻辑推论转向经验事实的考察,这是研究层面或研究程序的转变,同理论原则的转变相比,前者显得简单多了。理论原则的转变实质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当社会学先驱们把目光转向经验现实后,他们目不暇接地看到大量的、处于剧烈变化中的新社会现象,还未来得及对理论原则作出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建构新理论原则或新思维方式,就被日新月异的社会现象弄得眼花缭乱了。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按照延续千年的主客二元论思维方式确立社会学的理论原则,顶多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换上了一些科学的词句。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经验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承诺是不可抛弃的,否则社会学就会失去自己的特殊规定性而被其他学科吞没;在主客二元对立中追求客观性的理论原则是应当受到质疑且可以调整的。尽管这个原则有其社会现实根据和思维逻辑根据,但是,这个原则同社会学的两个不可放弃的基本承诺存在尖锐矛盾,并且是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充分的产物,它严重限制了社会学研究走向进一步的发展。应当突破这种限制,为社会学研究确立一种新的理论原则。剩下的问题是:如何在维持经验性和整体性两个理论承诺的前提下,转变或确立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原则呢?这里,真的要面对孔德所提出的由社会学来实现的精神革命了,因为理论原则的转变就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而思维方式的变革才是人类精神领域中最深刻的革命。
孔德自以为实现了精神革命,但是他建构的实证社会学理论原则同他坚决反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展开结构、运思环节和理论追求等基本方面是一致的,因此,他仅仅是呼喊了革命的口号,并未实现人类精神史上的革命。试以下图来对比孔德的理论原则同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关系:
图1-1 实证社会学的理论原则
图1-2 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当然,这两个图不可能概括实证社会学和19世纪上半叶形而上学的全貌,它们仅仅能显示其中最基本的原则。这两个图的语言表述是:其一,孔德创立的实证社会学同他反对的19世纪的形而上学传统一样,是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出发的,这两个世界展开的基本矛盾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由之出发来观察社会和研究社会,必然要沿用主观与客观分离的二元论思维方式,社会世界在这种思维方式中被分解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作为研究者主观世界的社会运思原则和方式,被实证主义作为自明的观念隐而不论,作为被研究者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个体心理活动,被实证主义悬而不谈,实证社会学仅仅研究可以普遍化、客观化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文化,并且不是揭示它的主观意义与价值,而是分析它的客观规定性。在实证主义视野里,社会生活主要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可以通过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等概念框架来揭示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定性。这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追求。
其二,实证社会学的理论原则同19世纪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基本构架和展开过程上并无实质区别。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或立足点实质上也是生产世界或科学世界,尽管哲学家们的抽象概念掩盖了这一点,但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主客二元对立原则就是对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基本矛盾关系的体现或概括。哲学家们的视野要比社会学家们广阔,他们看到的不仅有外部的社会世界,还有自然界和内部的心理世界,他们思考的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因此他们展开的理论视角和论述的理论内容要比社会学家宽泛得多。在理论概括的范围上讲,传统哲学和实证社会学之间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二者在理论原则和思维方式上却找不出本质区别。
如果社会学既不改变对社会开展经验性和整体性研究的承诺,又想实现孔德等人提出的精神史上的革命,那么社会学就应当改变自己的理论原则,也可以说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社会学要实现这种革命,它应当在立足点或出发点,在思维的基本构架、展开过程和理论目标上都有实质的变化,试以下图表达这种设想:
图1-3的基本涵义是:社会学不应当仅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出发,而应当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母体——生活世界出发。生活世界是人们的原初世界,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是从生活世界中分化出去的,并且它们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其根基仍然在生活世界。因此,从生活世界出发,不仅使社会学立足点更真实、更基本,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涵盖了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出发的意义。
图1-3 社会学的新理论原则或新思维方式
生活世界是一个未分化的世界,既没有各种专业领域的分化,也没有主体和客体对立的分化,是一个人们自在地交往着的世界,因此,从生活世界出发去认识社会生活,不是在主观同客观的对立中展开思维,而首先是在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关系中来理解人生、看待世界。从生活世界出发,按照生活世界的本性来认识人类社会,并非简单否定人类在生产领域、科学领域以及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种领域形成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方式,或者简言之,从生活世界出发不是完全抛弃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原则,而是要求把在主客二元关系中追求客观性的原则,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亦即把主客关系建立在主体间关系上。
这种转变要求社会学在研究社会问题时,首先从人与人的交往联系中来思考世界,认识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定性时,不要脱离人与人的主观关系,要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两种关系中,以及在这两种关系的关系中理解人生、认识社会。按照这种原则建构的社会学知识,不应当仅仅是时下作为主流的实证社会学知识,它的典型形态应当是当代正在流行的社会理论,是包含着经验事实、原则概括、意义阐释和价值追求的具有总体性视野的社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