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驾驭创造
  • 刘勇
  • 2796字
  • 2020-06-24 14:11:05

一、哲学家的创造观

从哲学路线来看,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就开始了对创造规律的探索。大约成书于西周前期(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周易》,其理论核心是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这就是创造。在系辞上传第十一章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是指宇宙万物创始时的浑沌时期,由太极分化出阴阳两仪,阴阳相互作用产生四象(四时,或更广),四象又产生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包含宇宙万物。这反映了我们祖先对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也可以说是对自然界创造规律的认识。

春秋时期的老子(公元前580~500年)继承了《周易》思想,在其《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生”,也就是创造。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在其宇宙生成论里(在《蒂迈欧篇》)提出了创造是什么,“看到整个的可见界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种不规则和无序的运动之中,于是神就从无秩序之中造出秩序来。”这一见解十分深刻,他把创造当作是从混沌之中创造出秩序,他的神同基督教的上帝存在本质的区别,因为上帝是从无物之中创造出世界来,而柏拉图的神只是把原来存在的物质进行重新安排,从没有秩序创造出秩序。

但是,关于创造是如何产生的?柏拉图的答案则是灵感。诗人凭什么写出他们伟大的诗篇?是神灵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于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在柏拉图一篇对话《伊安》里,伊安是一个以诵诗为职业的说书人,苏格拉底追问他诵诗和做诗是否都要凭一种专门技艺知识。讨论的结果是:无论是荷马和伊安本人,尽管在歌咏战争,却没有专门的军事知识;尽管在描写鞋匠,却没有鞋匠的专门知识。伊安也根本说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创造诗歌的(朱光潜,2004)。所以,艺术创造不能单凭理智和逻辑推理,也不仅靠知识和技艺。最后就只好把创造理解为神灵附体,灵感来自神的操纵。

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开始,对于创造的研究向思维方法,逻辑方法等创造方法方向发展。他是柏拉图的高足弟子,既继承老师的学说,又对其进行批判。他放弃了过去的主观甚至是神秘的哲学思辨,对客观世界进行冷静客观的科学分析,从方法上来考虑创造的问题,他在《工具论》,《心灵论》中就论述过“想象”的思维形式,提出了联想思维,并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

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年)是近代归纳法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就是对创造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的总结。他对自己方法的评价是,我们既不应该像蜘蛛,从自己肚里抽丝结网,也不可像蚂蚁,单只采集,而必须像蜜蜂一样,又采集又整理。由于他对知识科学地采集、整理和归纳,使自己的知识形成了体系,因此他感到了“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创造想象的特征在于“放纵自由”,“想象既不受物质规律的拘束,可以把自然已分开的东西合在一起,也可以把自然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这样就在许多自然事物中造成不合法的结婚和离婚。”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在1637年发表了专著《方法学》。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虽然带有唯心主义的味道,但是,其质疑精神对于科学创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表现出思维对创造的重要作用。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年)1764年出版的《哲学词典》中研究了想象力的概念,并把想象分为消极想象、积极想象和创造想象。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更是提出了当时最完善的创造理论。他分析了创造过程的构成,认为创造想象力是多样的感性印象与统一的知性概念之间的联系环节,同时具有印象的明显性和理解的综合性,想象是直觉和活动的统一,是两者共同的根源。但是他的问题在于,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认为天才的想象力与审美趣味(判断力)不可兼得,把想象力同判断力对立起来,因此得出只有在艺术领域才有天才,而科学领域则没有天才的错误结论。但另一方面,在康德的思想中,已经萌动了将自然创造力和人的创造力相统一的观念。他把人的内在理性看成是一种动态平衡,一种演变,这已经同生物的进化与演变相一致了。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年)把创造分为科学的创造和艺术的创造,他的《美学》一书对艺术创造规律做了较深入的阐述。根据黑格尔的美学观点,艺术是对人心灵的解放。这对于人的创造性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为了维持其秩序和稳定,都会制定出或多或少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要求社会个体来遵守。那么规章越多,对人的行为规范就越严格,这必然会对人的心灵形成无形的禁锢,而艺术则可起到解放心灵的作用,让所思所想有一个实在化的过程。

一直到今天,哲学家对创造规律的探索还在继续。很遗憾,我不是专门研究哲学的,对哲学的把握很有限。可是哲学对于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非常重要,我会在第六章中进行讨论。就普通人而言,我们不可能去阅读大量哲学书籍,但是有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第一本是罗素(2003)的《西方哲学史》,他按哲学家的顺序来写,不是简单描述,而是包含了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充满了智慧,在世界上影响深远。罗素在上世纪60年代,曾将这套书作为礼物送给毛泽东。后来又出了一本叫《西方的智慧》是在《西方哲学史》的基础上浓缩、精炼再创造而来的。爱因斯坦曾说过:“读这个人的作品使我渡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有人在总结爱因斯坦的成功原因时,其中一条就是他有极高的哲学素养。

哲学的精髓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解答问题是科学的事,“科学能够告诉人实现某种目标的最佳方式,却不能告诉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罗素的哲学史告诉我们,哪些问题曾经提出来过,这些问题是如何回答的。

第二本是冯友兰(2004)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讲座教授时的讲稿,后来此书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本书一直没有中文本,是上世纪80年代,被冯友兰的学生第一次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十万册,很快就卖完,成为当时学术界的最大畅销书。也是我们非哲学专业人员了解中国哲学的极好教材。

读了这两本书,就可对西方和中国哲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还会感到哲学离我们还很遥远,好在有幸读了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2005)写的《哲学与人生》,就把枯燥的哲学同丰富多彩的人生结合起来了。这本书是傅佩荣教授根据在台大开设的“哲学与人生”的课程写成的,17年来,课堂座无虚席,成为大学生社团推介的最优秀的通识课。这本书的一个宗旨就是“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我过去对哲学没有任何兴趣,但是这三本书完全改变了我对哲学的看法,我的切身感受是,这些书启迪了我的智慧,改变了我的人生。结合创造问题,我感到哲学家对创造的理解主要是从思辨角度来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