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治国理政需要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党90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经验,面向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事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思维提出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前进的重要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是我党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社会转型期下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学习运用的思维方式。学习运用底线思维的前提是深刻认知这一思维方式。

第一节 底线是不可践踏的红线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底线”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词汇。它的本义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边界线。球一旦越过底线,就会被裁判定为死球,把球踢出或打出底线的球队也将丧失球权。故此,底线被引申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中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突破底线,将会丧失“球权”,对个人、社会或国家来说,则可能出现无法接受的后果。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可以从真理的尺度、价值的尺度和自由的尺度三个方面来说明底线及其意义。

真理、价值和自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维度。马克思曾经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三种尺度,“真理的尺度”“价值的尺度”和“美的尺度”。真理的尺度是一种客观的尺度,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动物所遵循的“种的尺度”和人所遵循的“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价值的尺度是一种主观的尺度,即马克思所说的“内在的尺度”。人既能够认识并利用客观规律,按照真理的尺度进行生产;也能够按照“内在尺度”即美和善的价值尺度来建造世界。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分别关心世界的实然和应然,即世界本来什么样和应当变成什么样。人生天地之间,只有在对事实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过一种善良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的生活不同于神祇和动物的关键所在,是人的天命。神祇全知全善,不需要像人一样苦苦追求人世间的真理,就能过上一种善良的生活。动物只是在本能的驱使下活动,只要摸清身边的环境就足够了,压根不会关心其行为的善恶美丑。只有人才既需要“真理的尺度”,又需要“价值的尺度”。人一方面需要运用“真理的尺度”,认识实然,把握住万事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底线,基于对客观世界中种种底线的真理性认识指导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需要运用“价值的尺度”规划应然,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底线的前提下,划定更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底线。立足于对世界的“实然”状况的理解和把握,规划自身存在所能达到的“应然”状态,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马克思把这种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状态称为“美”。

一、从真理的尺度看,底线是量变质变的临界点

从真理的尺度看,底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度的临界点。质变量变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变化是事物的存在状态,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而变化又分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都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质变的飞跃。当质变条件尚未成熟,量的渐进性积累对事物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身的质不发生改变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在临界点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临界点,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必须把握适度原则,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就是指超过或低于事物发展变化的临界点都会带来不好的结局,因为它们都打破了事物维持自身质的底线。在现实生活中,底线就是事物质变的度的临界点,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都是事物质变的度的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些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从可以接受变得不可接受。

相关链接

关于辩证法的度的原理,黑格尔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

尺度中出现的质与量的同一,最初只是潜在的,尚未显明地实现出来。这就是说,这两个在尺度中统一起来的范畴,每一个都各要求其独立的效用。因此一方面定在的量的规定可以改变,而不致影响它的质,但同时另一方面这种不影响质的量之增减也有其限度,一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改变。例如:水的温度最初是不影响水的液体性的。但液体性的水的温度之增加或减少,就会达到这样的一个点,在这一点上,这水的聚合状态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水一方面会变成蒸汽,另一方面会变成冰。当量的变化发生时,最初好像是完全无足重轻似的,但后面却潜藏着别的东西,这表面上无足重轻的量的变化,好象是一种机巧,凭借这种机巧去抓住质(引起质的变化)。这里包含的尺度的两种矛盾说法,古希腊哲学家已在不同形式下加以说明了。例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又如问从马尾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当我们最初想到量的性质,以量为存在的外在的不相干的规定性时,我们自会倾向于对这两个问题予以否定的答复。但是我们也须承认,这种看来好像不相干的量的增减也有其限度,只要最后一达到这极点,则继续再加一粒麦就可形成一堆麦,继续再拔一根毛,就可产生一秃的马尾。这些例子和一个农民的故事颇有相同之处:据说有一农夫,当他看见他的驴子拖着东西愉快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例子轻易地解释为学究式的玩笑,那就会陷于严重的错误,因为它们事实上涉及到思想,而且对于思想的性质有所认识,于实际生活,特别是对伦理关系也异常重要。例如,就用钱而论,在某种范围内,多用或少用,并不关紧要。但是由于每当在特殊情况下所规定的应该用钱的尺度,一经超过,用得太多,或用得太少,就会引起质的改变(有如上面例子中所说的由于水的不同的温度而引起的质的变化一样),而原来可以认作节俭的行为,就会变成奢侈或吝啬了。同样的原则也可应用到政治方面。在某种限度内,一个国家的宪法可以认为既独立于又依赖于领土的大小、居民的多少、以及其他量的规定。譬如,当我们讨论一个具有一万平方英里及四百万人口的国家时,我们无庸迟疑即可承认几平方英里的领土或几千人口的增减,对于这个国家的宪法决不会有重大的影响。但反之,我们必不可忘记,当国家的面积或人口不断地增加或减少,达到某一点时,除开别的情形不论,只是由于这种量的变化,就会使得宪法的质不能不改变。瑞士一小邦的宪法决不适宜于一个大帝国,同样罗马帝国的宪法如果移置于德国一小城,也不会适合。(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36-238.)

底线是质变与量变的临界点表明它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分化越来越深刻,计划经济时代千人一面的场景已经非常少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味、审美、理念和追求。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每个人所理解的道德准绳和伦理标尺也越来越不同。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会问,社会生活中还有一条值得每个人都坚守的底线吗?既然社会分化是现代化不可阻挡的结果,还有必要强调共同的底线吗?在底线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由此产生。如果用人们对底线的理解开始分化,甚至出现对立的现象来否定底线概念、否认底线存在的必要,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它没有认识到,底线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一方面,底线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另一方面,每时每处的底线条件都有其特殊性。不论社会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变化,总是有些东西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最低要求,否则人和动物就没有了差别;也总有些要素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一个社会和国家就不成为社会和国家,而是畜群。这些最低要求和必要条件就是底线,不能轻易践踏。一旦突破,将出现无法收拾的结果。同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底线都不相同。我们做不同的事、对不同的人,会坚持不同的底线标准;在不同的情况下,做相同的事、对相同的人,也会用不同的底线标准来评判。当然,不论我们每一个人的底线多么迥异,都不能低于人之为人的“最低要求”。

掌握底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底线的普遍性告诫我们,一定要遵守社会共同的底线。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要想被这个社会关系接纳,就要融入其中。这首先要求我们遵守相同的社会准则,不能坏了“规矩”。在这里,规矩是特指的法律,它就是一个社会运转的“底线”。一旦有人突破了共同的底线,他就可能被剥夺在这个社会中继续生活的权利,甚至是个人的生命。底线的特殊性告诫我们,要想和别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首先了解他人的底线,并做到不轻易触碰别人的底线。在待人接物时,我们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底线,对不同的人要坚持不同的底线要求,切不可以千篇一律的僵化标准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当着瘸子不说短话,失意人面前不提得意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底线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告诫我们,要正确处理他人底线和自己底线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的底线都不同,了解他人的底线固然重要,但是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底线也同样重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底线的具体内容也会发生改变,但是底线本身绝对不会消失。面对底线,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有“浑水摸鱼”的侥幸心理。做人、从政皆是这个道理。做人的底线有很多,如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坚守家庭美德等。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不相同,对待人之为人的底线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论差异多大,都不能背离最基本的社会伦常,不能低于做人的起码要求。铁窗之中关着的每一个人,无不是因为践踏了社会的底线而受到惩罚的。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为政、为官更应对底线有清醒的认识。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做人从政的底线应该比普通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底线设置得更高一些。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老实人”、作风上的“干净人”、生活上的“健康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搞小团伙,杜绝山头主义,不触碰法律的红线,不践踏道德的底线,把好生活中的感情关、金钱关、兴趣爱好关,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党政干部一旦突破底线,必然带来腐化堕落,走向自我毁灭。周永康、徐才厚和令计划等“大老虎”,无不是因为践踏了为官从政的底线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从价值的尺度看,底线是罪恶的最后屏障

从价值的尺度看,底线是罪恶的最后屏障。在日常用法中,底线有着鲜明的道德色彩。在很多时候,“没有底线”就是罪恶的同义语。在生活中,善恶意识和美丑观念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的价值理性或目的理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达,它指引着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向着一定的价值追求安排自己的生活。在人的生活中,价值系统至关重要,它表达的是人的理想追求。正是在理想的牵引下,人摆脱了单纯的肉欲的控制。在满足了吃、穿、住、行的基本生存需要之后,并没有停下来睡大觉,而是创造了丰富的精神和文化产品;甚至在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也能从事崇高的事业。这种价值系统使人的生活具有了动物所不曾有过的意义,让人的生活具有动物所不曾有的尊严。善恶意识和美丑观念构成了人与动物的重要差别。一旦某个人善恶不分,美丑不辨,弃善从恶,舍美求丑,他就丧失了人本应具有的高贵和尊严,那么与动物并无二致。可见,能够按照价值尺度来规划自己的生活,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

在我们的道德判断中,善良和丑恶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道德上的善良和美好是没有上限的,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楷模,比这一层次更高的道德圣人也不是没有。对于社会的大多数而言,我们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做道德上的楷模,以遥不可及的道德标尺来衡量芸芸众生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必须警醒,每一个人都不能践踏道德的底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人由低至高有四种不同层次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做人的境界不同,理解把握底线时的价值尺度亦有不同:对于自然境界的人来说,他的底线是,确保个人的本能正常运转;对于功利境界的人来说,他的底线是,凡有损于个人名利的都不能做;对于道德境界的人来说,他的底线是,为人处世要以利他为原则;对于天地境界的人来说,他的底线就是个人与天地相通融。一个人的境界不同,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底线也不同。相对于道德上让人景仰的圣洁与崇高,人之为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底线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能否守得住道德底线是一个人的最低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践踏道德底线的人并非从一开始就无恶不作,他们往往是由于没能把握住行为的道德边界,今日在道德底线上放松一丝要求,明天再放松一丝要求,久而久之,量变的积累突破了质变的限度,这个人就可能变得无恶不作。

底线的价值维度还有另一层含义,底线是一种行为对社会有无价值的标尺。守住底线、在底线的要求之上行动,我们的行为对于社会才具有积极的、正面的价值,才能给社会带来福利,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底线失守、在底线的要求之下行动,我们做出的行为对于社会就会只剩下负面的、消极的价值,会给社会带来创伤和破坏,最终将遭到社会的惩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劝诫别人不要践踏底线,是因为底线是道德最后的屏障,是善恶和美丑的分界线。行为人一旦踏破底线,他的行为就会从善良转变为丑恶。作为社会的一员,一旦在生活中丢掉道德的高地,被贴上丑恶、罪恶的标签,留给行为人的必将是众叛亲离的悲惨结局。

相关链接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冯友兰先生有过这样的解释: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98—299.)

三、从自由的尺度看,底线是自由的最低门槛

从自由的尺度看,底线是自由的最低门槛。底线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体,人立足于对世界“实然”状况的理解和把握,规划自身存在所能达到的“应然”状态,这就是自由,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只有在底线的最低要求之上,人才能拥有这种自由。底线失守之后的结局是可怕的,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都将受到直接的威胁。在一个没有底线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无法对其他人的行为作出预期,他被不确定性包围着,承受着恐惧的煎熬,是无法享受到自由的。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在其名著《屠场》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食品加工车间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腐烂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2]据说正是《屠场》这本书直接促使当时的美国政府下决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使得美国当代人能够自由地享受美食,而不用担心食物安全。

这样的自由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是谋事创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阶梯。底线之所以为底线,就在于一旦突破,将遭到严厉的制裁。守住底线,在底线允许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计划、目标和行动,才能消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遭到毁灭性打击,从而能够放手一搏,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更大的功绩。不论在哪一个行业,只有守得住底线,才算踏入了在该行业成功的最低门槛。例如,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一旦他突破道德和良知的底线,不及时矫正,将难逃身陷囹圄的结局;对于经商的人来说,突破诚实守信的底线,将招致破产的结局;对于从政的人而言,突破廉洁自律的底线,将断送个人的政治生命;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公平正义的底线一旦被突破,就意味着规则秩序开始失灵,如果任其发展,最后将导致社会解体。这样的人、这样的社会,都是失败的。正是因为底线确保的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最低条件,一旦突破底线,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应和心灵创伤将非常巨大。

底线,是束缚,更是防护。一种底线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突破,这对行为人当然构成了束缚。但是它之所以不可突破,原因就是前人突破底线之后受到了超出预料的惩罚,只有在底线之内才能保证行动的自由。“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在正常情况下,底线是最低要求,只有守住了这些底线,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人才能享受到社会关系带来的自由空间。以社会生活为例,其中有非常多的底线。从本质上说,这些底线都是为了规范人的动物性本能,防止人类社会陷入丛林法则而制定的。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文明教化,这些底线已经深入人心,很少被触动。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中,个人、家庭、组织、社会井井有条,一切行为、事件都四平八稳,这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底线的作用。但是事实上,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井井有条,恰恰是因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组织都在它本该坚守的底线之上行动、运作。正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底线很少被触动,所以一个经常突破底线的人会受到鄙夷,一个经常践踏底线的组织会受到惩罚,一个经常突破底线的社会会被视为病态的社会。以此观之,当今中国到了紧要关头,到了必须“从头收拾山河”的关节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这种背景之下,重新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底线思维”,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更加突出。

观点声音

易中天:《底线是最重要的》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自己才能生存;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其中,通过立法程序明文规定下来的,是“法律底线”;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大家都共同遵守的,是“道德底线”;各行各业必须坚守的原则,比如商家不卖假货,会计不做假账,医生不开假药,是“行业底线”和“职业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底线却不能旦夕缺失。因为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卖朋友,不丧天良。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

(节选自易中天.底线是最重要的[J].广州日报,2012—05—21(B6).)

第二节 底线思维是着眼最坏、力争最好的思维方式

底线仅仅是底线思维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只能告诉人们底线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有着更丰富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出了底线思维的三层含义:第一,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起点在于凡事要从坏处准备。从坏处准备,首先要搞清楚有哪些坏处,这需要对一件事、一种行为所处的方位做出明确的判断,运用矛盾分析法,掌握它可能造成的坏结果。第二,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目的是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不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思维方法,从坏处准备也不是要守着底线过日子。底线思维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要追求最好的结果。第三,打通最好与最坏之间的桥梁是坚守底线,做到有备无患,赢得主动权。底线思维蕴含着积极有为的态度,要求人们积极寻求合适的方法,推动目标尽快实现。

一、运用底线思维,首在确定方位,从坏处准备

顾名思义,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抓手的思维方式。底线是一件事情、一种行为从可以接受变得不可接受、从善演变为恶的分界线。以底线为抓手就是要抓住这条分界线,筑牢防范体系,阻止最坏的情形发生,解除后顾之忧。《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准备,充分估计一件事情可能引起的最坏的结果,严防死守,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最终成就事业。

从坏处准备,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是一种居安思危的人生态度。居安思危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晋悼公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但愿主公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魏绛这番充满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居安思危不仅是治国理政必需的谋略,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慧。《霍光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徐生家里的一个家仆对徐生说,前几日,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客人看到您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让我告诉您,需要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移开。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徐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久,徐生家里果然失火了。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好不容易才把火扑灭了。于是,徐生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人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烟囱移草垛的那个人。家仆就对徐生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就不用破费摆设酒席,更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徐生幡然醒悟,忙去邀请那位客人。

坚守底线,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贵在谨小慎微。黄炎培在和毛泽东同志的“窑洞对话”中曾经提到这样的历史周期律:“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以至于最后都无法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在顺境中,往往容易麻痹大意、骄傲自满,也就容易捅娄子、出问题;倒是在逆境时,由于人们能够谨慎小心,常常能平安无恙。领导干部身份特殊、手握权力,越是成长进步顺利之时,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谨小慎微、允中守直、谨慎做事,守住人生底线。面对重大政治考验,旗帜鲜明、挺身而出;面对各种诱惑干扰,立场坚定、不为所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面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坚决斗争,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坚守人生底线,首先要戒贪戒欲。很多党员干部滑向罪恶的深渊,无不是从“贪”“欲”二字开始的。“山林再大,也经不住野火的焚烧;江海再深,也灌不满一只有漏洞的酒壶”,要明白“知足者富,知止者久”的道理。当官者应保持重事业、淡名利的健康心态,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名利所缚、不为权力所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人情、管得住小节,自觉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以实绩求进步、以品行树威信、以作为得地位。

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底线被突破,往往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社会来说,随着利益越来越多元化,对于以不当手段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采取冷漠的、不闻不问的态度,最终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利欲熏心、道德滑坡、人情冷漠。社会的隔膜,更加重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最终才有了路遇老人跌倒竟无人敢伸手相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的悲凉。对于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从一次宴请、一个红包开始,逐渐发展到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最后贪污受贿的数额越来越大,以致积重难返成为“阶下囚”。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如果政治信仰不坚定、纪律约束不严格、生活作风不检点,就很难把持住自己。

二、运用底线思维,重在确定目标,争取最好结果

底线思维是一种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和决策过程。守住底线,把危险和危机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其目标在于推动矛盾向其对立面转化,达到最好的结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底线思维是一种避恶求善的思维方式。筑牢防线,避免恶果的发生,其目标是要开创美好的局面。

底线思维强调底线的重要性,因为底线失守意味着满盘皆输。但是,守住底线只是底线思维的起点,它所追求的最后目标是达到最好的结果。简单地说,目标是个人、集体在通盘考虑整个事件的基础上对其所能达到的结果的预期,它对于整个事情的进展具有统领、引导的作用。“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的这句名言表明了目标对于人生、事业的重要性。伟大的人生是从树立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开始的。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才能确定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明确的目标能够产生积极的心态,鞭策目标的制定者努力实现目标。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有了目标,就意味着对自己致力于完成的整个事情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行为人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和资源推动目标的实现。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冠。每次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一开始,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在故弄玄虚。后来,山田本一在自传中揭开了谜底,他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棵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山田本一的案例告诉我们,在面对宏大的目标时,我们可以做出适当的分解,以缓解每一个阶段的压力。当然,分解目标不能模糊甚至淡化了最终的目标,要时刻保持不达最后目标不罢休的斗志。

底线思维的目标在于求得最好的结果。对于什么样的结果才是最好的结果,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毫无疑问,“好”是一个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并不尽然相同,更别提什么是“最好”的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好”与“坏”没有了界限,无法判断什么是“最好的”了。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不变,道亦不变”。由于人在本性上是社会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对于个人来说,所谓的“好”与“善”必然是增进集体、社会和人类整体的利益和福祉的。照此标准来看,通过损害公共利益的方式来谋求一己之利,就算不上好的结果。在国家的反腐压力下,为了降低违纪风险而选择不作为,也不是好的目标。确立这样的目标,最终难逃法律制裁的结果。

相关链接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和猫的对话

爱丽丝面前有个分叉路。

分叉处有一棵树。

树上有一只猫。

爱丽丝问猫:“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猫说:“那要看你想去哪里。”

爱丽丝说:“去哪儿无所谓。”

猫说:“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别人根本无法帮助你。 

第二个故事:查德威克女士失利的故事

凭借着超人的体能和耐力,游泳名将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女士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伟大的纪录。1952年7月4日清晨,43岁的她准备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从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出发,横跨中间的太平洋游回加州海岸。

那天早晨,温度很低,下了浓雾。由于视线很差,她甚至连跟随的护卫船都看不到。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逝,15个小时之后,她又冷又累,放弃了挑战,让人拉她上了护卫船。当时,她的母亲和教练就在旁边的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线就在不远处,千万别放弃。但是,她满眼看到的只有浓雾,认为教练和母亲只是在安慰她。她登上船才发现,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后来查德威克女士回忆说,她之所以半途而废,不是因为疲劳,也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海岸线,最后丧失了斗志。

在查德威克女士的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明确,能够看得见、够得着。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成为前进的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三、运用底线思维,要确定方法,掌握主动权

守住底线是底线思维的起点,追求最好的结果是底线思维的目标。底线失守意味着满盘皆输;达不到最好的结果,同样没有完成底线思维的目标。在底线思维的起点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想打通起点与结果、底线与顶点之间的上升通道,必须积极作为,掌握主动权。

积极作为,掌握主动权,首先在于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时刻保持警惕,防范于未然。底线思维是一种危机管理的思维方式,要求建立起严密的防范体系。只有守住底线,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才谈得上开创新局面。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底线的突破也是很容易的。不论是为官还是做人,其底线都是一条警戒线,不能搞变通,更不能随意触碰。有些人一心只盯着最高的目标,眼里只盯着功名利禄,钻营着如何能够青云直上、步步高升,结果底线失守,落得个悲惨结局。

运用底线思维,在防范的同时,更要积极转化;从坏处准备的同时,更要向好处努力。底线思维要求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欣然接受这种情况,能直面困难而后果敢行动。如果说在信息社会到来之前,守株待兔的人还能守到一只兔子,那么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你等待的兔子早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抓走了。此时,只有积极行动“跑”起来,才有可能抓到田里的兔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于现状只会被现状远远甩开。微软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颇为青睐一种“聪明人”。这类“聪明人”并非在招聘时就已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快手”;一个不单纯依赖公司进行培训,而是自己主动提高自身技能的人;一个会在短时间内主动去学习更多的有关工作范围知识的人。微软认为,具有这种主动进取精神的员工,乃是企业进步不可或缺的支柱。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主动性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像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从来不愿动脑筋,更没有创新意识。有的人却主动找事做,还会主动处理困难的或别人不愿做的工作,并且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性强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其业绩不断得到提升,实力也不断增强,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品质。这种积极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事,你还必须把它变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只有时时处处表现出你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机会的眷顾,并最终成就卓越。

运用底线思维追求最好结果,在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方法。方法在很多时候都不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方法,往往会导致失败。尤其是对于身居领导管理岗位的党政干部而言,工作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几乎没有别的什么东西能够像工作方法这样直接而广泛地影响领导人的业绩。而且与其他事情相比,工作方法更能决定领导人的工作结果和成败。因此,在管理学中,科学家非常重视管理方法的开拓。事实上,西方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大的飞跃,背后都有生产方法的提升,从“X理论”到“Y理论”,从“泰勒制”到“福特制”,西方社会的生产力大发展充分展示了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虽然良好的职业训练、足够的智慧都很重要,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工作方法,它们顶多只是一些尚待开发的潜能,都将失去价值。

好的工作方法需要严格的纪律做保障。许多人不愿意按照纪律进行有条理的工作,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工作方法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是一个广泛流传但完全错误的观点。实际上,那些真正具有创造精神的人都有严格的工作纪律,并以此来保障从事系统的工作;只有那些“冒牌”的天才,才会把创造性工作和混乱的工作方法联系起来。沃尔夫·施耐德在《冲出围困》中考察了很多伟大的历史名人,从达芬奇到托马斯·曼,从康德和巴尔扎克到舒伯特和保罗·克利。这些人的具体实例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他们的工作都非常有条理,虽然他们的工作方法大不相同,但他们在工作时非常注意系统化和纪律。沃尔夫·施耐德由此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大多数成就大事的人的日常工作都是非常辛苦乏味的。”

第三节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底线

一、领导干部作为普通人应坚守的底线

人们常说:“要想当好官,首先做好人。”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够做个称职的官员?领导干部,不管地位和级别有多高,都必须时刻警醒自己坚守做人的底线。做人的底线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不论怎么理解,说到底不外乎坚守道德、不作恶。在传统的社会中,道德的底线是很明确的,例如在传统社会中有着非常强的规范作用的“三纲五常”“四端之心”“仁义礼智信”“孝悌廉耻”等。随着君臣父子、家国天下的传统秩序衰落,传统的道德底线也开始模糊,很多事情在外人看来跨越了底线,在当事人看来并没有跨越底线。但是,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道德底线多元化的情形存在,并不能否认道德底线的存在。领导干部应该明确地坚守做人的底线,并比普通人设置得高一些。

领导干部必须守住法律的底线。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尽管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在多元化,但是再多元,也不能低于法律的要求,否则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严重的还要受到刑事追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经受住社会底线多元化的冲击,首先一条就是守住社会上一般人的道德底线,不违法乱纪。做到不违法乱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主动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底线,远离法律设定的底线标准,是谓积极;无意识地按着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生活,甚至经常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活动,是谓消极。领导干部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不能打法律的“擦边球”,也不能以自己不了解法律规定而逃避责任。领导干部必须积极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做到积极、主动远离道德底线。

领导干部应坚守的道德底线是很明确的,可以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等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掌握这些底线。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良好的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基础,有利于奠定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领导干部应坚守的个人品德主要包括待人友善、为人正直、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社会公德主要是指人们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或与陌生的他者相处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社会公德作为公共生活准则,是社会道德在人类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特殊表现,是全民性的道德,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在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应坚守的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层面,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中国传统文化讲“修齐治平”,把家庭关系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干部出问题都是因为身边的人尤其是家里的人出问题引发的,因此领导干部有个和睦的家庭,与夫妻子女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好的事。

二、领导干部作为共产党员应坚守的底线

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普通群众,是向着党旗庄严宣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分子。作为共产党的一员,党组织对每一名党员都有明确的底线要求,达不到或者违背这些要求的成员是不合格的。因此,必须从组织规律的层面把握共产党组织对党员的底线要求。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共产党是一个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的一员,必须坚守一个组织之为一个组织的底线:共同的思想理论和共同的组织原则。由此引申出来的是,领导干部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相应的思想理论底线和组织原则底线。

领导干部要坚守的思想理论底线,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把握。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不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信马列信鬼神”,还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吗?一个不合格的共产党员,有什么资格做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样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否则早晚要出问题。其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是我们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才确定下来的,在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下,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必须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齐心协力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而奋斗。最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同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我们党之所以充满了战斗力,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取得伟大的成就,关键在于指导思想明确,而且全党思想高度统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上下必须把思想统一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组织原则的底线。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前提,统一行动是统一思想的目的。我们党的战斗力不仅来自于思想上的统一,而且来自于行动上的统一。在一个组织的内部,如果其成员无组织、无纪律、行动懒散,那么这个组织就很难成其为一个组织。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共产党员中间,整个党将不成其为一个党。就此而言,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行动上的统一需要一系列的组织原则作为保障,中国共产党最为根本的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它的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不仅关乎各级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而且关乎各级政权效能的发挥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在《党章》中,对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作出了规定,其中包括六条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上级组织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中,“服从”是一个重复率最高的词汇。服从是团结力量、凝心聚气的重要举措。领导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加入共产党组织的那一天起,就承担起了党的历史使命。完成党的历史使命,不是“请客吃饭”,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要准备好牺牲自己。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学会服从,通过一级对一级的服从,把全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干成大事业。但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不能建立在个人崇拜的基础之上,个人崇拜式的服从不仅不能发挥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甚至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上级在充分听取下级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决策,推广执行,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各级党员干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必须坚持的组织原则底线就是矢志不移地坚持民主集中制。

三、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应坚守的底线

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执政骨干,是我党的“关键少数”。他们手中握有人民授予的公权力,在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上必须要坚守住底线,否则不仅无法承担起执政党的历史任务,而且难免腐化堕落、遗憾终生。共产党不是普通的党,它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并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唯一的执政党。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执政骨干,手中握有公权力,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人民群众,也可能加害于人民群众。领导干部在对权力的认识上、在如何利用权力创造政绩上,必须坚守住底线。在权力观和政绩观上能否守住底线关键在价值观上能否守住底线。

领导干部必须坚守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权力观底线。权力观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对权力来源的认识,二是对权力性质的认识,三是对如何运用权力的认识。其中最根本的是对权力来源的认识。各级党政干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权力的性质,也不可能正确地使用权力。权力源于民众以及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在现代的民主社会中,权力来源于法律,法律是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人民通过法律途径赋予执政者以权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它的权力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人民群众。在中国的政治构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执政者以权力。现实社会中存在少数领导干部烧香拜佛、卖官鬻爵、跑官要官和漠视百姓等社会现象,从理论上说,都是对权力来源认识扭曲的不同反映。对权力的来源和性质认识模糊,何谈正确地行使权力?纵览我国现阶段形形色色的腐败案件,其中的涉案干部都是由于权力观出了问题,没有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最终不仅危害了党的形象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乃至生命。

领导干部必须坚守为人民创造政绩的政绩观底线。政绩观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为谁创造政绩;第二,怎样创造政绩;第三,创造什么样的政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谁创造政绩。解决了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为谁创造政绩反映了领导干部对权力来源的认识,怎样创造政绩和创造什么样的政绩反映了领导干部对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的认识。既然人民群众通过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立法授权是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唯一来源,那么各级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政绩。现阶段,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政绩观扭曲的现象,例如,有的地方为了完成绿化任务,用绿色油漆涂满山坡;有些地方为了维持基本农田,把整条高速公路用泥土覆盖,并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有些地方为了完成扶贫的指标,在贫困农村的四周围上扶贫墙;等等。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无一不是临时准备的“政绩工程”。建设这样的“政绩工程”,无非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反映了一部分领导干部“唯上”的政绩观。殊不知,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这样的领导干部并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必须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底线。价值观是一个表达主体对于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判断的概念,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指什么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具有价值乃至最高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共产党人,具有最高价值的就是人民。这是由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决定的。在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政党是人民的工具,还是人民是政党的工具,这决定着政党和人民群众形成什么样的党群关系。中国的谚语中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现代的政治宣传中讲“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这些命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个重大问题:党和人民究竟谁是主体,谁为谁所用。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究竟是为一己谋私利,还是真正替人民办事?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先生在“窑洞对话”中曾提出了以民主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重要观点。民主,就其最朴素的含义来说,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党是人民管理自家事务的帮手。按照民主的政治逻辑,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法律制度的有效实行,规定并保障公民定期选举,将权力委托执政党产生政府,由政府行使国家权力为人民群众服务,由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监督政府,从而使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不敢恣意妄为。这样的社会才能永远保持正常有序运转,不致陷入人亡政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也是为了发挥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性地位,进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守住“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底线,才能在权力观、政绩观上不犯错误,用好手中的权力,创造出真正的政绩。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2]晓德.我们的底线到底有多低[N/OL].国际先驱导报,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