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无何有之乡寝卧树下的悠然

无何有之乡,什么也没有,把大树栽在那里,每天在那里优哉游哉才是真正的逍遥。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子和庄子因为大树的作用发生了争执,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都叫它作‘樗’。它的树干木瘤盘结而不合绳墨,它的小枝弯弯曲曲而不合规矩,生长在路上,匠人都不看它。现在你的言论,大而无用,大家都抛弃。”庄子说:“你没有看见猫和黄鼠狼吗?卑伏着身子,等待出游的小动物;东西跳跃掠夺,不避高低;往往踏中机关,死于网罗之中。再看那牛,庞大的身子好像天边的云,虽然不能捉老鼠,但它的功能可大了。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还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寂的乡土,广漠的旷野,任意地徘徊在树旁,自在地躺在树下。不遭受斧头砍伐,没有东西来侵害它。无所可用,又会有什么祸害呢?”

庄、惠“大而无用”与否的辩论,实际上是指人的才能的社会价值意义。惠施是从功利性的立场来看的,他认为这些东西虚无缥缈,于世无补,既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庄子思想虽宏阔玄妙,但不切实际,大而无用。庄子的价值论是以他对社会的批判为前提的。他把现实中的人比喻成为了生存,“以候敖者”而“东西跳梁”的“狸”,把诸侯王者的贪婪与奸诈之巧智比喻成为捕兽的“机辟”和“网罟”,“狸”再机灵也逃不了捕猎者的追杀与残害,这就是“人世间”。个性生活在这种深重的灾难中,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哪还会奢望价值的实现。正因为庄子看透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看破了人世间的种种利害冲突,所以,他无意于当世,不想通过任何途径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不想为活命而殉利、殉名、殉天下。

庄子虽然对人的社会价值持否定态度,但他并没有轻生,也没有皈依上帝,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冥冥的神去主宰。他否定了人的功利价值的同时,也肯定了个体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的独特之处,即是对人生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是现实生活破灭的期望在人的精神幻想中的一种补偿,即一种想象式的满足。在自由的精神追求中,虽然不能满足自己的功利需求,但却可以深入思考人生存的意义,反思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庄子价值论的意义在于,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次把自由视为人的天性。

所以,庄子因大树无用而构想的“无何有之乡”,并非虚无缥缈之处,而是他超越了世俗之境的理想的精神故乡,是他理念世界中绝对的精神自由。

大树的用处

同样一棵大树,惠子从功利的角度衡量,认为大树是无用的,庄子却认为正因其无用,可以把它放在无何有之乡,人可以躺在树下自由而逍遥。借由在对大树有用与否的辨析,庄子又一次巧妙地讲述了他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