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千金方(超值白金版)
- 孙思邈
- 2858字
- 2020-08-29 11:26:28
诊候第四
医生治病时,应当先审察病的根源,诊察病的关键与原理。如果五脏没有虚衰,六腑没有穷竭,血脉没有错乱,精与神都没有失散,那么病人服药后必定能活;如果病已生成,服药后可治愈一半;如果病势已很危险,即使服药也难以保全性命了。
诊病的方法,应当在刚刚天亮时,因为此时阴气还没有发动,阳气还没有散失,没有进饮食,经脉还不亢盛,络脉调和均匀,气血没有错乱,如果此时精细地审察病人的脉象,就能知道病状的逆与顺;不是这个时候则不能取用,应深察三部九候后明白地告诉病人。古代善于行医的高明医生能治理国家病患,中等的医生能医人,下等的医生只能医病。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还没有发生的病,中等的医生能医治正要萌发的病,而下等的医生只能医治已经发生的病。医者如果不多加注意用心思考,就会临事混乱,那么病人也就难以救治了。
覆诊仰诊之图
诊脉是中医治病时探寻病情的重要方段,诊脉方法有覆诊、仰诊之分,覆诊即把别人之脉,要以手覆于其腕脉之处;仰诊则即可以自取脉,也可由别人把脉。
什么叫三部?指手脉的寸、关、尺。其中,上部为天,指肺;中部为人,指脾;下部为地,指肾。什么叫九候?人体上中下三部每一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上部的“天候”,指两额动脉,即太阳穴主管头角部位的气;上部的“地候”,指两颊动脉,即地仓穴主管口齿部位的气;上部的“人候”,指耳前动脉,即耳门穴主管耳目部位的气。中部的“天候”,指手太阴肺经,属肺气;中部的“地候”,指手阳明大肠经,属胸中之气;中部的“人候”,指手少阴心经,属心气。下部的“天候”,指足厥阴肝经,属肝气;下部的“地候”,指足少阴肾经,属肾气;下部的“人候”,指足太阴脾经,属脾气。以上合为九候。这里的三部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⑴脏部上中下部。⑵身体之上中下。⑶面部之上中下。⑷手脉之寸关尺。
那些形体亢盛、脉象细微,吸入的气稀少而供应不足的病人,肯定会死亡;形体瘦弱而脉象大、胸中多气的人也会死亡。形体与气息相合的病人能够存活,形体与气息错杂无绪不协调的人会生病,三部九候脉象都错乱的人会死亡。那些庸医不能通晓三部九候及四季的规律,有的用错了汤药,有的针灸不合乎法度,只死板地依照古方治病,这样只能又增加了其他疾病,最终导致病人死亡。想起这些民众,真是悲哀啊!他们一半是冤枉死的,这就是因为世上没有良医为他们解除痛苦。经书上说:“地、水、火、风,和合而成人。”如果人的火气不调,就会全身蒸热;风气不调,就会全身僵直,所有的毛孔都闭塞;水气不调,就会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则会四肢僵硬,说话时发不出音。没有火气,身体就发冷;风气停止,人的呼吸就会断绝;水气枯竭,就没有血;土气散失,则身体就会分裂。但是庸医不深思脉理,并违反脉理来治病,使五脏中的五行互相克制而全部衰弱,这简直就像往炽燃的火焰上重重地加油,不能不谨慎呀。如果地、水、火、风四气相合,则四神安详平和;如果其中一气不调,就会生病;若四神全部混乱,则会百病齐生。一种说法认为,只有一神混乱引起的病萌发时,能够不治自愈;两神混乱引起的病同时发作时,必须经过治疗后才能痊愈;三神混乱引起的病,即使治疗也难以痊愈;而四神混乱引起的病,就只有死亡了。
张仲景说:在治疗各种疾病之前,应当先用汤药洗涤五脏六腑,使百脉疏通,阴阳有序,邪气破散,枯焦的部位得到润泽,皮肤富有光泽,气血得到增益;因为水能净化万物,所以用汤药洗涤五脏六腑。如果四肢已经得病很久,再次因冷风而发作,则应当用散药,因为散药能驱逐邪气。对于风气湿痹在表里移走,不断移动的病症,也应当用散药来平定它。其次应当用丸药,因为丸药能驱逐冷风,化解积聚,消释各种坚癖,增进饮食,调和营卫。而如果能掺和汤、丸、散而用,就可以称得上是高明的医生了。所以说:行医,就在于用心意。不需出汗而强迫病人发汗的,病人丧失了津液,就会因津液枯竭而死;需要发汗而不让病人出汗的,病人周身毛孔闭塞,也会闷绝而死。还有,不需下泻而强迫病人下泻的,会使病人开肠洞泄,无法止住而死;需要下泻而不让病人下泻的,会使病人心中懊恼、烦乱,浮肿而死;另外,不需针灸而强迫给病人针灸的,会使病人火邪入腹,扰乱五脏,烦闷加重而死;需针灸而不给病人针灸的,会使病人冷结重凝,时间长了则更加密固,进而冷气上逆冲心,没有消散的地方,最终病笃而死。
脉有阴阳之图
五脏中的阴阳五行相互克制会导致身体枯竭,直至死亡,所以,高明的医生治病时会顺应五脏中的阴阳之气,根据病因对症下药。
肾独有两图
随着古代医学的发展,古人对人体内脏结构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其中对肾的功能尤为重视。《三十六难》说,脏器都只有一个,唯独肾有两个,而两个却不都为肾,左为肾,右为命门。
黄帝问道:淫邪之气流散或充溢怎么办?岐伯回答说:各种有害身心健康的因素,从外进攻到人体,因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流散直到五脏,仍然不能固定,就与营卫之气同行而与魂魄一齐飞扬,使人睡卧不得安宁而多梦。如果邪气侵蚀到六腑,就会外有余而内不足;如果邪气侵蚀到五脏,就会内有余而外不足。黄帝问道:有余与不足各有什么表现呢?岐伯回答说:阴气盛,就会梦见涉渡大水,惊恐万分;阳气盛,就会梦见在大火中焚烧;阴气阳气都旺盛,就会梦见互相厮杀,身受重伤。上部气盛,就会梦见向上飞扬;下部气盛,就会梦见向下坠落。饮食过饱就会梦见施舍给别人(《巢源》说梦见行走),太饿就会梦见向别人索要(《巢源》说梦见睡卧)。肝气盛就会梦见自己发怒;肺气盛就会梦见因恐惧而哭泣;心气盛就会梦见喜笑以及恐惧;脾气盛就会梦见欢乐唱歌及身体沉重,手脚不灵便;肾气盛就会梦见腰脊向两边分开而不相连。凡是这十二盛发生时都应采取泻下的治法,立即就能治愈。如果气逆行,侵驻于心,就会梦见丘山生烟火;气逆侵驻于肝,就会梦见身体向上飞扬,以及见到金、铁等奇异器物;气逆侵驻于肝,就会梦见山林树木;气逆侵驻于脾,就会梦见丘陵深潭,以及在风雨中倒塌的墙壁;气逆侵驻于肾,就会梦见身陷深潭沉入水中;气逆侵驻于膀胱,就会梦见在外游走;气逆侵驻于胃,就会梦见吃喝;气逆侵驻于大肠,就会梦见田野;气逆侵驻于小肠,就会梦见拥挤的城市街道;气逆侵驻于胆,就会梦见与人打官司以及相搏斗而自剖;气逆侵驻于生殖器,就会梦见交合;气逆侵驻于颈项,就会梦见斩首;气逆侵驻于胯,就会梦见想行走而不能前进,以及身处水渠、陷阱、洼地之中;气逆侵驻于大腿,就会梦见礼节性的跪拜;气逆侵驻于膀胱,就会梦见小便。如果遇到这十五种情况,应采取补益的治法,能够很快治愈。善于诊候的医生也应深思此意,就能尽善尽美了。
《史记》说:有六种病人是无法救治的,即骄纵恣肆不讲道理的人是第一种;轻视身体而看重钱财的是第二种;吃饭穿衣都没有规律的是第三种;阴阳混杂,五脏之气不能定位的是第四种;身体瘦弱不能服药的是第五种;信任巫婆而不信医生的则是第六种。能生还的病人,脉候应该还存在,身体与面色还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病邪还没有进入腠理,这时如果能及时用针用药,自己好好地调理,再得到良医的治疗,病就没有不能治愈的。